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们这才稍稍安静了一些。
此时,朱由校正专心办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税制改革的全面推行,这才是当前最紧迫的事。
眼看快到正月,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朱由校在御案上看完户部呈上来的大明税制章程,很是满意,批复:发布各地,明年正式实施!
这么久了,朱由校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过了,这个时候老百姓都在忙着过年,宫里也在置办点年货了,不愉快的事也没人顾得上了。朱由校闲来无事,突然想到了到宫外走走,看看老百姓们现在过的怎样,听听他们这一年多来对朝廷新政的看法,顺便也出去散散心,登基以来好像就没再出去过。
朱由校叫来程化祥更换便衣,两人在两名侍卫跟随下出宫散步。
京师城内,可能由于天冷的缘故,街道上明显人少,朱由校漫步在街上,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他来到了仙客来,朱由校想起,这是他当年遇到宗二的酒店,看到这家酒店,勾起了他和宗二当年相遇的那一刻。
真是故地回味无穷啊。这家客栈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走了进去,四下张望了一下,只有几个人稀松的散座在一起,评论着当朝之事。朱由校找了一张僻静的地方坐下,要了点点心,让程化祥和两名侍卫也坐下,一块慢慢品尝,回忆当年的事情。
“唉,”邻座一声叹气,道:“熊廷弼丟了辽东,却在家软禁,还好吃好喝的供着,为什么杨镐还关在牢里?这太不公平了!”
“啪!”此人说完能拍了一下桌子。
第二百三十六章平台召对()
这猛然拍的桌子将这里的人都惊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吃惊的看向他。
朱由校也顺声而望,是两个中年人。
其中坐在拍桌子对面的人小声说道:“你不要说了,妄议朝政是要获罪的。”
“怕什么,这够让人窝囊了,杨镐打个败仗到现在还关在牢里,和熊廷弼比,他应该官升三级呀!”拍桌子的义愤填膺的大声道。
“好了!”他对面的见劝不住他,脸色一沉,喝住,“刘兄不必再言,当年萨尔浒之战要不是当今圣上亲临,恐怕结果和现在是一样的!”
朱由校听到这小个子说话倒还中听,仔细瞧去,只见他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年纪四十上下。
朱由校对他们俩的谈话不免来了兴趣,静静的竖起耳朵仔细听他们说话。
“唉,得,朝廷的事不是咱们能掌握的,来,喝酒!”姓刘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小个子也豪饮一杯,长嘘道:“若我主政辽东,平辽不过五年!”
朱由校听这话有点熟悉,一时想不起来,不过能说出这么豪言壮语,也让他一时感兴趣。他插口道:“五年复辽,先生大言了吧!”
朱由校一语惊的两人回头看去,只见他们俩一脸不屑,姓刘的不高兴的嚷道:“去!我们俩说话,你个毛孩子插什么嘴!”
坐在朱由校旁边的两名侍卫听到此人出言不逊,登时不悦,脸色一沉,正要起身收拾他,朱由校赶忙递了个眼色,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朱由校面带笑容,对那人说道:“先生此言差矣,国家大事,匹夫有责,岂能因年龄而论英雄。汉有霍去病北击匈奴,我朝朱文正,李文忠皆是少年戎马,今有卢象升出征永宁,可谓少年英杰,难道他们不值得阁下称赞吗?”
姓刘的听的瞠目结舌,一时语塞,旁边的小个子也是吃了一惊,一拍桌子叫道:“好一个匹夫有责!”继而又起身拱手客气道:“小兄弟莫要见怪,愚兄脾气躁了些,还请多多海涵。”
姓刘的也惭愧的拱手歉意,“在下刚才冒昧,小兄弟不要见怪。”
朱由校回敬笑道:“哪里,萍水相逢,能有言相叙也是缘分。”
“呵呵,”小个子轻松的笑了两声,道:“小兄弟出言不凡,非池中物,想必你对当今时政也有见解,不妨过来一叙如何?”说着,两人腾出座位,礼让他。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朱由校起身,程化祥一把抓住他,担心的摇摇头,意思是说,你是天子,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朱由校微微一笑,推开他的手,走到他们二人身边。程化祥无奈,暗暗愤恨,给两名侍卫使了个眼色,提高警惕注视这两个陌生人。
“在下袁天齐,见过二位。”朱由校向二人行礼自我介绍。
小个子开心了,“哦,呵呵,小兄弟也姓袁啊,在下袁崇焕。”说完拱手敬了一下。
“袁崇焕?!”朱由校惊诧失声。
袁崇焕看着他惊诧,莫名起来,“是啊,在下袁崇焕,怎么了?”
“哦,没,没什么!”朱由校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做梦都没想到散个心能遇见这么牛的人物,不过这跟他所了解的历史上的袁崇焕相差太大了,历史课本上的袁崇焕画像长的多英俊,再看看他,短小精悍,其貌不扬,和他的名气真是不相符!
