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从南面伊洛瓦底江沿着进入,缅军水师惨败的消息还没传到亚哇城,但莽白预计到李定国和白文选必然会派兵渡江。
亚哇城是明朝的翻译,在一些南明的史料中都称为亚哇城,清朝的时候译为阿瓦城,也就是后来的曼德勒。原本缅甸首都定在勃固,后来被阿卡人联合西方人攻克,就迁都到亚哇。估计到李定国和白文选将会派兵渡江来袭,莽白一点都不担心,因为缅甸人既然发动了咒水之难,他们早有准备。
李定国和白文选准备发兵去救回永历,可是苦于船只太少,只有两条小舢板,要把一万多大军送过江去,这得多长时间!按一条舢板一次送二十人计算,两条舢板一次送四十人,来回大约一刻钟,一个时辰只能送一百六十人过江,要把一万多人送过江去,得好几天的时间,对面还有缅军干扰,那样速度就更慢了。
邓鸿道:“我们王军门的主力从南面杀进来了,你们不需要出动太多兵力,只要五六百精骑去牵制缅军就够了,其余的交给我们处理。你们的主力注意布置好防御,不要让鞑子趁虚而入!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鞑子早就想要出兵缅甸了!这件事爆发,鞑子肯定会来!”
“久闻贵军缺乏骑兵?”李定国问道。
“不错,我们就是缺少骑兵,所以需要你们骑兵配合我们。”邓鸿拱手道。
“好!那本王就出动五百精骑渡江!”李定国让亲兵传令下去。
白文选上前拱手作揖道:“本王愿意亲自带队!”
“有巩昌王亲自带队,孤也放心了!”李定国摸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道。
锡波江边,白文选亲自带着五百精锐骑兵到了江边。
对岸的丛林中旌旗招展,树丛中人影晃动,似乎埋伏了成千上万的缅军。根据探子回报,对岸有三万缅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袭击渡江的明军。
邓鸿见到对岸丛林中缅军伏兵,十分吃惊:“两位王爷,缅人有数万大军,又是以逸待劳,只等我军半渡而击,我们只有两条船,一次连人带马,最多过去十多人。缅军若是阻拦,我们又怎么过得去?”
李定国大笑道:“三万缅军不过土鸡瓦狗尔!看孤如何对付他们!”
两年前,在磨盘山遭到重创的明军进入缅甸境内,那时候的明军损失了大部分的辎重物资,丢失了几乎所有的火炮,鸟铳和弓箭,大部分的士卒手里只有一根木棍,只有极少数人手里有刀矛,就那样的装备,都能把缅军打得大败,自然李定国丝毫不惧怕缅军。
“不知如何对付缅军?”邓鸿不知道李定国有何妙策。
李定国道:“本王在此拖住缅军,巩昌王率军去上游偷渡过河,再从上游杀下来,即可一举击溃对岸缅军!”
真实历史上,李定国和白文选兵分两路,李定国在正面安排人假意同缅甸人谈判,结果缅军杀害了使者。白文选从上游偷渡过江,以数百骑破阵。随后李定国趁乱渡江,杀得缅军大败。但后来是明军因为孤军深入,缺乏粮草被迫撤军。清军又趁机从明军背后发起袭击,白文选战败,被迫降清。
这次李定国因为不需要太多兵马过河,李定国没有派人过江谈判,而是下令,让士卒去山林中砍伐木头,在江岸边扎起木排,装出一副要强渡过江的模样。白文选却带着五百精锐骑兵,迂回到上游。
白文选部没有战船,但是战马会游泳。白文选部抵达上游,所有骑兵抱着一块木头,把战马赶下江去,骑兵跟在战马后面,抱着木头渡过江。辅兵扎起木排,把骑兵的盔甲和武器送过江去。就这样,五百精锐骑兵悄悄渡过锡波江,出现在缅甸人的上方。
正面,李定国仍然做出一副虚张声势的模样,准备大规模渡江。
白文选的骑兵在丛林中缓缓行进,抵达距离缅军还有数百步之遥的时候,缅军还没发现从左侧出现的一支小规模明军骑兵。
望着江岸上密密麻麻的缅军,白文选冷笑一声,拔出宝刀向前一指:“杀!”
