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看到首页所写的内容之后,认真思考这些字所代表的内中含义,虽然对黄老之道了解有限,也不信奉中黄太乙,多年的读书习惯养成了还是惯性思维以儒家的善养浩然之气为主。
然而,这并不影响诸葛亮的通读,还是能大概懂得《太平经》里所说含义,毕竟,诸葛亮从前跟水镜先生司马徽学过不少时间,对黄老之道也有些许的涉猎。
诸葛亮对黄老之道,很多地方并不赞成,比如以谶纬神学定兴衰,灾异祥瑞,善恶报应皆顺应天道,纵其自然,待之因果。诸葛亮还是觉得人定胜天更为中肯,清静无为,应指心态,而不是不作为,不愿为。
于是,诸葛亮翻过首页,接着往下看,只见第二页上书写着:
上卷:《太平要术》
轰!
诸葛亮被吓到了,这书竟然是仙人所赠张角的《太平要术》,诸葛亮擦了擦眼睛,难以置信,反复看了几遍,才接受这一个事实。
随手一捡,居然就捡到南华老仙作为礼物送给张角的天书,这运气也太爆棚了吧。
诸葛亮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会走这样的狗屎运,连连傻笑,难掩欢喜。
这下发了,捡到宝了。诸葛亮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哇,真的是秘籍。
第123章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三更)()
定了定神,诸葛亮想到好像是薛悌曾提到过,南华老仙所赠张角的天书,有三卷。既然写着上卷,那应该会有下卷、末卷之类的,诸葛亮连忙快速地翻了翻书的目录。
可惜,却是大失所望,无功而归,这书里除了上卷,写着《太平要术》,根本就没有其他,所谓的下卷与末卷皆不见其踪,此天书竟然是一本残经。
也不知那下卷和末卷是哪二本书,写的又是什么。诸葛亮竟然不禁地臆想这《太平经》的后续,到底有多神奇。
不过,诸葛亮已是知足了,至少得到《太平要术》,本就是意外之喜。这些神书、天书,有缘相见,已是拥有大气运之人,方可随缘遇到,凡人哪能强求。
诸葛亮屏除杂念,集中精神,开始品读这卷《太平要术》,先是粗粗地过了一篇《太平要术》的大纲,再大概瞅了瞅细纲,待完全记住全部表面字语,又回头精读一遍,力求融会贯通,精益求精,真正理解书中的意义与内容。
一遍若是不行,就二遍,三遍,四遍,直到读通顺,念流畅,知其字,晓其理,通其义为止。诸葛亮读书向来如此,不弄个明白不罢休。
只见,《太平要术》的大纲上,竟是如此写着:
“气!
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
夫气,人之精神也。
精化神气,气生精神,神驭精气,精气生神。引天地之气,纳五脏之气。
静为真火,凝练百气,百脉皆通。不静坐禅,速死之道。静通百脉,可和众气。
故君子养气有七慎:少言养气血;戒欲养精气;薄味养血气;咽津养脏气;莫嗔养肝气;美饮养胃气;少虑养心气。”
《太平经》简简单单的大纲,读得诸葛亮品味无穷,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是的,精气神讲的是人的气质。善于养气的人,如刘备。气质好与不好,有极大的差异。
比如,想成为有权有势的官员,想成为世家豪族之中的文人雅士,受人尊重,很多时候养气就是一个必要项。世家三代出人才,就是注重培养后人通过读书,改变精气神,从而进化出更加优秀的精英。
世家望族跟普通百姓有什么不同?除了能想到的行为、饮食、举止、言谈之间的不同,很多人会认为是讲究。
这肯定是的,这是通过养气培养出的气质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样的衣服,文人雅士讲料子,讲款式。仔细留心就可以发现,读过书,有气质素养的文人更加讲究礼仪,仪容仪态。
此外,有气节的人除了讲究,还特别重规矩,凡事都讲规矩、规范。不争而器,宁静致远。气与精、神本来三个谁都不挨谁,最后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日月星谁都不挨谁,但是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天宇或穹顶。精气神一凝聚就会成圣贤,那种高傲的气质不可接近。
因此,一个既讲究又有气质、气节的人是不会和他人过于争辩的。书里曾讲“真天子百灵相佑,大将军八面威风”,正是这个道理。
养气,除了静,还讲究的是一个‘慢’字。只有缓和下来,才能做得到养气,这要求必须有极高的智慧,有那种能用时间慢慢沉淀的宁静致远心态。
养气,就像看山三层境界,初看山,山是山,再看山,山不是山,又看山,山是山。
尤其是女子,养气功夫做得好,最为明显。气好者,淡定、从容、优雅、贤淑,做什么事都不急不慌,好象整个世界都在为她而等待。
