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练、军纪这两点,对目前大明的主力军来说,那是必备的素质,军事法庭运行了这么多年,军法在军队中已经深入人心,没人愿意去挑战法律,这是长期的积累,已经慢慢形成了文化传统,比统帅们动不动采用的杀人立威要好的多。
《中外新报》也受到了邀请,尽管伍廷芳等人对大明这个新生政权还不够信任,因为他们很多抨击大明官府的报纸,在一些地方被地方官府查封,让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产生了极端的担忧,但他还是派出了记者,早年招募的一个逃到香港的落魄秀才。
正因为有了第一手资料,而且是用中文写的,以中国人视角的第一手情报,一下子就让《中外新报》在各个口岸打开了市场,接着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内地扩散,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伍廷芳之所以能创办中外新报,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在英文的《孖刺报》当译员,借用孖刺报社里的中文活字印刷自己的报纸。
伍廷芳为了维持这份报纸,可没少费劲,他不但给报社当译员,甚至还在香港高等法院担任译员,所得收入很大一部分都用来维持报纸的运营了。
后来他能成为香港第一个持有执照的华人律师,其实就是从在法院做译员开始的。
借助于现代媒体的传播能力,大明北伐满清的消息持续不断的传回大明境内,当大家发现明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的战斗力后,老百姓自发放鞭炮的情况更多了,这意味着更多人开始放弃心中的中立态度,转而支持大明了。
这背后反应出来的一个事实是,大明的建立让成千上万的人成了既得利益者,这其中不但有无数新一代的官僚,还有无数发财致富的商人,其实更多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朱敬伦每攻占一地,实行的都是免税政策,对老百姓而言,没有了正税无所谓,但是减掉了让人痛恨的苛捐杂税就是一项普遍欢迎的善政了。
有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有利益受损的人群,旧官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群人,之前大范围的挂印行为,不仅仅是异地为官的官员,对大明的不认同,损害他们利益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另一个利益受损的集团,则是根深蒂固的胥吏集团,但朱敬伦大大提高了胥吏的地位,释放了压迫胥吏的封建身份,给他们加上了一个候补官员的名头,对那些胥吏中的高层来说,这无法弥补他们的损失,但是对大多数底层来说,优厚的薪水发放,代替了过去勒索来的灰色收入,地位的提高让他们成为这个新生国家最拥护的一群人。
总之朱敬伦极力避免一刀切式的消灭旧势力,小心翼翼的培养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做法,目前看来是成功的,起码让他温水煮青蛙一般,不显山不露水的推行了许多项新政,而没有遭遇到武力抗争。
中外新报这种报纸显然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朱敬伦翻看过他们最近的几篇报道,无一不充满了溢美之词,显然从内心深处他们已经很认同这个国家了,之前的批评的情况倒也存在,对伍廷芳这种人来说,他办报纸的目的就不是为了钱,他们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第一批觉醒的精英,驱动他们行动的最大动机,是内心的理想和信念,这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收买的,但不意味着不能收买,用理念来收买就很合适,因为朱敬伦政府邀请他们北上,这让他们看到了大明鼓吹的言论自由的部分实现,让他们感到很机动。
但真正的自由还没到来,可他们普遍相信朱敬伦这个皇帝本人是开明的,之所以出现各地官府没收批判报纸的情况,那是各地官府自发的行为,不论哪一个县官,都不可能接受这种带着强烈西方态度观感的批判,没把他们打成异端已经算客气了。
随着生意的好转,伍廷芳和他的合作者黄胜马上将中外新报扩大,聘请了更多的记着,从洋人的报社挖来了大批排字工,第一次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活字印刷工具,开始了第一次扩张。
相对于报纸这种带有明显文人气息的既得利益集团,朱敬伦更看重的是另一批既得利益集团,代表未来的工业势力。
这几年朱敬伦不断的扩军,始终维持着庞大的军队和军事行动,这其中需要的生产支援不是一个农业国能够支撑的。
钱的方面他实行了发行债券制度,目前大明官府已经负债三千万两,比满清负债还高,而生产方面,虽然有部分依赖国外,比如从英国运回来的步枪多达十万支,但大炮却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
早在新安第二军编练的时候,朱敬伦的兵工厂就已经无法满足部队军需供应了,兵工厂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可相比庞大的军需供应,还是力有不逮。
