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索尼已经死了,辅政大臣已经只剩下了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而新崛起的大清重臣索额图,纳兰明珠,周培公,姚启圣,熊赐履,施琅,张伯行,南怀仁,汤若望等等人物活跃在朝堂之上,本来还有李光地和李光熊,不过现在这两人在张强的华夏王国。

    还有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等汉奸,不过吴三桂如今正背萧飞兵团打的叫苦连天,要不是张强还顾着如果消灭了吴三桂,华夏军转到大金国背后,大金国会胆战心惊的跳起来,张强肯定命令萧飞兵团灭掉吴三桂那个大汉奸。

    尚可喜被锋无羽追的躲狗洞,爬山洞,狼狈异常,耿精忠早被黄韬的骑兵旅消灭了,孔有德被李定国灭了。

    总的来说,大清国是在战火中逐渐强大起来了,而大金国却越来越弱了。

    蒙古人是烂泥巴扶不上墙,早就没有了当年忽必烈的那种强悍作风,整天马上酗酒闹事,然后靠着祖辈的英雄光环,畅想当年。

    远处叶尔羌人灭了准葛尔人,准葛尔人远遁万里,不知道去俄罗斯那个荒郊野外当少数民族去了。叶尔羌汗国一路从青海到大草原,到贺兰山下,到祁连山下,到康定地区,雄赳赳齐洋洋不可一世,疆域万里。

    不过却没有张强想的那样同蒙古人发生什么摩擦,蒙古人经过两次被叶尔羌汗国侵扰之后,侥幸的这十来年没有再遇到叶尔羌汗国的侵扰,在草原上生活的还算不错,有一种风吹草低见牛羊幸福既视感。

    辽东大地上黑土千里,沃野千里,虽然只有一季的粮食收获季节,之后就是漫长的寒冷季节,可也出产了不少粮食,养活了不少还没有达到臃肿的大清皇室以及女真人,还有超过女真人数倍的汉人奴仆,准确的说,以张强的观点来说他们已经不是汉人了,他们是形似汉人的大清人了。

    实际上如果不从一些服装和民族习惯,以及仔细的考究来看,其实女真人和汉人真的无法分辨谁是谁了,如今就更加模糊了。

    笼统的来讲,大清的人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五千万人口,加上朝鲜人两千五百万人,其人口已经接近了华夏王国的一半了。

    鳌拜不在朝堂,苏克萨哈和遏必隆,明珠,索额图,多隆,周培公等重臣在朝堂上同康熙商量着事情。

    康熙一脸稚嫩,绒毛没有退尽的嘴张开,对殿下的众人问道:“诸位爱卿,如今鲁国出兵抢占了高句丽的济州岛,也是我们大清的济州岛,你们认为该任何应对这件事情?”

    如今大清还是把琉球王国称作他们的叛徒洪承畴通过打劫抢来的鲁国,对于洪承畴三个儿子争位从而改变的各个王国并没有承认,三王子夺取琉球群岛之后已经改名鲁国为琉球王国,三王子就是不想顶着他老子抢来的国家的名头,他也想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苏克萨哈出列,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济州岛无所谓了,海外蛮夷之地,是原先的高句丽的土地,和我们没有任何的损失,倒也不必太在意。”

    周培公出列道:“陛下,高句丽现在被我国征服,算是我国的领土,济州岛也算是我国的领土,虽然先前一直是高句丽的士兵把守,可我们不能置之不理,高句丽国王已经三次上书请求上国派兵收复济州岛,他们的兵马无法攻上济州岛,哪里的鲁国士兵和鲁国水师太厉害了,高句丽的高屋船无法接近就被打的四散逃走,很多被击沉。”

    说这句话的时候周培公心里还是感叹一番,自从华夏王国崛起以后,越来越霸道了,而这跟着华夏王国的鲁国也霸道的厉害了,一句话不说,直接抢占了高句丽的济州岛,他算是看明白了,人家现在是留着大清耍猴呢,人家要推,只要有决心,一年之内这大清准完蛋,现在人家都不兴自己打你了,使唤小弟来打你,看看鲁国把日本打的,差点灭国了。

    要不是泰西人帮了一把,要不是我大清帮了一把,要不是鲁国突然内讧起来,这日本指不定早就被灭了。

    不过转眼看过来,周培公他们这些人还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天朝上国的德行,读书人最高的德行,他可是知道华夏王国是什么情况,哪里没有科举,也或者说科举就不是读书的,那是为了选官的,他认为选择的那些不是官,是官下面的小吏,不是正式的官,他感觉自己当个大清朝的大官天生高人一等。

    看不起华夏王国那些泥腿子们,感觉是一群造反起来的泥腿子,没有什么用,虽然知道这些人很强悍,也知道大清实力不能和人家比,可他还是觉得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大清。

    说完这句话,他没等其他人发表意见,就说道:“老臣认为应该派水师去帮助高句丽夺回济州岛,济州岛位置重要,是我们支援日本的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被鲁国掐断了,那么以后日本灭亡了,对我们的后方高句丽是十分不利的。”

    (本章完)

第772章 大清出兵济州岛() 
“各位爱卿,你们认为呢?”康熙坐在宝座上环视群臣,看到了汉臣姚启圣,对他道:‘姚爱卿认为呢?’

