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跟进的一个民兵小队顺利的接防了临猗县城,然后面对敌人的反扑,坚守了三天时间,一个守备团的兵力从后方跟上去,歼灭敌人三千兵马,其余的三千兵马逃回了运城府。
随后守备团留下一个营的兵马在这里帮助防守,在后面跟随自己的小队到达以后,补充了弹药和粮草,继续前进,落后万窦霓四天的时间,到达了万荣县成,此时万窦霓的野战团正在和敌人激战,还没有拿下县城。
守备团留下一个营守卫山口,一个营越过县城向另外一个山口而去,另外一个营和团部兵力配合万窦霓进攻县城,一天一夜以后付出了一千的伤亡,终于拿下了万荣县成,之后守备团接管了这里。
其实就是一个营的兵马,万窦霓继续前进去堵山口,同敌人从河津增援来的兵马在山口战做一团。
之后跟随在后面的民兵小队到达,留下五百兵力协防,守备团一个营加团部同万窦霓会和,之后两者的兵力击退了敌人。
然后这些兵马归万窦霓指挥。
留下所有兵马以后,万窦霓带着民兵返回了临猗县城。
此时的临猗县城已经人满为患,后面跟上来的野战旅总部设在这里,连通河津县城和万荣县城,同时居中协调守备旅守卫的三个渡口,同时有三个民兵小队的兵力部署在这周边,其他的民兵普通大队的小队受这里指挥,天影他们所部在他到来这里以后,也将接受他的指挥,他就是打运城府的总指挥官。
感觉到不妙的运城府的清军已经数次进攻临猗县城,三天时间,三次千人规模的骚扰,两次五千人规模的进攻,还有一次分散来突围的行动,结果都被堵了回去。
从各地撤回到运城府的清军和乡勇等达到了三万兵马,还有几万百姓。
这里面实际的可以作战的正规的尚可喜兵马一万五千兵力。
站在一众将领面前,万窦霓高昂着头,很是兴奋的说道:“感谢大家能听从我的指挥,我也感谢陛下给我这次机会,指挥这次歼灭清军的战斗,希望大家接下来同我好好合作,一起为华夏王国努力,为陛下的统一大业努力。”
说完,他也不再矫情,立刻研究地形,巨大沙盘已经被留守的兵团参谋部派遣给万窦霓的几个参谋实习生,军校学生制作了出来。
“守备团两个团的兵马已经拿下了河津县城,在这里他们将守卫黄河渡口防止对岸的敌人从韩城那边过来,陕甘州的敌人肯定发现了我们在这边的运作,所以我们在这里不能掉以轻心,再增加一个民兵精锐中队,驻守在山上,防止敌人渗透,剩余的半个中队运动到前面打开通向临汾府的道路。守住哪里防止敌人反扑。”
看到几个相关的将领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他转头对天影道:“暂编野战团会再调一个营去你哪里,以哪个营为主防守山口,你的兵马掉头进攻沿路的村镇,都给我拿下来,并且在运城府城外围将敌人堵住,哪个方向归你指挥,一个民兵普通小队,一个民兵精锐小队的兵力帮助你防守。”
他看到天影托着腮帮子不回答他,厉声道:“有问题吗?将军?”
“没有,我这边没有任何问题。”天影赶紧道。
“那好,你马上赶回去执行,兵力虽然少了一些,但我想以你的能力能战胜一切困难,迎难而上。”万窦霓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说道。
天影给了他一个白眼,这家伙越来越得意了,不就是指挥了一次反击战吗?没有老子在前期拖住尚可喜,你哪有最后的聚歼敌人全部的功劳,要不是你是这里的总指挥,我看都不看你一眼,嘚瑟个什么呀,在兵团指挥部里面就高人一等,仗着自己老爹曾经是兵部尚书,就了不起了。
等着吧,有你吃亏的时候。
说完他也不等万窦霓布置完所有任务,戴上作训帽,肩膀上挎着一杆连珠枪,身穿普通士兵的作训服,你只有从他袖标上隐约的能看出他是一名野战军守备将军,同时在暗绿色的袖章上看出他现在的职务还是一名兵团参谋部参谋,伸手从一旁的桌子上拿了一根油条,也不管油条会让手发油,就这么站起来走了。
万窦霓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这个自己在兵团参谋部的同事,一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老兵,作为一个官二代,他知道无论他做的如何好,他都不会比这位更加得宠,因为他们的陛下更加相信这些曾经经历过陛下他亲自培训的士兵,心腹,他们才是华夏王国的坚强支柱。
他是陛下的御林军。
他能做到的最顶峰也就是他老爹的兵部尚书的最高职务,但还不一定能做到,因为这样的官二代子弟有很多,南明国很多官员虽然被判为了不可信的行列,但他们还在华夏王国各个阶层和领域里面占据着中层领导的很多职位。
