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如果没有瓦伦堡家族的出面,阿道夫的坎贝尔家族虽然也有些影响力,要说动政府未必办不到,但不可能那么快。是瓦伦堡这个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变化的级家族,与坎贝尔家族一起,才在极短的时间说服了政府中的遥远以及国王,直接从军队中派出了第一批顾问。

    阿道夫这次来就不打算走了,他将留在中国,建立两家的洋行,并且长期负责,洋行的名字用两家的姓氏,坎贝尔家族和瓦伦博格洋行,坚称坎瓦伦洋行。

    朱敬伦接见了阿道夫,并且劝说他不要把商行像其他洋人那样放在香港,而是让他在赤湾建立商行,正好因为洋人担心中国的乡勇运动,这段时间赫德又开出了不少土地,正是便宜的时候。

    阿道夫是一个肯冒险的家伙,立刻从善如流,花了一笔不算多的钱,在赤湾右海岬处,购买了十亩地,哪里现在还是一片荒滩,但好处是距离赫德正在建设的新港口位置很近,用来建货栈和总部是个非常好的地方。

    跟阿道夫见面只是一件小事,朱敬伦真正感兴趣的,还是阿道夫这次运来的货物。

    他这次以瓦伦堡提供的三艘商船,当然现在属于他们洋行所有的商船,运来了打量的机器设备,朱敬伦建造的兵工厂可是一座百万级别的兵工厂,当然不是区区一趟航行,就能把所有设备都运来的。

    这次三艘船就足够了,等于一下子完成了跟朱敬伦的交易,同时工厂经过半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到了安装设备的阶段了,中国人的施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是有些材料跟不上,度还可以更快。

    比如中国传统的青砖虽然很不错,比红砖更加密实,分量更重,敲击有铿锵之声,因此有些青砖被叫做金砖,可是烧制的工序也比红砖要复杂,最不利的是,西方人已经明出了红砖的大规模烧制工艺,德国人几年前明了大规模烧制红砖的大型轮窑,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也开出了多种型号的压砖机,因此红砖就慢慢取代了青砖,后世的中国普通人已经很少见到青砖了,倒是那种常常被高手拿来表演劈砖的红砖很常见,真正的青砖这些高手是绝对不愿意尝试的。

    受限于这种情况,上次临走的时候朱敬伦还向阿道夫订购了一套欧洲最好的压砖机器,这回阿道夫带来了,兵工厂甚至可以直接开办自己的砖窑来烧砖。

    好消息是,兵工厂中的一个技术顾问表示,他们可以仿制这种压砖机,朱敬伦最喜欢听这种能够仿制神马的云云,大山寨国如果能提前出现,朱敬伦绝对不会骂,而会高喊万岁,一高兴就跟这个技术顾问多聊了聊,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他突然现这个家伙的名字中有‘诺贝尔’三个字,而且是他的姓氏!

    朱敬伦第一反应就是,该不会是造火药财,后来把钱捐出来搞了个让全世界科学家和文学家恨得要死也爱的要死的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吧?

第一百四十四节 美丽的误会() 
诺贝尔朱敬伦当然知道,这是一句废话,因为地球人都知道。

    可偏偏朱敬伦仔细回忆,也没记住诺贝尔这时候该多大了,他好像从来没有专门研究过诺贝尔这个人,老实说知道这个名字,因为那个该死的奖项多过他们家族本身。

    眼前的这个诺贝尔,他说他叫伊曼纽尔,姓诺贝尔,但朱敬伦就想叫他的姓,坚决不会称呼他的全名的。这个诺贝尔看起来有五十多岁或者更多,总之是一个小老头了。

    “就是这个人明了黄色火药?”

    过去的朱敬伦关心的是那个奖项,回到这个时代的朱敬伦却只关心火药,什么鬼奖项,见鬼去吧。

    他记忆中,诺贝尔好像是年纪不大就明了黄色火药,然后在欧洲遍地建设火药厂,也曾经去美国建立过两座火药厂,结果现被骗了,美国的商人、律师,用合同诓骗了诺贝尔导致诺贝尔在火药厂中的股份聊聊,诺贝尔之后终生没有去过美国,在他印象中美国是一个不讲诚信,遍地骗子的国家。

    朱敬伦试探着跟伊曼纽尔谈论火药。

    没想到这家伙十分的感兴趣,一说起火药来就喋喋不休,告诉朱敬伦说他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他最近希望尝试将传统火药跟硝化甘油进行混合,制造一种新的威力更大的火药。

    朱敬伦听的直点头,其实他狗屁都没听懂,他以前是外交家,可不要指望他什么都懂,鬼知道硝化甘油是什么鬼东西,朱敬伦保证自己前世根本没见过,倒是好像听过那么两次。

    说完火药,伊曼纽尔又说起机器,说起机器也说的头头是道,他说他在俄国开过工厂,给沙皇生产过水雷,说起水雷他很得以,说那是他明的水雷,他说他将这项明,连同草图和样品,早先给了瑞典军队,但他们对此毫无兴趣。

