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派人向突厥传话,提出议和。
颉利同意,派了其侄子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前来议和。突利是颉利的侄子,始毕可汗之子。今年才二十出头,但却负责的是东部诸部的统辖,契丹、奚、铁勒、室韦等诸部,都归其统辖,当年始毕可汗去世时,他还太小,因此由其叔父俟利弗设继位,为处罗可汗。
处罗可汗死,也因子年幼由弟颉利继位。
李建成与突利小可汗的谈判进展很快,突利代表颉利向大唐提了三个要求。
让大唐和亲、称臣、纳贡!
当年大唐起兵之初,确实向突厥借兵,还称臣纳贡。但此一时彼一时,李建成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
况且这次为唐军先败后胜。
在魏征等人的努力下,最后突厥让步,不要求唐对突厥称臣,但唐须将公主送到突厥和亲,唐皇帝之女下嫁给颉利可汗之子,如此一来,唐和突厥就是亲戚,颉利可汗与唐皇为兄弟,唐和突厥为兄弟之邦。
另外,突厥将送一千匹马,三千头牛,一万头羊做为娉礼。
而大唐须陪嫁一万奴隶,绢四万匹,黄金五千两,茶叶一万斤。
说的跟普通有家嫁女娶妻一样,娉礼、嫁妆。其实只是换了个名字,为了好听一些而已。说到底,这依然是笔进贡。
一千匹马,换四万匹绢,这个倒算是较公平的买卖,匹马换四十匹绢,很公道。但唐人还要送一万个陪嫁奴隶,送五千两黄金和一万斤茶叶,这可就比突厥人的三千头牛和一万头羊贵重多了。
好在最后谈成的这个协议,不是年年纳贡。
但和亲,终究是屈辱的。
可魏征他们都劝李建成见好就收,突厥虽然败了几阵,但伤亡都不过万,真正伤亡较大的都是梁师都、高开道、苑君璋几股突厥人的傀儡势力。
收复失地,维持到战前界线,这已经是较好的结果了。
颉利也愿意见好就收,南征的目的虽然没达到,但试探出了唐军的实力。另外他们也没白来,抢劫的人口牲畜钱财不少,如今还能娶个唐朝公主回去,又能顺带着敲唐朝一大笔,颉利很满足。
他相信,经过此战后,唐军以后会老实做人,不敢少了能前约定的每年贡物。
虽然养的三条狗死了一条,可梁师道、苑君璋还在,高开道的残兵败将也还有些,随便拉一个起来就行了。走狗们实力损失了不少,这样还还更好控制,他们越发离不开突厥了。
双方各有打算,因此最后谈判达成。
李建成做为此次唐军主帅,虽在河北作战,但河东和朔方战场,取得的战绩也一样是他的。
统领全国之兵,重创突厥,迫突厥与唐议和,这是多大的功绩啊。
以往李建成只能坐在长安城里,等着秦王前线传回的捷报。听着秦王三千五破十万,一战擒两王,一年夺中原,三月平河北等等骄人战绩之时,李建成既高兴,心里却又羡慕,甚至有点妒忌。
他是太子,国之储君。
除了起兵之初,带过几次兵,后来基本上连长安城都没机会出了。
看着世民靠着统兵之机,凭战绩军中影响力越来越高,甚至在民间的威望也变的很高的时候,他是很不安的。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前来,也终于打了胜仗。没有能如他计划中那样的大胜,可也确实是场胜利,尽复失地,还斩了反复无常的高开道。
此外,这次河北作战,李建成也用机会与许多军中大将交会。
“哎呀,今天的天气挺不错,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李建成坐下,面带着笑容,毫不掩饰心里的得意之色。
此战之后,他已经向天下人证明,带兵打仗,并不是只有秦王厉害。这大唐,也不是离了秦王,就不行。
突利小可汗走到桌子对面坐下。
“突利小可汗,对大唐拟的这议和协议,你们可还有什么疑议?”
披着羊皮袍子的突利很年轻,但一双眼睛却很老练。
他坐在那里,目光并没有怎么停留在李建成的身上,他目光一直在李建成身后的秦琼、尉迟恭、罗士信等这一群群彪悍的披甲将军们身上。
这些人,才是这次让突厥吃了个暗亏的主角,可惜此时他们却只能身披铠甲,站在那里,给李建成当个护卫而已。
“没有什么疑议了。”
“那就签约吧!”
