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令传下,大军停止前进,准备就地扎营。
就在这时,郭汜飞奔而来,一脸惊慌的叫道:“太师,大事不好,匈奴人被苏哲杀的大败,损兵过半,连右贤王也被杀,残部已逃往晋阳!”
轰隆隆——
一道晴天霹雳,当空轰落。
董卓身形晃了一晃,肥硕的身躯险些从马上坠落下去,一张脸愕然扭曲。
时间仿佛凝固,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司马懿在内,表情都凝固在了惊愕一瞬。
“放你娘的狗屁,匈奴人六万铁骑,怎么可能败的这么快!”
董卓缓过神来,歇厮底里的冲着郭汜大叫
郭汜苦着一张脸,便把苏哲如何诱使匈奴人主动出击,又是如何提前埋伏下枯草,又如何在临阵发动火攻,烧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的经过,一字不敢漏的道了出来。
董卓惊愕到张大了嘴巴,跟听了天方夜谭似的。
司马懿也眉头深皱,眼眸中流转着隐隐恨意,那是智谋被苏哲辗压产生的深深嫉妒。
“他竟能提前预判两军交战地点,布下火攻计策,还主动示弱,诱使匈奴人大举进攻,计谋一环扣一环,精妙到这种地步,实在是……”
贾诩摇头一声叹息,脸上只余下了折服二字。
李儒也清醒过来,苦着脸道:“没想到匈奴人竟这般无用,岳父啊,这匈奴人一败,箕城必然失守,苏贼大军就可畅通无阻进入太原盆地,直逼晋阳,我们万万再拖延不得,赶紧赶往晋阳吧。”
他一句惊醒了董卓,此时的他,嘴里的酒瘾早就烟销云散,心中统统被惊怒填满。
“于夫罗那个没用的废物,废物啊!”董卓一副恨其不争的狰狞,咬牙切齿的大骂。
骂归骂,董卓却不敢再迟疑,当即下令,全军停止扎营,即刻起程直奔晋阳城。
董卓人还没到晋阳城时,半路上就给各县下令,命各县将所有的物资都迅速送往晋阳,做到坚壁清野,绝不给苏哲一粒粮食。
可惜,他坚壁清野的战术,早就在苏哲的意料之中。
攻下箕城后,苏哲一面以主力向晋阳正面推进,一面则分出数股兵马,直载晋阳周围的榆次等城池,抢先一步将当库存的粮草据为己有。
经过这一番搜刮后,苏哲手中所握的粮草,足以支撑他的大军一两个月之用。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现在太行山马上进入雨季,道路变的泥泞不堪,粮草运输不再便利,他也能用抢来的粮草做补充,勉勉强强的撑过雨季。
苏哲的举动,令董卓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粮草问题解决,苏哲再无后顾之忧,当即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晋阳城而去。
两天后,十五万的苏军进抵晋阳城东南方向。
此时,董卓已率两万兵马抵达了晋阳,会合败退回来的三万匈奴兵马,勉勉强强凑够了近六万兵马。
敌军有六万之众,晋阳城也乃天下坚城,非一朝一夕阳可破,苏哲也不急于攻城,先叫将士们于晋阳城东面南面一线下寨。
时年春末夏初,苏董两军,于晋阳城下,形成了对峙之势。
……
汉中,南郑城。
刘备高坐于上,手里拿着从并州发回的最新情报,脸上流转着阴晴不定的表情。
半晌后,他放下情报,叹道:“这个苏贼,一如既往的用兵如神,没想到匈奴人在他手下走不过一合就败了。”
“匈奴人有勇无谋,败给苏哲也在情理之中,倒是匈奴人一败,董卓必会被苏贼困在晋阳,却是给了我们一个拿下长安的好机会。”
阶下的诸葛亮轻摇着羽扇,年轻的脸上流转着一丝胸有成竹的淡淡微笑。
刘备眼眸一亮,却又道:“董卓虽去了晋阳,但长安城还有董璜镇守,还留有三万重兵,一旦我们有所动作,董璜就会从容封锁各处谷口,想取长安,只怕不易啊。”
“容不容易,主公看过这封信后再下定论不迟。”诸葛亮诡秘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逞给了刘备。
刘备心怀着好奇,接过书信一看,眼中瞬间涌满了惊喜。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为什么背叛我!()
“此人所说,当真可靠?”刘备的情绪显的略有几分激动。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此人自归顺董卓以来,一直不被董卓信任,亮以为,他是真心想归降主公。”
刘备腾的站了起来,手拈着那封书信,踱步于堂中,思绪飞转,权衡着利弊。
半晌后,刘备蓦然转身,豪然道:“好,就这么办了,一切听从军师安排。”
诸葛亮微微点头:“有此人相助,拿下长安,夺取关陇不在话下,但主公必须要记住,董卓根本不配做我们的敌人,苏哲才是我们的大敌。”
“我当然不会忘记。”刘备脸上燃烧着自信,“那苏贼所依仗的,无非是过人的智谋,还有他呼风唤雨的妖术而已,如今我有军师这等麒麟之才相助,同样能呼风唤雨,那苏贼还有何可惧。”
“主公谬赞了,主公可别忘了,辅佐主公的可不止亮一人。”
诸葛亮言语意味深长,微微侧身,羽扇指向了另一名年轻的文士。
刘备蓦然省悟,忙笑呵呵道:“那是自然,我不光有你这麒麟之才相助,还有九奇之一的绝鹰辅佐,有你二人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为我左右臂,那苏哲还有何惧!”
