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富辙身体一颤,瞪圆了眼睛。
他印象中的周铨,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啊,什么时候这么宽容了?
然后他看着周铨面对那些围观声,朗声说道:“诸位可懂汉话?”
围观者中不少人都点头,高丽向来仰慕中国,以小中华自居,学习汉字汉话,对于富贵人家来说,都是平常的事情。
“我今日来此,为贵国带来两件礼物,一件是诗书,一件是兵甲,请勿令我弃诗书而取兵甲。”
说完之后,周铨不再理会那地上的刺客,继续向着寺庙内走去。
留下那些高丽人在那儿发呆,好一会儿之后,有人低声赞道:“都说这位宋人是杀人魔王,如今看来,分明是慈悲胸怀,就连刺客都不曾追究!”
“正是正是,****上国,仁义之邦,一手诗书,一手兵甲……是取诗书或是取兵甲,全要看大王啊!”
这些话传到金富辙耳中,他身体又是一颤,然后面露苦笑。
在场众人中,颇有些地位高者,高丽除非狠下心,否则根本不能将之全部拘禁。今日这边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只怕高丽民间,对周铨的态度会有极大改变。
这样一个连试图刺杀自己的刺客都放过者,怎么可能是传闻中的杀人恶魔?
但高丽王国真能放过那个刺客么?
略带怜悯地看了地上那人一眼,金富辙收敛心神,赶紧追上了周铨。
在这座护国真宗寺中呆了没多久,周铨再度起程,赶往高丽王行宫。这一次路上没有作任何耽搁,到得行宫之后,见了已经提前赶回的王俣,一番礼仪下来,周铨都有些累了。
“周制置沿途辛苦,孤这座行宫虽是简陋,却也有些风景,上国京师中也未必能见,孤愿为向导,引周制置一游。”就在他应付完礼仪,准备提正事时,突然听得高丽王说道。
“天色已晚,还是先办得正事,再游玩不迟吧。”周铨道。
王俣捋须轻笑:“制置放心,孤令丞相留此,与制置宾客定约,待游玩归来,便上国玺!”
周铨不知道他想玩什么名堂,但觉得只要自己跟在他身边,即使高丽想弄出什么事情,自己立刻可以擒住他为质,因此也就没有再拒绝。
在武阳、李宝等的随侍之下,他跟着王俣穿过行宫一道宫墙,来到一处院子。
“孤喜好足球,前些时日听闻,足球之戏乃是周制置所定,不知可有此事?”
“不算我定,只是略改了蹴鞠与马球规则,合二者为一罢了。”
“制置果然是上国栋梁,小戏之中,可见兵法治政之道……孤只恨殿中,未有如制置这般人才!”
说这句话时,王俣是真心诚意,他觉得若是自己手中有一个周铨这样的人物,哪里还会面临如今的窘境!
周铨正待答话,却跟他又跨过一道月门,迎面脂粉香气扑鼻而来,便见一群少女,身着彩衣,正在相互追逐,见他们到来,少女们纷纷屏息凝立,甚为恭敬。
“咦,王妹竟然在此……正好,王妹,这位可就是王妹曾提过的上国少年英雄周铨,还不过来见礼?”王俣笑吟吟地说道。
周铨微微一愣,哪怕这是在高丽,宫中女子见外国之臣,似乎也不合礼仪吧?
但不等他反应过来,就见诸多少女中的一位女郎,略带羞涩地走了过来,向他蹲身行礼:“奴福学,拜见周制置。”
她行完礼,微微抬头,恰好与周铨目光相对,顿时双颊飞红,娇羞无限,紧张得似乎都有些发抖了。
周铨回了礼,原本只是看她一眼,但见她这羞涩模样,心中觉得有趣,不禁多看了两眼。而这多看的两眼,又落到了王俣眼中,王俣心怀大畅,忍不住捋须笑了起来。
二四一、恭喜明公,贺喜明公()
在游玩之后,周铨与王俣回到大殿,此时双方已经达成协议,那协议上也盖好了高丽国玺印与东海商会、大宋海州沿海制置使印。
这么一来,和约算是完成,高丽人也可以松了口气了。
按照约定,双方将开始交接钱粮与俘虏,交接的地址定在了木浦。此地距离济州甚近,若是顺风顺水,甚至不需一日,青鸟号便可以抵达。即使是那些载人量大的慢船,有个两日左右,也足够靠岸。
所有的近四万俘虏,一共换得赎金六十万贯,再加上他们的兵甲、战船抵价四十万贯,故此这份和约达成之后,高丽人要拿出一百万贯来。
不过考虑到高丽的统治有些不稳,东海商会同意,先将三千俘虏直接送至江华岛,用于保护江华岛上的行宫。
这协议达成之后,王俣的使者立刻飞奔而去,先至开城,将高丽国库几乎搬空。只不过东海商会不要绢帛之类的东西,高丽实在拿不出足够的宋制铜钱,便以铜、银和金替代,再不足者,则以高丽参、皮货、木材、苎布等充抵。
莫说高丽是个小国,因为承平较久,未经大乱,所以其国库倒还算是充盈,周铨在江华等了五天,便见一船船从其国库中搬来的东西被运来,然后又运上青鸟号、玄鸟号等船上。
