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虽勇,却没这个自信,率两千残兵,去硬冲皇甫嵩的五千精兵。
无奈之下,他只有在城头耐心的等待,寄希望于吕布能识破苏哲的奸计,成功的杀到陈留城来救他。
一等就是整整一日。
黄昏时分,北面方向突然间尘雾大作,似有万千兵马杀奔而来。
张辽精神立刻一振,想当然的以为,是吕布率军杀到了。
转眼间,张辽振作起的精神,便又萎靡下去。
因为他看到,皇甫嵩那五千兵马,并没有半分骚动,依旧是屹立不倒。
这就是意味着,北面袭来的兵马,非是吕布的援军,而是苏哲的主力。
果然,那支大军渐渐驰近,铺天盖地的苏字旗号撞入眼帘,让张辽的失望彻底的落空。
“莫非,温侯当真中了他的奸计不成?”张辽心头捏了把汗,越发的不安。
苏军主力逼近,会合了皇甫嵩所部,却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在北门城前,堆起了一座小山。
那座小山,赫然竟是用一颗颗人头所堆彻!
这一幕,把城头的两千吕军士卒,看的是毛骨悚然,胆都快要吓破。
张辽心在滴血。
他知道,那一颗颗人头,皆是前来救他的援军的人头。
这么多人头,竟味着吕布惨败已是事实。
而苏哲,将这些人头堆积在这里,就是为了震慑他手下士卒的人头,来瓦解他们的精神斗志。
“苏哲,我原以为你会围攻陈留,没想到你竟直接冲着温侯的援军去,这一招釜底抽薪,当真是够狠!”
张辽拳头狠狠的打击在了城垛上,语气神情中,既是愤恨,又流露着深深的敬意。
正当这时,苏军军阵如浪而开,苏哲穿过从容,出现在了阵前。
他在一队亲军的保护下,缓缓步入北门,离城数十步的距离,停下了脚下。
苏哲扫了一眼城头,高声道:“张文远何在。”
张辽神色一震,只得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张辽在此,城前的可是大将军苏哲。”
“不错,正是我。”苏哲坦然承认。
城头的吕军士卒,又是一阵的惊慌骚动,好似苏哲乃是魔王一般,令他们恐惧不已。
苏哲则一指旁边的人头小山,冷冷道:“张文辽,吕布已被我杀的惨败而逃,五千援军全军覆没,你已无路可走,只有开城归顺我苏哲,否则,你和城中的两千士卒,下场就是如此!”
第三百二十七章 招 降()
他要召降张辽!
张辽是谁,那可是历史上魏国的五子良将,逍遥津一战,八百大破十万吴军,传奇般的存在。
苏哲征战天下,光靠黄忠徐晃等几位大将,显然是不够的,张辽这等将帅兼具的大将,正是他急需的人才。
只可惜,张辽虽然有才,却没遇上明主,跟着吕布这样的主子,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一直以来也就没有什么抢眼的表现。
苏哲却知他是一块金子,只要重用他,给他机会,必定能绽放光芒。
城头上,张辽听得苏哲的威胁,不由眉头一皱。
他轻吸一口气,大声道:“苏子明,你不愧是九奇之首,温侯输给你输的一点都不冤,我张辽佩服。”
话锋一转,张辽脸上涌起傲然,冷哼道:“可惜我张辽乃七尺男儿,岂会被你几颗人头就吓到了,向你屈膝投降。”
他的回答,也在苏哲的意料之中。
历史上的张辽,跟随吕布多年,多少次处于危急关头,都没有背叛吕布,直到吕布被曹操所杀之后,他在被俘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降了曹操。
这样一个张辽,岂会因他三言两语,就下跪投降,若是那样的话,苏哲反而会对他瞧不上眼。
当下苏哲嘴角扬起一抹冷笑,高声道:“张文远,事关生死,你也别急着做决定,我给你几天时间,你好好考虑考虑。”
说罢,苏哲拨马转身,扬长而去。
“大将军,我们不趁势攻城,一举将陈留拿下吗?”归阵后,皇甫嵩不解问道。
苏哲却淡淡道:“攻下陈留城是易如反掌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张辽是一员将,若能收服了他,远胜于拿下一座陈留城。”
当下,苏哲便下令,三万多大军沿陈留城四面下寨,把整座城池围个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不许放进去。
苏军如潮而来,又如潮而退。
城头上的两千吕军士卒,无不长松了一口气,各自抹着额头上的汗珠,庆幸自己逃过了今日一劫。
一双双几近于哀求的目光,却巴巴的望向了张辽,那眼神,似乎都在哀求着张辽,能够识时务一点,开城投降。
毕竟,连吕布都被苏哲击败,抛弃了他们,他们又何苦于为一个抛弃他们的主公死战到底,赔上一条性命呢。
张辽能够感受得到,左右这些士卒们,是如何迫切的想要投降苏哲,以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
他却不能有所表露。
他脸色凝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令下去,各部严防死守,时刻警惕。”
他这番话,摆明了是要继续抵抗,并没有半点投降的意思,左右士卒们都显的有些失落。
张辽一拂袖,转身大步流星的下了城,直奔郡府。
砰!
