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的脊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妥协。

    他知道嘉靖的心思,嘉靖无非是想要以银子来达到他的存在感,而他们三人今天来这里便是要为嘉靖的这一次胜利作为踏脚石,这种滋味不好受。但是他们也必须受。

    “原来是这样!”嘉靖恍然所悟的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对杨延和道:“想不到内阁居然如此辛苦,黄锦,待会三位师傅走的时候你可要把朕内库里的百年人参给三位师傅带上几只,大明能有如此良臣真乃是大明之福,也是朕之福啊!”

    “是,陛下!”黄锦赶紧领命,退在一旁。

    嘉靖又道:“既然朝廷需要银子赈灾,朕别说有银子。就是没有哪怕节衣缩食也要凑够这二十万两,只是杨师傅,不知道二十万两够不够?需不需要朕再均处一些?嗯!照朕看就三十万两吧!贵州那边确实艰难,三十万两银子也算是朕对贵州百姓的一点儿补偿!”

    他说的轻松,杨延和就差骂娘了。

    三十万两银子嘉靖真的好大方!光是烈酒生意他就不知道收入了几百万两银子,他开始说二十万两其实也不过是敷衍一说而已,一省之地二十万两银子赈灾?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不过有这三十万两总比没有的强,加上三十万石粮食好歹也能敷衍的过去。如果杨铭那边能够再出把力想来问题也不大。

    想到这儿,杨延和三人便起身拜谢回内阁办理相关事宜了。

    等杨延和三人一走。嘉靖顿时哈哈大笑!

    又一次,又一次他在朝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想起刚才杨延和、毛纪等人那幅老脸通红的模样,想起他们三人刚才站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他就激动的双手都捏成了拳头,内心的喜悦根本就难以言喻。

    “陛下!杨公他们走了,您真的打算只拨付三十万两银子?”作为太监。特别是一个在皇帝身边的太监,黄锦自然非常善于揣摩嘉靖的心思,他知道如今的嘉靖心情非常不错,他知道嘉靖是不肯能只拨付这么点儿钱的,毕竟除了贵州之外其实云南、甘肃等地多多少少也受了不小的灾情影响。之所以杨颜和他们不说那也是顾忌脸面,到了这会儿他自然是要说两句的,一是表个衷心,二也是显示出他黄锦也是忠于国事只不过因为身份不好严明而已。

    果然,听了黄锦的话后嘉靖微微的笑了笑,在黄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才道:“这是自然,三十万两银子还不够贵州一地赈灾所用,别以为朕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灾情,锦衣卫那边早有来报甘肃、江西、云南诸地都受旱灾的影响收成不足往年四成,这样的情况下百姓根本就难以度过这个冬天!”

    “既然他派夏。商。前去赈灾这就是打杨铭手里拿点儿钱的主意了,也罢!杨铭身在贵州也是不容易,不仅要顾着思南的事情,恐怕铜仁府也得给包办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夏。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嘉靖想了想,对黄锦吩咐道:“除了拨付给内阁安排的三十万两银子,在****走的时候另外再拨付到他手上二十万两吧,有了这些钱杨铭也不至于那么为难!哎!三年,三年时间浪费了!要是杨铭在朝中这样的事情还用的着朕出手?”

    黄锦笑道:“陛下多虑了!杨铭虽然聪慧,但是却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虽说这三年回不了京城,但是在地方上多磨练一下以后才好为陛下所用不是?”

    “算你会说话!”嘉靖满意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坐回龙椅上半眯着眼。。。。

    而此时的思南早已经忙成了一片。

    根据思南县衙出具的告示,但凡愿意听从县衙安排干活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根据所得得工分换取相对比例的粮食,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思南百姓甚至逃难的人都纷纷报名,不止如此,就连附近州县,甚至更远的地方的百姓都纷纷涌入思南,一时间简直是人满为患。

    要不是杨铭早就关闭了除了西门外其他三门恐怕蜂拥而来的百姓绝对会在短短的几天内吧思南城填满。

    虽然如今已经尽量的不放人进城,但是依然拥挤万分,街上、屋檐下甚至墙根下都挤满了人,好在不是下雨天,否则的话杨铭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ps:第二更送上!(。)

第285章 杨铭要造水车() 
虽然如今已经尽量的不放人进城,但是依然拥挤万分,街上、屋檐下甚至墙根下都挤满了人,好在不是下雨天,否则的话杨铭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人多便意味着发展,在这段时间里郊外的土窑已经建了八座,并且也在一帮从江西请来的瓷器师傅的带领下成功烧制成了好几批瓷砖。

