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延缓这个时间。
这次全军都装备最新研制出的‘南国火蛇Ⅱ型’步枪,除了枪管更加加固之外,最重要的是这种滑膛枪放弃了定量火药壶和鹿皮包裹的精致弹丸,而是使用了一种更加方便的子弹。
帝国以前和宋国使用的火枪,一般都是直接从枪口往内加火药,然后再装入弹头,操作缓慢而且每次的装药量不确定,因而射击效果也不稳定。
为了使装弹速度加快,且药量一定,帝国科学技术部的无数专家和能工巧匠很快就研究出了一种纸质子弹。
他们把弹头和火药一同装入纸质弹壳内,这就节省了大量的装弹时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射击速度。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南还是让魔形女瑞雯变成自己的模样坐镇长沙,经常在公众面前露面,借此减少自己的危险性。
估计李南要是真的暴露了身份,那恐怕他的岳丈泰山徽赵佶,十有**会放弃一切,不惜代价的派兵弄死他。
就在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国东路军,还在太原城跟守将张孝纯激战,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在进攻保州和安肃军两城受挫之时,李南率领着中华帝国的三万精锐开始北上。
第611章 横行千里遇故人()
中原地区由于地域广博,境内多有山峦,再加上受限于科技水平,因此很难修筑出合格的道路,所以水运自商周时期就是运输物资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时代大规模军团行军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
古代绝大多数道路的条件后世的乡村街道都不能相比,大多数的泥土路只能容许二三人并行。这就导致了军队行进的过程中,都需要排成两列到四列。
如果一支军队排列城两排,而每个士兵占据一米。这样算起来,李南这支三万人的军队,就会长达一万五千米,也就是说这支军队要占据三十里的道路。
而这还仅仅说的是步兵,要是骑兵的话,队伍的规模会加庞大。
除此之外,军队的人数过多,还不能从一条路行进。
因为三万人马分散的时候还好,但是一旦聚集在一起,就会变成恐怖的怪兽。这些士兵和战马几乎会吃光路上的一切,甚至道路上的沙石都会被踩烂,沿途的一些水源也会被喝干。
史书上常常记载某将军兵分几路,其实不是那些将军不懂得集中兵力,而是他们受限于环境和后勤能力,只能如此罢了。
中华帝国的都城长沙,距离宋国的东京城有将近两千里。
就算这一路上毫无阻碍,天气良好,不刮风下雨,按照最快的行军速度来计算的话,每天也不会超过百里,这还是李南率领的三万帝国精锐,并没有携带任何的重型武器和辎重车队等等。
按照这个理论速度来计算的话,帝国的三万大军要想到达目的地东京城,至少也需要一个月左右,如果按照实际路况来看的话,估计两个月都到不了那里。
如今两路金兵攻势甚猛,如果真的等上五六十天才能抵达战场,那军队糜烂的大宋恐怕早就被金兵攻破东京城了。
考虑过所有因素后,帝国国防部的众多参谋为李南谋划了一条看似遥远,但实际上最节省时间的路线。
三万大军先在本国境内横向东行,到达福建行省后再向南走,穿过两国的国境抵达宋国两浙路的州府所在地杭州,到了那里就可以从京杭运河坐船向北行进了。
中华帝国经过多年征战,早就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占领每一处疆土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修筑道路。
如今的帝国境内,各处州府间都修建了平整的水泥路,架设了马拉列车使用的铁轨。
马拉列车歇人歇马不歇车,可以日夜运行还不影响速度,完全可以跟水运相比。
自从有了这种方便快捷,还可以大批量运输人员和物资的陆上交通工具后,帝国全境之中从最南端的交趾行省到北方的都城长沙,仅需数日而已,称得上方便快捷。
数月之前,帝**队占领了江南西路、福建路和荆湖两路之后,大量来自明教、宋军和触犯了帝国律法的囚犯,就已经开始争分夺秒的修建道路了。
马匹奔跑速度为二十到六十公里每小时,但大多数马匹奔跑四十公里就已经非常疲惫了,不过由于可以在沿途车站更换马匹,并且是日夜兼行,所以几日后,三万大军便跨越了上千里,来到了福建行省的福州怀安县。
这一路上,李南频频向列车外看去,当他发现道路两边的农田里都有百姓在劳作时,总算是放下心来。
宋国的这几年并不消停,先是花石纲和应奉局的那些贪官污吏,将江南地带搞的民不聊生,随后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明教起义。
两浙路、江南东西两路,福建路都饱受乱兵摧残,那真是十室九空,浮尸遍野。
