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彦一边抚摸着,一边叹道:“黄须儿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袆娘子,你为黄须儿挡了一刀,恩怨也就此了结,这道疤是个见证,从此之后,你不许再想他,心里只许有我一人,知道吗?“
”嗯!“
宋袆猛抬起头来,泪水也是禁不住的沿着俏面缓缓滑落,只是杨彦看的清清楚楚,宋袆在笑,那笑容梨花带雨,灿烂而又美丽!
当晚,杨彦留宿在了宋袆房中,别看宋袆柔柔弱弱的样子,却是百般奉迎,以自己的全副身心去迎合杨彦,床榻之间,春色无限好,只羡鸳鸯不羡仙!
两个人竟折腾了一宿!
到第二天清晨,杨彦起床练功,宋袆还缩在榻上沉沉睡着,那狂风暴雨后的风情,让杨彦忍不住在那光滑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推门出去。
当屋里重陷入黑暗的时候,宋袆突然睁开了眼睛,俏皮的眨了眨,似是回味,似是流连,嘴角也渐渐地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才翻了个身,抱着锦被,重新闭上了眸子。
接下来的几日,杨彦践行承诺,勤勤恳恳的当起了播种机,把家里的女人挨个浇灌,同时托徐龛找到刁协,为他向郗璇和崔玲下聘。
又在同一日,刚把兴冲冲的徐龛送走,慧娘便道:“孙氏一女子,操商贾之业,终日奔波,若是和大王全无关系倒也罢了,可天下人皆知孙娘子将为大王妾氏,长留于外,成何体统?大王虽纵容,妾可不能纵容,倘若大王不愿娶孙娘子过门,还请澄清此事,还孙娘子自由之身。“
慧娘是王后,是家中的主母,杨彦必须尊重慧娘的意见,也向孙家下达了聘书。
同样这一日,在明军的护持下,司马绍一家过了江,望着那江乘渡口,脚踏着江东的土地,司马绍百感交集,脸面隐有忐忑与恨意交织。
兜了一圈,又回来了,却失去了宋袆,失去了男人的能力,还失去了皇位,他不知自己能否再回到苑中。
“当初重耳、小白奔走天涯,终成大器,以大王之才具,自是不逊于此二人,此行凶险异常,若是大王无破釜沉舟之心,回头还来得及,想那明王自诩仁义,理该善待大王。”
庾文君从旁劝道。
“也罢,不成功,便成仁!”
司马绍深吸了口气。
渐渐地,远处约有近千兵卒行近,司马绍正了正衣冠,炯炯直视。
不片刻,随着一声呼喝,这队军卒在百来丈处止步,一员老将与一员中年将领排众而出,躬身施礼:“臣陶侃,臣陶瞻参见浔阳王!”
陶侃亲自来,司马绍还是挺舒心的,双手摆起,正待慰问两句,庾文君却是俏面一沉,厉喝道:“大胆,陛下在此,岂能以王礼见之?“
”这“
父子俩相视一眼。
这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二人就怕司马绍摆出强硬姿态,结果真是如此,双双现出了为难之色。
司马绍也醒悟过来,感激的看了眼庾文君,便挺起腰板,目中射出锐芒。
庾文君又道:“陶公曾告天下,愿迎夫郎为帝,我夫妇闻之,欣喜流涕,陛下还曰:朝中果有忠义之士也,朕此生必不负陶公,明王也为陶公忠义所动,护送陛下过江与陶公汇合,而今见之,陶公不以皇帝礼见驾,莫非传言有误?
倘若陶公无奉迎之意,我夫妇俩再不敢打扰,过江回明国终老便是。“
凭着良心讲,陶侃举双手双脚欢迎司马绍打道回府,可是他能这样做么?时人重信义,真要做出这种事,他陶侃立将成为无信无义之辈,不仅数十年来建立起的名声毁于一旦,恐怕麾下诸将也会滋生不满,离心离德,渐渐分崩离析。
但是以帝礼迎司马绍,将彻彻底底的与朝庭决裂,再无退路。
都是一念之差啊!
陶侃暗暗叹了口气,看了看陶瞻,目中满是恨铁不成钢之色。
整件事的起因就是此孽子担心明军攻广陵,把杨彦推出来当盟主,结果广陵是保住了,却害了老子,被迫从广州来建康淌这混水,还越陷越深,终至不可自拨。
再看看杨彦是怎么处理此事?
人家甩手走人,不理不管。
两相高下之别,已一览无余。
“究竟是否要奉迎陛下,陶公一言可决!”
庾文君冷声催促。
陶侃从来没有陷入过如此困境当中,甚至他都有种拨刀杀人的冲动,可他知道这念头只能放心里想想,眼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所谓两相其害取其轻,与朝庭的关系可以慢慢来,司马绍则是不能让其走掉。
‘也罢,将其请入石头城,严加看管便是!’
陶侃把心一横,又给陶瞻再打了个眼色,便重新施礼。
“臣陶侃、陶瞻参见陛下!”
