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谕说的是,咱们不支持,也不必去刻意反对,就当做一种学术讨论吧!”冷风沉吟片刻,又道:“哦,对了,这民申报是哪家书铺印制?”

    “大人,下官查问清楚了,韩神医开办了一个‘大华盛世出版社’,这民申报就是大华盛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哦?这个韩非办事总是出人意料呀!”冷风笑道:“本官派人找他来问问,那个‘游子山人’何方大儒,能够提出四句教的,绝非等闲人物!”

    “大人说得对,游子山人的四句教确实高深莫测呀!”

    韩非赶到县衙,看到县学教谕也在知县值房,明白是有关民申报的事了,但他并未主动解说,见礼后就静坐一旁。

    知县冷风拿起案上民申报,笑道:“韩神医,你这惊人之举,引起了本县士林的轩然大波呀!你创办民申报,宣扬游子山人的‘心学’,你是心学门徒?”

    “大人,不是!小可只是仰慕先秦百家争鸣的盛况,创办民申报,就是为了给士林提供一个讨论学术的平台,民申报不持特定立场,会把所有学派理论如实刊载!”

    “好,好一个‘百家争鸣’!”冷风大喜道:“这是士林的盛事呀,本官支持你!你出版社的名称也取得好,‘大华盛世’,好呀,只有盛世,才会有学术繁荣!”

    教谕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赞赏道:“韩神医的壮举,本学非常敬佩,若有需要县学支持的,尽可提出来!韩神医,有个问题还望告知,游子山人是何方大儒?”

    “大人,抱歉,小可不能说!游子山人是山野隐世之人,小可也是无意间结识的,已经发誓不透露他的来历!”

    (本章完)

第62章 当世大儒() 
“这位大儒既然号称‘游子山人’,想必隐居在游子山一带……”知县冷风忽然顿住话头,对韩非说道:“韩神医,本官记得你正是游子山人氏吧?”

    韩非心头暗自一惊,他当初胡乱取个“游子山人”的名号,并未想到这点。他脑子里急速盘算着如何圆谎,嘴里却答道:“启禀冷大人,小可正是游子山人氏!”

    “那……你是否是在游子山一带见过那位大儒?”

    韩非避开冷风直视的眼光,故作为难地躬身答道:“冷大人,小可不愿对您说谎,但小可已经答应那位前辈了,人无信不立,小可不能说出他的行踪!”

    “哈哈,韩神医确实是守信的君子!好好,本官不问就是!”冷风大笑道:“名山大川,常常隐居有贤士,本官只是有些遗憾,无缘识荆呀!”

    “冷大人不必介怀,人生讲究一种缘法,若那位贤士与大人有缘,你们自然会相见!”韩非宽慰道。

    “说的有理!不过,韩神医,你这民申报刊登的‘心学’论述,太过惊世骇俗,必将引来士林非议呀!”

    冷风话音刚落,县学教谕也说道:“心学论述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与朝廷倡导的程朱理学有很大抵触,民申报很可能会遭到士林的批判,韩神医和民申报都将会被推上风尖浪口!”

    “小可多谢两位大人的关心!有道是理不辨不明,学术只有在辩论中,才会更加完善!小可已经决定,在下一期的民申报上发布消息,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既然有人认为理学是儒家正宗,那么就把坚持的理由说出来呀!当然,若有人认为心学是儒家正宗,也欢迎说出理由!两种学派的争论过程,既活跃了士林向学的风气,又促进士子们更加用心钻研学问!”

    “好,说得好!韩神医见解高明!”冷风对县学教谕说道:“如今恰逢县学季考,教谕正好可以组织生员们参与辩论,对促进县学学习风气大有帮助!”

    “下官遵命!”

    韩非见县学教谕似要起身告辞,忙道:“教谕大人,县学学子优秀的文章,可否请大人交给小可,在民申报上刊载,以便士林众人共赏!”

    “民申报能为我县学生员扬名,本学求之不得!”

    韩非从县衙出来,心情很是不错,如今学派争论之风已经起了,不管能推起多大浪涛,“民申报”扬名天下是意料中的事。不过,他也有点遗憾,“理学”门徒遍布天下,而“心学”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唱独角戏,这将是严重不对称的辩论。他本意不想暴露自己是始作俑者,才捏造了一个“游子山人”的身份,但若“心学”没有其他支持者,他这个身份迟早要曝光。

    说起来,“心学”理论起源于亚圣孟子,到了前宋陆九渊,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论体系,应该会有不少的研究者,至少陆九渊这一脉会是心学的铁杆粉丝。但韩非不知他们身在何处,也就无法找到同盟军。

    第一期民申报,就像是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再加上县学学子推波助澜,已经在高淳县士林酝酿了一场大辩论的风暴,而且这场风暴似有向应天府士林扩展的趋势。

