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种感觉也并非一个人有,很多的军官,甚至是普通的士兵也都有这种感觉,总之就是现在的日本人,跟以前的日本人比起来好像是发生了变化,很大很大的变化。

    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感觉,以前中国还没有强大起来,所以日本人总是想尽了办法的去从中国身上咬下一口肉来,可是现在中国强大了起来,日本人反倒是像一只温顺的家犬一样的老实,甚至很多平民都不敢有任何的反抗意识。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在集中营内死亡的日本人,有百分之七十是饿死的,百分十二十九点九是被日本人杀死的,百分之零点一是死于其他原因,比如疾病等。

    如果是日本陆军现在只能是苟延残喘的话,那么日本海军那边可就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了。

    在熊本被占领之后,一股异样的流言忽然在熊本散开,紧接着,这股流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流传到整个九州岛,然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这个流言开始蔓延在整个日本四道。

    日本海军大将,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被击毙,中国人缴获了九艘日本主力军舰的消息在短短几天之内席卷整个日本,而这一消息更是让全日本大吃一惊。

    先前他们已经知道了海军曾经在东海战败了,而联合舰队也是实力大损,但是现在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日本陆军最为艰难的时候,在陆军最需要海军去攻击中国海军,切断他们后勤补给的时候,海军那边却忽然发生了大地震。

    联合舰队司令官的阵亡,这也意味着联合舰队基本上已经覆灭了,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日本高层已经不再对海军抱有任何的幻想了。

    日本是一个附带有浓重赌徒之意的国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到久留米决战已经不可能实施的时候,乃木希典也只能被迫的将久留米附近的守军调到前线,他打算前移战场,在久留米之外的地方去跟中国人进行决战。

    用乃木希典的话来说,这就是一战定乾坤,最终的结局,将由这一战来决定。

    因为日军的后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拖下去对于日军有很大的不利,反而中国人不急不躁的,步步稳推的战术让日本人很是难受。

    而就在乃木希典打算集中全部的兵力,跟中国人在三山市决一死战的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却是忽然打乱了乃木希典的计划,而这个消息也给整个日本的上空萌上了一层阴影。

    明治天皇因病去世,而在去世之前,明治天皇做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下达了最后一道诏,投降

    :

664:投降的原因() 
664:投降的原因

    “什么?日本投降了?”远在中京的王思锐在接到这一情况的时候,瞬间被惊的有些讲不出话。

    日本人是个什么尿性,来自于后世的王思锐自然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历史上美国人战胜日本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虽说大多数人都认为历史上日本真正投降的原因是因为两颗原子弹。

    但是事实,原子弹只是促使日本投降的一个原因,或者可以说是压倒日本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日本在整个亚洲战场都已经开始出现了溃败,海军接二连三的战败,大量的军舰沉入海底。而失去了海军支援的陆军,甚至在战区得不到任何的补给,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国力也因此而消耗的很严重。

    加上日本人那特殊的思想理念,越是优秀的军人,就越是以战死为荣,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日本在战争末期的时候兵员素质急速下降。

    这些都是历史上日本投降的最终原因之一,只是现在,帝国的军队甚至都还没有登上本州岛,日本天皇就已经选择了投降,这又是什么鬼?日本人到底想要干什么?诈降?好像也不太可能,以目前敌我双方之间的实力比拼,日本根本就没有诈降的资本,如果日本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引狼入洞。

    “是的,日本投降了,就在刚刚,日本方面委托英国大使萨道义向总理府转交了投降意见。”王士珍面带笑容的回应道,日本,帝国在亚洲地区的最后一个强敌,如今刚刚开战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便选择了投降,这种成就感是无法比喻的,更是在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但是现在,他就真正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理由呢?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日本人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才对。”王思锐仍旧不敢相信这一事实。

    不过这也怪不得王思锐,毕竟来自于后世,历史上的日军到底有多么的顽强,王思锐可是一清二楚的,如果这场仗打上个一年半载的,再来告诉他日本投降了,那么王思锐还会选择相信。

    但是现在,一切都太快了,快到让王思锐不敢去相信。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从英国人的口中,大致的了解到了一些,但真实性尚无法确定。”王士珍稍稍停顿了下,继续说道:“英国人说日本明治天皇因病去世了,而在去世之前,明治天皇亲自签署了投降诏。这个理由我感觉有些牵强,明治天皇去世了,后面还有皇太子嘉仁顶着,按理说日本不应该这么轻易的投降才对,除非是他们内部发生了更严重的问题。”

    “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王思锐紧紧的皱着眉头,脑袋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惊喜万分的王思锐,猛的一拍大腿,兴奋的差点直接跳了起来。

    而下方的王士珍也看的一愣一愣的,很是不解皇上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难道他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不成?