经此一事,周铨才知道,原来高丽银矿不少,虽然比不上日本,却也是一个贸易的好对象。
经过十余个账房计算,这些贵金属价值约是三十万贯,玉器之类的周铨是不要的,但是皮货、人参他很欢迎,而且在给这些货物定价时,所用的市场标准并非大宋汴京标准,而是高丽开京标准——离产地近,其价格总会便宜。
将之运回汴京发卖,价格至少要加一倍,若是运至日本卖,有些货物的价格甚至会翻上两倍,这些就不是周铨操心的事情了,如今挂靠在东海商会名下的海商有二十余位,他们自然会将之处理好。
这么算来,加上此前金富辙所言的赔款,实际上从高丽人手中弄到的财货,价值应当在二百万贯左右。这还不包括高丽人答应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鉴于高丽面临战事,粮食上周铨没有逼迫太急,今年只要五十万石,另外一百万石,可延至明年交付。
见高丽人交出财物交得爽利,周铨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或许自己该开个更大的口。
他却不知,高丽王室笃信佛教,长期承平,又无甚大灾,除了修建佛寺,几乎没有太多的用处,故此才积得国库充盈,能够短时间内拿出这一笔来。但若他真的开了大口,高丽王室要筹措起来,也殊为不易。
正想此事,却听得外边叶楚来禀:“大郎,高丽使臣金富辙来访!”
金富辙这段时间没少往周铨这里跑,所以对他的到来,周铨并不意外,迎请入帐之后,寒喧一番,金富辙却说要与董长青一会。
他们都是读书人,想来有些共同语言,周铨不以为意,便请董长青前来招待。
董长青领着金富辙在海边走了几步,金富辙忽然道:“如柏兄,有一事向兄台请教。”
“金郎中请讲。”
“不知周制置如今可曾婚配?”
董长青听得这个问题,当时愣了一下,心念电转,口中说道:“制置今年不过十九,尚未婚配。”
“十九,那可正好!”金富辙道。
董长青似笑非笑:“莫非金郎中家中有女,意欲联姻?”
“正是!”
金富辙答得这么痛快,让董长青吃了一惊,忍不住停下脚步:“金郎中,莫不是说笑?”
“此等事情,我哪敢说笑,我所说之女,其实非我家中,乃是当今大王幼妹,先王幼女,芳龄十八,性情端庄淑惠,姿容国色天香,正合为周制置良配!”
董长青听到联姻对象竟然是高丽王妹,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响,千百个念头几乎同时浮了出来。
十八岁虽然稍大了些,但也不算太大,性情姿容若都可以,以其高丽王妹的身份,倒也配得上自家主公。
只不过,以周铨身份,去娶一位他国公主,合适还是不合适?
而且董长青很清楚,虽然周铨接受了他们为宾客幕僚,但若说信任,他与白先锋在周铨心目中,还比不得叶楚、李宝、王启年等阵列少年。象婚姻之事,极为重大,绝非他这个宾客幕僚能做主。
但是,若能娶得高丽公主的话,周铨的东海商会对外扩张进程,就会大大加快,有了高丽一国的支持……
“此事重大,非我能定,不过我会尽力劝说,争取玉成此事!”董长青断然道。
“既是如此,我就恭候佳音了!”金富辙松了口气。
他终究是文人习性,没有弄清楚周铨部下的组成。在他看来,身边周铨幕僚的董长青、白先锋二人,因为是大宋太学生出身,算是周铨的左膀右臂,二人对周铨的影响力肯定比起那些随从少年要大。
却不知董长青自己并没有十足把握,想了想,请金富辙暂时休息之后,自己来寻白先锋。
这个功劳,明显不能独吞,要找得白先锋才成。
白先锋听得金富辙的来意,当时呆了一呆,然后道:“此事有一样不妥,明公与大辽蜀国公主之事,举世皆知,若是迎娶高丽王妹,明公岂可同意?”
“这便是我寻你的原因了,我一人劝说未必有用,锐之与我一起去,定然有用。大辽蜀国公主虽是对明公有情,但以大辽天子之尊,岂可将爱女嫁与明公!便是他愿嫁,咱们大宋岂愿明公去娶敌国公主?高丽向来事大称臣,若明公娶了高丽王妹,可断辽国一臂,为我大宋获一助力,朝廷内外,必定会乐观其成!”
董长青说得白先锋连连点头,确实,娶高丽王妹的难度,比娶大辽公主的难度可要低得多了。
“但是蜀国公主可是拨给了明公一千精锐……”
“若能娶高丽王妹,何愁不得几千精锐?莫要忘了,蜀国公主能给的支持终究有限,而高丽这边,只要替他们防住女真,莫说一千精锐,五千一万,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