    韩非与梁夫人、贾宝琴商议后,决定趁热打铁,第三天又推出了第二期民申报,再次深入阐述“心学”理论,并且从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摘录了部分内容,进一步针对“理学”大加驳斥。

    高淳县士林沸腾了,民申报被推到了风尖浪口,口诛笔伐之声不绝于耳。然而,让士林众人羞愧的,尽管他们不愿意接受“心学”论述,但是面对报纸上的“心学”论述,他们却一时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反对理由。

    于是,士子聚会的多了,或三五人,或八九人,一起研讨心学论述,以便找出它的不足加以驳斥。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局面,不少人潜心钻研心学后,最终成为了心学的门徒。

    第七天一早,韩非令大华盛世出版社发行了第三期民申报,循序渐进而又严密的心学论述,进一步分化了高淳县士林。人们由开始单一攻击民申报,变成了相互之间的争论,而且这种声势越来越大。

    这天午后,一位鹤发老者带着两位随从,风尘仆仆的进了高淳县城。

    “恩师,学生打听清楚了,民申报是大华盛世出版社印制发行的,东家是医圣传人韩非!”一位随从躬身说道。

    鹤发老者收回打量街头的目光,望着那位随从,疑惑地说道:“民申报东家韩非是位郎中?”

    “也不算是,韩非虽然医术通神,但并未开医馆悬壶济世,听说久负盛名的悦来居酒楼,以及脆皮烤鸭店,就是他开的!”

    “哦?这个韩非倒是个奇怪的人呀!你可打听清楚了,他住在何处?”

    “韩非在高淳县城名声很响,学生略一打听就知道了,他如今住在梁府!”

    “好,咱们现在就去拜访他!”

    “恩师!”另一位随从劝阻道:“您刚从应天府赶来,一路鞍马劳顿,还是找家客栈休息休息吧!”

    “不了!”鹤发老者摇头道:“为师一生钻研孟圣人一脉的学问,总感觉无法得其奥妙,这民申报刊载的‘心学’论述,对为师来说,不亚于醍醐灌顶,心学论述就是孟圣人一脉的真谛呀!为师看到些文章,恨不得插翅飞过来,拜见大贤‘游子山人’,哪里还等得住?”

    韩非正在书房和梁夫人、贾宝琴三人商议,第四期民申报刊载的内容,门子传报有师徒三人求见,连忙迎了出来。他略一打量,拱手道:“小可韩非见过老先生三位,不知老先生等人有何事?”

    鹤发老者拱手还礼,微笑道:“老夫闻人望,一直闲居在钟山,久闻韩神医大名,今日一见,倍感荣幸!”

    钟山?那不是从应天府赶过来的?韩非虽然不知闻人望是何方神圣,但看得出他们一身尘土,知道他们进城后直接到了梁府,便道:“老先生远道而来,小可有失远迎,多有失礼!小可略通医术,当不得神医之称,老先生若有需要,尽可说来!”

    “韩神医,老夫并不是来求医的,而是为了民申报上刊载的‘心学’论述……”

    韩非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再次打量了老者一眼,发现他似乎是一副学问高深的样子,急忙道:“原来是贤士大驾光临,小可怠慢了,快请府内叙话!”

    (本章完)

第63章 名人效应() 
韩非把闻人望一行三人迎接到梁府前院大厅,分宾主坐定,吩咐下人送上香茶。他稍事客套几句,便说道:“闻人先生远道而来,小可万分欢迎,民申报还在初创阶段,存在诸多不足,还望闻人先生多多赐教!”

    “韩东家客气,民申报包罗万象,实乃一大创举,老夫敬佩不已!”闻人望欠身道:“老夫此次特地从应天府赶来,是为了民申报刊载的‘心学’论述,特别是那‘四句教’,更是心学的精髓!老夫对‘游子山人’万分景仰,还望韩东家告知这位大贤的住处,老夫想登门求教!”

    “这个……”韩非为难地说道:“闻人先生,不瞒您说,这些天来,有很多人,包括知县冷大人,都在打听游子山人的住处,但小可都没有说!游子山人是隐居山野之人,他不愿让人知道他的行踪,小可也是无意间拜识这位前辈的,并已经发誓不向外透露!”

    “游子山人淡泊名利,游戏林泉的高尚情操,老夫敬佩!”闻人望叹了口气,道:“只是老夫无缘识荆,遗憾呀!韩东家,这位大贤实在不愿俗人打扰,老夫也不强求,还请你代老夫向他表示敬意!”

    “闻人先生,实在说,游子山人现在何处,小可也不得而知了……”

    “哦?”闻人望诧异地说道:“韩东家既然不知这位大贤的行踪,那民申报上刊登的心学论述从何而来?”

    “闻人先生,不瞒您说,心学论述并不是游子山人现在才写的……这样吧,小可还是把经过向您详细解说一遍吧!”

    韩非微低头,像是在回忆什么,不一会儿,露出一副神往的神情,说道:“那还是两年前,小可独立一人在郊野读书,巧遇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