    后来就去了俄国,在圣彼得堡,他的明引起了巨大的兴趣。最后他把设计给了俄国,沙皇给了他一笔奖金。用这笔钱他建立了一家机械厂,奥加里夫与诺贝尔官方准办的铸造车轮厂,他这家机械厂除了生产地雷和水雷,还制造“诺贝尔型轮轴切削车床”,其他机床,以及炮车。他还设计出了中央暖气热水管,非常适合俄国这种寒冷的地区。

    伊曼纽尔说了一晚上,朱敬伦也就听了一晚上,他无比确信,这家伙肯定是那个鼓捣火药的家伙,爱搞明创造,没进行过正规教育,自学成才,对明创造有无比的热情,而且喜欢冒险,乐于到遥远的地区去寻找机会。

    这种人跟爱迪生那种人是一种类型,就是天生搞明创造的,诺贝尔火药不是他明的还能是谁明的?

    只是朱敬伦不知道这货根本就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个诺贝尔,却是那个诺贝尔的老子,此时的小诺贝尔正跟两个兄弟留在俄国一心想要把诺贝尔家族的事业挽救回来,最后他们三人真的成功的把破产的工厂买了回来,并且经营壮大,成为有名的兵工厂,最后开了俄国的巴库油田,而那时候小诺贝尔却去了巴黎做火药生意。

    朱敬伦也不知道,伊曼纽尔跟他畅谈是有目的的,这货希望得到资助,能让他继续搞他的明,这是他来中国最大的目的,要知道他算是抛妻弃子了,他老婆可不愿意离开瑞典,他在俄国的时候,妻子始终在瑞典。

    鸡都叫了,伊曼纽尔说的口干舌燥,喝干了不知道多少杯茶后,才向朱敬伦提出建议,表示希望能允许他在工厂中进行研究,他保证研究成果将来会非常有用,而他也很乐意跟工厂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他的研究将来肯定会给工厂赚大钱的。

    这货真不是一个拉投资高手,反正从他的话中,朱敬伦没听到任何重点,他就一股脑的把他做过什么,明过什么统统说了出来,根本就没重点讲述价值,只说他保证,他认为,这些可拉不到投资。

    要不是以为这家伙将来能明火药,朱敬伦绝对懒得打理他。

    但现在知道他是一个厉害的明家,一个贩卖死亡的军火商,那就不能怠慢了。

    必须同意。

    只是朱敬伦还有些疑惑,他还真不敢确定这家伙说的是不是真的,他好像搞过很多的明,完全是一个妖孽一样的存在,这让朱敬伦有些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把别人的事迹贴到了自己身上,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明家,至于名字,欧洲人的姓氏就那么几个,谁知道是不是诺贝尔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穷亲戚呢,尤其是这年龄让朱敬伦深深怀疑,他好像记得诺贝尔是不大的时候明的黄色火药,却又不敢肯定自己的记忆。

    因此他决定做一个试探,正好也对伊曼纽尔的某些明感兴趣。

    于是道:“你说你明过一种水雷,正好我们现在需要这东西,如果你能打量生产水雷的话,我就资助你的研究,并且在兵工厂中给你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所,允许你进行任何你想要进行的试验,同时还给你配上数量庞大的助手。”

    伊曼纽尔一听大喜过望,立马表示他需要的一些设备正好到位了,他马上就可以进行生产,只要工厂配合他,十天之内就能生产出第一批水雷和地雷。

    说完这家伙就急匆匆的要告辞,真怀疑他会不会是一夜没睡,白天继续玩命工作一天。

    西方人能成功,也不是侥幸啊,大航海,殖民地,虽然利润丰厚,可哪一项不是玩命的事业,想要那些整天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心满意足的农民去干这些,还真不行。

    别说,伊曼纽尔这家伙还真没吹牛,在朱敬伦的命令下,工厂权力配合他,在其他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第八天他就搞出了一批水雷,一连十颗,每一颗都能炸烂一条渔船,朱敬伦就相信这家伙真的是诺贝尔了,至于年纪看起来大了一些,也许是因为天天熬夜,所以显得老了一些,反正西方人的年龄看起来总是比正常的要老,也不奇怪了。

    朱敬伦不会知道,他这才是真的误会了。

第一百四十五节 名扬三县() 
不过现在这个误会让朱敬伦得到了一个宝贝,他这里是不需要水雷的,但是僧格林沁肯定需要啊,等英法联军打到大沽口的时候,试想一下水下埋藏着成百上千颗地雷,朱敬伦想想就开始期待了。

    于是立刻嘱咐兵工厂,立刻开始大批量生产水雷,地雷也要生产一千颗。

    朱敬伦打算通过柏贵,将这些好东西送到僧王手里。

    派人把一批水雷和地雷的样品送到柏贵手里,告诉柏贵说自己从西洋瑞典国商人手中买下了一些水雷和地雷,并附有使用方法,同时告诉柏贵,根据最新的确定消息,洋人马上就要进兵犯境,并且最大的目标还是天珒,希望这批进贡的水雷能起到作用。

    这种讨好皇帝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做的,立马将这批地雷和水雷快马送去京城,同时送去洋人即将进犯的消息。

    皇帝让僧格林沁在昆明湖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