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有家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宫?”王承恩的脸一下就垮了下来,怎么又出宫啊?上一次出宫的事情还没摆平,这次还出宫?这是嫌事情不够大?可是王承恩也知道,崇祯皇帝的想法自己无力改变,只好哭丧着脸说道:“是,奴婢这就去准备!”

    “朕要去火器厂,不要乱想!”见到王承恩的样子,崇祯皇帝哪里还会不明白,瞪了他一眼说道:“朕要到徐光启哪里去看一看,砸了朕两百万两银子,可是能连一个水花都不响,不然不就糟糕了。”

    王承恩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好看了很多,转身去准备了。

    崇祯皇帝想了想,又开口说道:“把孙承宗和王在晋给朕叫上,让他们跟着朕一起去!”

    “奴婢马上就派人去!”王承恩点了点头,心中却有点担心,将这两个冤家一起带着去,不会吵起来吧?见崇祯皇帝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王承恩也就没说什么,脚下却加快了速度。

    这几天光顾着盯着周福禄了,连王在晋都给忘了,辽东的事情可不能马虎。

    让王在晋和孙承宗在一起交流一下,不求他们来一个将相和,只求他们不要互相扯后腿,一心为公就好啊!崇祯皇帝的要求一点也不高,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达成。

    火器厂,对于一个新成立的衙门来说,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徐光启这一段日子忙的不行,脚后跟打后脑勺。

    好在崇祯皇帝将地方和房子都给准备好了,不然真的要从新来,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弄完。

    “大人,各种弗朗基炮全都准备齐全了!”毕懋康走进来,面带喜色的对徐光启说道,他并没有对徐光启行礼,这是火器厂的规矩,真要是见面就行礼,他们一天也不用做别的了。

    “收集全了?”徐光启松了一口气,笑着看着毕懋康。

    毕懋康点了点头,自己被锦衣卫的人给带到了京城,本以为被什么人给害了,没想到来到一个这样的部门做事,让毕懋康简直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徐,你什么时候引荐我见你们的皇上?”一个洋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徐光启抱怨道:“我来到这里这么久了,天天在和你研究大炮,要不就是帮你找人,你答应我的事情也是要兑现的。”

    徐光启抬起头,心中有些无奈,自己还真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看着这个大鼻子洋人,毕懋康一笑,对着他点了点头,对方虽然穿着和自己一样的衣服,可是怎么看都不伦不类,但是毕懋康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尤其是在天文历法,军工制造这方面,尤其对造炮和火炮的使用有着非常高深的造诣。以这个大鼻子洋人为首的那些洋人,全都非常的专业,尤其是他们带来的大炮使用方法,以及数数方面的知识,真的非常的重要。

    “汤,这件事情急不得,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这里,并没有进宫!”徐光启有些头疼,对于自己当初一时兴奋的承诺有些觉得不好办了。

    汤若望坐在椅子上,看着徐光启的样子,也有些无奈,自己来到这片土地这么久了,一直没能见到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从下自上的传教真的很困难,汤若望希望得到崇祯皇帝的支持,让天主教变得合法化。

    “你放心,我肯定能够帮你的!”徐光启咬了咬牙,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说说服崇祯皇帝,让崇祯皇帝将这些人留下来。

    要知道汤若望带来的可不止自己,还有一批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被他带来了京城。这些人里面有很多的人才,有的对枪械有研究,有的对挖煤采矿有研究,各个方面的人才都有。

    汤若望点了点头,他现在也只能依靠徐光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对了,我去看了你们搜集的火器,有的还不错,有的太落后了!”汤若望看着徐光启说道:“而且很多都是重复的,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了浪费,需要从新设计和改进。”

    徐光启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要搜集这些东西的用意,从新设计新的火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当然,这是我们的工作!”徐光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有什么好主意可以拿出来,我可以给你向皇上请功,那样你就能见到皇上了!”

第五十六章 视察火器厂上() 
汤若望看了一眼徐光启,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实在是没办法提太多的要求。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跑进来一个人,一身东厂番子的打扮。

    徐光启一看进来的人,顿时笑了起来:“张福寿,你怎么气喘吁吁的?你家蔡公公又有什么事情?告诉他,有好吃的给我留着!”