朱敬伦的方式跟将订单交给洋人造船厂打造军舰一样,将铸造大炮的任务交给了佛山一个个铁工场,这些手工作坊的技术能力虽然很差,但是工匠的技术并不差,只不过他们的技术有些落后而已。
那么将掌握了先进工艺技术的兵工厂技术能力,跟这些拥有熟练铸造技术的传统工匠作坊结合起来,释放出来的生产力是超乎想像的。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铁工场还并不信赖官府,朱敬伦没有强制摊牌任务,而是派出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挨家挨户的去走访,询问工场主是否能够帮助兵工厂制造大炮,他们愿意出一个高价。
但是大多数铁工场表示说他们不会造,卑躬屈膝的推辞了。
最终有57家铁工场承接了这些订单,有的是相信官府会按照约定掏钱,有的则是抱着其他的心态,或者不敢推辞,或者比较认可官府,总之他们一开始是出于很复杂的心态跟官府合作的。
但是这57家铁工场很快就发了大财。(。)
第三百八十三节 工业革命种子(1)()
兵工厂派出技术人员,一个个帮他们改善施工设备,让他们基本上能够满足新式大炮的铸造工艺,然后又给他们送来兵工厂用瑞典铁矿冶炼出来的优质钢材,手把手将美国人发明的滑膛炮铸造工艺交给他们。
几年仗打下来,57家铁工场的技术能力不但大大提高,而且规模已经远胜从前,承接订单最多的一家工场盈利甚至高达十万两。
这57家铁工场,因为需要镗制炮膛,普遍装备了蒸汽机,一开始是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帮忙操作,后来他们自己的学徒也掌握了镗床使用技术,并且技术在不断的扩散。
这种扩散当然是朱敬伦希望看到的,但站在他的层面,这种技术类的东西,他其实并不是很关心,这些自然而然地事务,迟早会出现。他更关心的是政府的公信力,他依然在不遗余力的树旗,他要让老百姓知道,官府是讲信用的。
公信力这种东西,你拿嘴说一万遍也是屁用不顶,反而可能在“越是传播强制,越是遭到抵制。越是加大宣传,迎来的是更多谣传”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坏,后世的共和国政府就陷入这种死循环中不能自拔,让各级政府十分尴尬。
朱敬伦当然要避免这种状态,所以他从来不喊口号,实实在在做事,有什么比让人看到相信政府能发大财这种直观的结果来的吸引眼球,来的刺激和深刻呢。
当57家跟官府合作的作坊主发了大财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作坊后悔不已,也希望分一杯羹,但这时候即便他们花钱送礼都没用了,这让他们知道了,疑心有时候也是要付出成本的。
随着铁工场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他们使用的现代技术也越来越多,比如蒸汽机这个工业时代的标志性动力设备。
研究工业革命,学者们喜欢用蒸汽机的数量来作为衡量标志,比如他们会说法国蒸汽机的使用“从1830年的625台增加到了1848年的5212台”,这种蒸汽动力的爆炸式增长,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最突出的标志。
不过大明此时还远远称不上工业革命到来,这只是初期的工业化,真要到了“革命”阶段,那不但有技术上的准备完全,还需要人的思想上准备的完全,工业革命之所以是一种革命,最大的原因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的生产方式直接摧毁整个社会的旧有社会制度和文化。
至少目前大明还远远没有做好,整个社会都还充斥着守旧的思想,至于技术上,反倒不是什么问题,引进就可以了,可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技术上的改变也只是旁枝末节,洋务运动为什么不是工业革命,不是因为他的规模小,而是他对社会制度的冲击不够给力。
佛山铁工场的发展,让朱敬伦有些满意,他看到了一种中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从最不排斥技术的工匠身上发展工业文化,但朱敬伦更想看到的,则是最传统的乡间发生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茶叶工厂的出现,让朱敬伦更加欣喜,他认为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工业革命。
最早的茶叶工厂可以追溯到十三行时代,那时候伍秉鉴、潘承训这些行商,在十三行一带建立了大量的工场,用来分拣、包装茶叶,向洋人供应合格的产品,但全部都是手工,生产方式也主要是分选,加工很少。
真正的现代化茶叶工厂,使用机器来生产茶叶的工厂,还是最近几年出现的。
四年前朱敬伦埋下的一颗种子,没想到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可是这棵树的长势是朱敬伦没想到的。
在无坑地区,美国人罗伯特·格雷的托马斯格雷茶园已经成功开垦出了十万亩茶园,事实上他在第一年,也就是1861年就已经完成了垦殖,当时花掉了30万两银子。
如果不是荷兰籍犹太人何士文的帮助,爱尔兰农民出身的罗伯特格雷是打算花费100万两银子来开垦的。
在何士文的帮助下,他没有等到茶园的茶树长成才建立工厂,而是在茶园开拓的同时,就在新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