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口一出口,让周围人倒吸凉气,叛徒的字眼,顿时浮出他们的脑海,曹性接过名单,让周围人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曹性看也不看,一把将这楚地新纸书写的信封,撕成了两节,又掏出了火折子,李儒大喊:“主公,不可!”

    曹性无动于衷,吹着了火折子,点燃了信封,楚地新纸化成了飞灰,再也看不到里面的名单。

    “传令下去!我曹性回来了!”

    曹性豪情万丈!让人忍不住做出仰慕!顿时士气高涨!

    十五万曹军,毫无阻拦的跨过新面孔守军,进入到了洛阳城内,可怜袁家刚刚组建起来的一万新卒,在尸山尸海杀出来的十五万曹军面前,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大军控制了洛阳,曹性回到后将军府,闭门不出。

第412章 殿前大博士 国士() 
丞相府,袁隗坐于主座,堂中左上首和次首的位置被空缺了出来,而排在第三个位置就是新晋司徒袁逢,此时袁逢,恶狠狠的瞪了前面两个位置,仿佛能将这缺席的人,给瞪死一般。

    气哄哄的他,一脚将面前的桌案踢翻,口中怒吼: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废物!粮饷、安家费收的不少,面对曹军却一点反抗都没有,养了这么久,转眼成了曹军了!

    许凉、伍宕,什么原大将军麾下大将,就是两个草包,曹性一回来,就束手就擒了!”

    “周阳!稍安勿躁!”

    原何进府中掾吏,名士,丞相府长吏何颙,开口相劝。

    原何进府中的主簿陈琳也在此列,不过他们位置都在袁逢后面,而许凉、伍宕两个武夫,自然是不能位列左首和次首的。

    “伯求,你是不知道,这许凉、伍宕有多么的厚颜无耻,当初是他两……”

    许凉、伍宕成了袁逢的出气筒,颇有指桑骂槐的意思。

    “周阳!”

    主座上的当今丞相袁隗开口了,身为兄长却明显次于弟弟袁隗的袁逢,老实的收声。

    以此可以看出,他不愧是袁绍、袁术的生父,特别是嫡子袁术,恐怕有几分脾气就是继承他的。

    “前些日子,张旻前来道贺,说明了曹性的态度,这次曹性得胜回来,最是意气风发之时,切不可乱了分寸!丞相之位已经坐实,且看看明日上朝之时,他有何话说!”

    丞相府中,袁家人正在研究怎么应对曹性。

    后将军府中,曹性却在大吃大喝,确切的说,接待贵客,如果袁逢在此,肯定就会暴跳如雷,因为丞相府缺席的人就在这里,包过左首和次首的人。

    其中还有许凉、伍宕,如今这前脚还是丞相府倚重的将领,后脚,成了曹军军司马。

    这二位也是在史书上,留过名字,留名的一笔就来自于,向何进献策,让灵帝检阅御林军,为此灵帝临死前还当了一回“无上大将军”!

    至于能力,据情报也就是准一流、二流水平。

    第二日,光熹二年元月初三,本是休沐的日子,因为曹性的回归而百官上朝。

    西北边患被平,理论上天下再也没有哪支军队可以比拟曹军,十五万大军的回归洛阳,加上原有的驻洛阳的河南尹的五万大军,洛阳周边曹军达到了二十一万。

    刚刚被袁家组织起来没有两月的一万新卒,为曹军凑出了这一万的零头。

    此时此刻,百官再也不敢小看曹性,提起曹性的时候,本能的将他说成并州九卿出身之士族曹家,而不是雁门庶民曹。

    朝会开始,百官纷纷与皇帝、太后拜年,随着宦官开始进行朝礼,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朝的宦官,不是张让,也不是十常侍中的任何一位。

    而是一位名声不显的宦官,身上中常侍的官服都可以看出来,其是新人。

    这位新人任中常侍,刚刚与百官配合着,行完朝礼。

    刘辫已经开口说话了,这是他上朝有数的几次发言,其对着作揖的百官一挥手:

    “众爱卿平身,朕持掌天下也有半年,如今进入光熹二年,各地叛乱多有清平,朝堂之上一片光明……”

    长篇大论长达数千字,而刘辫就像一位蹩脚的演员,表情麻木的快要睡着了,如同背读台词一般,期间新任的中常侍,还不时小声提醒。

    哪怕如此,百官也得恭恭敬敬的听着。

    在中常侍的咳嗽声下,刘辫说出了长篇大论的结尾,可能实在是背累了,形容词直接都改成了一样的:

    “太尉丁宫劳苦功高,入录尚书事,为尚书仆射!

    司空许相劳苦功高,入尚书事,为吏部尚书!

    司徒袁逢劳苦……博学广才,入宫为朕之师,升太傅!

    少府王允升司徒,入尚书事,为礼部尚书!”

