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我们现在的任何火炮威力还要巨大,西方的舰船也要比我们的先进。我们还从來没有去过西方,但西方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我们这里,早晚有一天,我们会与他们有一场生死较量!”

    孙承宗和骆思恭听得直愣愣的,听不懂什么西方,也不懂什么西洋学。

    徐光启听的热血沸腾,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殿下有如此眼光,真乃我朝百年不遇的天人!”

    “徐大人过誉了。”朱由校笑了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英吉利、法兰西为了海洋霸权进行了‘百年战争’,将来我大明也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纵横世界大洋!”

    徐光启再次惊讶,抑制不住兴奋的站起来:“殿下还知道英吉利、法兰西?”

    “是,”朱由校笑了笑,“我知道的还很多,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等我都知道。”

    徐光启极为震惊,不住的叹道,“殿下怎会知道这些国家?”当今的大明朝还处在闭关锁国,西方世界几乎无人知晓,徐光启还是从利玛窦那里听说过这些国家,也听他讲述了许多关于世界的奇异事情。徐光启自认大明朝除了他,无人能了解这个世界,没想到面前几乎从不离宫门半步的皇长孙,会如何知道这么多,没听说过宫中有西洋传教士。

    “哦,我是从宫中传教士留下的著作知道的。”这谎不好撒,朱由校直接绕开话题,“徐大人通古博今,知晓世界之事,本宫听说你有世界地图,可否容我等一览,开开眼界!”

    徐光启惊讶之余未尽,低头回道:“臣确实有一副世界地图,此图是臣与葡萄牙传教士利玛窦所画,此图藏在臣家中,未能带来。”

    “嗯,一会儿我等想去大人的演算馆,不知可否?”朱由校问道。

    徐光启一听这话,激动的说:“殿下能去敝馆,那真是荣幸之至!”皇长孙能去演算馆,从政治意义上来说,他是支持的,间接的也是对他演算馆的保护,有了皇长孙这个护身符,他和他的馆子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朱由校又说道:“嗯,今日请大人来有一事商量,不知大人能否答应?”

    “殿下有何旨意,请示下!”

    “好,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有一种作物叫马铃薯吗?这种作物适应性强,产量大,我大明地域广大,很适合种植,如能引进,必能解决我朝粮食问题。不过这种作物目前只有西方国家有,您与传教士比较熟,我希望您能到南方,到澳门,去那里需找这种作物,带到国内种植。您通晓农业,这事难不倒您。”朱由校站起来说道。

    徐光启也站了起来,面带难色,“这,臣公职在身,不便前去啊。”

    “辞官!”朱由校凝重的说道。

第四十六章再入演算馆() 
听到皇长孙殿下铮铮的说出“辞官”二字,三人惊住了!都目瞪口呆的望着他。三人寻思,现在当官多难啊,好不容易有个功名竟然辞官不做,有几个这样的傻帽啊!

    朱由校笑了,徐光启虽然想做出一番事业,可做官也是光宗耀祖的,虽说官位不大,可也是光耀门楣的事了。徐光启毕竟也有老夫子的那一套思想。

    “您放心,我以皇长孙的名义向您保证,一定官复原职,并重用你,你家日常所需,本宫会派人按月送去钱粮,让你无后顾之忧。不知先生愿意吗?”

    徐光启听明白了,如释负重,跪下拜道:“臣愿为殿下效劳,臣愿前往澳门,寻找马铃薯!”

    “好,你记住,一定要懂得如何种植,带回来研究,我会给你一片实验田试种的。”朱由校接着又问:“你的那些学生怎样?”

    “殿下为何问他们?”徐光启问道。

    “本宫要振兴大明科技,追赶世界,我要将西洋学转化为我中华学术,传播开来,发展科技,他们是最好的第一代学子,我需要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和实际运用。”

    徐光启大为高兴:眉开眼笑,“殿下有如此高瞻远瞩,臣定当竭力!”

    “先生,此次去澳门,你还要在为本宫做一件事,研究西洋大炮和火枪技术。”

    “是。”徐光启内心极为高兴,没想到自己几十年的心愿竟会实现,他看到自己的夙愿实现不远了。“臣定当不辱使命。”

    “好!”朱由校向门外大喊了一声:“王安!”

    王安推开门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我出宫前让你带的钱呢?”

    王安从怀来掏出一叠银票递给皇长孙,他接过来转手送给徐光启:“这是三千两银子,作为你的盘资使用吧,本宫也就这么多钱了。”

    徐光启颤颤的接过银票,几乎要流出眼泪,哽咽道:“臣定不辱使命!”

    朱由校深情的望着徐光启,语重心长的说:“望你早早回来,本宫需要你!”

    徐光启眼眶打转,有点抽噎伏地叩拜道,“臣定披肝沥胆、鞠躬尽瘁!”

