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阿巴亥执意要抗旨不准的劲头,他无奈的轻叹,想发火却又发不起来,毕竟他是一片忠心,不能埋没。
朱由校让陈霈退下,又将院中的侍卫屏疏远一点,数十步之内仅留下阿巴亥一人在他跟前。他扶起阿巴亥,小声的对他说:“努尔哈赤之所以围困大同而不强攻,一是担心强攻损失太大,二是想以大同为诱饵,钓各路援军救援大同之际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
阿巴亥似有所悟的重复道。
朱由校点点头,“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努尔哈赤用兵之谋,深谙此道,朕想他也一定得到了卢象升率兵驰救大同的消息了,是才只围城而不强攻。卢象升仅率八千兵马驰援,虽然有四千火枪兵,但骑兵不足,恐难以发挥效力,若与金人交战必然是一场恶战,何况敌众我寡,金人擅长野战,非我所长。大同有熊廷弼在,他最擅守城,想必暂时不会有大碍”
“谁?熊廷弼?”
不等朱由校把话说完,阿巴亥一听“熊廷弼”三个字,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禁瞪大了眼睛失声起来。
朱由校深情的点了一下头,“没错,是熊廷弼!”
“这怎么可能!一年前不是被枭首了吗?”
朱由校的点头认同,不禁让他大为惊骇,他不敢相信一个已经死的人怎么又复活了,而且熊廷弼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斩首的,世人早以为他死了,现在皇帝却说他还活着,看来这其中必然有天大的秘闻,这要是传出去,绝对是能震动天下的奇闻!
事已至此,朱由校不在隐瞒他了,将熊廷弼忍辱负重,隐姓埋名的事全盘说了出来,惊的他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阿巴亥万万没想到,曾经轰动一时的“媾和金人,弃守辽东”的幕后之人竟然是当今的圣上,而熊廷弼不过是替罪羊!
“陛下为何要这样做?”阿巴亥不满的反问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朕知道,若要与金人议和,别说是满朝的文武,就是天下人也不会同意,但你们谁又理解朕的良苦用心?”朱由校愤慨起来,激扬的说道:“朕是皇帝,朕要的是大明的江山,不会因一时成败而不顾全局!当时财政困难,国库无银无饷,努尔哈赤和察哈尔联盟抗明,西南奢崇明叛乱祸害一方,我大明是内忧外患,急需休养生息。然辽东却成了我大明的鸡肋,弃之可惜,留之不得安宁,俨然成了最为沉重的包裹,倒不如先弃之,将精力集中内政发愤图强,日后再图谋辽东!现在你也看到了,弃守辽东给我大明带来了一年多的平安,朕才有精力剿灭奢崇明叛乱,整治江南税收。这一年多来已初见成效,现国库税银也可支撑一阵子的兵饷了,努尔哈赤和察哈尔反目成仇,已不可能再有联盟抗明。这就是弃守辽东后的政治红利!”
听到皇帝慷慨激昂的一番话,阿巴亥不满的神色慢慢的褪去,继而是羞惭之色,又跪地请罪,“臣愚昧无知,目光短浅,冒犯天威,罪该万死!”
“你的想法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想法,朕不怪你,要怪只能怪这僵化的思想。人是要有骨气,但骨气不是硬气,而是志气,现在有太多的人把硬气看的比生命都重要,却往往疏忽了志气,以至于文人雅士们只知道‘威武不能屈’而不懂‘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这是时代的可悲啊!”
朱由校昂首长叹。
“微臣愚钝”阿巴亥惭色的弱声赔罪。
“说远了,”朱由校叹完,将他扶起,说:“朕此时的目标不是大同,而是得胜堡和宏赐堡。朕之所以让你打着朕的旗号,就是掩金人耳目,让他们误以为大明天子在宣化,他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宣化上来,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关切,你再打着朕的旗号虚张声势救援大同,那朕带着卢象升的兵马暗中沿长城向西,进攻得胜堡和宏赐堡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只要收复这两个地方,便可切断金人的退路,必然引起他们的恐慌,不戕自乱。朕已命川军进驻太原,祖大寿、李如柏进军怀来、保定,形成四面之围关门打狗之势!不出一月,金人自灭!”
说到这里,朱由校已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即带兵出击。
阿巴亥明白了,原来皇帝胸中竟有这等妙计。
虽然有些冒险,但不失为良策,他不由衷的佩服皇帝的谋略。
“臣遵命,臣这就去准备!”
“嗯,一定要将朕亲征的消息传出去,让努尔哈赤知道朕来了。”
“遵旨!”
阿巴亥出去后,就派人将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传播开来。
傍晚时分,朱由校身着便衣,在十几个护卫陪同下,在夜幕的掩护下离开了宣化城,向天成卫驰骋而去,阿巴亥和陈霈站在城门上远眺皇帝的身影,火光所及之处不过百十步远,很快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陈霈望着不见皇帝踪影的方向,幽幽道:“圣上真是天威神胆啊!”
