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哲熟知历史,岂会不记得,历史上的袁家可是斗到你死我活,官渡之战兵败,袁绍病死后,袁谭和袁尚两兄弟甚至直接开战,袁谭更不惜投降了曹操。
袁谭袁尚内斗不说,支持他们的河北士人和汝颍士人,也分为两派,斗了个你死我活,完全不顾袁绍的大局。
砰!
苏哲拍案而声,目光如刃,一身豪情狂燃而起,毅然道:“袁绍虽强,不过是外强中干,当年我不过荆州一小县令,就敢反了刘表,今日我手握中原诸州,雄兵十余万,还有尔等这些当世豪杰相助,我还怕他袁绍不成!”
长剑出鞘,苏哲剑指北方,豪然道:“袁绍敢来送死,我就叫他有来无回,咱们并肩一战,杀他个片甲不留,一鼓作气,趁势夺取河北,一统北方!”
苏哲自信无比,猎猎豪言,如雷鸣般轰响在大堂中,点燃了每个人的热血。
战意爆涨!
老将黄忠一跃而起,大叫道:“我等愿随主公死战,袁绍敢来,就叫他有来回无!”
张辽也慨然道:“主公百战百胜,袁绍又有何惧,一个字,战!”
众将斗志狂燃,热血沸腾,高昂的叫战声,山呼海啸般响起。
众将志在必得,苏哲信心大作,欣然道:“好!有你们这句话就够了,传我丞相令,即刻集结大军,与袁绍老狗决一雌雄!”
当天,丞相府的号令,遍迅速发出,传往四面八方。
除留镇许都的中军外,分布于各州的精锐之士,也迅速向许都方向集结。
苏哲眼下是手握荆豫兖青徐司加淮南之地,虽然经过战火荼毒,人口严重不足,但到底也有五个半州,满打满算也能凑齐近十五万兵马。
唯是这十五万兵马中,寿春方面要留给文聘近一万人马,防范江东的孙策。
青州方向,也得留给臧霸一万兵马,防范袁绍从青州方面的侧击。
而在洛阳和宛城一线,亦要留给李严近两万兵马,防范西面关中强大的董卓集团。
除此之外,各州要害之地,以及许都城,也要分出兵马留守。
抛开各处分兵,苏哲用来跟袁绍正面交锋的兵力,约在九万左右。
九万对二十万,光从兵力上来看,苏哲处于绝对下风。
那又如何!
以弱胜强的事,苏哲又不是没干过,仅仅一倍兵力的差距,对苏哲来说,已经算是形势不错。
在经过十余日集结,各处分兵部署后,苏哲留苏飞守许都,留董昭,满宠,马良等署理丞相府事,调拨粮草,他自己则率九万大军北上,前去与袁绍决战。
……
邺城之南。
战旗滚滚如涛,遮天蔽日。
刀枪如林,反射着耀眼寒光,几欲将苍天映寒。
南下的大道上,数不清的士卒正昂扬前行,帛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无数面“袁”字大旗,在傲然飞舞,彰显着天下第一大诸侯的威势。
从邺城通往黎阳的大道上,二十万袁军步骑,浩浩荡荡袭卷南下。
跟随着他们身后的,则是近三十余万民夫,数以万计的骡车,满载着百万斛粮草。
连兵带民近五六十万人,这一战,袁绍已是几乎调动了河北三州一切能调动的力量南下,志在必得。
袁绍却并没有急速南下,而是慢慢吞吞,以日行不过三十里的速度行军。
他的这份悠哉,仿佛胜券在握,早一日晚一日都无关紧张,苏哲只有被辗压的份。
甚至,袁绍还在幻想着,他大军尚未渡过黄河,中原诸州就已土崩瓦解,望风而降。
原因很简单,这场南北决战,正面交锋还未开始,激烈的舆论战就已提前拉开帷幕。
第四百四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早在袁绍出兵前,他便命麾下的大文豪陈琳,写了一道《讨苏贼书》,抄写了数十万份,派细作广散于中原诸州。
在这一道檄文中,袁绍历数了苏哲“十大罪状”,什么残害世族,欺辱名士,挟持天下,秽乱宫帏……
袁绍希望凭借这些檄文,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名望,二十万大军的兵威,足以令中原诸州陷入恐慌之中,各州士民纷纷背弃苏哲,转投于他。
那个时候,苏哲统治区内人心离乱,叛乱四起,只怕未等他大军南下,便已不战而溃。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袁绍的如意算盘。
日已入夜,袁军大营。
中军帐中,袁绍高坐于上,闲饮着小酒,听着谋士们念着各地世族们发来的暗通书信。
兖州,青州,豫州,诸州的世族豪强们,虽然被苏哲洗过一遍,遭受重创,但到底还实力尚存。
这些人在苏哲风头正盛之时,自然不敢表露出不满,只能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但实则皆怀不满。
袁绍,这个世族的代言人,如今挥师南下,在这些中原世族的眼中,俨然如救星降临,自然是令他们满怀希望,以为“黑暗”的日子终于要结束,光明就要到来。