    “对,是日本内部自己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又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只有投降者一条路可走。”王思锐猛的说道。

    其实摆在日本面前的问题,也同样的出现在中华帝国的身上,可以说现在两个国家在这一方面所面临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的问题完全是自找的,而中华帝国的问题则是无法避免的,这个只能通过时间去改善,但好在王思锐还很年轻,三十岁出头,怎么熬也能熬到膝下的皇子成长起来。

    而日本却不同,日本皇室本就属于近亲结婚,所以日本皇室的后代自幼便体弱多病,到了明治天皇这里,虽然生了好几个儿子,但最终也只有皇太子嘉仁一个活了下来,其余的几个全部幼年夭折。

    而这个嘉仁,也就是历史上的大正天皇,在任何一个国家,像嘉仁这种情况的皇子都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事实上如果明治天皇有的选的话,他也同样不会选择让嘉仁登基。

    事实上明治天皇更看重的是他的孙子,也就是嘉仁的儿子,裕仁。

    裕仁一改日本皇室体弱的传统,而且聪明好学,很得明治天皇的喜爱,如果明治天皇能够熬到裕仁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传位给裕仁。

    但事实却并没有按照明治天皇的想法去发展,因为中国人的入侵,导致了明治天皇的病情加重,而战败的消息更是接二连三的传来,气疯了嘉仁,气死了明治。

    而明治天皇心中很清楚,一个时而疯癫的嘉仁,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嘉仁,也很难是中国那个年轻皇帝的对手。而裕仁如今还小,也才刚刚过了九岁的生日,如果这是一个和平的时期,那么他还有机会慢慢的去发展,可是现在,让一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九岁孩童去跟一个强大的帝国为敌,他又怎会是对手?

    明治天皇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君主吗?显然不是。

    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走完了一生的明治天皇,心中也很清楚,继续顽强抵抗,固然能够让外界看到日本人的决心,可那又怎样?中国人在他们的心中地位更加重要,日本人最多也就是博得一些同情分罢了,对于大局来说,根本毫无紧要。

    而中国人又在前线不断的屠戮日本的士兵,平民,这让明治天皇感觉到了害怕,他害怕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的话,有朝一日日本人会被杀光,以中国人的决心来看,这种情况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发生。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明治天皇还是选择了投降,反正他也是个将死之人,日本的荣耀是他带来的,现在日本的耻辱,也就让他一个人带走吧。

    当然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日本的军力问题,虽然日本得到了美国的军援,但是军援现在也都还没有踪影,而日军丢掉阵地的速度又很快,加上海军的全面溃败,美国海军又没有能力全程保护,如果中国人选择击沉这些运输舰,那日本又该怎么办?

    说白了,日本是个赌徒性质的国家,一旦发现有利可图,他们会比谁都跑的更快,可一旦发现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要搭上自己的性命,他们又会比谁都更加紧张。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又可以看作日本人这是只对强者弯腰的表现。

    “陛下,臣还是有些不解,难道是日本内部想要篡位?所以明治天皇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来保住皇室的地位?”王士珍仍旧有些迷茫,仅以目前的情报,是并不足以让王士珍判断出更多的问题的,他只知道嘉仁身体不好,但却不知道嘉仁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且王士珍之前也曾经了解过,嘉仁似乎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摄政了,这等于是为他扫清了登基的障碍。

    “呵呵,明治天皇一死,日本皇室便青黄不接,皇太子嘉仁固然可以登基,但明治却对他没有任何的信心,反而,明治更看好他的孙子,裕仁。”王思锐呵呵一笑,解释道。

    “对于一个疯子,敢把国家交给他,那才是日本真正的末日。而裕仁今年也不过九岁,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重任。”王思锐继续说道。

    明治天皇固然可以启用摄政大臣,但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