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一切都要开始了,美国人发现了大明舰队,很快他们隐蔽在附近的主力舰队就会收到消息,然后生火起锚,感到预定地点阻击拦截大明舰队。

    这个地点就在尤卡坦海峡中部,美国人早早一字排开,一个标准的一字横队。

    在二十公里之外,陈阿达就下令减速,然后明军舰队也开始排兵布阵,明军排出的,是两列横队,前面一列横队是五十艘铁甲舰,后面一列则是二十艘装甲巡洋舰,所有船只都舰首向前,而不是像美军那样以侧舷对敌。

    这种阵形,其实就类似于甲午海战中,清军舰队与日军舰队的阵形,一个是舰首对敌,一个是侧舷对敌。

    进入铁甲舰时代之后,全世界还没有爆发过大型海战,因此海军阵形都处在摸索之中,各种千奇百怪的理论都有。不过英国人坚持的侧舷对敌依然相当主流,因为铁甲舰的设计,依然受到以前的风帆战列舰影响,侧舷装备了相当多的小口径炮,侧舷对敌依然是最能发挥火力效果的阵形。

    美国海军初出茅庐,一切都模仿英军,犹如后来之日本舰队,因此他们摆出一字横阵,一点都不奇怪。

    明军舰首对敌,因此不耽误前进,依然在缓慢的前行,很快就进入了20公里以内,在这个距离内,已经进入了现在主炮的射程。

    但双方都还没开炮,因为这个射程只是理论射程,开炮的命中率太低,第一枚炮弹落下是在18公里的时候,是美军先开的炮,没有命中,也只有一艘军舰开火,不知道他们是在校正炮火,还是因为紧张才开火的。

    但这一发炮弹意味着,尤卡坦海战正式开始了。

    之后美军终于开始齐射,陈阿达则没有下命令开火,而是一直前进,知道美军射出第三发炮弹之后,此时已经距离十五公里,陈阿达终于下令开火。

    此时在双方交战海外附近,已经有一群不熟知客赶来了,各列强国的观察员,他们都是来观摩这场旷世规模的大海战的,进入铁甲舰时代之后大家都太缺乏铁甲舰对决的经验了。

    这些观察员们看到明军摆开的阵形,很多都不太赞同,认为明军这种阵形,根本无法发挥出最大火力。

    因为以明军,或者说英国推动的流行设计,这种舰首对敌的阵形,势必造成至少有一门尾炮始终无法发挥火力,至少降低四分之一以上的攻击力。

    所有人都很纳闷,认为这种错误不应该在明军身上发生,不管看不看得起大明海军的战斗力,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只几年前才新加坡海域重创法国海军的舰队,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就在他们感慨之间,大明和美军舰队互相轰击已经持续了一个小时,双方的距离也拉近到了十公里,命中的准确度都大大提高,开始不断有各自军舰重炮,炮火格外的猛烈起来,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这时候观察家们发现,明军突然变阵了,期间不断的传达指令,然后看到主力舰后方的二十艘巡洋舰突然转向,从后方绕了一个弧线,向海峡中的美军侧翼包抄过去。

    所有人都对这种变阵非常感兴趣,想知道这是不是明军的新战术,更想知道这种战术有什么作用。

    美军旗舰也在传令,很快就有十艘美国铁甲舰也离开美军舰队序列,向他们的左侧开过去,显然是打算堵住明军的巡洋舰队对他们侧翼的威胁。

    就在这时候,明军各舰突然发现,旗舰广东号上,生气了白底红字的旗帜,正是那面“成仁”旗,血红色的两个大字,在加勒比海的劲风中,猎猎招展!

    ,

第七百六十八节 海军上刺刀() 
周围观战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等列强,还有一些当地势力,比如墨西哥和西班牙。

    此时他们都看到了这面旗帜,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中可没有懂中文人的。

    但看到那面长有三米,宽有两米左右,画着血红色图案的旗帜,大家还是意识到了什么,法国武官瞥了一眼英国人,英国人也意识到了,撇了撇嘴,说了一个字“z”,不怪法国人不自然,“z”字旗是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打出来的决胜旗,意思是“英格兰要求每个人恪尽职守”,而纳尔逊打的就是法国人。

    后来日本人也将这一招用上了,日本的z字含义是“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之后在珍珠港也用过。而之后英国人战斗中悬挂此旗,则表示“记住纳尔逊”。

    二战之后,z字的含义就变了,民船打出这种旗帜的意思是“需要拖船”,渔船打出来意思是“正在撒网”。

    总之没有约定俗成的意思,关键是看你给他注入什么含义了。

    升旗之后,陈阿达如同匈奴可汗冒顿一样,他的舰炮率先调转炮口,然后下达命令,让全体舰炮对准位于美军最右侧的马萨诸塞号铁甲舰开火。

    马塞诸塞号是美国战前就计划建造的三艘大型铁甲舰之一,其他两艘分别为俄勒冈号和印第安纳号,由于俄勒冈号是在旧金山建造,结果尚未建成就被大明给俘虏了,建成之后,编入了护航舰队,目前跟一些老旧铁甲舰一起,在太平洋一侧护航呢。