这些世族们认定袁绍必胜,便纷纷发来密信,表明归附效忠之心,盼着袁绍能尽快灭了苏哲,救他们于水火。
袁绍听着这些效忠书,苍老的脸上,毫不掩饰得意之色。
“主公果然是天命之主,没想到这么多中原豪杰,盼着主公救民于倒悬,看来苏哲境内已是人心离乱,主公大军过河之日,便是苏贼人心崩溃,不自战乱之日。”
逢纪头一个站出来,对袁绍极尽恭维。
袁绍手捋白须,笑的更令霸绝自信。
这时,沮授却道:“主公,中原那些世家名士们不过是见风使舵之徒,他们无非是看到主公声势浩大,才纷纷表示效忠,实际上未必真肯起事响应。就算他们要响应,也必是在主公大破苏贼,胜负明了之时才会有所动作,所以这一战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过多,还得靠我们自己取胜才是上策。”
沮授的实话实说,令袁绍听着心中不爽,不由眉头微微暗皱。
沮授却不会察言观色,继续道:“多军的优势在于兵多,所以我以为,主公当率主力从正面南下,吸引苏贼主力阻挡,同时分兵从侧翼出击,直接抄袭许都,介时苏贼首尾不能相顾,必定不战而溃。”
分兵二字,令袁绍眼神一动,似乎被说动。
袁谭一见这情况,立时向逢纪郭图等人暗使眼色。
要知道,沮授乃是袁尚一派的人,若是他的献计成功,立下大功,就等于在为袁尚增光添彩,这是他们万万不愿意见到的。
郭图心领神会,眼珠子一转,即刻道:“公与此言差矣,主公二十万步骑大军南下,就当以绝对优势,正面辗压了苏贼,方能彰显主公的天威,什么分兵抄袭阴谋诡计,根本是多此一举,反而有损于主公天威,不用也罢。”
这番话一出,袁绍表情果然又傲慢起来。
想他出身何等高贵,本来就是骄傲自负之人,如今灭了公孙瓒,一统河北,更是骄狂自负到了极点。
郭图把袁绍的自负早就摸透,这般什么“天威”之类的马屁,正拍到了袁绍心坎里去。
袁绍遂一声冷哼,傲然道:“郭图所言极是,分兵抄袭,阴谋诡计,那是弱者才用的手段,我二十万天兵长驱南下,谁人能挡,我就是要用阳谋辗压了那苏贼,叫他只能眼睁睁的被我逼人绝路,却束手无策!”
袁绍话已放出,沮授还能怎样,只能闭嘴。
于是袁绍便继续不紧不慢的南下进军,坐等着中原世族群起响起,苏哲不战而败。
……
陈留城北,苏军大营。
袁绍不急着进兵,苏哲自然也不急着赶赴黄河防线,他要对着袁绍的节奏来用兵。
自大军离开许都后,他也是一路慢慢吞吞,花了三天时间才抵达陈留城。
安营已毕,苏哲将庞童和满宠召至帐中,共商军议。
“主公,近日汝南,泰山,济北等诸郡太守不断传回消息,说是当地的世族们蠢蠢欲动,到处都在散播袁绍大军将至,我军必败的谣言,严重动摇民心士气。”
满宠将手中的急报,一道道的念与了苏哲。
苏哲听罢,冷哼道:“这帮子世族豪强们,他们是把袁绍当成救世主了,看来我杀的他们杀的还是不够啊。”
满宠面露杀机,拱手道:“主公,这些人想必已密通袁绍,关键时刻扰乱人心,依法当诛,必须要严惩他们。”
庞童却劝道:“这些世族虽然该杀,但现在动手,势必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到时候各郡战乱一起,我们要分兵平叛不说,还要影响到军心士气,反倒中了袁绍的下怀。”
苏哲微微点头:“童儿所言极是,现在要忍一忍,对付那些世族,得打完这场仗再跟他们秋后算账。”
满宠却道:“但若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放任他们的话,只怕各地人心会越来越不稳。”
苏哲站起身来,踱步于帐中,思绪着对策。
片刻后,他眼眸一动,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不以为然道:“各地大的世族豪强早就被我打光,剩下的这些世族,单凭他们自己的实力是没办法生出事端的,唯有煽动当地百姓他们才有机会响应袁绍,所以,只要我们能安抚住百姓,任凭他们叫的再凶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庞童点头道:“丞相所言极是,不知丞相打算如何安抚住百姓。”
“民以食为天,当然是从吃上面下手。”苏哲回答的干脆。
吃?
庞童和满宠对视一眼,二人一时间未能领悟。
苏哲便道:“传令下去,对各郡在编民户减半粮赋,这些减下来的缺口,全部给我摊派在各地的世族豪强身上,由他们来负担。”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民的力量()
“减粮?”
庞童星眸一亮,点头赞道:“丞相此计甚妙,百姓所求者,无非是填饱肚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