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十年前不过是个小卒,能得陛下看重,选为护卫,那是臣的荣耀。臣从一介小卒,到爵封陈国公,担任禁军大将军,这些都是陛下的厚爱赏识,臣时刻不敢忘。”
“喝酒。”李世民道。
“君集,再吃点。”
“陛下,吃饱了,三个月没吃酒肉,这肚子吃不下多少了。”
李世民端起酒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他的酒量一般,平时也不太喜欢喝酒,且一直比较有自制力,可今天,却已经连喝了五六杯了。
脸通红,眼睛也通红。
“多吃点多喝点,还有什么心愿也可以跟朕说。”
侯君集手里的酒杯摔落在地。
他面色苍白。
“陛下?”
“君集,你我君臣一场,于朕于国都有大功,朕本不想你没个好结果的。”
这话已经很明白了,侯君集脸色苍白,继而通红。
他嘴唇颤抖着。
“陛下,为何?”
“因为奸贼李超?”
李世民摇了摇头,“李超已经辞官了,还有马周,还有萧瑀陈叔达,嗯,还有李靖。”他叹声长气,“你自己太不争气了,弄的满天下笔诛口伐,人人称之为国贼。朕就算想保你,可天下人都欲杀你而后快,朕也保不住你。”
“陛下!”
侯君集大叫。
王太监上前,后面的侍卫们也过来。
李世民举起手,摇了摇头。
“君集,朕对不起你,你吃好喝好上路吧,还有什么遗愿尽管说,朕尽量满足你。”
惊讶、愤怒,最后是无奈。
“臣只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念在以往臣的功绩上,能够保全臣的妻儿。”
“请陛下赦免她们,让她们为臣守丧,也让臣有个后。”
李世民点头。
“朕答应你,不牵连你的妻儿,回头送他们去岭南安家落户。”
侯君集长叹一声,自己一死,妻儿能活命已经不错了,也不奢求还能保留继承他的爵位财产这些。
“朕非忘功臣之劳,实你恃功骄恣,自冒于法!”李世民长叹一声,起身离开。
侯君集对着李世民的后背,高呼一声陛下。
跪下,长磕三个响头。
王太监端着一壶酒过来。
他望着侯君集,“这是金屑酒!”
金屑酒,帝王赐死之酒。
侯君集惨然一笑,不用三尺白绫而用金屑,也算是一个身份的荣耀了。一般人,还没资格喝这金屑酒呢。
端起酒壶,也没拿杯子,侯君集仰着脖子就大口大口的喝。
一壶酒,很快饮尽。
金屑酒很毒,这种酒里有金屑,而金是有毒的。相比起吞金自尽,喝金屑酒死的更快,也不那么痛苦。
酒喝下去,没一会,腹痛如绞。
侯君集大叫,“李超狗贼,老子先走一步,到了地下,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喊了几声,便没了声息。
王太监低头察看,见他七窍流血,眼睛大睁,却是死不瞑目。
第933章()
大理寺卿郑善果看着算快面前的王太监,听着他一脸微笑的说出侯君集死了的消息,心里想骂娘。
大理寺是他的衙门,结果侯君集自杀了这消息居然是一个太监来告诉他。这可是内侍监的太监啊,谁不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宫廷总管。
“侯君集怎么死的?”
“暴毙!”
王太监依然是那副仿佛人畜无害的笑容。
暴毙。郑善果也笑了笑,这个消息真是有意思。
“好的,我明白了。”
“郑国公真的明白了吗?”王太监提醒。
“事已至此,某当然明白了。”
王太监满意的离开了。
郑善果立即叫来了监狱的官吏,一个个的询问。最后明白了一切,侯君集果然不是好死的,事情很清楚,皇帝亲自到牢里见了侯君集,然后赐了一杯金屑酒。
至于为何不明说赐死而是暴毙,老官场的郑善果也是非常明白的。
为了一个侯君集,天下舆论汹汹,甚至前后四位宰相辞职,还捎带一位枢密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杀侯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斗争。
现在皇帝已经骑虎难下,眼看着继续僵持下去,就下不来台。可如果杀侯,皇帝则将威望扫地。
皇帝也不简单啊,关键时候来了个暴毙。
侯君集就这么突然暴毙了。
皇帝也不用被迫打自己脸了。
侯君集这一暴毙,死的最是时候,连方式也最好。
“总算是死了,某也可以轻松些了。”郑善果提起笔,开始写报告。
中书门下。
郑善果的报告很快呈到这里。
“侯君集死了。”
房玄龄惊叹着道。
“死了?怎么死的?”
“郑善果说侯君集突然肠绞痛,暴毙!”
