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的脊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铭并没有立即发言,他看出了老爷子还想说点儿什么。

    果然,老爷子沉默片刻,瞬即又把它那个茶壶提起,嘴对嘴的喝了一小口,他这是在沉思,对于如今的杨家来说根本就不缺少几个读书的银钱,如果两个孙子争气,能读书,即使多花销一些他也觉得值,杨铭已经把名下的财产都告诉了他,这么大的家业如果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帮衬那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当他又看了看杨远和杨山的时候又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你觉得呢?”最终老爷子并没有决断,而是看向了杨铭,在老爷子的心目中杨铭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狗蛋儿了,这是自己一家的骄傲,年仅十五的举人公,年仅十五便弄出这么一大份家业,这个孙子看问题必然比自己长远,只要杨铭开了口无论结果到底如何他都觉得按着杨铭的意思办。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即使杨家短时间并不能一跃而就成为世家,但是只要有杨铭在,书香门第只是时间的长远而已,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想到这里他眉头上的皱纹都消散不少。

    杨铭看着老爷子那张重新变得笑眯眯的老脸也是开心,两位堂兄读书无非就是花些银钱而已,杨家如今还不在乎那点儿,他最期望的就是家里这样和睦的气氛,家里老爹这一辈虽然是三兄弟,但是从小到大,在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有过争吵,相反还很和睦。

    当初李秀才送了杨铭宅子读书,那宅子青砖大瓦房自然是比以前的茅草屋强上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大伯、二伯甚至两位伯母都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想法,他们都一如既往的在田里劳作,相反的还用田地里的收成来贴补杨铭的笔墨钱,这样的家庭让他这个在前世对亲情已经变得淡漠的人来说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温暖,一种真挚的情感。

    “既然大哥、二哥愿意读书那便是好事情!”杨铭笑了笑,对杨远二人道:“这是小弟考虑不周了,两位兄长如今年岁颇大,如今从新入学确实比较难,不过。。。。”

    说到这里,杨远和杨山都不禁有些忐忑,前面说的好好的,这不过两个字一处,难不成不行了?

    不仅是他们俩,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担心起来,每个人都知道,杨家不缺钱了,可是因此两位后辈不能读书难免有些遗憾,杨铭的话对于杨家来说其实就代表了老爷子的态度,如果从他嘴里说出不能读书那杨远他们也就没有读书的指望了。

    可是。

    可是他们又隐隐有些期待。

    杨铭不是那种为了一点钱财就不顾亲情的人,可是这偌大的家财都是他转回来的,万一。。。。。。。。

    杨铭并没有人让众人失望,他只是略一思索便又继续道:“百家姓,千字文固然是启蒙的好书,不过显然并不是适合两位兄长,正好两日后我便要进京,在这进京之前我便立书一册供两位兄长启蒙之用吧!”

    顿时,屋子里的气氛便变得轻松起来,他们都担心杨铭发达后变成六亲不认之徒,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在村里好多家庭几兄弟为了分店家产都可以反目成仇,何况供养两位读书人,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杨铭心疼钱财不让两位兄长继续读书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杨远他们两实在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何氏觉得自己非常有脸面,对于儿子的做法她也很赞成,如今她在家里的地位显然高了许多,就连公公都不会如以前那边招呼自己做事,看着自己的儿子她真是百感交集。

    十年时间,是年终她都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虽然有新宅子住,但是生活上却非常拮据,若不是丈夫天天村里镇上拉货家里都不知道成什么样!

    正当她要开口说点什么hi后杨铭却变得严肃起来。

    “爷爷,大伯、二伯。。。。两位兄长!”杨铭正色道:“我这即将的启蒙之法乃是我心血所得,当为杨家家传之物,不得传于他人!”

    拼音不是大明朝的产物,这种能够快速提高启蒙速度的教材在现在绝对是一个启蒙神器,杨家没有源远流长的底蕴,但是却有拼音,这便是杨家的底蕴,有了它,杨家的子弟就不必再为启蒙而苦恼,如果愿意,仅凭着拼音他甚至可以只用两三年时间便打造出十个甚至上百个读书人出来!

    ps:给大家拜年啦!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王的声音() 
正当杨铭将拼音中的声母、韵母等相关的知识用一本小册子书写好之后他不知道一纸诏书还有恩旨已经来到了洪城。@

    时间非常仓促,甚至可以说就只差那么一日功夫便要和杨铭错开,但是赶上了。

    半月前。

    内阁值房。

    “杨公,对于那杨铭你如何看?”从宫里回来后蒋冕便和毛纪纷纷来到杨延和的书案前,看的出来嘉靖对这个少年人非常看中,甚至不惜与他等三人暗中角力。

    嘉靖是个软弱性子,这是京中大员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甚至他觉得嘉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表象。

    诚然,嘉靖并没有受到继承人式的培养,也许在学识又或者眼界方面略有不足,但是仅仅从嘉靖进入京城的那天起他便看出了这位圣上可是一位深沉的主。

    蒋冕现在都还记得,当日还是兴献王世子的嘉靖进京,六门大开,中庭黄坛,只需踏入龙门便是万圣之躯,但是。。。。

    但是当时嘉靖却突然说想要回去!