    “杨铭,水车老夫也是知道的,用于取水,可是思南并不缺水,不知你建这么好几座水车到底有何用途?”刘仪看着一边给工匠指点,一边还亲自上阵安装水车的杨铭道。

    他很不理解,思南虽然不是沿江之地,但是溪流山泉并不稀少,甚至诸多地方还有瀑布的存在,无论是用于常规的种植庄稼还是人畜饮用那是根本不缺,而杨铭如今却是要在这长江边上建造八座水车。

    不仅如此,在他的规划里一共有二十八座之多,虽然如今的劳力不值钱,但是需要的人手却不少,不仅需要不少的人手特别是一些非常有经验的木匠、石匠都被他召唤了过去。

    要知道这些人那可是人才,无论是修房还是干点儿其他什么都是奇缺的,而杨铭一招手就要去了三十多人,对于如今的思南来说几乎就要去了一半。

    不过还好,虽然是打算建造二十八座,但是如今也只是把地基建好了,还有一些木料被运了过来,看样子光是木料的分割打磨就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刘仪觉得杨铭这就是一种劳命伤财的举动,作为千里迢迢来看着他的自己很有必要纠正一下杨铭的错误。

    “老夫!刘大人。如果小子没有记错的话你现在也不过四十出头吧?你看看他们?”杨铭一边说,手却指向几个民夫。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级,这才对刘仪道:“而且我要给你说的是虽然思南不缺水但是非常缺少劳力。我做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为了节省劳力才做的。你不知道,整个思南还有将近四十万亩的土地需要开荒,而这边的情况你也清楚,不仅是因为树木繁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地表山石居多,所以当开垦完土地之后他们还需要把土里的石头分离出来,你没干过农活也许并不清楚,这些事情其实比所谓的开荒更难!”

    “哼!对于你来说我就是自称老夫又何妨?再说了,我与你师尊李道远乃是同考。都是正德年间一榜的进士,难道在你面前我还不能称一回老夫了?”刘仪撇了撇嘴,发着牢骚,他觉得自己自从在金銮殿上因为杨铭大发厥词抵了他几句,哪里想到这家伙人小鬼大居然还记仇,不过对于杨铭他如今有所了解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杨铭乃是千百年难处的人才。

    光是在这思南这么一个穷县便有如此布局,至少他是做不到的。

    更何况出手便是四十万石粮食,三十多万两银子,当这些东西经过他手入了账目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间杨铭已经是他根本就看不透的人物了。

    这么多粮食和银子。哪怕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扬名,仅仅只是用了一季根本还没有开始种植的药材和还没有正式烧制的自转便拿到了手里,而这一切乃是活生生的发生在他的眼前。让他的人生观几乎就发生了改变。

    如果是别人给他说,光是几句空口白话便能换来这么多的东西,别说信。他百分之百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然而,杨铭做到了。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

    “刘大人。对小子来说你自称一下老夫也无所谓,不过到是你。这次怎么那么快便到了思南?按照规矩你也因该有三个月的休沐才对,难不成你自离京之后便直接来的贵州?虽然居京不易,你好歹也是个正五品的御史,难道你就不想回家看看?”杨铭突然对这个固执的清流官有些兴趣来了,自古对于忠臣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自己活得非常辛苦,连带着别人也活得非常辛苦。

    从此他自愿来思南就看的出来,这家伙简直就是一根筋,对于朝廷他有着无比的热情,甚至爱国超过爱家庭,爱自己,在他的生命中甚至早已经将圣人的微言大义当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准则。

    “回去?呵呵!”刘仪苦笑了以一声,无奈道:“如何回去?老夫的老家在甘肃,说来离贵州也不远,要是乘船顺流直下然后再车马车走上个三五天也就到了,可是回去又如何?虽然家里老母尚在,老妻和两个儿子也已经逐渐成人,说实话你以为老夫就不想去看看?早在京城之时老夫便收到消息西南之危已然不远,我辈读书人既然选择了当官这条路便应当为民请命,上报国恩,下安黎明!至于家人哈哈哈哈。。。。。等再说些时日吧!”

    真正的清流!

    杨铭心里暗暗地给刘仪下了一个定义!

    无论是从穿着还是从他的衣食来看,他的标准绝对不是一个堂堂六品官应有的待遇,虽然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但是身为京官,而且还是御史台这样的官职每年地方上的冰敬、炭敬自然是不会少,而他那副寒酸样简直就和乞丐差不多,要不是还有一身官袍遮面那身上的补子汗衫都快要录出来了。

    看的出来,这家伙那张嘴和脾气绝对让他这些年混的非常不如意,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落魄到这个地步。

    “等白莲教的事情一了,你还是把家眷都接过来吧!”杨铭淡淡道:“既然你来了思南,便应该与思南共进退,该出的力你必须出,而该有的东西你也必须应该有,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忠臣,我杨铭自然也不会亏待一个直臣!你知不知道,其实你不该来思南的,对于朝中许多人来说你来思南无非就是个笑话而已,你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