那被称为“绝鹰”的年轻文士,得到刘备的盛赞,却不似诸葛亮那般谦虚,脸上燃起坦然的傲色。
随后,他便干脆利落道:“用兵之道,贵在神速,主公既然已决意反董卓,就当义无反顾,尽起巴蜀之兵,务必要做到一击功成。”
刘备深以为然,一面令诸葛亮继续联络内应,一面令镇守成都的关羽,暗中调遣蜀中之兵,前来汉中助战。
……
并州,晋阳城。
城外苏军十几万大军,正在日夜修筑营寨,土墙和壕沟,大有把晋阳城围成第二座黎阳城的架势。
城内,董卓却并不着急,终日饮酒作乐,俨然已经从匈奴人大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董太师啊,咱们这么纵容苏哲从容围城,只怕不太妥吧,当年黎阳被围,何等惨烈,想必太师也有所耳闻。”
作为降将的高干,一直都不敢随意发声,但这个时候,却忍不住提醒起董卓来。
没办法,他要为自己的存亡负责。
前番他以并州献降董卓,以为可以凭借董卓的力量,阻挡苏哲的入侵。
他却万万没有料到,董卓竟这般不堪一击,被苏哲杀的连战连败,一路被人家打到了晋阳家门口。
晋阳若再一失,并州必定守不住,到时候,他就只有跟着董卓逃往关中。
那个时候,他高干对董卓就失去了用处,以董卓的残暴性情,哪天看他不顺眼,宰了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高干急了,他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帮着董卓守住并州。
“高干,老夫问你,苏贼有多少兵马?”董卓却不以为然的问道。
“城外之兵,至少也有十五万吧。”高干眼神狐疑,不知董卓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董卓灌一口酒,再问道:“那老夫再问你,老夫麾下有多少兵马?”
“加上匈奴的盟军的话,应该在七万左右吧。”高干又回答道。
董卓便冷笑道:“你也算是带过兵的人,那老夫倒要问问你,你可听说过,仅凭两倍的兵马,就想把一座城池围成水泄不通吗?”
高干哑然,神色蓦的一变,似乎明白了董卓的言外之意。
董卓鄙夷的目光瞟了他一眼,不再跟他废话。
司马懿却宽慰道:“高将军莫要太过担忧,苏贼眼下的兵马数量,绝无可能把我们晋阳城围死,况且我们的骑兵还远胜于他,可以派出大股骑兵,袭扰他的粮道,早晚能逼的他粮尽而退。”
高干默然不语,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因为司马懿所说,实在是太有道理。
沉默半晌后,高干才叹道:“或许司马公子说的没错,但我却记得,我的舅舅袁绍,还有那曹操,他们哪个的骑兵不比苏哲多,最后却都输的一败涂地,身首异处。”
司马懿神色一变,高干这番话,竟让他不知怎么反驳。
董卓却怒了,沉声道:“高干,你什么意思,你难道想说,老夫早晚也会跟袁绍曹操一样,会身首异处吗?”
高干这才意识到自己出言不妥,顿时脸色一变,忙道:“太师误会了,末将绝无此意。”
他辩解之时,额头已悄然浸出了一层冷汗。
董卓冷哼一声,赖的再跟他多嘴,只管大口大口的灌酒,顺便再对怀中的美人上下其手。
就在这时,匆匆的脚步声响起,满头大汗的李儒,跌跌撞撞的冲入了堂中。
“太师,大事不好,天塌啦,天塌了啊!”
董卓吓了一跳,他还是头一回看到李儒这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完全乱了分寸。
“李儒,慌什么慌,到底发生了什么?”董卓厉声喝问道。
李儒几乎用哭腔道:“太师啊,关中发回急报,那刘备率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璜弟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已然失了长安城,正向并州逃来!”
轰隆隆!
一道惊天闷雷,轰响在了大堂中,瞬间把所有人震到愕然变色。
董卓,司马懿,贾诩,高干,无不骇然变色。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董卓更是惊到语无伦次,整个人都懵晕的状态。
司马懿最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急道:“长安有大公子坐镇,有兵马三万之多,怎么可能轻易让刘备从子午谷偷袭长安?”
李儒苦叹道:“璜弟本来是严防着汉中通往关中的各条谷道,可防守子午谷的马腾,却暗中勾结了刘备,放那大耳贼率大军通过子午谷,二贼合兵一处杀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