回到郡府大堂,张辽把头盔狠狠的砸在了案几上,神色凝重,沉思不语。
“温侯已经抛弃了我,我若死守下去,最多坚持三日,城池必被攻破,只有死路一条,我张辽大好男儿,一身的武艺才华,还没有扬名立万,岂能死在这种地步……”
“可是,若叫我张辽,就此投降于他,我又心有不甘,那苏子明虽然也是英雄,可是……”
张辽纠结了许久,蓦然间,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当即叫左右笔墨伺候,亲手写下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城外苏军营中给苏哲。
……
入夜,苏军大营。
中军帐中,苏哲拿到了张辽写给他的那封亲笔书信。
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这竟然是一封降书。
张辽在这封降书中声称,他已决定顺应天命,归顺于苏哲,为苏哲效犬马之劳。
怎奈那两千士卒中,有不少吕布的嫡系士卒,抵死不肯随他投降,还宣称万不得已,要一把火烧毁陈留城,叫城中万余百姓随他们一起陪葬。
故张辽不得已之下,才向苏哲提出,明日是否能在南门率大军接应,他到时候会打开城门,放苏哲大军入城,一举荡平那些死忠于吕布的顽逆之徒,以免陈留一城百姓被生灵涂炭。
“有意思,白天张辽才拒绝投降,这会功夫就回心转意,要求降了。”苏哲笑着将手中降书,示于了众人。
众将一听张辽要投降,自然是求之不得,皆想着若能不战而下陈留最好。
毕竟,连日行军,长途奔袭去伏击吕布,已令将士们耗了不少体力,眼下人困马乏,谁都不愿意再打攻城战这种硬仗。
皇甫嵩接过书信看了几眼,便点头道:“这个张文远原本为丁原的部将,丁原被吕布所杀之后,才率众追随了吕布,说起来张辽倒并非是吕布的嫡系部将,他选择背弃吕布,归顺大将军,倒也在情理之中。”
苏哲只是一笑,目光看向了庞统。
庞统将连书信看都不看,便冷哼道:“主公也说了,张辽乃是一员大将之才,既是大将之才,岂能连区区几个顽逆的部下都镇压不住,还需要向主公求助?不用说,他这必是诈降!”
此言一出,众将神色皆是一震。
皇甫嵩捋着白须,沉吟片刻后,点头道:“照你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那你以为,张辽这封诈降书的用意何在?”
庞统却未答,向着苏哲会心一笑,说道:“张辽想干什么,不用我说,想必主公已猜到了吧。”
“知我者,果然唯有士元也。”
苏哲一声感慨,方才冷笑道:“张辽的雕虫小技,岂能瞒过我的眼睛,我料他不过是借诈降,想把我引到南门方向,他却趁机从北门出逃。”
庞统笑而不语,显然苏哲所想,也正是他心中所思。
皇甫嵩听罢,恍然省悟,便点着头赞叹道:“还是大将军智谋超凡,识破了张辽的诡诈,老夫险些被他给骗了。”
感叹过后,皇甫嵩又问道:“既然大将军已经识破了张辽的诡计,但不知大将军打算如何对付。”
“还能怎样,当然是给张辽准备一个惊喜了……”
苏哲嘴角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眼眸中,一丝深深杀机涌起。
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伏大将()
黎明之前,天色昏暗。
陈留城北门,悄然打开,吊桥缓缓放下,张辽一马当先,提刀奔出城门。
身后,两千残败兵将,个个心怀着不安,紧紧跟随而出。
借着未明的天色,张辽带着这支人马,悄悄的向着北面摸去。
那两千士卒,个个紧绷着神经,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张辽也神色凝重,一双鹰目时刻扫望着四面,万分警觉的样子。
他带着两千残兵,偷偷摸摸的溜出了一里多地,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苏军北面围营之间,仅有的缝隙中钻了出来。
张辽暗暗松了口气,心忖:“北面果然防备松懈,看来我的诈降计起作用了,苏哲把他的人马统统都调往南面,等着接应我,我张辽果然命大……”
“杀——”
“杀——”
就在张辽心下庆幸时,突然,正前方向,杀声如潮而起,撕碎了黎明前的沉寂。
一瞬之间,无数的火把点起,无数的苏军士卒从昏暗中杀出,堵在了他们的前边。
军阵之前,苏哲缓缓策马同,扬鞭指着张辽,冷笑道:“张文远,你以为你的雕虫小技骗得了我,计策已失败,你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张辽身形剧烈一震,脸色骤然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