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首先大明必须摆出强硬的态度,甚至释放浓烈的求战望,让任何人都觉得大明已经冲在了抗俄第一线。

第七百二十四节 这有德国什么事() 
等和平解决了俄国图谋出海口的危机之后,大明势必成为抗俄的不二人选,这时候凡是要阻遏俄国的国家,就必须支持大明,先英国肯定是鼎力支持,第二等过几年俾斯麦被威廉二世这个年轻的犊子赶下台,德国放弃拉拉俄国,法国抓住机会跟俄国建立军事同盟后,连德国都必须支持大明,有英德这一海一6两大强国的支持,再跟俄国进行决战,才能付出最小的成本,收到更大的利益。天籁小说。2

    否则就凭借大明一个国家,即便像日俄战争那样,打败了俄国,又能从俄国手里得到什么呢,即便把俄国打退到乌拉尔山脉以西,没有介入战争的世界列强也不可能接受大明吞并俄国的亚洲国土,只有加入一个世界大联盟中,彻底的打败俄国,才能够借助联盟的势力,最大程度的瓜分俄国。

    就好像俄国通过一次一次俄土战争的冲击无果之后,认识到俄国如果想取得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就必须加入一个欧洲联盟进行一场将所有国家都拖进来的大战,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同时跟德国、奥匈帝国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还分兵攻打土耳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海峡,而他们当时的计划,是得到法国的支持,英国的默许的,但英国不是很放心,所以丘吉尔派澳新军团抢占海峡控制权,结果被土耳其打的惨败。

    这都是后话了,1887年的冬季很快过去,大明完成了从越南的撤军,让越南人松了一口气,原来大明真的没有占据越南国土的野心啊,没有像当年的明朝皇帝一样,镇压了越南国内的叛乱之后,直接留了下来,把越南吞并了。

    1888年的春季到来,渤海湾的坚冰慢慢融化,去年英国没有采取破冰行动,俄国人的要塞已经建的颇有规模了。但法国的经验摆在哪里,大明在无法攻克堡垒要塞的时候,拥有长期封锁敌人的能力。

    即便俄国人的要塞建的无比坚固,那又如何,在海上被英明海军封锁,6上交通被大明6军切断的情况下,俄国人能靠啃要塞的石头生活吗?

    从去年冬季开始,兵部就开始在大明制造俄国威胁舆论,为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是大明国民似乎更关心温暖的南方,对严寒的北方不感兴趣,不理解大明为什么要去苦寒之地跟另一个洋人国家争夺。

    甚至还有一些所谓的“精通兵法”的专家抛出各种耸人听闻的观点,认为朝廷北上打俄国人只是幌子,这分明就算假途灭虢的谋略,是打着打俄国的旗号,北伐满清的。这种奇葩的论调还真有不少人信,因为真的有很多人希望大明能够北伐一统天下,经历过明法战争之后,即便是最顽固的保守派,对大明的认同也渐渐过了满清。

    开春之后,大明国内的战争舆论没能调动所有国人的热情,但却迷惑了所有西方国家,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大明确实在准备一场战争。

    冰冻期结束之后,大明海军主力立刻北上,迅控制了渤海的制海权,接着运兵船开往秦皇岛,第一期十万6军迅登6,威慑俄国。

    另一边在大明的多次催促下,五千万英镑的英**费补助,打进了大明的账户。大明6军马上从秦皇岛出山海关,经辽西走廊进入连山,连山明代称连山驿,是明朝设置的通往关外的一座驿站,后来努尔哈赤崛起,孙承宗和袁崇焕经略的辽东防线,连山都是重要的一环,修建了堡垒,称为连山堡。

    后世葫芦岛建市,连山就成了葫芦岛的一个区,因此连山距离葫芦岛极近,可以说是封锁葫芦岛港口的不二之选。

    另一边大明海军与英国海军联合行动,护送大明海军6战队直扑锦州,将锦州拿下,就切断了葫芦岛的援军,因为河北北边是连绵的燕山山脉,长城之所以修建在这里,就是要借助这里的地势。

    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还不可能在燕山山脉中修建铁路,所以俄国人修建的张家口到葫芦岛的铁路线,往北绕了一个大圈,从蒙古草原上绕到了辽东,然后南下,经过辽西走廊连接葫芦岛港口。

    要过辽西走廊,锦州是绕不开的门户,所以明军卡住了这里,就等于切断了俄国援兵。占领了连山,就等于包围了葫芦岛。

    大明出兵锦州之后,英国人以为俄国肯定会向大明宣战,然后这两个进来都在东方让英国有些忌惮的国家之间,将会爆一场旷世大战,之后很长时间双方都恢复不了元气,让英国能享受一阵难得的轻松气息,并用这段时间加强英国在东方的力量,两两国即便恢复了,今后也无法跟英国争夺东亚地区的主导权。