“杀!”五百精骑马蹄踏过大地,发出鼓点般的轰鸣声,战马逐渐加速,寒光闪闪的马刀对准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缅军人群,战马速度越来越快,马蹄声犹如滚雷席卷过大地一般。
缅军把注意力集中在李定国的方向上,谁知道从上游突然杀出一支骑兵,向缅军杀来。等到缅甸人发现侧面杀出的奇兵之时,明军骑兵已经高速冲到跟前。
可以想像得到,人看到一群战马高速杀过来的时候会怎么样。除非是经过训练,结阵的长枪兵,他们经过多次训练,能够压住阵型。但缅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值一提。看到数百奔腾的战马向自己冲杀过来,缅军士卒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前排的缅军士卒丢下了刀枪,扭头就跑。后排的缅军火枪手正要端起枪来,却被前面败退下来的士卒一撞,推搡着就往后退去。
“杀!”白文选一马当先,第一个冲入缅军人群中。
马刀放平微斜向下,对准了一名缅军的后颈。战马疾驰过去,锋利的马刀在战马的速度作用之下,只是轻轻一碰,那名缅军士卒的头颅就飞上了天空,无头的尸体站在地上,鲜血喷起三尺多高,摇晃了几下,缓缓倒下。
白文选又撞飞了另外一名缅军士卒,接着一刀再次砍飞了一名缅军的头颅。
五百骑兵杀入缅军人群中,战马撞击,马蹄践踏,马刀劈砍。大批缅军士卒被撞飞,被马蹄踩成了肉泥,被马刀砍得身首异处。
缅甸人转身就跑,可是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没能跑掉的缅军被无情的斩杀,跑掉的缅军士卒又引发了更大的混乱,把后面的缅军阵型推乱。顿时数万缅军溃不成军,被区区五百明军尽情的追赶砍杀,丢下遍地尸体。(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骑兵杀阵()
缅军人数实在太多了,白文选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五百骑兵在缅军后面追杀,因为骑兵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而且马刀十分娇贵,砍多了容易卷刃,在失去马的速度之后,马刀砍人并不轻松,因此骑兵们换上铁锤、短矛、重剑、棍棒等比较廉价的兵器,紧跟在缅军的背后,一路追杀敌人,杀得缅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白文选把宝刀收回到腰间,换上短枪,不快不慢的追赶者缅军。
前面一名缅军士卒被别人超过,落在后面。
白文选两腿轻轻一夹马腹,战马的速度略微提升一点点,很快就追上那名缅军,手上的短枪轻轻一戳,就把那名缅军士卒后心刺了一个对穿。他拔出短枪,又去追赶另外一名缅军士卒,很快追上那家伙,在后颈上轻轻一戳,短枪从前面咽喉刺出,缅军捂住咽喉倒下。
马的速度慢了下来,白文选并没有急着追赶敌人,而是放慢马速,同敌人拉开十几步的距离,也让战马有喘息的机会,接着他又提高了速度,撞翻一名缅军,又左右连刺两枪,把两名缅军士卒刺倒在江边。
不少缅军士卒被人推搡着,跌落到江水中。涛涛江水从上游流下来,掉进水中的缅军士兵很快就被急流卷走。
部将赵德胜使用的是一柄长柄圆头锤,他追上一名缅军士卒,在马力的作用下,铁锤轻轻在缅军士卒后脑勺一碰,那名缅军的脑袋就像西瓜一样爆开。接着赵德胜又追上另外两名缅军士卒,用马撞翻一人,锤子在另外一人脑袋上敲了一下。
有些明军使用木棍,追上一名缅军士卒,就借助着马力用木棍轻轻一敲,被追上的缅军当即脑浆迸裂。
追杀到最后,每一名骑兵都杀得筋疲力尽,就连白文选自己都胳膊发酸,短枪的枪头都弯了。但缅军没有一个人敢回头,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往前逃跑,只想着自己逃跑的速度比自己的同伴快一点。大批缅军自相践踏被踩死,还有被推搡着掉进江里淹死。这些在混乱中死去的缅军士卒,要比被明军骑兵杀死的多得多。
缅军军官组织中军的人手,砍翻了一批冲击中军的乱军,遏止了溃败的人群。这时候缅军已经反应过来,发现袭击者人不是很多,缅军在他们的军官吆喝下,仓促结阵准备结阵抵挡明军。
“调转马头,拉开距离,换上马刀冲开他们!”白文选下令道。
明军离开敌阵,向后小跑出一段距离,拉开到七八十步左右,勒住战马,调转马头,对准敌方。战马打着响鼻,骑兵们把廉价兵器放在马背上,从腰间拔出锋利的马刀,指向缅军。
“杀!”白文选大吼一声。
五百骑兵人虽不多,但连人带马却很有一种冲击的势头。当人看到庞然大物高速向自己冲过来的时候,都会感动恐惧。这时候的缅军就是这样,他们硬是被督战队赶了回来勉强结阵,一看到骑兵冲杀过来,早已低落的士气完全崩溃。
缅军的刀兵长枪兵纷纷丢下兵器转身就跑,火枪手胡乱扣动扳机,也不管有没有击中目标,丢掉火枪就跑。
明军骑兵平放马刀,碾入缅军乱军中,一排刀光闪过,缅军的人头纷纷落地。
但白文选并没有向缅军纵深攻击,而是绕着缅军溃兵的外围,利用战马的高速绕着缅军转圈子,手中马刀借助着战马奔跑的力量划过,一排排缅军士卒身首异处,倒在泥地中。
所有的明军都模仿白文选,去驱赶缅军士卒,打乱他们的阵型,让他们自相践踏。
白文选的马刀从右手换到左手,又从左手换到右手,也不知道砍下了多少缅军的头颅,娇贵的马刀都已经卷了刃。
这时候缅军的阵型已经完全溃乱,不需要明军骑兵再去高速冲击,缅军的指挥官根本就无法集结起乱兵。哪怕是督战队想要阻止败兵溃乱的步伐,都会被溃兵无情的撞倒,践踏到泥土中,无数双脚从他们身上踩过去,直到踩成肉泥为止。
明军骑兵个个马刀卷刃,砍得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