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秉辰啊,韩相公此举何意?本来说得妥妥的,要拔擢你为工部侍郎,知临安府事,为何半道变卦,将你谪放到了永州?判你永州府事,这是触怒了韩相公的逆鳞?”
赵师起身,站到船头,缓缓道:“筠翁,你知道如今的永州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
老头依旧坐在船中,问道:“荆湖之地,历来课税欠收,此等荒芜之地,不过比岭南诸州好上那么些罢了,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赵师摇头道:“去岁范伯崇知永州,课税增了四成,商税增了一倍,尤为受官家器重,韩相公恐逆党再起,将此重任交与我,便是对我的信任。”
“增了四成?商税翻了一番,怎么可能?!”
赵师眺望江面,缓缓道:“台谏的大夫审议,御史下派观察使巡查,已经证明了范伯崇所言确凿,不然你以为凭他范伯崇的资历,能升观文殿大学士?”
“不过他范伯崇不是晦翁的姻弟,早年以师礼侍晦翁,韩相公难道不担心?”
“你觉得今岁范伯崇升迁,是好事?”
老者眼睛一亮,恍然大悟,大笑道:“看来范伯崇是替秉辰做了嫁衣,这几颗北珠送得倒是值当了。”
赵师缓缓道:“沈御史上呈官家的案报,并未提及商贾李伯言,韩相说了,永州李家,能用则使之,若是不能用,则摧之。”
筠翁一愣,问道:“小小贾人,有如此大的本事?”
“到了便能一探虚实。”
赵师极目远眺,城郭隐约可见,这次虽然判永州事,但不是贬谪,而是韩侂胄的一步棋。
……
……
同日早些时候,子充公的长孙周颢以及几个孙女坐船自临安到了永州。
如今被归为伪党罪首,周必大担心累及家人,便去信,将这几个亲人接至永州。
其子周纶过世,长孙周颢二十有七,带着几个妹妹到了永州,便说了一桩震撼人心的调任之事。
赵汝愚坐在椅子上,皱眉道:“伯崇知广州,过岭了啊……”
大宋官员贬谪,过岭不过岭是两码事,过了岭,除非几个肥差,不然就是与流放无二,最惨的就是过海,判到琼州,那就真的是天涯海角了。
叶适叹道:“这定是韩节夫的手笔,范念德判广州事,钱鍪任广州团练副使,楼钥判惠阳事,这摆明了是要将伯崇、楼公贬死在岭南,还派个钱鍪过去,这不是监视还是什么?”
李伯言默不作声,他早就提醒过,范念德入中枢为时尚早,这不,连中枢的门槛都还没踏进去,就给外派到了岭南,这不是明升暗贬么。
当然,也是范念德自己作死,在上呈御史台的奏章中,提及湖广农事大有可为,让韩侂胄在上头大做文章,直接是把原本铁定入中枢的事情,硬生生地扭转判去了广州。
李伯言心里,只能是默默祝福老范走好不送了。
“对了,周兄,不知道有没有听说,判到咱们永州的是哪位?”李伯言回过神来,便问道。
周颢因为周必大的关系,在临安多少有些耳目,便道:“赵师。听闻此人升迁,也是因为送了韩相爷的几个小妾一堆北珠,才有了此次机遇。不过这事无凭无据,也只是坊间传闻罢了。”
“节夫派此人过来,看来是想要掺手永州模式了。”
李伯言缓缓道:“此人若是能相安无事,这个果子让他摘了便让他摘了,若真是百般刁难,学生也是掣肘他的法子。”
赵汝愚轻笑道:“能避之尽量避之,永州模式,是大宋的希望,老夫不希望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屋外忽然跑了一个小厮急乎乎地喊道:“东家,不好了!”
李伯言眉头一皱,问道:“什么事?”
“新任的知州,在柳子街发难了。”
周必大、放翁等人也循声走来,问道:“伯言,何事?”
李伯言面色不善地喃喃道:“看来这位赵知州,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搞事情啊。”
叶适跟赵汝愚对视一眼,说道:“伯言,我随你去看看。”
李伯言制止道:“别。几位都是跟韩相公有过节的,若是一道去了,这赵师指不定做什么文章呢。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他也奈何不了我。”
赵汝愚点头道:“那你一切小心,若是实在招架不住,就差人过来支会一声。”
“那学生就先告辞了。”
……
李伯言不知道这个赵师是什么牛鬼蛇神,不过他不清楚的人,估计也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罢了。
李伯言坐上马车,便往柳子街赶去。
然而当看到一些征召的民夫,纷纷在自家商铺前踌躇徘徊时,李伯言冒火了,几个意思?他下了马车,冷冷地喊道:“现在过了申时了吗?!”
一群民夫见到李伯言来了,纷纷围拢过来,诉苦道:“东家,现在才午时呢。”
“废话,我当然知道现在才午时,你们一个个的,不干活,来我铺子前晒日头,干什么,没到时辰就想领工钱走人?”