    朱由校扶起徐光启,“咱们去你的演算馆看看”。

    朱由校搀扶着徐光启走向外边,孙承宗和骆思恭在后跟着。徐光启激动不已,双手紧握着我,并肩走到车前。车小,坐不下他们几个,王安出去又租了一辆车,朱由校与徐光启同坐一辆,孙承宗和骆思恭同坐一辆,驾车径直走向“演算馆”。

    到了“演算馆”门口,就听到院内学生们吵吵嚷嚷的,想着如何去救他们的老师徐光启。当看到门口来了两辆马车,都不禁的跑出来看个究竟。这时徐光启从车上缓缓下来。看到老师安然无恙,学生们都高兴的都蜂拥上来,不住的向老师寒暄。

    徐光启将他们几个请到里面,有几个学生认出刚才带走徐光启的那个锦衣卫邓长青,看到后面还跟着和他一样彪悍的大汉,猜到是锦衣卫,刚才还喜悦的心情嘎然沉寂下来,都不敢安静的不敢说话了,也有学生认出我是上次来的小公子,看到这个场景,心中暗暗吃惊,开始揣测我的身份。

    到了里面,有两名锦衣卫守在门口,六人站在朱由校身前护卫,孙承宗、骆思恭站在两边,徐光启带着学生,站在最,身后学生整齐排列。徐光启向朱由校行跪礼,口称:“臣徐光启率演算馆众位学子恭迎长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学生们看到老师行此大礼口呼皇长孙,心中大惊。

    学生们被他们的老师徐光启的行为惊呆了,更吃惊的是老师口中称呼的长孙殿下!

    学生们都不敢相信的瞅着跪在地上的恩师徐光启。小一会儿,徐光启没听到后面的动静,忙探出头来向后看了看,发现学生们竟然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这可急坏了徐光启,心想这群无知的学生,还愣什么神,见了皇长孙还不跪下行大礼,老子当官几十年了还没见过天颜呢,你们这群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今天可是走大运啦,见到了皇储,也就是见到了未来的皇帝,怎么都傻起来了!徐光启恶狠狠的瞪了这群傻愣的学生。

    前面一个机灵的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眼神,从惊愕中忽然醒来,慌忙跪下行大礼,口呼“千岁!”其他学生也如梦清醒,都兴奋起来,刷刷行起大礼。

    学生们都明白,这是皇储,未来的大明帝国的皇帝,能见到天颜可谓十八代祖宗积德还得冒三股青烟,别看咱们生活在京城,天子脚下,还真没见到过皇帝长的啥样!当今天子万历皇帝太能活了,而且到现在也只出过宫门一次。据京城的老人们讲,当年万历皇帝出行仪仗壮观,气势宏大,甚是威严恢宏,可惜皇帝坐在龙辇内,见不到真容。现在好啦,见到未来的皇帝啦,比登科及第还让人兴奋。

    看着跪在地上十几人,朱由校微笑道:“都起来吧,我已是第二次来到这了,我是微服出宫,不必拘礼。”

    “谢殿下。”徐光启起身。看到老师起身,学生们也都跟着起来。不过脸上都还洋溢着恬静的笑容。

    不多久,学生们逐渐由激动转入惊讶。都惊讶这个皇长孙。京城早有传闻当今的皇长孙天资聪慧,甚得太后、皇帝的喜爱,今日一睹尊荣,不过是一个十足的小孩子。其中有五位见识过帮助他们解答一道几何题的,心中更是惊服。

    朱由校看到下面一个个惊异的眼神,知道他们对他的身份震惊。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对,换了谁,一个普通老百姓能见到了未来的皇帝,也一样会感到万分的荣幸。

    自从来到大明,朱由校早已决定要开播现代科学,振兴大明科技,重启文艺复兴,怎奈目前还小,不具备条件,想晚几年寻找合适的人培养,没想到徐光启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有这么些现成的,正好成为他将来撒播现代学科的种子,想到这些,朱由校心中甚感欣慰。为了将来的大业,朱由校要给他们打气,让他们专心研究现代学科,不仅如此,还要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现代学科,朱由校要让现代科学在中华扎根生芽!

第四十七章激励学生() 
朱由校提高了嗓门,对着这些年轻人大声的问:“你们为什么不去读四书五经,而要来这里学习西洋学?”

    大家听到皇长孙这么问,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徐光启也被他的问话弄糊涂了:皇长孙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在责怪我们搞另类?

    “你们为什么要学西洋学?”良久没人回答,朱由校又大声问了一遍。

    “西洋学要远胜于我大明四书五经,它内涵环宇,能让人知晓天文地理,开拓自然,发展科技,让人如拨云见雾一般,了解这世界的奇妙之处,洞开天斐,如懵懂之孩童茁壮于通晓之万物。我泱泱中华其技不如西洋,根基就在学术不如西洋!”一个学子大声回答。所有人的眼光都转向了他。

    一个个子不高,有点消瘦的年轻人。

    “你叫什么名字?”朱由校问道。

    “学生宋应星!”

    什么!宋应星!朱由校大惊,明末著名科学家,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