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却强颜一笑:“主公误会了,彧只是说,凭我们自己的实力,已无法与那苏哲抗衡,但不代表我们无力回天。”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色,忙道:“文若还有什么回天之策吗?快说来听听。”
荀彧便道:“眼下袁绍已一统河北,挥师南下已成定局,为今之计,我们只要集中全部兵力,死守住都昌,只要耗到袁绍大军南下之日,我青州的危机自然便解除。”
“袁绍么……”曹操眼眸一亮,猛然间省悟到了什么。
荀彧接着道:“袁绍大军南下,目标必是许都,介时苏哲便只能率主力回师,正面迎击袁绍。那个时候,不但我们的危机解除,徐州也将兵力空虚,我们便可卷土重来,一举拿下徐州。”
“介时,不管苏袁之战是谁胜谁负,二人必定是两败俱伤,而我们却据两州之地,坐山观虎斗,苏哲若胜,则我们趁势蚕食袁绍的地盘,而若袁绍胜,我们便能趁机收取苏哲的地盘。”
“介时,无论苏哲还是袁绍,他们就会发现,他二人斗了个你死我活,到最后,却是主公获利最大。”
“至于再然后嘛,那就是后话了。”
曹操听过荀彧一番分析,如同拨云见日一般,连日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也在这一刻烟销云散。
他眼中精光闪烁,重新又燃起了希望之色,似乎于绝望中又看到了光明。
沉吟许久后,曹操哈哈一笑:“文若言之有理,就算我们把整个青州输掉又怎样,只要我们还剩下最后一城,撑到袁绍大军南下之时,我们就还有回天的希望!”
荀彧松了口气,满意的一点头,拱手赞道:“这才是彧所认识的那个,百折不挠的曹孟德呀。”
曹操一笑,回过头来向众将道:“荀文若的话你们都听到没有,我们还有希望,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精诚团结,守住都昌城!”
“死守都昌——”
“死守都昌——”
身后众将们斗志再燃,声震九天,一个个又恢复了志气。
曹操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回头望向南面方向,喃喃道:“苏哲,我曹操就算拼上最后一口气,也要跟你斗下去,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他正暗暗发誓之时,身后一骑飞奔而来,正是曹洪,手里还拎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袱。
曹洪勒马于前,滚鞍下马,扑倒在了曹操跟前,泣声道:“主公啊,你一定要为子孝兄长报仇啊~~”
曹操脸色一变,感觉到一丝不好的预感,急道:“子廉,你哭什么,子孝他到底怎么了?”
曹洪擦着眼泪,哽咽啜泣,颤抖的双手,缓缓的将手中那个血淋淋的包袱打了开来。
一颗血腥的人头,赫然撞入曹操眼中。
曹操心头一震,身形晃了一晃,已然猜到了什么,却暗暗咬牙,始终不敢相信。
最后,他还是深吸一口气,仔细的向人头看去,终于认出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曹仁!
那颗首级,竟是曹仁的人头!
“子孝啊~~”曹操一声悲呛大叫,翻身跳下马来,几步扑向了那人头。
看着那张血污的脸,曹操是痛不欲生,放声大哭起来。
半晌后,他才缓过神来,恨恨怒道:“子廉,这到底是谁干的,是谁干的?”
曹洪泣声道:“这是那苏哲派人刚刚送到的,是子孝哥被苏贼所俘,宁死不屈,被苏哲给杀害啦。”
一记重锤,狠狠的击打在了曹操的胸口,瞬间砸到他怒气攻心。
“啊呜~~”曹操一声闷哼,张口吐了一滩鲜血。
左右荀彧等人大惊失色,急是扑了上去,将摇摇欲坠的曹操扶住。
此时此刻,曹操已是恨怒填胸,整个人悲愤到几乎要晕过去。
那可是曹仁啊,曹氏宗族第一大将,眼他曹操一起长大的堂兄弟。
这样一个亲人,一个栋梁大将,就这样被苏哲给杀了,他如何能不怒到吐血。
他更清楚,这是苏哲在用曹仁的人头,公然放出最后的通牒,明告诉你曹操,若你还要继续抵抗下去,曹仁便是你的下场。
这时,曹洪又咬牙道:“主公啊,不光子孝兄长被杀,就连那李典,也投降了苏贼啊。”
又是一记闷锤,曹操胸口一痛,险些又喷出一口鲜血来。
李典,那个早年就追随他的大将,多少次危机之下,都不离不弃,而现在,竟然为了贪图保命,投降那个苏贼狗贼。
曹操不仅是愤怒,更是心痛欲绝。
“苏贼,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啊~~”
悲愤之极的曹操,一声咆哮怒吼,怒血冲脑之下,整个人晃了晃,立时晕倒在地。
第四百三十章 大义与小义()
都昌城,州牧府。
当曹操幽幽转醒之时,发现自己已躺在了榻上,四周是荀彧,郭嘉,曹洪等谋臣武将,一个个都神色焦虑不安。