“嗯,签。”突利笑着回道。
和约签订,这场战事就算结束了。突厥这次分兵南下,带着三条狗,破城毁村无数,掳走的百姓有近十万,大量的村庄乡镇毁于战火,化为白地。
河北河东许多地方的冬小麦,眼看着本来就要收获了,也被这些突厥人割做了牧草,带不走的也放火烧,骑马践踏。
河北、河东两地北部,损失极为惨重。
突利收获很大,他手下掳掠到的汉人就有三万余口,另外还有牛羊等牲畜数万。加之攻城破池,抢掳到的那些金银丝绸首饰等,突利丰常满足。
颉利还答应了要另给他分一批战利品,加上高开道一死,他的残兵败将和地盘,都实际上归他了。
他心里暗暗鄙视李建成,唐军如此大的损失,他还笑的那个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
签完字,突利带着他那份用突厥语写成的契约走了。
契约,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纸,并没有什么用。只要哪天唐人不老实了,突厥很乐意随时再南下,一张纸而已,还能管的住突厥铁骑?
他就违约了,又能怎么样?
真正能凭借的是手里的刀和弓,而不是什么纸和笔!
李建成捧着那份和议书,左看右看,非常高兴。
回幽州的路上,他都一直在马上看着。
到了幽州城中,小心的收起,拿檀木盒装着。
“殿下,有陇右的消息。”
魏征和王珪、韦挺、冯立进来。
“是秦王的消息,有什么但说无妨。”李建成现听到李世民的名字,也没那么在意了。以后,李世民都不会是他的威胁了。
魏征和王珪对了下眼色。
“刚接到的消息,秦王率一万兵马急援渭州,在陇西城被吐谷浑六万大军围住了!”
“世民被吐谷浑大军围在陇西城,只有一万兵马?”李建成猛的抬头,目光中,有一些惊喜之色。
今天第三更送上,还欠17章!
兄弟们,如果有空的,希望能登陆电脑,点击书评区上面那个橙色的送上祝福。里面会有免费的生日祝福,每人可以免费送一次,希望大家能够送上一个免费的生日祝福,谢谢大家!
如果生日祝福多的话,明天最少十更起更新,以感谢大家的祝福!
(。)
第322章 临危受命()
第四更!
四山环绕之中,有座依山而筑,东高西低的城池。
洮州城。
身穿皮甲的张超骑立矗立山坡之下,举着望远镜打量着这座城池。一边打量,张超一边和自己画的地图对照。在被授任为检校洮州都督兼洮州刺史这个职务后,张超便找机会从平板里找到了关于陇西一带的地图。
好在虽没网,却是下载好的电子地图,里面也有地形图。张超花了些功夫用羊皮描绘下来,不如电子地图那么精准,却也比李世民给他的那份地图好上千百倍。
张超只要把自己地图上的一些地名,换成李世民给他的地图上的唐代地名,就好了。千百年来,地名虽然一直在变,但地形却没什么变化的。
山地、丘陵、河谷、沟地。
这些千年不变的地形使得这片地区里的居住的城池,耕作的土地,以及行经的路线,都几乎是没有变化的。
从渭州陇西城到达洮州的治所临潭县,直线距离的话才二百余里。但陇西山多沟多,路线却是得跟着河谷走。要到达陇西西南的临潭,却先得沿渭河向西北前进,到达渭河源头,再沿沟谷向西北一直到达洮河边。
然后再沿洮河河谷折返向南,南下到了渭州和洮州之间的岷州,再向西行,沿着那弯弯绕的河谷沟地,最终到达大唐的边境洮州。
一路行来,张超估量了一下,原本直线二百里的距离,他却走了一个巨大的z字形,先向西北行,再向东南行,然后又往西。加之那些河谷也是弯弯绕,他起码走了有八百里的距离。
八百里,张超一行走了整整半个月。
崔义策马飞驰而至,在张超马前滚身下马。
“启禀都督,洮州城附近未发现吐谷浑人踪迹,末将派人入洮州城打探,据城中百姓说,吐谷浑人十天前已经撤离洮州,去了河南。”
这个结果在张超的意料之中,但他一路上还是非常谨慎的。斥候四出,行军小心翼翼,他是阴过吐谷浑的,因此也十分怕吐谷浑阴他。
在半个月前,许敬宗入吐谷浑营谈判议和。凭着三寸之舌,成功的让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同意和议退兵。
慕容伏允特别问了率兵来援的张姓大将是谁。
“那是我朝新起之名士,张超张文远,文武双全,三百年一出的大名士。曾在河北孤身入叛军巢穴,一张嘴说服数名叛军大将倒戈反正,成功将五万叛军把守之坚城夺下。”
“居然有如此了得,他是哪家名门之后?”
“非也,张三郎自幼随隐世神僧三藏法师苦修,半年前才出世还俗。他跟随神僧多年,习得无数本领,会神其医技,曾一次医好上千名唐军重伤不治之兵,经他之手,那些伤兵全活了下来。他也精通释道儒之经典,著书立说,修史训经,为当世之大儒名士敬重。”
“沿河城,张大总管全歼细封思明三千人,自己却未损分毫!”
“我大唐皇帝陛下,亲封张三郎为翰林院学士、崇文馆大学士,崇文馆馆主,太子洗马、武安县开国伯,如今还是陇右道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