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肓趾阶澹毓诿鸬粢迩笥赡舷虮蓖卣梗谠浦锌の髂仙枇⑸峡び氡钡乜ぁ

    但楼烦人,也包括一些林胡人并未离开,而是被压缩至三郡以西,故秦昭襄王,将秦国北部长城向东北延伸,沿当时上郡奢延县(今陕西靖边)修至上郡最北端十二连城,形成了一条斜贯三郡的防御线。

    始皇帝在灭六国之后,开始对匈奴用兵,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占据黄河南地,将整个三郡以西纳入秦国版图,也由此发现了东木干山的特殊地形。

    该处山势复杂,利于隐匿,沿山西麓及山中沟谷有一南北通道,马队可经此往来奔突,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因此由秦及汉均把这十二连城视为国之北门,蒙恬更于山谷北端设置了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故东木干山作为军事上退守避难之地,或是作为咽喉要道,对于拓跋氏极为重要,我军既便劳师远征,他也可躲入茫茫草原,令我追无可追,这便是汉武帝耗尽国力而不能尽灭匈奴的原因。

    有鉴于此,我暂且与之虚与委蛇,他日择机把拓跋氏主力诱入中原,一举歼之,其留守诸大人必内乱,日后慢慢收拾也不为迟。”

    “那慕容部呢?当初领军的是慕容廆,他自然不会来洛阳向你请罪,多半随便找个人出来。”

    荀灌又问道。

    杨彦哈哈一笑:“他若来洛阳见我,我还真不能拿他如何,不怕他不来,就怕他来,日后定他个欺君之罪,也算师出有名。”

    “嗯”

    荀灌满意的点了点头。

    石虎就绑在不远处,听得杨彦与荀灌的对话,脸面竟现出了快意之色,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

    在自己临死之前,听得了杨彦必灭慕容部与拓跋部之心,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快呢?

    要说恨,石虎其实不恨杨彦,两军交锋,兵败被擒,没什么好说,他最恨的是反复无常的慕容部与拓跋部!

第717章 刘曜出降() 
鲜卑虽不如匈奴、突厥凶名昭著,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要远超以上二者。

    除段氏因内乱被石勒所灭,慕容部、拓跋部与宇文部都相继建了国,主宰大半个北方中国数百年,尤其是宇文部,更是深刻影响到隋唐,故杨彦必欲灭鲜卑。

    同时,由此也可看出,发源于草原西部的游牧民族其实对中原王朝威胁不大,反是自鲜卑始,一系列发源于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成了中原的心腹之患,其中也就是契丹稍微弱点,女真与蒙古相继三灭中原统胤,不仅杀人无数,连风俗都改了。

    比如现代人喜欢的大红,喜庆,在中古时代为时人所不齿,婚娶多着白衣,讲究飘逸如仙,哪有人穿红戴绿?各类典仪也不追求喧闹,而是讲究古朴、庄重,敲锣打鼓说句不中听的话,只有行伍中才会用到。

    念及于此,更是激发了杨彦筑北京城的决心,另对于科技文化知识,也要严密封锁,待他灭了慕容与拓跋之后,但凡敢于向胡虏私传文字技艺者,将判处从劳改,斩首,乃至夷三族等一系列酷刑。

    毕竟纵观历史,华夏与外族的文化交流,包括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在内,实际上的受益方是外族,四大发明流传出去,奠定了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础,可是又传进来什么呢?

    葡萄酒!

    这是杨彦所能想到的唯一从西方传入的东西。

    很明显,东西方文化交流,在本质上和丝绸之路一样,是不对等的,是东方对西方的哺育,杨彦可没有构建那啥子的想法,先进文明凭什么要哺育落后文明?他还没那么伟大。

    “走罢,咱们去找刘曜谈谈心。”

    杨彦挥了挥手,转身要走。

    荀灌提醒道:“要不要叫上李雄?你带他来的目的不就是帮着劝降刘曜吗?”

    杨彦回想起了任皇后那迷人的风姿,心里也对李雄有些愧疚,于是摇了摇头:“不用了,刘曜手里只剩长安一座城池,除了出降,就是焚烧宫室,举家自尽,我倒要看看此人有没有自尽的勇气。”

    很快的,一行人来到长安城下,荀虎代杨彦唤道:“赵主可在?明王请赵主答话!”

    群臣已随着刘曜晕劂一窝蜂跑了,谁也不愿在这时见杨彦,只有刘岳留了下来,向下拱手道:“原来是明王大驾,我家主上突发晕劂,已回宫,明王有言,可由刘某代传。”

    荀虎看向了杨彦,杨彦略一点头,于是又道:“明王有好生之德,岁前曾允诺,只须赵主及其族复姓屠各,可保全宗族,但念及屠各部已内附数百年,再以匈奴旧姓,不易于融入华夏,故明王特许赵主更姓为屠,望赵主好生考虑,莫要误人误已。

    明王与你主三日时间,若顽冥不灵,三日之后,将挥军攻城,届时满城屠尽,鸡犬不留。”

    刘岳在城头大声道:“我等姓氏,乃后汉和帝所赐,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华夏统胤,连绵不绝,正如晋承汉制,明亦效晋制,明王怎能私改前朝明君赐姓?”