而气弱者,莫说呆头呆脑,丢三落四,且人随时都会有大难。气看不着,却就好象护身符一样,在身上,就不会如履险地,不在身上,就很可能办错事,因为知见不高,总是做错的决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气是要在静中凝练的。再不好的气,经过静,都可以变成有益的。比如病气、怒气、毒气。只要静,百气归心,会变成另外一种营养物质。人造的不如天造的,天造的不如己造的,肯定滋养生命。若老慌,一急一慌就没命了。安静是一个道,运用得好,气质也好了,气息也好了,身体也好了。
“元气之说”,诸葛亮早有耳闻。认为无论世间万物,皆为气化的存在形式。而精,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神,则是指变化,自然的种种变化及其内在规律。
气又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捉摸不透的,表现得十分复杂,但在正常情况下,气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人之生、老、病、死,物之春生秋收,夏长冬枯等等,皆气变化所致。
气,人不能没有气。人的一举一动,皆牵引着气机。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大夫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有望气、养气的平衡。
《太平经》大纲里所提到的,将气神乎其神,却只是粗略地讲明精气神之间的关系。诸葛亮结合自身的了解,认为气,简单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体现。通过对方的气质,只能判断出很多个人的信息,比如谈吐,学识等等。
人吃五谷杂粮,新陈代谢,难免会吸入废气,纳于体内。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因此,养气甚为重要,却也要注意养气的方法,懂得“慎养”
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也说明了人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得病。
尤其是为了养气,要特别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悟出了这一点,诸葛亮是深了其然,若是从前能得到此天书,通读其义,恐怕蜀汉的复兴,指日可待。
可惜,时也,命也。
不过,诸葛亮现在觉得也为时不晚,毕竟得到天书,是幸福。但若是自己不重视,不爱读书,也有可能会失之交臂。
可以说是爱读书,阅读改变了诸葛亮的命运,使诸葛亮更加坚定这辈子不会再那么傻,凡事再亲历亲为,最终累死自己,还不讨好。
诸葛亮感激《太平要术》的提醒,等于间接又救了一命,能时刻警醒自己,于是,诸葛亮会心一笑,得出最终的结论: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呀。”
第124章 五大奇术(一更)()
诸葛亮看了大纲后,细细领会了一下,然后又接着翻开了《太平要术》的目录,只见目录上方写着几句小楔如下:
“太平有方,东西南北。以气化术,天地四奇。”
诸葛亮往下细看,果然后面的全是描写各种奇术,粗粗地数了数,共有五大奇术。分别为:
术一,撒豆成兵;术二,点石成金;术三,呼风唤雨;术四,驱逐净化;术五,瞬发力士。
诸葛亮看着标题,就觉得大开眼界,想不到这大汉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世间流传着这等奇术。若是习得一二,岂不是纵横于天地,逍遥生活,尽皆无忧。
诸葛亮内心也很想获取得到这些奇术的能力,以前凭着《奇门遁甲》里面的阵法、道术,就曾使自己创下了不少赫赫的威名与传说。
因此,诸葛亮对眼前这本《太平经》的渴望,超出了常人,哪怕《太平经》已是残缺,仅存一篇《太平要术》,但诸葛亮还是视若珍宝。
五大奇术,也不少了,先学了再说。
诸葛亮按捺不住内心的催促,急急地翻开了书页,读了起来。
撒豆成兵,一种可以用豆子配合法术口诀变成士兵甲胄的道术。运用相对应的法术口诀,不同的豆子通过撒豆成兵道术,演化出来的军兵皆有不同的战力与效果。
如用红豆,可召唤出红焰军,红衣军极重杀气,可壮军威军势;用黑豆,可召唤出黑云军,黑衣军首重防守,有刀枪不入之能;用绿豆,可召唤出绿水军,绿水军善于潜伏,能疑兵诈敌,常有意外之喜;最为强大的是用黄豆,可召玄甲军,玄甲军攻伐极强,力如巨石,勇若龙虎,乃破军陷阵之首选。
可惜的是,这些用撒豆成兵道术所召唤出来的军兵,是有时间限制的,最多只能待一柱香之久,且此术极耗召唤者的心神,不可经常而用之。
诸葛亮越看越觉得惊奇,内心不断地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