    蔡公公名叫蔡瑁,是天启皇帝派到火器厂来管后勤的,是崇祯皇帝在信王府的老人了。

    对于这个蔡公公,徐光启还是很满意的,不插手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什么就给准备什么,保卫工作做得也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授意,总是找自己吃饭,给自己补营养。

    这一点徐光启还真没猜错,崇祯皇帝亲自交代了蔡瑁,让他好好照顾徐光启,一旦徐光启有了纰漏,为他试问。

    “徐大人,皇上来了,蔡公公已经去门口迎接了!”张福寿一脸的激动,喘着粗气说道。

    这一段在火器厂的日子,张福寿做的也不错,蔡瑁明着告诉了张福寿,火器厂的人全都是崇祯皇帝的宝贝,有人稍有损伤,张福寿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所以他对这里的人全都很客气。

    东厂的人出了负责保卫工作,剩下的就是负责伺候这帮大爷,这是东厂的人对火器厂的人戏称,这里面去全都是大爷,谁也人惹不起。

    徐光启一愣,皇上来了?这个还真没想到,自从崇祯皇帝将自己送到这里,在就没问过。如果不是崇祯皇帝给了自己二百万两,徐光启都以为崇祯皇帝将自己给忘记了。

    汤若望此时激动了起来,一下子站起了身子,操着一口夹生的bj腔调说道:“皇上来了?”

    毕懋康和徐光启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顿时笑了起来,徐光启更是拍了拍汤若望的肩膀说道:“是,皇上来的,跟着我去见一见吧,这一次你的愿望能达成了。”

    一行人连忙出了火器厂,来到大门口迎接崇祯皇帝,徐光启一边想着怎么管崇祯皇帝要点钱。

    火器厂门口,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众人连忙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臣等恭迎皇上驾临火器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笑着走到徐光启的身边,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爱卿精神矍铄,朕心甚慰啊!”

    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和王在晋都有些愣神,四下看了看,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周围全都是大汉将军,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看守得非常严密,在后面还看到了不少的东厂番子,这里的守卫都赶上皇宫大内了。再看徐光启,孙承宗还真的认识徐光启。

    虽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在这里藏了什么东西,可是两个人都看出了这里的不同寻常。

    “臣谢皇上挂怀!”徐光启连忙说道:“臣不负使命,终于将火器厂筹建了起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进去看一看,朕倒是很想看一看爱卿的成绩,希望爱卿不要让朕失望。”

    孙承宗和王在晋都听到了,原来这里叫做火器厂,难道是生产火器的?

    心里带着疑问,跟着崇祯皇帝和徐光启往里面走,两个人谁都没有开口问,显得十分有默契。

    一行人往里面走了不远,来到了一大片空地,在靠着墙边的位置上,摆着一排火炮,从大到小都有,看起来很是威风。成箱的炮弹堆积在旁边,看着很是肃穆。

    至于周围,全都是东厂的番子,只见他们压着腰刀,目光警惕的四下看着。

    崇祯皇帝一眼就看到了一门大炮,实在是这门大炮实在是太大了,炮管长就有三米,摆在那里威风凛凛。

    没有丝毫的迟疑,崇祯皇帝径直走向了那一门大炮,伸手摸了摸冰冷的炮管,看了看厚厚的管壁,笑着对身边的徐光启说道:“爱卿,这门大炮叫什么名字?给朕说说?”

    “回皇上,这门大炮叫做红夷大炮,是咱们从红夷那里买来的大炮仿制的!”徐光启笑着给崇祯皇帝介绍,只要皇上感兴趣就好,那样的话自己就能管皇上多要一点钱。

    这就是红夷大炮?崇祯皇帝顿时来了兴趣,围着这门大炮绕了一圈。

    红夷大炮在明末的历史上可是非常的有名的,是欧洲在十六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三米左右,口径一百一十到一百三十毫米,重量在两吨以上。

    “这种大炮的射程非常的远,如果放在城墙上,最远可以打十里!”徐光启也拍了拍炮管,笑着说道:“是守城很好用的大炮。”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这种大炮威力却时不小,可是造价昂贵,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想过多造。

    太重,太笨,以现在的运输方式,太过费时费力,打野战根本就没法用。面对对方的骑兵冲阵,想要移动都不太可能,单纯的作为炮兵也不好搬运,不过作为远程重炮来使用,效果应该不错。

    “这边的呢?”崇祯皇帝向着另外一侧走了过去,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火炮。

    这个造型崇祯皇帝太熟悉了,前世在很多的抗日剧当中,崇祯皇帝都见过这种炮。就是那种游击队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