    “哈哈哈哈”

    杨彦哈哈大笑道:“和帝赐刘姓,是因你南匈奴屠各部与窦宪、耿秉诸将合击北匈奴有功,故赐国姓,但你部枉顾后汉恩宠,趁黄巾之乱,汉室无力北顾之际,反叛侵边,祸乱并州。

    中平五年三月188年,屠各攻杀并州刺史张懿,与南匈奴左部胡合,号称十万,杀其单于羌渠。

    兴平二年(195年),南匈奴趁关中李傕、郭汜起兵相攻,杨奉等随驾护送献帝东归洛阳之时,沿黄河而下,劫掠黄河边诸多郡县。

    后你南匈奴归顺曹操,曹操先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择贵族为帅,左部帅刘豹之子刘渊便是祸乱中国之首,及你主刘曜与羯主石勒皆为刘渊部将,又枉害了多少人命?

    和帝赐国姓,你部却反过来祸害华夏士民,是何道理?故你部不配姓刘,孤今收回汉室赐姓,改赐屠,并不伤你等性命,已是极尽开恩,莫要不知足。”

    “哎”

    刘岳叹了口气道:“此事须禀报我主,另老夫多嘴问一句,不知明王如何安置我等族众?”

    杨彦淡淡道:“除已加入我明军的匈奴部众,屠氏一族分往洛阳与郯城定居,余者填梁湘二州。”

    “什么?”

    刘岳色变道:“我等愿回河套。”

    “呵”

    杨彦呵的一笑:“河套水草肥美,你部迁去,难道百年后还想着作乱不成?你速去告之你主,成与不成,给个准信!”

    刘岳怔怔站着,眼神呆滞,匈奴人是马上民族,去梁湘二州定居,山连着山,哪还能骑马?恐怕数代之后,就和当地的山民没什么两样了,这是要断匈奴的根啊。

    刘岳有心分辩,但是见着杨彦那不容置疑的神色,还是没能开口,其实以匈奴造下的杀戮,杨彦即便屠尽匈奴也无人能说半个不字,今只迁往梁湘,确实是诺大的恩典了。

    罢了,罢了,反正自家是往洛阳或郯城,哪管得别人?

    “老夫这就入宫,请明王耐心等待数日,必有回信,告辞!”

    刘岳叹了口气,满面萧瑟的拱了拱手,便匆匆而去。

    这一场雨,足下了两日两夜,刘曜于次日遣刘岳来见杨彦,答应三日后献城出降,明军则利用刘曜出降之前的三天忙于清点战场。

    一路追击向潼关与临晋的明军尚未回返,但就整个建章宫而言,共清理出羯军尸体四万多具,计有石瞻、屈支六等较为知名的将领,这些尸体将制成水泥跪像,运回洛阳展览,遗臭万年,另有鲜卑人尸体超过万具,慕容部与拓跋部的遗骸将于火化之后交还骨灰,也算杨彦释放的善意,并有刘军尸体近两万具。

    而明军自身阵亡也超过两万,其中有半数为短矛贯胸而死,另有些被惊马冲撞践踏而亡,正面被杀死的反倒不多,这显然是鸳鸯阵的功劳。

    同时在建章宫以外至灞上的数十里地之间,逃窜中被斩杀的羯军有近两万,投降超过两万,对于降者,虽然不杀,但是将充作劳役,分派往汉中炸山开路,尽可能的改善陇西与汉中的交通往来。

    另长安以东的各座坞堡城池,已是空无一人,在去年冬季石虎南下之初,当地民众见机早的,尚能逃走,只要稍微有些迟疑,要么就是被杀,或者被俘。

    杨彦索来的百万饥民与救下的丁役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关东大族,原本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今次别说家破人亡,几乎连命都丢了。

    至于羯军大营,共解救出百姓六万多人,还有石虎、包括各级将领的侍妾、歌舞姬三千多名,这些女子名节已毁,哪怕放还族里,也会受人白眼歧视,因此经征询意见,绝大部分都愿意嫁与军中有功将士,同时柳兰子也挑了些苦大仇深的充实右千牛卫。

    总之,在长达近一年的战事中,宇文部全军覆没,慕容部与拓跋部加起来还剩近三万人马,元气大伤,石虎十余万大军也几无脱逃,天下形势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忙忙碌碌中,三天一晃而过,这日清晨,长安上空飘浮着大块大块的白云,在蔚蓝背景的映衬下,尤为美丽壮观,在这令人心旷神饴的天气里,杨彦亲领三万骑,五万步卒浩浩荡荡的去接受刘曜出降。

    长安城门洞开,以刘曜为首的文武重臣及长子约三百余人不安的等候,情形与李雄献降类似,刘曜坦露上身,反缚双手,脖子上挂着皇帝印玺,倒牵着只羊,拉着口漆黑油亮的大棺材,余者皆是身着素衣孝服。

    明军于门前五百步处停下,一行人趋步而来。

    待行至近前,刘曜领着众人恭恭敬敬跪下,头手覆地,毕恭毕敬道:“罪臣曜背恩致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