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超没有说的是,这战船其实不是设计单独作战的。
这会是一支舰队的主力战舰,担当旗舰。一个完整的舰队,还会有多种战舰组成,比如担任护航的担任侦察的等等。
“李相国真是大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而且连海船战舰都会造,佩服啊。”
李超走到一边坐下。
“王内侍所来何事?”
“朝中离不开李相你啊,现在朝野都称相爷为救时宰相呢,如今时局艰难,朝中需要李相啊。”
救时宰相?
李超只是笑笑,他对于回朝没有什么兴趣。其实他能做的也都做了,剩下的那些,他回去,也没有什么用处。
缺粮,他又变不出粮来。
“陛下也盼着相爷回朝呢,这不,陛下上次加封相爷一子县公爵位,这次又特旨加封相爷一子县侯爵位呢。如今,灞上李氏一门,可是荣耀无比啊。你是国公,令尊李老将军也是郡公,相爷长子是郡公,次子是县公,这庶出的三子都是县侯了,四子五子也都是县男,一门七爵,恩宠无比啊。”
“上次陛下加封犬子县公,我已经上表辞谢了,无功不受禄,哪怕接受。这次陛下又加封,这是让我为难啊。王内侍,还得麻烦你跑一趟,替我把谢表呈给陛下。”
“可别,相爷,陛下是真心盼着你回去呢。你的功绩,那也是没的说的。你的救灾策,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天下生民呢。如何能说功绩不大呢,陛下给你加封食邑,晋升官职,甚至给两位小郎君晋封爵位,也是应当的。”
“相爷就请回朝吧,你要是再不答应,陛下可说了,回头就要把你家的四郎五郎,全都晋封为侯,那时,李家可就是一门四公三侯了。”
四公三侯,听起来确实很厉害,但李超五个儿子都还没满岁呢。
要是到时弄出个两公三侯爵,岂不要被天下人指责死?
李超功绩是不少,可也没有到这地步,五个儿子不到一岁就全封公侯啊。
李世民这招倒也是狠,召你不回,我就给你儿子加封爵位,一次不回,就加封一个,看你回不回。
李超倒是挺想说,有本想你封什么县公县侯,你给我五个儿子全封国公啊。
不过这事情也就是想想,不可能真的这么干的。
李世民倒无所谓,这家伙一横起来,可能真干的出那样的事情来。但李超不行,真让皇帝封了他五个儿子皆公侯爵位,他李超还不肯入朝,那天下人都要骂他了。
天下时局艰难,你李超还躲在武当山清闲,这是没责任没担当啊。
叹息一声,李超无奈的道,“陛下这是一点清静了不肯给我啊。”
“能者多劳啊,李相你有救时宰相之名,这个时候,怎么能躲清闲呢。陛下和诸位宰相们,如今可是日夜操劳,为了天下时局操碎了心呢。各地饿死的人越来越多,造反的人也不少啊。宰相们对于那些反民是剿是抚都还争议不决,等着李相回朝去拿主意呢。”
“英国公和卫国公两位在突厥人那里不是抢了许多牛羊吗?运回来,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吧?”李超问。
“是抢了不少,但远在代北呢。运回来可不容易,眼下又是冬季,沿途都没草可吃,赶着活的牛羊南下,一路得死很多。而杀了运回来,更艰难。”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和运输能力,虽然李绩和李靖抢了不少牛羊,但这些牲畜也一时运不下来。顶多也就是河东河北北部地区,能够马上得到些牲畜,缓解下饥荒。至于河东河北的中、南部,都还接济不上,更别说重灾区的河南和关中地区了。
“相爷,天气越来越冷了,饥民越来越多,大家都没存粮了,全指望着朝廷的救济粮。可救济粮现在也减少了定量,大家都吃不饱饭。不少胆子大的,便铤而走险开始抢劫偷盗,情况还越来越严重。”
李超知道王内侍说的是事实。
当人饿急了的时候,什么礼义廉耻都会不顾了,什么偷盗抢劫之类的事情都干的出来。女人们可能为了一把粮食就能出卖贞操,有的人甚至可能把饿死人的尸体挖出来吃,如果更年青一些胆更大一些的,则可能就会去抢劫,这样的人如果多些聚集起来,就什么事情都敢做了。
抢大户,抢官仓,饥饿会让人疯狂。
一九四二,河南饿死三百万人。而在三年困难时期,官方给的数字是饿死了四千万人,想想就可怕。
现在饿死的人还少,局势还在控制范围里,但谁又能知道,这团火能捂住多久,那洪水能挡住多久呢。
也许下一个洪峰到来,或者是下一阵风的到来,就能让洪水破堤,让星火燎原。
“李相,朝廷需要你,陛下需要你啊!”王内侍在一边认真的道。
李超沉默了一会,最后还是点头。
“我明天就与太子一起返回襄阳!”)。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708章 龙王的馈赠()
李超告诉承乾和虬髯客,第二天就回襄阳。
“我不想回去,这里挺好的。”承乾对于回襄阳,一问,“我们不是要在这里造船吗?”
