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俄罗斯同华夏帝国摒弃前嫌,放下身段合作获得了铁路以后,西方欧洲国家大为震撼,派出人员看了从大清国过来的华夏民夫和工程师们对铁路的修筑,以及运送物资的木炭火车从运输铁路线路上将无数的物资飞快的运输到前沿,然后随着铁路的延伸继续以此种方式运输物资。

    庞大的物资运输量使得英国等国看着眼馋,但他们和华夏帝国还处在敌对状态,还有印度这个瓜葛,其他欧洲国家则和华夏帝国没有联系,并且以前也同华夏帝国交战,双方中间隔着不少敌对国或者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也没有办法同华夏帝国联络上。

    因此目前能享受到铁路好处的就是俄罗斯一家,土耳其方面因为俄罗斯猛攻里海走廊,原先拟定的施工因为里海走廊不通畅,俄罗斯的阻挠,施工不下去,只是在土耳其境内和走廊里面施工了一段,战争一开始,华夏帝国施工人员就撤退了。

    土耳其也没有办法,他们同俄罗斯的战斗屡有反复,俄罗斯从体量上和从凝聚力来说,都比土耳其更有实力,土耳其是多民族国家,现在的俄罗斯的民族可不多,土耳其人多嘴杂,文化落后,就像刚从野蛮部落时代走出来的一样,而俄罗斯多贵族,并且同西方的交流密切,斯拉夫人实际上也是日耳曼人的变种,是西方种族转变的一种,比较能融入欧洲。

    而土耳其怎么说也是祖先来自亚洲,曾经是华夏帝国历史王朝里面的敌人,其实也算是汉人的一种,但他们后来容貌和习俗的改变,来到了西方以后被西方罗马帝国渗透和改变,逐渐变成了现在的西方面孔的土耳其人。

    如果说是后世,一些人又要说血缘关系了,血浓于水,这种论调在张强小时候很觉的有理,就像兄弟,你怎么憎恨都是一家人,但后来才发觉这是远走他乡的,已经变成了外国人的那些个背叛者,或者说不想当中国人的人的在外地受欺负,在寻找一种臂助,要是他们心还向着中华,那么帮助也非不可,但很多人,很多人的后代都彻底的享受着人家外国的好于坏,帮助外国人打中国人,但在外国人欺负他们的时候,却回来找中国人安慰他们,栽赃自己的祖国和兄弟姐妹,用心险恶,因此明事理之后,张强对他们就深恶痛绝。

    他同情因为各种理由在外的游子,他们的心还是中国心,但对于绝大多数出外面的人,并且放弃了中华身份的人视为敌人,因为只有敌人做的事情他们才会做,敌人不想用来伤害中华的事情,他们也会做,甚至做的更觉,背叛加上伤害,这就是他们回报祖国的好的行动。

    最可恨的是消耗祖国的资源,还让祖国在道德上,在大义上陷入困境,让祖国有口难言,比敌人更会伤害祖国。

    在大清国和俄罗斯,土耳其修造铁路使得华夏帝国深入影响到这三个国家,铁路也许因为成本原因,收入遥遥无期,可其他方面的收入却因为贸易大增,收入大涨,这是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这个以前在南洋有着深远影响力,并且牢牢霸占贸易权的国家很是妒忌,英国人返回了,同时经过两年时间的试探,西班牙人也来了。

    西班牙的三千多吨的战舰犹如一座小山一样缓缓的靠上了广州府的码头,船身上亮晶晶的反光的铜皮,船上很多地方的钢铁骨架看的人很是炫目,华夏帝国船身主体早就是钢铁制造,但有些地方比如不是很重要的防护和支撑主体部分还是木头的,这是为了最大可能减轻船身重量,或者降低成本,给蒸汽机动力少一些负担。

    西班牙的大部分主体还是木头的,但船身还有一些支撑却是铁的,再加上他船身很大,吨位高,比起停泊在远处的军港一角的华夏帝国的南海水师舰队的最大吨位战舰,两千七百多吨的战舰其船身还要庞大一圈,高度还要高六七米,这使得西班牙的战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姚明一样的大汉面对王治郅那样的大汉,或者是泰森那样的拳王一样,高低,体型等级分明。

    (本章完)

第1093章 放羊入印度() 
    相比英国人善于利用别人的技术,无论是偷盗还是抢劫,西班牙人的脑袋就要愚钝多了,这是因为西班牙处于欧洲大陆上,而英国则是处于欧洲大陆旁边的海上,是海岛国家。

    英国人可以无惧于敌人从陆地上来攻,不需要守卫各大关隘和陆地上边界,只需要有强大的战舰,就能守卫本土,一旦海上实力下降,以区区岛屿,是不足以抗衡敌人的,哪怕是陆上兵力不少,战斗力不小,也不能抵抗来自陆上国家的汹涌的陆地士兵的进攻,所以英国人是海军强大,陆军弱小。