    可是让英国感到奇怪的是,俄国竟然没有宣战,因为德国介入了,俾斯麦以调停为名,邀请俄国和大明代表,在柏林商谈渤海湾问题,两国竟不约而同都接受了这个邀请。

    德国人突然跳出来,这让英国感到极为奇怪,主持德国政务的是俾斯麦,而俾斯麦一直在将俄国往东方推,这点英国很明白。那么让俄国东进,跟东方强国大明打一仗,不是就满足了俾斯麦的目的吗。

    可这时候德国跳出来调停做什么?绝不是为了俄国好,因为从去年开始,德国已经爆了跟俄国的贸易战。

    战争先是俾斯麦挑起来的。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被民意党人刺杀之后,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十分重视经济展,主持制定了经济展计划,推动俄罗斯高工业化,但经济结构构成落后的俄罗斯严重缺乏资本,德国是俄国商品最大的进口国,所以对德贸易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俄罗斯向德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粮食。

    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可是农业条件不好,人口增长快,粮食缺口越来越大,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粮食需要进口,俄国就是他们最好的进口地之一,俾斯麦主持德国政府期间,跟俄国签订过相关的条约,以游说的粮食进口税率,换取俄国对德国工业品的优惠税率。

    在双方产业互补的情况下,贸易关系展很快,互相成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国。

    但经济在俾斯麦眼中始终是第二位的,政治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在政治利益面前,经济随时都得为俾斯麦的政策让步。

    俾斯麦结盟奥匈帝国,结盟俄罗斯帝国,目的是孤立法国,相比奥匈帝国,俄国并不是一个让德国信任的盟友,所以在跟奥匈帝国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俾斯麦会无条件站在奥匈帝国一边。

    1877年爆的俄土战争,俄国最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英国不允许俄国越过土耳其海峡,排除海军威胁。俾斯麦在柏林召开会议,最后以俄国放弃大量攫取的特权而结束。此举大大提高了德国在土耳其的地位,但同时也让俄国对德国颇为不满。

    1885年,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危机爆,俄国和保加利亚签订密约,试图控制保加利亚,亲俄派动政变失败,导致保加利亚驱逐俄国顾问和驻军,倒向奥匈帝国,导致奥匈帝国与俄国关系濒临破裂。

    俄国为了防止德国参战,急与法国接近,企图用法国牵制德国。面对法俄的威胁,则迫使俾斯麦采取备战也经济制裁的措施,猛烈提高关税,俄国出口德国的小麦和燕麦的税率上升5o%。

    俄国作为报复,宣布禁止外国人在俄国西部省份拥有地产,此举主要针对德国,因为历史的原因,俄国境内有大批德国移民,他们很多都是跟随历代嫁给沙皇的德国公主,进入俄国的,主要居住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经营小农场,俄国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直接导致德国移民丧失了他们的农场。

    俾斯麦又布伦巴第法令,取消俄国在柏林行债券的权利。俄国则将本国存款直接转移到巴黎,并且立即就获得1亿法郎的法国政府贷款。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巴黎取代柏林成为了俄国主要的海外金主。两年间,俄国在法国行了24亿法郎的有价证券。

    在亚历山大三世贸易保护政策下,俄国工业高展,大幅度提高的进口关税,受害最大的就是德国,在双方爆贸易战,俄国提高关税之前,德国是俄国第一大进口国,从1868年起,德国工业品就占据了过四成的俄国市场,1877年高达47%。到了8o年代,德国在俄国工业品进口市场中的比例就下降到了27%。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所以从去年开始,也就是1887年,俾斯麦才开始拒绝向俄国贷款,德国银行拒绝接纳俄国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一方面是作为贸易战的延续,一方面是对俄国亲法国的制裁,最重要的还是不希望看到俄国经济继续展,变得更加强大。

    德国跟俄国虽然有名义上的盟约关系,可不管是在1875年危机中,还是在1885年危机中,两国都在冲突。

    但英国人知道,俄国修建恰克图铁路的资金,主要就是来自德国,这几年恰克图铁路由于没有连接出海口,导致效益始终比不上有大连作为进口基地的东清铁路,中国商人借助这条铁路,顺势压到了在恰克图贸易的俄国商人,晋商再次成为俄国最大的茶叶供应商。

    恰克图铁路负债累累,俄国人到处找资金填补窟窿,这时俾斯麦重新许诺向俄国贷款,条件是俄国必须取得在北中国的出海口,彻底改善恰克图铁路的经营效益。

    俾斯麦名义上要求俄国提高铁路效益,从而提高还款能力,才能给予俄国贷款,好像一切都是商业性的。可背后的明堂却是俾斯麦坚定不移支持俄国东进的意志,一旦俄国在中国北方取得出海口,那么就将陷入跟英国无穷无尽的冲突之中,俄国的力量到时候想调回来也做不到了。

    所以俾斯麦给俄国贷款跟他拒绝给俄国贷款,其实都是出自政治目的,经济利益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