“回襄阳也一样可以造船,我们可以把木材厂、造船厂建在那里。”
两人见李超态度坚决,也明白他心意已决,虽然不知道李超为何突然就决定回朝了,但两人最终还是听了李超的安排。
二百里路,要回去倒不难,做了轿子,让人抬着承乾。轿子比马车好,不颠簸。在轿子里再放上暖炉,也不怕天冷。
最不愿意回襄阳的是平阳,在武当山,每天和李超两个人过着二人世界多好,早上一起看日出,晚上一起看夕阳,还能偶尔去打猎,去钓鱼。她甚至跟李超一起整了一块地,种了点蔬菜。
很有点男耕女织的味道,晚上两人一起躺在炕上,随便聊聊,依偎在一起,多么温暖和幸福。
现在突然要回去,又要回到现实中去。
她发起了脾气,不肯走,李超也只得好言安慰。“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不管如何,天一亮,李超还是带着众人一起下山。
一路上走的很慢,一天也就四十里路。从武当山到襄阳,整整走了五天。
长孙皇后亲自来迎接,看着太子忍不住落泪。
对李超,长孙皇后倒是态度和气了不少,最初的一点火气下去后,也不再迁怒责怪李超,相反,长孙皇后还很感激李超。要不是李超找来了虬髯客,承乾可就真说不定得瘸了。
“走,回家,母后给你准备了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啊?”
“鲸鱼,前天东海上刚捕获一头鲸,一头淡蓝色的大鲸鱼,据说有三四十万斤重,足有八丈多长。他们宰杀了鲸鱼,用船送来襄阳。”
李超听了,一下子判断出,那应当就是一只蓝鲸了,只有蓝鲸才会有那么大的块头。三四十万斤重,那就是起码一百多吨。
李超一下子来了兴趣,他们是怎么捕获了这么大的鲸鱼的?
蓝鲸的速度可是非常快的,而且这鲸鱼这么大块头,想捕获,难度很大。
“都说是龙王爷送来的粮食,是祥瑞呢。”皇后高兴的道。
听了一会,李超明白了,原来是鲸鱼搁浅了。一头重达近二百吨的大蓝鲸,不知道什么原因,搁浅在了扬州附近海岸。
因为饥荒,官府鼓励百姓下海捕鱼,捡海获。结果一大早,就发现了一座山一样的大鲸鱼在海滩上。、
一开始,渔民们还有些惊吓。
等闻讯赶来的官府查看后,才发现那头大鲸还活着,可无法下海了,被困在了海滩之上。若是寻常年月,可能大家还不敢想着去吃这大鲸,会认为这是龙王的手下。
但如今这饥荒年月,谁还管这些,何况朝廷都早颁令让大家去捕鱼了,现在送上门来的,岂会错过。
于是乎,当地官员上报。
很快,就有人来了,是专门负责在各地调集粮食的官员。这些算是上面派来的官员,胆子也大。一看到这大鲸鱼,马上眼睛放光。
然后召集经验丰富的渔民,一起研究如何宰杀这头大鲸。
一头搁浅无法动弹的大蓝鲸,再庞大,也只能任人宰杀。
这简直是一场盛大在节日,无数百姓涌来海滩上,观看着屠鲸大会。鲸鱼宰杀后,取得无数的鲸肉、鲸脂,还有许多鲸皮、鲸须等。
就连鲸鱼的内脏,也没有浪费。
上好的鲸脂鲸肉那要入库,但那引起鲸鱼内脏等,就不须要了,官府直接现场分发给百姓。
巨大的鲸鱼分割起来不容易,好在人多。弄来了巨大的长刀,把鲸鱼切开,掏空内脏,然后把鲸鱼分成大块,把上面厚厚的鲸皮剥下。
当地的百姓,都纷纷称这是龙王的馈赠。
地方官员,更是直接把这当成了祥瑞,饥荒之年,龙王送上几十万斤的大鱼,这不是祥瑞是什么。
切割下来的大块大块的鲸鱼,直接装上船,然后马上送往襄阳。既然是祥瑞,当然得送给朝廷送给皇帝看了。
李超他们回到襄阳,倒是刚好赶上了。
“真的?啊,我要去看。”承乾兴奋的道。
李超笑笑,对于祥瑞这一说,他是完全不信的。鲸鱼搁浅也是很寻常的事情,但连干旱都能说成不上天不满,那么鲸鱼搁浅自然也能说是上天的祥瑞。
直接去鱼梁洲。
鱼梁洲和襄阳东鱼梁坪之间已经挖出一条壕沟,还引入了汉江水。使得鱼梁洲成了一座大型江心洲,在壕沟上修了一座浮桥,进出都要经过浮桥,要么就只能坐船上洲了。
浮桥两端都有桥头堡,驻有禁卫。
岛上行宫的安全护卫,倒是越来越强了。
“老师,你知道鲸鱼要怎么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