“这位是我的同乡好友刘连克。”袁崇焕介绍他的同伴。
朱由校拱手向刘连克敬礼,“失敬。听二位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倒像是南方口音。”
刘连克点头,说:“我们二人是福建人士。”
“噢,”朱由校有点不明,问道:“已近年关,二人为何还在京城逗留不回家过年呢?”
袁崇焕连忙说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按朝廷规定,我等进京朝觐,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路途遥远,又赶边塞战事,是才逗留些时日。”
朱由校故作惊讶,再度拱手相敬,“原来二位是朝廷命官,失敬失敬。”
互相介绍完,三人聊起了刚才的话题。现在谈辽东是敏感话题,他曾经严令官民不得妄议辽东之事,所以官民在公共场合不敢大声议论此事,都是避开小声的谈论,刘连克和袁崇焕在这里大声议论,不免让许多人捏了一把汗,在这里吃饭的都怕被连累,早早的结账走人。
朱由校谎称自己是富家子弟,出来兜风,他是这家酒楼地常客,经常到这里来饭。
二人也是慷慨,与他直言不讳的谈论辽东之势和朝中时政,对熊廷弼撤守和朝廷的纵十分不满,也多次抨击孙承宗接任辽事无所作为,同情韩熿率领百官闯宫。
朱由校附和他们俩的心情,也与他们俩一起痛骂朝廷和孙承宗,听的程化祥是一脸的诧异,心里虽然愤恨刘连克和袁崇焕,但碍于皇帝在此不敢轻举妄动。
没聊多久,朱由校便推辞家中有事起身离开。
出了店门,朱由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左右说:“朕之大计,有望矣!”程化祥听不懂皇帝在说什么,挠挠头,朱由校笑着对他摇摇头,“记住刚才那个叫袁崇焕的,明日召来,朕在平台见之。”
袁崇焕看着出去的朱由校背影,心神凝重的对刘连克说:“这位少年公子谈吐不凡,见识远灼,我等望尘莫及呀!”
刘连克两眼嘘嘘的看着袁崇焕,“袁兄,你过誉了吧!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哦,对了,”他忽然眉头一紧,神情紧绷道:“他会不会是官家子弟,该不会去报官吧?”
袁崇焕神色忽然绷紧,疑道:“不可能吧?”他想起了刚才那少年公子的一句话,忙进入店内,对着柜台的小二说:“你认识刚才那位小公子吗?”
店小二闪着茫然的眼睛,两手一摊,回道:“不认识,从没见过。”
两人登时大惊。
“我就说不对劲了吧!”刘连克气愤的跺脚悔恨的说道。
不用多说,那少年公子在说谎。两人赶紧结账走人,害怕一会有人来抓他们。
望着匆匆而走的两人,店小二挠着头,自言自语道:“那个公子好像在哪见过吧?倒像八年前的皇长孙,不过这不可能啊,他现在是皇帝了,还能来我们这地方?”
店小二摇摇头,他对八年前的那事记忆犹新,宗二当了官,姓陈的获罪发配,他守口如瓶从不敢提及此事,默默的在这里继续干他的店小二。
当晚,朱由校兴奋的没有合眼,等待着第二天召见袁崇焕。
翌日清晨,袁崇焕嘟囔着:“吏部让我进宫面圣,这是唱的哪出戏?我一个小小的知县上任没几天,有多大的功绩值得面圣?!”袁崇焕充满了疑问,在宫人的带领下,向平台慢慢走去。
朱由校早早用过早膳,在平台等待袁崇焕的到来。进入建极殿,程化祥早已在此等候他多时。宫人将他带到这里,向程化祥行了个礼,把袁崇焕交给他,由他带进平台面见皇帝。
袁崇焕看到程化祥,感觉好熟悉,凝起眉头稍加思索,忽然一亮,“哎呀,你不就是昨天跟着袁兄弟的那个仆人吗?你怎么”袁崇焕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忙捂住嘴,不敢再说下去。
程化祥面无表情,只道了声:“跟咱家走。”说着,转身向平台走去。袁崇焕越想头皮越麻,越想越不敢想,他已经开始大胆的猜测了,昨天见到的袁公子莫非,真是比戏里还巧,昨天有失言的地方吗?
袁崇焕把昨天所说的话一个字不落的回想了一遍。
“启奏陛下,袁崇焕觐见。”
“传!”朱由校终于等到袁崇焕来了。
袁崇焕还没想全昨天说的话就进了平台,被程化祥的禀奏更是打碎了回忆。袁崇焕没有敢抬头看看皇帝是不是昨天的袁公子,他低着头直接跪下行大礼,“微臣邵武知县叩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
“爱卿平身,来呀,赐坐!”
“谢皇上。”
袁崇焕很不自在的坐下,规规矩矩,浑身僵硬一般,始终不敢抬头,朱由校看到他这个样子和昨天的豪迈出入很大,猜想他是见到程化祥进而猜测到了他的身份,所以此刻惶恐。
朱由校内心好笑了一番,也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说:“昨日听你言及辽东之事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