    明军没有带来俄勒冈号,不是因为这艘船不够先进,而是因为跟大明舰队主力舰动力规格不一致,不方便海上编队,新加坡海战之后,海军就吸取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舰队动力一定要相同,否则在海战中很难步调一致,对马海战的时候,日本就占了这个便宜,将型号杂乱的俄国舰队打的大败。

    此时的海军官兵看到了陈阿达升起了成仁旗,想到了跟陈阿达的约定,也没有多考虑,不去想为什么要打马塞诸塞号,这艘又不是什么旗舰,打了有什么效果,总之大家一起集中火力,开始轰击马塞诸塞号。

    此时双方铁甲舰都已经承受了不少炮击,厚实的装甲让双方都还没有出现损伤,但是人员伤亡相对严重,都打出了火气,对对方相当仇视。

    五十艘铁甲舰的重炮对准一艘军舰轰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有浪费火力之嫌,但确实收到了效果,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炮弹的命中率越来越高,终于有炮弹炸断了马塞诸塞号的烟筒,舰桥,终于马萨诸塞的甲板开始倾斜,这艘船遭到了重创。

    但是陈阿达并没有开心多少,因为他看到己方损失了三艘铁甲舰,显然对方对火力的应用更有效率,其中一艘一等铁甲舰,两艘二等铁甲舰正在倾覆,其他战舰也有不少受损,包括他的旗舰,受到了重点照顾,尽管还没有受到致命伤,可是人员受伤严重,已经减员三分之一,其他士兵脸上虽然还没有看到恐惧,但已经显露出疲态,半年时间不间断的长途航行,对他们的身体损害很大。

    陈阿达知道他等不了多久了,否则他的命运,就只能跟当年的法国舰队一样,在这里被美军歼灭,而他还不能逃。

    但他还是没动,他的大炮依然在向马萨诸塞号轰击,让这艘船下沉的更快了。

    所有的海军观察员都不知道明军在干什么,只见马萨诸塞号已经完全倾覆,明军舰队此时找不到目标,甚至一度停止了炮击,他们简直难以想象,在这种规模的海战中,明军竟然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他们的军舰已经被击沉了五艘了。

    陈阿达终于动了,他看到在他右前方五公里左右的海面上,十艘美国铁甲舰迎击大明巡洋舰分队,拉开了队形,彻底脱离了美军舰队序列,而他派出去的巡洋舰还在机动,已经整体超过了美军舰队,正在向对方后方迂回。

    这时候他发出了命令,“所有军舰随他冲锋”!

    旗舰广东号突然全速开动,三个大烟筒冒出了白烟,螺旋桨高速运转,军舰甚至有一种前冲的势头。

    其他军舰没有时间反应,全都下达了命令,跟随旗舰冲锋。

    这时候很多舰长都想到了昨天陈阿达说的,军舰上刺刀的事情,不由有些热血沸腾,这是要撞击对方吗?

    管不了那么多了,此时距离美军编队只有四公里的样子,已经非常近了,对方的大炮每一发打中自己都很疼。

    舰队全速开动,速度可达十六节,是目前主力战舰中的较高水平,全速开动,加上加速阶段,十分钟之内就能冲进美军舰队,不利的是,全速机动下,这十分钟几乎不可能还击。

    此时西方观察家们明吧了,明军刚才之所以要打沉马萨诸塞号,那是为了给自己清理航路,他们竟然打算直冲美军舰队,这么做是为什么?跟美国人拼命?还是为了突围?

    所有人都认为是后者,美国人也认为是后者,因为他们此时已经打沉了明军六艘主力铁甲舰,而且还击伤了七八艘,其中失去动力,或者跟不上主力舰队的就有四艘,可以说已经让明军损失了十艘主力舰,而他们还能集中起来突围的,不过四十艘。

    美军很想留下这四十艘军舰,于是命令己方战舰开始机动,中央几艘军舰开始向后退,给明军留一个凹陷,让他们钻进来。

    明军舰队不但向敌阵冲锋,而且在向旗舰靠拢,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楔形阵,如同一把尖刀,这不同于任何一次海战,反倒像是骑兵的冲锋阵形。

    陈阿达的旗舰一马当先冲入了敌阵,此时他的旗舰已经受损严重了,动力下降,三座蒸汽机中的一座烧坏了,但是他此时可以开炮了,因为他的侧翼正对美军战舰。

    而美军舰队的机动,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顺利,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显然这只崭新的海军,还无法将他新式战舰的性能完全掌握,他们命令后撤的四艘军舰,确实腾出了位置,但是他们打算两翼包抄的军舰,则没有完成编队,最重要的是,明军根本就没有朝着他们腾出来的位置前进,而是大大的偏离右侧,也就是从马萨诸塞号沉没的位置切了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