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美国白人,则说自己接受了上帝的使命,请示过天王之后,决定转为传教士,要将天王的教传遍美国。
李秀成不知道的是,当时洪秀全复活在他心里留下的震惊,其实还没有在当时战场上的美国人,印第安人心中留下的震惊来的猛烈,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目睹天王复活了,而这些美国人、印第安人,可是从未见过如此神迹的。
至于天王的感召力之所以强,还跟其他原因有关。洪秀全本就是一个煽动能力极强的人,这种人也是一种天赋吧,有人天生就是学霸,有人天生就是煽动家,洪秀全考秀才考不上,但却能煽动成千上万人给他卖命,没有超强的天赋,那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洪秀全自身的功底也够强。那些年他将自己关在天京的深宫之中,除了女人之外,他可没有白白虚度光阴。尤其是当他第一次复活之后,朱敬伦并没有修复他身体的某些功能,那时候的天王其实已经无法近女色了。但天王依然在深宫之中,他要找一个答案,一个他为什么能复活的答案。
他下了本钱,研究了所有能找到了圣经正本,甚至追溯源头,连犹太人的经文都烂熟于胸,乃至费重金求取古书,各种传说,各种版本的圣经,甚至回教经书,本土的佛教,白莲教的经书他都看,他需要从这些宗教的记载中找到自己的本源。
但他没有找到,可却精通了人类社会大宗教的大部分教义,从印度的梵文经书,到犹太人的羊皮纸,他甚至派人去开封的犹太人社区,找来了传承了几百年的古犹太经文研读。
他虽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他心里,已经形成,或者说领悟到了一整套的宗教精义,讲出来自然是大道理连篇,让人听的如饮美酒。
他所摸索或者说领悟出来的教义,对李秀成等人来说或许影响不大,但是对信奉原始宗教的印第安人来说,简直如同找到了上帝。
印第安人的信仰还很原始,几乎什么都信,信仰也很不成体系,遇到洪秀全这样的大宣传家,极其容易受到感染。而且洪秀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力非常强,只需要跟印第安人短暂的交流一段时间,他就能分析领悟到印第安人的语言。
印第安人的信仰容易取代,可白人也受到洪秀全的感染,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其实主要还是在美国,这里的信仰极为复杂,即便是白人,也相当的复杂,不但欧洲的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连被正统教会视作异端的摩门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土壤,内华达山脉东边的盐湖城就是摩门教徒建立了,这样的城市在美国还有十几座。
不是每一个白人都坚定的信仰着上帝,甚至还有以撒旦作为信仰对象的宗教存在,因此几千个经历过洪秀全头颅复生这宗骇人场景的白人士兵中,出几个信仰转移的,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
在洪秀全以基督教为原本,加入了东方式的禅机、印度式的的哲理,重新架构的一套宗教理论之后,他们按照美国的方式,觉得自己负有将这种“真理”传播给每一个人的命运,决定抛开一切世俗杂念,成为一个拜上帝教的传教士,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洪秀全的教义极有吸引力,信奉基督教的人,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理想大概就是死后能够上天堂,而不是下地狱,但死后的事情,虚无缥缈,能够被宗教所利用,却很难让人感受到直观的冲击。
洪秀全的教义是,不等死后上天堂,他下凡来就是为了直接在人间打造一个小天堂。
对一些基督徒来说,不用等死后,活着就能见到天堂,岂能没有吸引力。
虽然这种打造人间天堂的鬼话,太平军士兵早就听腻了,那个被曾国藩占领的天京,不就是洪天王嘴里的小天堂吗。但对白人来说,还是很有新意的。想想吧,耶稣死后一千多年,又一个上帝的儿子下凡来了,然后奉上帝的旨意,要带领信徒在人间建立一个小天堂,这是何等的伟业,如果能够参与其中,与当年耶稣的门徒一样,他们就将是圣徒。
谁都无法想到,洪秀全的理论,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会爆发出什么的力量。
但他传播之速,已经超乎了李秀成的想象。
随着印第安人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传播,白人士兵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传教,甚至直接进入美国队之中传教,拜上帝教在美国迅速的开枝散叶了。
一般人都以为光是最快的,但有一种东西很可能比光还快,那就是思想。