一位工头无奈道:“公子,我们也是没办法啊,那位,喏,就是穿青衣的那位,说是咱们的知州老爷,硬把我们轰走的。”
李伯言瞥了一眼,那憨货还在不停地哄着船坞便削木料的民夫,目不转睛地问道:“你们拿的是谁给的工钱?”
“您啊。”
“咱们做的,是有违大宋律法的事吗?”
“没啊!”
李伯言抄起一条木棍,道:“那他|娘的怂个锤子,给老子上!”
“可他自说是知州……”
“知他|妈个龟儿子!”
李伯言气势汹汹地带着数百个已经被驱散的民工,带着一股怨气,朝赵师走去。
还在驱散民夫的筠翁见到那黑压压涌来的人潮,连忙扯了扯边上赵师的衣袖,道:“秉辰,看……看那儿……”
赵师转过身,见到扛着木料,气势汹汹的民夫大队,也犯怵了,天杀的,他们要干什么!
0132章 永州谁说了算(补18日更新)()
身后有民夫数百,身前船坞之中,还有两千民夫,都指望着他,等着他发话。有些人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伯言,有些干脆拿着刨子聚拢到了李伯言身后,一副要誓死抵抗的样子。
李伯言在这一刻,有一种古惑仔附体的感觉,身边的民夫虽然手上没抄家伙,但是他们要钱啊,若是不跟着李伯言过来,他们找谁要钱去。身后是几百个“弟兄”,这腰杆子也硬了些。
咚!
大木棍拄在地上,李伯言正视着两人,盛气凌人地问道:“谁是赵师赵知州?”
中年男子走上前两步,看着这群跟饿狼似的民夫,咽了口唾沫,道:“本……本府便是!汝等草民,见了本……本府,为何不拜?”
李伯言又走上前两步,吓得赵师以为李伯言要拿木棍抡他,连忙躲到一旁老者的身后,哆哆嗦嗦地说道:“你你你……你要造反了?”
他有些后悔了,后悔没先去赴任,然后再带着永州的营卫过来,这样也不会如此人单力薄,不过他是没料到,永州的悍民如此厉害,居然连州官都要打?
李伯言看到赵师如此胆怯如鼠的样子,心里有了个底,放开木棍,叉手一拜,道:“草民李伯言,见过知州。”
呼。
赵师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剽悍到直接民打官的,不然这地儿他真的不想呆下去了。
“不知道知州因何遣散草民雇来的民夫?”
赵师见到李伯言有些稚嫩的脸庞,心中暗道,果然如范伯崇所说,是个愣头青啊,便道:“大胆李伯言,为个人喜好,纠集民力,耗费人财,如此铺张奢靡之风,本府如何能坐视不管!速速遣散民夫,不得扰乱治安!”
正所谓杀鸡儆猴,一见到是个愣头青,赵师便用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呵斥起李伯言来。
其实大宋的知州,真算不上有多大脸,触及到利害问题,那分分钟打脸是必须的。当初朱熹知漳州时,因为一个经界问题,就差点跟当地的土豪乡绅干起架来。所以李伯言倒是不怕赵师使什么手段,反问道:“敢问赵知州,我这雇佣民夫,花官府的钱了?”
“这……本府是说,如此做法,乃奢靡……”
李伯言直接打断道:“那敢问知州,大宋有哪条律法规定,商贾不可造船的?还是说凡是赵知州看不顺眼的,统统就不合律法?”
赵师唬了一跳,好家伙,这是要顶缸是吧,便道:“本府说的是奢靡不正之风,又何曾说过有违律法?”见到李伯言这么虎,他也犯怵。虽然背后有韩侂胄韩相公当靠山,不过这次判永州事,官家还是挺重视的,若是将这个还不清楚的永州模式给搞砸了,那他估计就成为韩侂胄的一颗弃子了,谁也不想仕途到此终了结。
李伯言手一挥,说道:“那就好,诸位,都回去干活吧。”
“慢着!”一边的筠翁见到李伯言如此桀骜不驯,便在赵师耳边低语了几句。
赵师点了点头,说道:“对!你如此抽调民力,耽误了农时,永州大好成果毁于一旦,本府就问你一句,你担得起吗?”
李伯言双手环抱,苦笑不得地说道:“赵知州,您要捣乱,也编个好点的理由吧,现在是春种时节吗?你家水稻大冬天插秧的?”
筠翁站出来,说道:“你这如此浩大的工事,没个几月下不来,现在喝令,自然是知州远见,若是等到开春播种再喝令,为时晚矣!”
“大伙告诉赵知州,咱们是如何结钱的?”
所有还在开工,亦或是站在李伯言身后的人,憋足了气,异口同声地喊道:“日清日结。”
如此浩大的声浪,直接是将赵师震慑懵逼了。
李伯言朝身后甩了甩头,道:“诸位还不去上工?等着白拿工钱不成?”
身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