    姚启圣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周大人说的有理,再怎么说那也是我国的地盘,高句丽已经属于我们,现在还让他们保留着一套王室的行头,只是我们不想激怒其他的高句丽人,但高句丽失地对我们也是一种损失,因此老臣认为周大人说的对,就应该派兵攻占济州岛,到时候在哪里驻扎我大清的兵马,帮助高句丽统辖哪里。”

    遏必隆站出来,“陛下,此事应该三思,鲁国如今可是同华夏王国狼狈为奸,如果我们出兵攻打济州岛,先不说我们的水师能不能打赢,就说到时候惹了华夏军来攻,我军未必能应付得了,如今鳌拜,熬大人可是同大金军没有决出胜负呢。”

    苏克萨哈也起身拱手道:“陛下,这件事情的确得三思而后行,大金国还拖着咱们的后退,辽东是咱们满人的大后方,如果没有辽东很可能大清就亡了,出兵济州岛可以让高句丽人看着咱们没有放弃他们,可如果华夏军硬要出兵的话,咱们后方的辽东很可能大乱。丢了这燕京咱们还有辽东,丢了辽东,咱们可是全完了,给陛下给满人一个退路吧。”

    康熙看着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这两个是顺治的重臣,也是留给他的辅臣,不说为他着想吧,肯定是为大清满人着想,大清从原先的女真人到后来的大金,到现在的满人大清,这些个真正的满人还是从满人的利益着想的,而周培公他们是为大清国着想的,出发点不同。

    这点他看的的明白,身边那么多的饱学之士,那么多大儒教导,他又是一个有志的君王,肯定要比那些守成的君王要心里面明白大清的处境,即便不明白,这么多满人大臣他们可是为满人着想的,糊涂的人到了这个事情上肯定会明白过来,满人受到汉人的影响,受到以往宗族观念的影响,对于自己的根,那是保护的相当严密的,一旦触及到这个利益,他们能牺牲他们自己保存这个利益。

    大清国丢了也就丢了,但大清的发源地,那是万万不可丢的,大清需要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要康熙放弃大清的面子也不是那个滋味,让高句丽那种孬种小国看到他不敢惹华夏王国,他心里就不痛快。

    “多隆,这事情你怎么看?”康熙直接点名站在最后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多隆。

    多隆这几年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培训那些个汉人奴才,就是培训那些个高句丽奴才,培训好的兵马被鳌拜拉走,或者被京师的人拉走,自己守着河北州保定府一带前进不敢前进,后退不敢后退,他被华夏军打怕了。

    他等于是大清的新兵总监,加上鳌拜的后勤部长,鳌拜没有少往他头上吐口水,鳌拜这几年飞扬跋扈起来了,就是因为这几年全大清也就鳌拜一个人在打战,而且打的大金国有气无力的,即便有华夏王国不断的支援,也是打不过越打越勇的鳌拜。

    听到康熙叫他,立刻出列,拱手道:“陛下,臣,臣以为,不宜动刀兵,鲁国背后是华夏军,华夏军还是不要招惹的好,遏必隆大人和苏大人说的对,目前华夏王国不想同我们开战,我们不宜主动挑起战端,否则后患无穷,微臣的意思是先解决大金国,等大金灭掉,咱们有了长远的打算再说。”

    康熙那个气啊,这个带兵的将领都是这样软弱,还叫他以后怎么开疆拓土呢。

    姚启圣站出来,“陛下,目前华夏王国不可能对我们动手,鲁国微臣听说不是他们遵从华夏王国去打济州岛的,而是三王子洪天炮要打的,我们如果去打三王子,华夏军未必会出手帮三王子。”

    周培公也站了出来力挺姚启圣,这时候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出来反对,双方在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最后康熙一看,“打,一定要打,来人传旨施琅率领水师从渤海湾出发,多隆,由你选调五万汉军旗,三万高句丽士兵,一万蒙古士兵,出兵济州岛,一定要给我打下来,至于你的职位,让索额图去干吧。”

    多隆别提多憋屈了,让他去打鲁国没有压力,可他不知道自己如果打鲁国,华夏军会不会出力,还有就是施琅那个混蛋会不会帮他,济州岛在海上,他即便有再多兵也是旱鸭子,如果没有水师的成功,他这群旱鸭子恐怕都会被人揍下海去,他可不想下海去游泳。

    可康熙的命令他不能不听啊,那可是圣旨啊,康熙的做派不同于以往的顺治,顺治需要王爷们联名签署命令才会发圣旨,可康熙现在年少气盛,在这里他的话就是圣旨,那些军机大臣,辅臣们只是橡皮图章而已。

    谁叫他倒霉呢,这事情不做不行,去做了,不定什么时候会死,不去做,马上拖出去午门斩首,完了自己还得回来让康熙看一眼,然后随便找个地方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