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播思想的时候很慢,可当一万人向一万人传播的时候,那就非常之快了,当十万人出现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传播,而是开始吸引别人主动接受了。
悄然间,不到半年时间,拜上帝教陡然在美国加州形成了气候。无数的信徒向内华达山区集中,膜拜他们心中的圣子,在内华达山脉西侧,开始建立一个类似摩门教的盐湖城那样的城市,他们管这座城市叫做小天堂城。
但此时加州唯一有能力在萌芽状态恰似这个宗教的人物,一手遮天的邓世才的目光,却始终没有停留在内华达山区一带,他的目光笼罩整个加州,并时刻注意着全世界的反应。
伦敦谈判失败了,大明和美国没有达成一致,战争还将继续下去,这一次邓世才可以主动进攻了。
第七百五十七节 挺进圣安东尼奥()
这一切都不出邓世才所料,他就知道大明跟美国谈不拢。
五十万人的损失,显然还不足以摧垮美国的意志,他们还需要经受更深刻的痛苦,才会真心实意的跟大明和谈。
1872年最后三个月大明跟美国都在谈判,1873年年初,谈判破裂,邓世才马上决定发动新的攻势。
经过三个月的准备,他遇到的很多麻烦都大为缓解。
尽管还没有彻底解决运输问题,但在海军加强护航,更多的军舰服役,以及改装武装商船的办法后,大明的海上运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美国的破交战舰被海军巡洋舰到处绞杀,所谓的潜艇只能制造恐慌,在柴油机没有应用之前,用电的潜艇就如同玩具一般。
度过了最初的惊慌之后,大明解决了,或者说适应了各种困难,现在邓世才即便不用刻意积攒,也能长期跟美军进行百万规模大军的对峙,并且能够发动为期一个月的长期攻势,在这种情况下,邓世才认为进军墨西哥湾的时机成熟了。
邓世才命令,佩科斯河防线的明军越过河流,兵分两路,一路从佩科斯出击,佯攻达拉斯这个德州的棉花贸易中心,一路从大粮城出发,主攻圣安东尼奥,与休斯敦一带的美军主力进行大会战,通过一场大规模会战,占领墨西哥湾一两个港口。
相信当大明拥有了墨西哥湾的港口之后,美国人会知道该怎么做的,有了这座港口,大明海军就能进兵加勒比海,封锁墨西哥湾,威胁美国整个东海岸,在美国海军成长起来之前,对美国的核心地带带来巨大的威胁。
如果美国人仍然不死心,想必占领墨西哥湾的港口,会让墨西哥人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也就是说,这场会战之后,大明的战略态势将彻底改善,如果继续作战,将很有可能得到一个盟友,获得一个可靠的物资补给基地,假如和谈的话,也已经取得了足够的优势。
但这一切的基础,还是这场仗能打赢,邓世才的优势是,美军兵力开始捉襟见肘了。
美国人是爱国的,但爱国总是有底线的,尤其是这种多民族国家,许多移民还是前几代的情况下,国家认同还大都在欧洲的母国,让他们无限制为美国付出,有些不太现实。
刚刚开战的时候,美国人确实热情高昂,一年之内他们招募了两百万士兵。
可是格兰德河谷一战之后,美国的招兵工作就陷入了低谷,正正半年时间,他们只招募到了八万士兵,美国国会大大高估了美国人的爱国心,结果陷入了麻烦。开始商讨改募兵制为征兵制的法案。
相比较而言,大明的国民虽然并不比美国人更爱国,但大明的人口基数更大,且之前就拥有常备军和预备军,动员起来后就能达到两百万人,兵力在大明暂时不是一个问题。
对邓世才不利的是,国际外交的变化。
在格兰德河谷之战前,国际社会基本是中立的,英法德等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亚洲和美洲一老一新两大新兴势力之间的搏杀,对欧洲来说,大明和美国都是他们的竞争者,是他们的威胁。
但是当格兰德河谷一战后,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这次以华人权益为目的的战斗,大明很容易就能操作成为黄种人争取生存空间的行为,在日本就是这么做的,可惜没有将日本引入战争。同样,美国也很容易就能将其渲染成美国是为白种人而战的舆论。从而在欧洲主流舆论中,形成对大明不利的局面。
这种形势也是可以预料的,如果大明战败了,欧洲国家只会再一次确认白人至上的观念,如果大明胜利了,就会让他们很不舒服。
大明一直所做的外交工作,就是不求得到欧洲的支持,只求欧洲不介入。但欧洲人的舆论是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政府的态度的。
尤其是一些社会精英的态度,而此时的欧洲社会精英中,大多数开始接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将殖民、种族清洗开始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淘汰竞赛,道德感在集聚下降。
最让大明被动的,不是一两个精英的言论,而是一些政治领袖的言论,强大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年轻的威廉二世,竟然在几个月前,大明和美国在伦敦谈判期间,对报纸表示,美国就是在为白种人二战,整个欧洲都应该正视黄种人带来的威胁,他建议欧洲文明社会的领袖们不能坐视不理,应该联合起来,援助美国。
威廉二世的中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