“哈哈哈哈”
司马绍禁不住的仰天大笑,自被废以来,他来没有如此舒心过,这一声陛下,定下了与陶侃的君臣名份,也让他那积聚的郁气烟消云散,伸手道:“陶公与小陶将军请起!”
“臣多谢陛下!”
父子俩无奈施礼。
第588章 两难庾亮()
与司马绍的志得气昂不同,陶侃父子垂头丧气,庾文君看在眼里,暗暗点了点头,问道:“请问陶公,家兄可知陛下回京?”
陶侃拱手道:“回皇后,陛下身份敏感,臣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故未声张。”
庾文君道:“请陶公立刻遣人去往孤家,请家兄来江乘迎接陛下。”
“这”
陶侃迟疑道:“陛下与皇后舟车劳顿,而江乘狭小,不足以奉驾,不如先向建康行去,再通知尊兄,于建康城外奉迎,岂不是两全其美?“
庾文君摆摆手道:”陛下这一两年来,历尽苦楚,些许简慢不算什么,江乘既不足以奉迎,那就地扎营便是,陛下亦倦了,不宜赶路。“
”这“
陶侃现出了为难之色。
本来局面就不受掌控,若再把庾亮招来,恐怕会横生节枝,他现在只想把司马绍迎进石头城。
庾文君脸一沉道:”陶公是否另有要事?有事你且去,陛下不会怪罪,明日陛下自行回京。“
”那臣去安排。“
陶侃无可奈何,拱手应下,庾文君则手书一封,由陶侃安排的两名亲卫送往建康。
全军就地扎营,无声无息,另有船只有条不紊的把明军将士渡来,码头上虽人头涌涌,却不见杂乱,陶侃不由暗自心惊,问道:“陛下,明军是否也往建康?”
司马绍其实挺犹豫的,由明军护送他回建康,显然不妥当,可是他信不过陶侃啊,相对而言,他更加相信杨彦,哪怕杨彦的居心不难猜,无非是把自己送回来制造两皇相争的乱局。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杨彦没有杀他之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明军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和安全。
这乍一听很不可思议,但是别忘了,是谁陪伴了司马绍的人生低潮时期?
是明军!
是谁将他从危难中拯救出来?
也是明军!
又是谁奔波千里保护他的安全?
还是明军!
在潜移默化中,司马绍竟对明军生出了好感,也时常叹息,自己为何就没有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无敌铁军?
当然了,司马绍不是没打过随行明军的主意,可当时人还是很有道德底限的,既然认了主,就轻易不会背叛,除非杨彦有重大失德之举,再从利益的角度考量,叛出如日中天的明国,去跟随一个前途难料的被废君王,可能么?因此略一试探,司马绍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暗暗叹了口气之后,司马绍望向了明军将领季弘。
季弘也是李矩的部下,与郭诵、段秀、李槐等人一同投了明军,不得不说,李矩军中的将才还是挺多的,只是他运气不好,占据洛阳,夹于石勒和刘曜之间,而广袤中原大地,诸候林立,没有他发展的空间,才造成了他将多兵寡的奇葩局面。
最终便宜了杨彦。
但是退一步看,正是因李矩长年作战,以弱拒强,才锻炼出了一批年青将领,郭诵、段秀等人身经百战,眼界、决断力,乃至兵法、个人武艺,都非寻常兵将能比,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皎皎者,因此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引领时代,很难说。
这时,季弘便道:“我家大王差末将护送晋主回建康之后,暂归于王妃统辖,故末将的去留由王妃作主,末将并不知如何安排。”
“嗯”
司马绍现出了满意之色。
在建康扑朔迷离的局面下,他需要一支军队守护自己的安全,而明军,就是他的定海神针,是他敢于单刀会陶侃的底气。
司马绍好歹当过几年太子辅政,又当了一年皇帝,对权力场上的勾当是明白的,真要是无兵无卒的来见陶侃,搞不好就被软禁了。
陶侃则眉心微拧。
季弘虽说的很客气,却很明显,这支军队来了就不会走,加上原有的驻军,明军在建康竟有了近三万之众,敌国在自家都城驻军,搁哪朝哪代都没法想象,形同于明国把一把尖刀顶在了晋室的腰眼上。
突然陶侃猛一个激凌!
他看明白了杨彦的布局,明国在濮阳屯驻重兵,距襄国四百里,轻骑两日一夜可至,峣关距长安五十里,大军朝发夕至,而建康明军就驻在覆舟山上啊,渡过后湖,便是苑中和宫城!
杨彦的布局,虽未必是直捣黄龙,却也是用刀指着你的黄龙!
因都城被直接威胁,三国向明国用兵之前得先掂量下,兵力少了,不痛不痒,还容易被对方打歼灭战,兵力多了,则都城空虚,这是任何一位当权者都不允许的。
只是要想清除这个威胁,也绝非易事,刘曜久攻峣关不下,便是例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日峣关不破,刘曜主力就不敢出关作战。
陶侃不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