    回去?

    这两个字在很多人的眼里也许都只会认为这是思乡过度,可是蒋冕和杨延和却看的真切。这是一种无言的表示愤怒,只因为兴献王的一个庙号而已。

    可是,嘉靖也仅仅只是这么一说,然后到底还是登入了大宝,因为内阁,因为朝堂,因为杨延和等的强势,他都在隐忍。但是,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嘉靖的身边似乎已经围绕了许多人,内官更是遍布全国各地,是为掌印,是为监督,就连军中也有这些人的影子。

    嘉靖所做的一切还有人认为他还是当初那个兴献王世子吗?

    能做到内阁大学士,蒋冕不是个省油的灯,就在宫中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来嘉靖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这团火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杨延和。

    这个时候他为何要先听取杨延和的意见?说白了便是推诿责任,如果有一天嘉靖翻旧账,他完全可以说是杨公云云,这是他的保身之道。

    杨延和心里并没有这么多弯弯绕,不是他想不到,是他不愿意去想。大明朝不太平,如今天可怜见出了杨铭这样一个生财有道的人物他想的只是尽快让其入京,如果果然和奏折上所奏的那般才高八斗的话他已经想好了把杨铭先放到地方上历练两年,然后进入户部任职。

    大明朝太缺钱了!

    对于蒋冕的话杨延和没有深思,他只是吩咐一旁的小吏道:“飞鸽传书巴蜀巡抚李茂森,立即以内阁名义着漕运使张峰护送进京!”

    杨延和话说话,略一思索又道:“先派人通报杨铭与家中侯旨,待恩旨一到立刻启程北上!”

    毛记微微的点了点头,杨延和这么做明显是在避让嘉靖,他也看出来了,嘉靖对杨延和不满,甚至还有些迁怒自己和蒋冕,但是这杨铭确实是个人才,巴蜀巡抚出马也算是一省的封疆大吏,就为了一个举人虽说有点儿小题大做的意味,但是就杨铭目前给朝廷带来的几百万两银子来看还是值得的。

    他对杨铭非常看好,即使杨延和、嘉靖都对杨铭不屑一顾他也会举荐,有这样一个人帮村就当得十万大军。

    这就是毛记对杨铭的评价!

    “杨公大善!”毛记微微一笑,突然说:“杨公可知那蜀中煤炭集团圣上可是有着五成的份子!”

    杨延和也笑了:“无妨!”

    他并不在意内库多少钱,内库的钱越多依着嘉靖的性子这些钱是不可能乱用的,嘉靖不是隋炀帝,更不是不爱江山爱没人的唐明皇,嘉靖是一个有着抱负的帝王。钱到了内库最终还是会流入到改用的地方,唯一的是嘉靖会借着钱袋子狠狠的打击一下内阁又或者是他自己的威望而已。

    威望?想到这里杨延和不禁一阵苦笑,他入仕以来,以状元之资历经三朝,如今更是贵为首辅内阁大学士,做臣子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依然是做到头了,他如今被天下誉为中兴之臣更是让他站在了烽火浪尖之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和嘉靖的关系急剧恶化,已经到了翻脸的地步。

    虽然嘉靖还一口一个杨师傅这样称呼,但是只是称呼而已,从语气里根本就没有半天尊敬的意思,在这个称呼中还带着一丝暗藏的愤怒。

    杨延和感觉的出来!

    西南大旱,蜀中出了大力气,平定了白莲教余孽,这些都是好事,只不过眼看已入中秋,然后马上就要入冬,流民还在归家的途中,只待回到家中朝廷就不得不再派发救济,否则一但流民无粮可食新的一**逃亡又即将崛起。

    就在昨天,贵州巡抚上书的折子里居然言及了双层仓案,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贵州也不稳啊!

    他非常想和那个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小老乡谈一谈,如果能有一个主意那便更好了,越是如此他便越是焦急,他不知道仅仅凭着国库里的那点儿银子到底能不能撑到明天的开春。

    “杨公,圣上有旨,贵州贵阳知府双层仓一案所涉官员一律斩立决!”

    正在这个时候,黄锦慢悠悠的走了过来,他的手里捧着一封圣旨。

    “黄公公!”

    杨延和以及蒋冕和毛纪都赶紧侧身,双层仓案上达天听龙颜震怒,这是必然的。整个贵阳府几乎所有的粮仓都被那一只只硕鼠以偷天换柱之手段搬了个精光,幸好粮食尚在贵州,这贵阳知府等人正要通过漕船运往云南之际被发现,否则一旦贵州生变那可就真的要生暴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