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尼奥斯岛上还有四十万人本人口以及十万日本民兵,都是效忠二王子的,还有五十万日本本州岛的民兵,以及精锐的大名将军的部队。

    在代替了冯铨指挥以后,赵晖日夜不停的进攻德尼奥岛,双方在一线交战,死亡都是以万人计算。

    新鲁府军队里面的日本兵,还有东南亚土著士兵,南洋土著士兵,以及三王子答应支援的两万士兵都在最前线战斗,后方是汉人为主的士兵镇守营地,防线,大本营,还有城池,汉人士兵和军官都压在后方保持对这些土著军队的控制。

    在此情况下,薛红觉得在没有解决日本人之前,华夏王国不适宜同三王子翻脸。

    至于三王子现在怎么做,怎么骄傲,薛红能猜到,因为华夏军请求他出兵打日本,他觉得强大的华夏军也要求他,因此他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回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但是他显然高兴的太早了。

    他把自己的猜想写成奏折,再次派遣了一艘交通船送回华夏王国首府金陵。

    张强接到报告,只是对金麒道:“告诉他,由着洪天炮嘚瑟一阵吧,现在我们可能要面对的局面要比较严峻,发展和战争,同葡萄牙人的战争,也许是同西班牙人的战争。”

    (本章完)

第770章 亏了还是赚了() 
张强很是冷静,如今的确得用三王子作战,所以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不能中断,现在华夏元已经全部通行整个华夏,琉球王国,日本,虽然日本有巨量的金银,但目前四面围困下,日本也没有什么办法,没有华夏元他们购买不了东西,华夏王国不接受金银交易。

    当然如果你同华夏王国官方交易还是接受的,但毕竟量少,现在张强的华夏王国粮行国库里面存的金银珠宝能把后世的中国买下来,有足够的能量应付平时的一些少量的金银交易和一帮的还是相信金银的百姓的兑换,同时能把发行出去的华夏元面值全部兑换出去还多很多。

    以前发现华夏元是金银少,属于增发,现在发行的华夏元都赶不上金银的增量,所以现在华夏王国很富裕,非常富裕。

    每年发行一千万的华夏元,收旧放新,只增量一百万华夏元,根据统计,流落市场上的华夏元已经有五十多亿了,库存还有三十多亿华夏元,当然这么多的钱大部分都在官方手里,各部门手里都有一两个亿的华夏元储备,市场上各商人手里没有存入粮行的大约十个亿华夏元,存入粮行的华夏元有二十一个亿,普通百姓的存款大约十三个亿,商人的存款大约九个亿,商人们还是相信自己手里有钱比较好,一半是在流通,一半是被像金银一样秘密收藏在库房,地窖里面了。

    根据军情部统计,流通到大清地方上的华夏元为两千多万,流落在大金的华夏元为三千五百多万,其他草原上和更远的西域等地方的总和为六百万华夏元。

    郑成功哪里有七千万,通过交易交回来的有一千六百多万,流落在东南亚的有大约三百万华夏元,流落在泰西人手里的大约有八十多万华夏元。

    而流落日本的有九百万华夏元,通过两次战争,占据了鹿儿岛九州岛,四国岛之后仅仅收回了七十万华夏元,这些华夏元以战利品方式进入国库,销毁,然后再次发行了新的七十万华夏元。

    这七十万华夏元暂时还在粮行总行等待使用出去。

    根据军情部统计,华夏军援助三王子的华夏元有三百万,流通在琉球王国的却有三千万之多,这是先前同鲁国交易的时候流通出去的,琉球王国国库只有四百万华夏元,其他的都在琉球王国官员和各部门,各个商人家族手里。

    而华夏王国支援琉球王国的物资和兵力,船只,人力计算,琉球王国起码欠华夏王国七千万,等于是把琉球王国卖了都不够还的。

    这次既然三王子决定甩开华夏王国,那么华夏王国就需要追究欠款了,每个月支援他们大约二十二万华夏元的物资,但需要他们作战付出的努力却达到了五十万华夏元,薛红很快同三王子达成交易,每个月三王子用十万日本百姓俘虏抵偿债务,大约十万华夏元,而他们打下的土地折算成四十万元,无论他们最后在日本打下多少土地都每个月相当于四十万华夏元。

    放出去二十二万华夏元,收回来五十万华夏元,每个月赚二十八万华夏元,当然这不是赚,这是收欠款,到现在除了获得了三王子拖住大王子,攻打二王子,帮忙打日本人,帮忙接收一些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以及反华夏王国的汉人这几个战略目标以外,实际上华夏王国在这件事情上是亏的,亏得厉害,不过相对于国家大义来说,华夏王国赚了,赚了两块领地,还给日益庞大的日本人予以重击,正在解决千年以来华夏民族的心腹大患。

    亏了还是赚了?