他们的子弟也正在成年,或者有很多像他这样经过军校,新式官员学校培训出来的人正在走上岗位,并且逐渐的进入华夏王国的军队和官员行列。
他们是华夏王国的中层贵族,而华夏王国的高层贵族无疑是陪着张强他们走过金华起义的那一帮心腹的子弟,虽然比起他们这批自己来说,这批人可能还没有成年,还小,但他们却是张强信任的一部分人。
要想爬到他老得的那样的高层,他还需要努力,要想成为高层贵族,他就得比他老爹做的更加好,更加效忠陛下。
(本章完)
第856章 豌豆鸟的初战1()
走了天影,万窦霓的进攻开始了。
以三支民兵普通大队攻占各处乡村,以民兵精锐大队的三个小队攻占镇子并且守卫,以守备团一团,以野战军一团,以野战旅一团,以他的暂编野战团一团的兵力从三面发起进攻。
乡村里面,民兵小队的兵力以连为单位对附近的乡村进行扫荡,没有敌人兵力的攻占乡村不肯投降的地主大院。
地主大院类似于八十年代后世的一个普通百姓的院子,宽广三十多米,由正房三间,西厢房,东厢房,前院院墙,院墙后面是背靠的厢房,耳房。
民兵小队的连队用火枪排射压制住敌人房顶和院墙,槐树上的敌人火枪手,然后用突击队扛着巨木撞开大门,排枪齐射,士兵蜂拥而入,一顿噼里啪啦的枪声,解决战斗,地主家的家眷和老爷们瑟瑟发抖的抱成一团,等待着悲惨命运的降临。
民兵把他们看押起来,然后留下一个总旗守卫乡村,发动群众,另外衣蛾小总旗撤出村子四面埋伏抓捕逃离的那些人,其余的在村外找个小庙休整一下,之后开赴另外一个村子,帮助另外一个连队攻占村子,或者同另外一个连队会和,继续攻占下一个村子。
一天以后,所有的民兵连队除了留在村子里面的一个总旗外,村子外面的一个总旗撤走归建,点名以后,继续向下一片乡村而去,一个乡一个乡的清理敌人的余孽。
这样有点用铁锹翻地的嫌疑,让整个土地就像被狗啃过一样,变得坑坑巴巴的,但这也是彻底的消除满清势力的最好办法,华夏军一向如此做。
之后守备团和暂编野战团,野战团纷纷出击敌人的城镇,连克敌人几座县城,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敌人的外围扫荡干净,敌人损失了五千多乡勇和地主家的家丁,佃户,敌人在运城府的兵力是增加了,但外围却全部丢失了。
于此同时,知道了山西州巨变的陈延敬在并州府大为光火,派出了由大金国俘虏改变的清军部队几万兵力向侯马府集结。
敌人的先头兵力五千兵马同民兵精锐大队的一个中队在外围城镇猛烈争夺,双方死伤无数,一个中队五千兵马打下来,一个星期的时间,被打残了,只剩下不足一千五百兵力。
守备团的团长派出一个营的守备团炮兵和步兵去增援,又派了两个连队四百人去增援,同时派遣了民兵小队的一个营把伤员和失去战斗能力的士兵,以及一些不肯走的百姓运回来。
万窦霓从后方的守备旅抽调了一个团增援他们,同时向万荣县的山口增加了一个营的守备团兵力,哪里也面临着敌人正规军大金国那可是同华夏军打,同清军打的老兵,由着这些老兵组成的满清兵可是比起守备团来还要厉害。
之后他就开始了攻坚战,用尽两百门火炮轰击敌人的城池,一百五十门用实心弹,那是缴获敌人的火炮,十磅炮和九磅炮,五十门是华夏军自己带的十二磅炮,用开花弹。
运城府的清军在炮火中损失惨重,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依然坚守,也许他们看到了清军肯定会增援他们的决心。
历来运城府就是山西州的门户,是从陕甘和河南州进攻山西州的必由这路。
城墙上,清军组织了近一万地主和官僚的家丁和佃户守卫,然后又组织城中的百姓青壮守卫,在炮火下这些人损伤两千人左右,不过面对守备团的进攻,他们还是以火炮和火枪还击,现在都进入了火枪时代,本来就是清军中的火器营的尚可喜可是对火器部队的看重由来已久,因此他在自己的老巢储存了不少火药和火枪,甚至大炮。
清军的运城府参将是尚可喜的表亲和他的儿子们,他的儿子们秉承了华夏二代们一般都纨绔的传统,老大虽然知书达理,可没有什么谋略和战功,几个其他兄弟们却只会玩耍嬉闹,有的也善武,却没有经历过尚可喜的那些磨难,因此都不成器,这个表亲却是一个善于揣测自己叔父的人,很是得到尚可喜的喜欢,因此一直提拔任用,此刻就剩他来维持尚家了。
此刻尚明轩心急如焚,他派遣的心腹几次冒险出入运城府,将并州府的消息传递给他,可侯马府的清军重兵云集却无法向前,而他们却被兵力稍逊于自己的敌军包围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攻城阶段,如今兵力最大的是那些撤退回来的散兵游勇组成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