    刘辫以为总算背读完了,就要散朝,中常侍连忙小声提醒,耳语了几遍,只见刘辫点了点头:

    “尚书台制度有些荒废了,得改,就从名字改起,以后,尚书台更名为内阁,取名宫内阁殿之意,内阁之长设尚书令由丞相袁隗兼任,次长设尚书仆射。

    六曹尚书更名为六部尚书,三公曹更名户部,吏曹更名吏部,民曹更名民部,余等对应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尚书令、尚书仆射、六部尚书,共八人组成内阁,授各殿大博士衔,秩千石!

    内阁辅助朕处理一切政务。

    内阁之下,又有国会,原尚书台尚书左右丞2人、尚书侍郎36人、尚书令史18人,共56人,皆入国会,这些职位皆由朝廷官员兼任。

    同时天下十三州一百零五郡国,每州出2人,每郡出1人,共131人,填补国会。

    朝官加地方州郡官,共187人,在国会期间授予国士头衔!秩六百石!

    国士有监督权、国会时参与国策制定权!”

    此话从木讷的刘辫口中说出,让袁隗、袁逢惊的说不出话来,耐人寻味的是,三公都入了内阁,而位高于三公半级的太傅袁逢却没有。

    这让两人想起了昨日为何许相、丁宫、王允会缺席。

    内阁国会等于总揽了天下大权。

    让他们惊的说不出话的是,在场百官,除了他们一系的,虽也惊讶,但更多的是眼神透露着兴奋,由此可见,他们是知情者,只有昨日还研究着怎么对付曹性的袁家一系,被瞒在鼓里!

    刘辫接下来的话,更是让袁家一系之外的百官,发出沸腾的声音。

    刘辫将他背读的最后一句话说出:

    “殿前大博士、国会国士由皇帝钦点,俸禄都为特加,可与职位叠加!”

    千石、六百石如果是唯一的俸禄,那说明这官职只能算中低级官员,当初尚书台就是如此。

    但成了可叠加的之后,如九卿本为中两千石,加上尚书就成了三千石,地方县令为六百石,有幸加上国士,就是一千二百石,比郡丞还高。

    刘辫刚刚说完,三公许相、丁宫、王允,领着大半的官员,拱手作揖:“陛下圣明!”

第413章 汉人永不为奴() 
袁逢当场就要反驳:“陛下,高祖光武祖制”

    太傅袁逢的话还没说完,曹性已经公然出列,其洪亮的声音,完全不是袁逢这文士能比:

    “陛下!大汉祖制,汉人永不为奴,宦官虽是陛下您的近臣,但阉割之举,已经和天家奴隶没有什么区别,臣提议,废除汉人宦官!”

    汉末宦官、外戚轮流把持朝政,以至于三公常为附庸,废除宦官就是无数人心中所想,曹性此话一出,瞬间将注意力从内阁、国会中分散了开来。

    袁逢的话,再也吸引不了他人,被无限期的拖了下去。

    曹性此话一出,刘辫怯生生的回头望向垂帘后的何太后,此时的何太后以丝巾掩面,泪如雨下,刘辫顿时不知所措,脸上写满了心痛,昨晚背的流程被他抛到了脑后。

    “咳咳陛下”

    新任中常侍连连咳嗽并小声提醒刘辫,垂帘后,服侍何太后的同样是新面孔,其板着脸,附耳跟何太后提醒了几句。

    何太后擦干了泪水,发出沙哑的声音:“后将军,没了宦官,宫中起居将由谁来服侍?”

    这母子连心的一幕,让身为人父的曹性揪心了,以历史上两人的结局安慰自己,毅然开口道:

    “回禀太后,臣是提议废除汉人宦官,并没有要废除宦官,臣这次西征,以及以往的南征,收有占人、羌、氐、杂胡少年无数,愿选出百位填充宫中!”

    “百人怎么能够?”

    袁逢立马反驳。

    曹性一脸冷笑不做回答,袁逢刚以为对方怕了,三位三公顿时像父母被侮辱了一般,瞬间炸毛,大帽子一顶又一顶的扣了上去。

    太尉许相最先开口:“袁太傅,您这是不愿清除为锅朝纲的宦官乎!”

    许相说这话时仿佛忘了他以前就是阉党。

    以前就落后了许相的司空丁宫,这次又被许相抢了先,时机落后以努力补。

    丁宫吹胡子瞪眼,厉声大喝:“袁太傅,国难当头,你还想让朝廷浪费多少钱粮,放在养这些无用的宦官之上!还是说宦官之中有你的人!我可听说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可与你关系匪浅,前些日子,你还私会他们了吧!”

    王允启唇反击:“我可听说在袁太傅家中,有不少十常侍的收藏,十常侍府中更有不少太傅你家的传家私藏!

    听说张让新纳的小妾还是太傅你给赠送的呢?你说一个阉人,那玩意都没了,还要纳妾!”

    三人说的有理有据,偏偏很多就是事实,比如小妾,袁逢整个无力反驳。

    这时三公带领着大半朝官拱手道:“臣等附议后将军之策!”

    这时又有许多原属于袁家一系的朝官,在废除汉人宦官面前,忍不住出列附议。

    袁逢看着殿中孤零零的几个没有附议的人,眼中满是悲哀,堂堂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竟然会落得如此地步!

    袁隗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