    当然是赚了,就在三王子得意自己欠了那么多钱,好像很久也还不完,而且还能利用日本人在,继续赚华夏王国的,利用华夏王国增强自己的国家的时候,张强却在静静的看着他。

    任由他赚那点小钱,华夏元几十亿的资财,根本不怕他欠个几千万。

    他现在关注的是三王子开港以后,葡萄牙人舰队的动作,他已经去信给第三舰队的分舰队守备,把他骂了狗血喷头,竟然放葡萄牙人的舰队进来,随后阮进以水师总监的名义下令撤掉第三舰队驻宝岛州分舰队的守备将领,调第一舰队的一名守备将领带着他自己的舰队司令部去接管那支分舰队。

    然后阮进下令配合军情部和监察部人员,组成一个调查组对这次放葡萄牙人舰队进入宝岛南部海域的事件进行调查。

    如今华夏军水师掌权的已经是华夏军水师第二代了,很多老海盗,老水师兵都已经退休了,不是去水师军校教学,就是回家颐养天年了。

    这么多年来没有打战,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悠闲的生活了。

    张强要在战争到来之前把水师整顿一下。

    这些天来,华夏军军情部开始搜集泰西人的情报,葡萄牙人组成的舰队在经过几年以后重新满血复活,还比较强大了。

    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虽然有竞争,但那是在他们国家哪里,在这东方,作为商业对手也有竞争,可面对大明,面对大清,或者说汉人,他们还是很团结的,他们哪能忘了他们同华夏军的夺壕门境的仇恨。

    葡萄牙人在失败以后,退回了马六甲,在哪里经营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荷兰人则退回了巴达维亚,西班牙人有吕宋马尼拉,英国人有果阿岛,以及印度。

    虽然印度哪里有法国人,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很多据点,也很混乱,可大家一般还是相安无事,更由于华夏军的出现,使得他们更加和睦起来了,近几年都没有相互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的事情。

    这个时期的印度英国人还没有同荷兰人瓜分印度,还没有完全征服印度,也只是占据几个港口,征服几个土司而已。

    由于先前联盟的泰西军在壕门境惨败,这期间他们同华夏王国土地上的贸易几乎为零,损失不少利益,虽然还有南洋,印度的香料和茶叶,生丝可以进行贸易,可这相比从华夏取得的上好的生丝,茶叶,陶瓷,日本的金银,等等货物,那是重大的损失,几乎相当于把百分之九十的贸易份额丢了,每年近三千多万白银的贸易没有了。

    因此这次泰西人组织了强大的海军再次来远东,葡萄牙人的这支舰队是在几年的时间内积攒下来的,毕竟以他们的航海水平要从欧洲来远东,一次行程得走一年时间,几艘千吨战舰要走到远东,来到琉球王国,用了两年时间。

    虽然这些不是他们全部的战舰,可也是百分之八十的战舰了,其余的留在马六甲海峡守卫他们的殖民地。

    (本章完)

第771章 大清要来() 
张强在研究葡萄牙人的战舰,三王子在忙着开港赚钱,华夏王国在忙着稳定国内,彻底融合各民族,纯化汉族,杜歌在忙着积蓄实力向他的老东家张强发起攻击,泰西人忙着积蓄实力复仇,重新打开华夏王国的市场,锋无羽的兵团正在同尚可喜的大清游击队忙着抢占四山州的地盘。

    大清正忙着收拾大金国呢,这大金国的豪格要说人是一个猛人,要说打战,打了几十年了,也算是一个百战老将了,可他还真打不过大清,因为大清有康熙这个逆天的货。

    这货别看才十几岁,可现在他已经把大清收拾的差不多了,服服帖帖的,现在已经把几个王爷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抄家灭族的抄家灭族,收拾完了,而且重新启用大清汉人为官,把整个大清弄得政通人和了。

    丢失了大半个大明江山,人家把蒙古八年理顺了,几十万蒙古人还是人家的铁杆,后方辽东发展的也不错,还征服了朝鲜,从朝鲜弄来十来万奴才,战斗力还不错,不过他没有交给鳌拜,鳌拜还在前线打豪格呢,交给鳌拜的还是蒙古骑兵,汉军旗,绿营兵这些旧时代的冷兵器部队,自己手里掌握着十几万朝鲜火器兵,十来万蒙古兵,五六万清军八旗兵。

    鳌拜也没有前世那样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康熙杀掉,而是委以重任,继续攻伐大金国,前些时候被华夏军支持的大金国打的败退百里地,后来又反攻回去了,又回到了汾阳地面上去了,豪格坐在并州城里面,守着那点地盘打打不赢,赶赶不走,却是也比较窝囊。

    双方的战争也快打了十年了,死伤二百多万人,现在有点打不动了,都有些偃旗息鼓的样子,不过实际上大清是越打越结实了,大金国是越打越弱了,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煤炭和石膏矿出口华夏王国,可也无法填补战争的无底洞,

    此时,索尼已经死了,辅政大臣已经只剩下了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而新崛起的大清重臣索额图,纳兰明珠,周培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