“主公,你总算醒了,太好了。”荀彧赶紧扑了过去,将曹操的手握住。
曹操挣扎着坐了起来,看到曹洪时,不禁又想起了曹仁,想起了那张血淋淋的头颅。
他却已没有先前那么悲愤恨怒,似乎是在连吐几口血后,把他满腹的怒火也宣泄了出来,心情倒比先前平静了许多。
“子孝的首级呢?”曹操有气无力的问道。
荀彧一脸担忧,生恐曹操再怒气攻心,只小心翼翼道:“主公放心,子孝将军的首级,我们已经用盛棺装了起来。”
曹操微微点头,无力的拂了拂手:“明日命全军披麻戴孝,我要风风光光的大葬子孝。”
“我这就叫人去安排。”荀彧见曹操没有再怒火攻心,暗暗松了一口气。
曹操接着又道:“我料那苏贼很快就会率军杀到,尔等都打起精神来,做好守城准备吧,这一次,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输了。”
曹洪拱手道:“主公放心,我们定当拼了死命守城,为子孝兄长报仇雪恨。”
其余众将们,也纷纷表态,声称要与苏哲决一死战。
曹操这才称感欣慰,脸上燃起几分决毅,咬牙道:“好,有你们这番话我就放心了,咱们就齐心协力,这次定要那苏哲尝尝折戟城下的滋味。”
……
青州以西,黄河南岸,高唐渡。
刘备带着领数百残兵败将,在黄昏时分,步向了渡头。
望着滚滚黄河,刘备终于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喃喃道:“日夜兼程,总算是赶到了,只要渡过黄河,就是袁本初的地盘了……”
“大哥,我们真的要去河北吗?”关羽有些不甘道。
刘备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摇着羽扇,淡淡道:“河北只是我们歇脚之地,我们真正的目的,乃是前往长安,从董卓的手中夺取关中。”
关羽眉头一凝,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张飞却不屑一哼:“说的倒是容易,你以为董卓是三岁小孩么,说被你抢了地盘就被你抢了,你别把我们给带进火坑里去呢。”
诸葛亮对张飞的讥刺之词不屑一顾,只淡淡而笑。
刘备却脸色一沉,喝道:“翼德,休要阴阳怪气,对诸葛军师无礼。”
“我哪里阴阳怪气嘛,我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张飞嘟囔着,闷闷不乐的闭上了嘴巴。
刘备讪讪看向诸葛亮,陪笑道:“翼德素来有口无心,军师莫要见怪才是。”
“无妨。”诸葛亮大度的一挥羽扇,“张将军心直口快,亮向来很欣赏。”
刘备这才松一口气,继续拨马前行。
前方已近渡头水营,营门打开,百余人马列阵于营门前,为首一将正是曹休。
刘备眉头暗皱,压低声音道:“军师,我们没有曹操的通关令牌,曹休绝不会轻易放我们过河,呆会碰面之时,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冷冷道:“这有何难,呆会主公只需说是事出仓促,来不及向曹操请到令牌。”
“那若曹休秉公行事,没有令牌就是不肯放行呢?”刘备担忧道。
诸葛亮眼眸中掠起一道杀机,沉声道:“若真如此,主公就看我信号行事,一旦我把羽扇背到后边,主公就突然发难,斩杀曹休,杀散其部众,强行夺船渡河。”
刘备脸色一变,面露几分难色,说道:“这样不太好吧,那曹孟德到底待我不薄,我背弃了他多少有些亏欠,如今若再杀了他的侄儿,似乎有违仁义啊。”
诸葛亮淡淡道:“义有大义小义之分,主公所作所为,乃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是为大义,背弃曹操,辜负的乃是小义,为大义而舍小义,孰轻孰重,主公心中应该有一秆秤。”
刘备沉吟不语。
这时,张飞却嚷嚷道:“大哥啊,这回他说的话倒合我胃口,那姓曹的若敢挡咱们的路,宰了他便是,哪来的那么多顾忌,跟妇人似的。”
关羽也劝道:“诸葛军师所言极是,大哥为匡扶汉室的大义,就算杀了那曹休,小义有亏又如何,天下人自会理解大哥的苦衷。”
他兄弟二人一番开导后,刘备紧皱的眉头便缓缓松了开来,深吸几口气,终于是放下了包袱。
当下他再无多言,只管拨马上前,与那曹休会面。
曹休不知刘备是临阵脱逃,疏于防备,只带了十几名亲兵迎上前来,隔着老远就对刘备先行见礼,颇为客气。
客套话过后,曹休问道:“不知玄德公不在前线相助主公对付那苏贼,为何反到我这远离战场的高唐渡来了?”
刘备无奈叹道:“曹将军有所不知,那苏哲乃九奇之首,实在是了得,曹公屡战屡败,实在是抵挡不住,只好叫备前往河北,去向袁本初求援。”
“那苏哲当真有这么厉害?”曹休惊道。
刘备点头道:“可不是嘛,不然以曹公的性情,岂会屈尊向袁本初求援。”
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