    而西班牙是陆军强大,海军虽然也不小,实力不弱,可毕竟要分心思和精力照顾陆地上,因此就不如英国人专业。

    相比西班牙人,英国人对于陆地的渴望要强大的多。

    西班牙人还有本土陆地可以保存,还可以通过陆地上侵袭别人的国土,英国就只能通过殖民地补充岛屿上的物资和人力奇缺。

    西班牙的舰队来到东方,当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再次称雄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战舰已经落后很多了,风帆战舰,华夏帝国海上虽然有,而且不少,可华夏军的主力却已经改为了蒸汽机战舰。

    一路行来,不乏冒着黑烟,发出巨大轰鸣声的体型巨大的,可以和他们的风帆战舰相比的华夏帝国海军战舰。

    无论从速度上,还是从装甲厚度,还是从火力上,西班牙人发现即便是他们所有的战舰全上,也无法拼过其中的两三艘合力,除非偷袭。

    也许勉力可以同华夏帝国可以交战的也只有英国的风帆战舰了。

    对于蒸汽机,西班牙人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这种新技术在英国和意大利还没有成熟。

    如今的西方,要说文明和文化,以及科技实力最强的还是意大利人,毕竟那是神圣的帝国的源头,还是教廷所在,聚集了不少有名的文人和科学家。

    潜心钻研科学技术,所有的科学技术的发源地还是意大利,然后是优雅和贵族气氛,名声显赫的法国,英国人就像是乡下人一样,西班牙就是乡下野蛮人,顶多算是一个贵族的骑士。

    西班牙人也知道英国人是这几年潜心研究蒸汽机,但没有多大进展,西班牙则生于内乱之中,被贵族和王权左右,还被其他的王国和帝国攻伐,虽然也想要振作起来,无奈债务太多,贵族浪费了太多的资源在享乐上了。

    西班牙人默默的收起傲慢之气,在华夏帝国悄悄的购买货物,并且探查他们认为一切新奇的事务。

    带来的货物脱手之后,兑换了华夏元,对于这种货币,西班牙国内也有人收藏,并且有人拿来交易,也曾经有人动心过,想要仿效,但却成果寥寥,没有人相信这种纸片会比金银更加贵重,或者能用于代替金银。

    但在华夏帝国,没有这个却是寸步难行,吃穿用度都需要这个。

    习惯了这个,反而对于金银没有多少鉴赏之力,多要托付钱号来解决问题,步骤繁琐,一般人不会收金银的,对于明码标价的华夏元,反而更加放心,人一旦习惯了一种事务,对其他的东西是很难习惯的。

    西班牙人在华夏帝国游历一番,然后转去英国印度殖民地,虽然在西方多有龌龊,但在远东,英国人还是能接受西班牙人的,因此他们进入英国的殖民地港口不费一点功夫,没有任何麻烦。

    不过在华夏帝国呆了几个月时间,西班牙人进入印度以后诸多不习惯,首先是住处,这里的城市杂乱,肮脏,犹如西方的城市,但在华夏帝国却井然有序,没有那么肮脏,卫生条件很好,而且他们体验了哪里的住宿条件,看过古色古香的华夏帝国明代的房舍,以及内部的装饰和摆设,觉得太美了,太简约了,印度的房子则多高大却肮脏,不卫生不说,还吵杂,而且治安很乱。

    这还不算什么,体验了华夏帝国豪华马车的便利,坐过了轰隆隆的火车,享受过平坦的驿道,西班牙人对于印度的道路简直难以忍受。

    崎岖不平,窄小弯曲,时常还会蹦出一辆牛车拦路,素质低下,这里的人还畏畏缩缩,满脸灰棕色,看起来萎靡不振,营养不良。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地方,西班牙人也很是热切的期望能拥有一片可以领他们驻扎的地方,因为他们要同华夏帝国贸易,但不可能再去海上抢夺华夏帝国的岛屿,见识过海上擦肩而过的华夏帝国庞大的蒸汽轮船,或者军舰,他们感到他们无法同华夏帝国抗衡,这么上去,无异以卵击石,不能偷盗和抢劫,也只能用普通的,文明的贸易来同华夏帝国打交道了。

    对于被华夏帝国驱赶出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西班牙人还是记忆犹新的,他们连续两次远征,加上前面两任总督都被华夏帝国打的遍体鳞伤,几乎全军覆灭,西班牙人不想再挑战华夏帝国了。

    有鉴于此,他们转到来到这里,其实他们是受到了华夏帝国安排的军情部情报人员,一个同他们打交道的商人的引导,来英国的印度殖民地,同这里的总督商量,看能不能分一部分殖民地给他们,哪怕是一个小港口,让他们可以驻扎下来,然后便于同英国殖民地印度做生意,或者同华夏帝国做生意。

    哪怕不成,他们也能取得一些主动,让印度总督降低一些税收,这是他们的考量。

    当然还有一层,作为在西方双方不和睦的关系,他们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看看能不能从英国手中抢一块殖民地下来。

    在加勒比海,他们同荷兰,同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意大利人打的不亦乐乎,双方都有盘踞的岛屿,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数度易手,不是被攻占,就是被转手卖给其他国家的殖民者,或者其他国家的国王,这种交易在西方很普遍。

    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