杜如晦沉默了一会。
“死了也好。”
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说死就死。早不死晚不死,这个时候死,肯定有内情的。
“奏报陛下吧。”
“郑国公说侯君集暴毙还是王太监通知他的。”这句话就说的非常有内涵了,一下子就把大理寺的责任给摘除了,同时也隐晦的表明了侯君集暴毙的真正内情。
宫中是知情的。
“这样也挺好的。”
一件棘手的事情,以这种方式解决,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李世民派人去卫国公府请李靖回去,结果李靖拒绝。
“卫国公说旧疾发作,伤痛不能理事。”
“加封李靖太尉!”
旨意送到卫国公府,李靖倒是接下了这太尉的三公衔,可就是不肯继续回枢密院。
一天之内,李世民三次下旨请李靖回去,李靖三次拒绝。
李世民无奈。
“授屈突通为枢密使,以刘弘基、柴绍、段志玄为枢密副使。”
武当山。
李超听说侯君集暴毙狱中时,只是点了点头。侯君集突然暴毙,内情当然瞒不过李超,郑善果可是他丈人呢,再说柯庆手下的那支刺客队伍如今已经带出来了,收集点情报完全没问题。
李超把消息告诉了程咬金。
老程倒是兴奋不已,“狗日的,总算是死了。”
“让他多活了三个月。”李超很平静的道。
候君集肯定活不了的,只是没料到最后是这么一个死法,李世民赐死侯君集,然后对外说是暴毙,这么看来,李世民其实还是不肯认错的。
倒是时报和半月谈遭了池鱼之灾,居然被李世民给封了。
这也是他没料到的,不过又在意料之中。
时报和半月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连朝廷自己办的汉京报都完全比不过。早前这两份报纸,还比较遵照李超的话,尽量别涉政,只做新闻。但现在,李超没有太多精力却管他们的时候,这两份报纸,还是不可避免的涉及了。
民间舆论涉及朝政,早晚会被收拾的。
这次李世民一怒之下,封禁了,他也不意外。只是意外李世民把李靖也给弄的辞职了。
“可惜了。”马周感叹着道。
这两份报纸,在他看来,是民间御史,对于朝廷广开言论,劝谏君王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还能监督朝廷百官呢。
不但如此,报纸还有开启民智,弘扬圣贤道德之好处,但现在却被封了。
“不用担心,封了还可以解禁嘛。我这就比房杜几位宰相去信,时报和半月谈好好的办报,没有触及王法国规,陛下凭什么封禁?这天下总得有讲理的地方,我相信朝廷能给我一个答复的。”
马周笑笑,“这可是陛下封的。”
“确实,但陛下封禁两份报纸,却没经过朝廷。”
马周摇摇头。
他不再说那个,“文远,你对现在朝局怎么看?”
“挺好的啊,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粮价下调,斗米不过二十文钱,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价位了。另一方面,朝廷通过佛道整顿和大普查,再加上之前的奴隶放免和赎身,现在朝廷的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五千万之众。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课户。”
“武德四年,朝廷总户数不过三百万,课户不过百万,课丁更只有一百余万。但现在,朝廷的户数已经达到一千万户,课丁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万。户籍翻了三倍,课丁翻了十倍。国力大增啊,要不陛下怎么会开始那样瞎折腾呢。”
这几年,朝廷又是整顿佛道,又是借大灾清理豪强的隐户逃丁,又搞户口普查,折大户为小户,搞移民分地,放免奴隶自由等等。基本上把过去隐匿的人口都扫出来了。
加上战争俘虏过来的,还有突厥归附的,当年战乱时落入突厥等地方的汉民,还有西南等地土蛮獠人等归附,使得现在朝廷户籍上的数字,是相当的惊人。
一千万出头的总户数,还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课丁。
总人口多达五千万。
这实力,甚至比前朝的开皇盛世时的官方户籍人口还多,李世民也正因此才有些飘飘然。
对外,朝廷数次用兵,屡战屡胜,有点无敌天下的意思了。
突厥也看着要完,高句丽也大败一次。
吐蕃和高句丽先后请降,契丹和奚内附。
这让天可汗李世民飘飘然,才会那么作。
“大唐还没有到那地步吧?”马周当过户部尚书,虽然当的时间不久,可是掌过大唐的家,知道家底的,财政赤字不少呢。
“大唐确实还没有进入盛世,可这局势也是开国以来最好的了,陛下还年轻,一时飘了,也正常。等过些时候,他发现朝廷还是那个空壳子,空虚的家底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治国哪有这么简单的。
大唐现在连点积蓄都没有,今年风调雨顺自然是一切都好。可只要一场天灾,或者一次敌人入侵,都可能导致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