阿巴亥瞥了他一眼,道:“圣上自幼便是如此!”
“听说圣上再为皇太孙时只带几名侍从到辽东,是真是假?”陈霈问道。
阿巴亥点头应道:“是真的,当时我也随驾”
他将当时的情况像是讲故事一样说给了他听,陈霈听的入迷,不知不觉像是亲身跟随经历了一般。
阿巴亥讲了足足一个时辰,陈霈听完,不禁感慨,“圣上真乃天纵英主,是我等大幸啊!”
“是啊,今生有幸遇明主,做臣子的能建功立业,流芳千古。”
陈霈调皮的看了一眼深情感慨的阿巴亥,嬉笑道:“现在你是‘圣上’了,微臣听您指挥。“说着,还装模作样的要给他行礼。
阿巴亥急忙伸出手来拦住他要弯下的上身,不悦的斥责道:“陈总兵,这玩笑开不得!哼!”
一气之下,转身而走。
“不就是开个玩笑嘛,至于生气?”陈霈挠挠头,看着走下陈城楼的阿巴亥自言自语的说。
努尔哈赤得到明朝皇帝率兵到达宣化的消息,不禁而坐而起身,怔愣了起来,他不知道是喜是忧,是急是躁,总之,心情很复杂,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诸位,你们怎么看?”面对帐前的众将,询问道。
众人也是又惊又忧,惊的是大明皇帝前来,那不等于直接攻到北京城下了吗?与明朝皇帝对阵可谓是一战定乾坤,要是俘虏了他,什么城池还不是不攻自破!忧的是几次和明朝皇帝对阵都没讨过便宜,吃亏太多。
“大汗,臣愿意率兵奔袭宣化!”请命的是济尔哈朗。
努尔哈赤盯看了他几眼,摇摇头否定道:“不可,明朝皇帝御驾亲征,兵精粮足,不可轻视。”
“属下听闻明朝皇帝只带了五千精骑。”跪在下面的斥候插一句话禀道。
“什么?”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哗然了,努尔哈赤也愕然了。明朝皇帝也太看不起人了,竟然只带了五千骑兵就敢出京城?
努尔哈赤又气又恼,又惊又喜。
众多将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可探清楚了?”皇太极质问斥候。
斥候战战兢兢的回道:“回大贝勒爷的话,探清楚了,是五千骑兵。”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皇太极喃喃的说。
努尔哈赤注意到了他,指着他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皇太极拱手回道:“儿臣以为,目前尚不明确,应静观其变,看明朝皇帝有什么动作再加以应对。”
努尔哈赤深思了片刻,“嗯”了一声,“说得对!”接着又指着斥候严命道:“再去探!”
第三百二十二章兵发得胜堡()
天亮时分,清晨温暖的阳光再次洒满了这片大地,几朵清淡的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游荡。在天成卫,城上的士兵们熄灭了城头上所有的火把和灯光,困倦的打了个深深地哈欠,伸了个懒腰,揉揉已经开始上下眼皮打架的眼睛,等待换防。
自从金人叩关烽火西北后,他们就时刻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站岗的士兵们更是把眼睛瞪的大大的,时刻提防女真人的侵袭。宣大总督卢象升进驻这里两三天了,小小的卫城忽然一下子挤满了人,让这不起眼的地方热闹了起来,但由于城小人多,城内的兵营、屋舍住不下这么多人,许多将士不得不露宿在屋檐下、过道、练兵场等空旷的地方。站在角楼上向城内看去,黑压压的士兵们还在慵懒的枕戈席地而睡,他们庆幸这几天天气好,要是遇到阴天下雨也够他们受的。
换防的士兵们极不情愿的走上城楼,开始了他们作为军人的一天职责,站了一夜岗的士兵们总算又熬过了一夜,此刻他们最想的事情就是睡觉。
朱由校风尘仆仆,一路上过了三个驿站,换了三次快马,总算在天亮时分到达了天成卫,他举目而望,一座土夯的墙体呈现在的他的面前,随身的导引指着前方对他说:“陛下,您看,那就是天成卫!”
刚刚换防的士兵也看到了他们,顿时警惕了起来,朱由校一行虽然穿着便衣,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地方出现不管是什么人都会列入嫌疑。何况都还骑着马,更不可能是百姓了。
朱由校来到城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城上的士兵门暗中准备了几个弓弩手悄悄的对准了他们。一个校尉探出头冲着他们喊话:“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一名贴身侍卫抬头高声回道:“我等是宣化来的,奉命请见卢总督。快快打开城门!”
“可有凭据?”城上士兵又问道。
侍卫从怀中取出宣化总兵陈霈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牙牌”,举过头顶给城上的士兵看。士兵的视力再好也看不清“牙牌”上的字,就用早已准备好的竹篮吊下城去。
不多久,城门缓缓的打开了,朱由校扬起马鞭,轻轻的抽打了一下马尾,进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