短短半年时间,方腊的叛军攻攻破六州五十二个县,共杀死官民二百万人。方腊的军队也抢掠妇女,当方腊被童贯所率军队攻破后,**在树林中上吊自杀的被掳(奸)妇女,前后相望十余里。
江南地区原本是宋国最繁华的鱼米之乡,也是最大的产量区,可是经过这些天灾**之后,百姓的数量锐减,大片的良田也都荒废了。
童贯击败方腊的叛军后,宋国朝廷也曾为江南百姓开仓放粮,但那点粮食面对数量庞大的流民群之后,宛如泥牛入海,瞬间无踪。
公正的说,帝**队贡献了这几路的州府后,救活了无数的百姓流民。
数百万石的稻米、农具、种子,从占城行省,从交趾行省,从大理行省,从广西等行省向这几路州府汇聚……
中华帝国不但供给这些受灾百姓足够的食粮,还为他们搭建统一的住房,发放种子和农具,甚至还有耕牛,帮助他们用最快的时间重新开始新生活。
人心都是肉长的,宋国让他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而帝国却用实际的行动感化了这些百姓。
当道路两边正在耕作的农夫,见到飘扬着双龙旗的运兵列车经过时,虽然欢呼声零零落落,但毕竟不再是以前的仇视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三万大军进入宋国的两浙路境内后,看到的还是一片荒芜,不过看到在此地迎接帝**队的宋使之后,易容过的李南还是颇为惊讶的。
这次徽宗赵佶派来协调帝**队入境的使臣,乃是李南当年在东京城的故人,蔡京之子,如今归位少傅的蔡攸。
蔡攸此人或许是受到了他父亲蔡京的影响,虽然依靠阿谀奉承获得了徽宗的欢心,登上高位,但不思政事,一心只求银钱富贵,甚至因为权利竟然跟父亲争斗。
见到是故人蔡攸,跟他打过交道的李南反而笑了。
如果来的人是李纲那种为国为民的强硬派,李南还真怕对方会铤而走险,不顾金兵之围先致自己于死地。
对于李南来说,蔡攸这种爱好名利钱财的贪官比较好腐蚀交流,但是李纲那样的油盐不进的家伙,才真正要人头疼。
故意变换了一下嗓音,李南下马来到满面恭敬笑容的面前,仔细端详了片刻,这才明知故问的说道:“宋使可是宋国少傅,蔡攸,蔡居安么?”
虽然面前这个人给自己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但蔡攸不敢多问,微笑应道:“在下正是蔡攸,敢问将军大名?”
李南摸了把脸上黏着的络腮胡子,大笑道:“好说,本将军姓霍,叫霍溶金。”
蔡攸虽然贪财好色,喜好争名夺利,但是他纵横大宋官场数十载自然不是个蠢人,一听便知道对方报的乃是假名,不过他并未点破,依旧称呼李南为霍将军。
第612章 特别的欢迎仪式()
原本蔡攸还打算设宴款待一众帝**将领,但急于北上的李南拒绝了他的好意,全军继续向杭州城快速行军。
大军行进途中,见到不少宋国百姓拖家带口的向南而去,李南并没有下马询问,不过估计这些人应该都是准备进入帝国境内的逃民。
自从金兵两路大军南下的消息传来后,宋国不少被兵灾吓破胆子的百姓,就开始向南迁徙,兵强马壮并且名声较好的中华帝国,也就成了这些民众最好的去处。
为了招揽更多的宋民过来,帝国的宣传部还大肆向临近的宋国州府散发出各种传单,凡是愿意加入帝国的百姓,都将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住房,并且还有免除部分赋税等优惠政策。
虽然大多数宋人都是半信半疑,但也有不少已经生活不下去的百姓愿意去试试,当他们确实得到这些优待之后,有人便送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如此一来就在宋国的南方各州府形成了一股南下的逃民潮。
宋国官吏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除了少数正直清官加以阻拦,并且上奏朝廷之外,大多数的**的官吏还恨不得治下的穷人灾民多走点,这样他们的政绩也好看一些。
骑兵总是比步兵的速度快,李南率领着一万骑兵先行抵达了杭州城,而坐在马车里的蔡攸等宋使和步兵队伍还留在后面。
李南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杭州城了,这座南方的重镇多灾多难,先是被方腊烧了两次,又经历了数次的攻防战,无辜百姓死伤惨重,估计现在城里的居民都换了一茬了。
这次要对付的是金国的骑兵军团,不管是李南还是其他人都必须要承认,宋军以及帝**都无法在骑术上跟那些游牧民族相提并论,所以想要跟金国骑兵作战,先要能挨打才能再杀敌。
按照这个思路,这一万骑兵精锐都配备了强大的装备。
每位骑士都配备了一根长枪,一柄马刀和两把短柄火枪,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穿的都是由七源州兵工厂精心锻造出来,防御力极高的板鳞混合铠甲。
中国各朝代,似乎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防御力最强的板甲,军队中大多使用的都是札甲和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