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风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分割属于我的土地,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呢?”

    “我今天是来谈判的,也是来宣告的,我愿意给你我的友谊,但如果你不接受的话,那么就让火炮与火枪来说话吧。”

    完颜亮已经厌倦了与腓烈特讨价还价,他最后宣告,然后转身离开。他走的是如此果决,腓烈特都愣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跟在后面叫了两声,结果完颜亮没有回头,只是停下脚步:“我们身为帝王,自己的精力,不应当浪费在这种无关紧张的小事上!”

    腓烈特望着他离开,神情有些沉重。

    他当然希望与完颜亮达成同盟,哪怕他拼了命学习金国的技术和制度,可是欧罗巴野蛮蒙昧的中世纪特性,哪里能那么容易扫除,因此,他的国力与完颜亮相比,大有不如。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但是他还希望能够从完颜亮这里得到更多,特别是军事和工业技术,比如说炼钢技术,还有传说中的蒸汽机。

    经过金国二十年的努力,目前金国最出色的匠人,也可以凭借手工敲打出简陋的蒸汽机,大致就相当于华夏第二代蒸汽机的水平,可以用来充当工厂和矿山的机械动力,但还不足以用于制造火车和轮船。

    即使如此,腓烈特还是对之垂涎三尺,可是完颜亮非常注意保密,那些匠人被拘在地中海中的某座海岛之上,岛上炮台林立,无论是腓烈特派出的间谍,还是威尼斯商人们无孔不入的探子,都没有办法接近那座岛。

    犹豫了一下,腓烈特知道,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抓住,以后可能就没有了。因此他再次扬声高呼:“既然结成同盟,我愿意帮助说服教皇,让他配合阁下!”

    所谓的说服,不过是出卖教皇的利益罢了。换在几年前,这是大逆不道的,可是现在包括教皇在内的欧洲封建主们被完颜亮打得落花流水,教皇本人如果不是逃到法兰西去都要当俘虏,腓烈特对教皇的“敬仰”已经大打折扣了。

    “那么具体的条约,还是由大臣们去讨论吧。”完颜亮仍然没有停留的打算。

    他相信凭借方毫与吴加亮,在双方大臣们讨价还价的时候,自己能够占尽上风。

    完颜亮猜想的没有错,因为金国在国力上的优势,吴加亮和方毫两人在谈判桌上占尽优势,经过半年的讨价还价之后,金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英国等于琉森签订了琉森条约。

    此条约几乎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外的整个南欧都交给了金国,金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无非是名义上承认教皇、教会的地位,允许欧罗巴诸国贵族和教士进入金国的学堂留学,而欧罗巴各国则必须向金国开放市场。

    在应对共同的威胁上,诸国答应联手,结成以教皇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以金国皇帝为最高指挥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副指挥官的三位一体同盟,不过因为英国的强烈反对,所以盟约之中没有直接说明,所谓威胁指的就是华夏帝国。

    英国一点都不希望欧洲大陆统合在同一个势力之下,对它来说,欧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诸强相争。若不是见识到华夏军的可怕,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签订这个盟约。

    但在张顺舰队离开之后,迟迟没有得到华夏帝国的消息,英王面对金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联手,也只能派出使者参加盟会。

    使者辗转回到了英国,听到了这条约的内容,英王心中没来由地感到了恐惧。

    “也不知道这是欧罗巴安全的保证,还是我们诸国末日审判的号角……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线希望,听华夏舰队的人说,他们是从西面过来的,那里还有一大块大陆,甚至比欧罗巴还大——我要派出船队,前去征服那块大陆!”

    史蒂芬见识过华夏的船坚炮利,加之英国是个岛国,因此他对造船非常感兴趣。完颜亮也知道自己的造船技艺比华夏差,但他现在将主要资源都集中在蒸汽机上,根本没有精力去管造船,因此也有意扩散造船技艺,争取让这些欧罗巴国家在海上给周铨找点麻烦。双方一拍即和,他从金国那里得到了一些船匠——虽然金国的造船技术远远比不上华夏,可是象水密舱、指南针等这样的技术他们还是掌握了的,这些技术在此时的欧罗巴,足以称得上是高科技。

    这位英王史蒂芬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圣王,但是跑得快是他的特长,现在只是发挥他的特长。

    他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监视华夏海军在大西洋上的行动,必要时给完颜亮、腓烈特提供情报。

    周铨并不知道欧洲发生的新变化,在琉森条约签订之时,他与参谋们才拟定好远征欧罗巴的计划,这次远征可能要动员三万左右的军队、百万级别的后勤补给人数,要耗费国库大量的财物,哪怕是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都必须慎之又慎、改之再改。

    他还不知道,到时候他这三万左右的军队,要面对的是整个欧洲的联军。

六二四、几只书虫() 
狮子州法显城,周宇颇为感慨地看着这座熟悉的城市,自己第一次来此,是十年之前,转眼之间,自己也已经年过三十,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

    四年前,周宇返回国内大婚,他所娶的女子,正是陆游的表妹唐婉。

    陆游的母亲不太喜欢这个侄女,可侄女嫁给皇长子却是她一手促成的事情,如今陆家与皇家的关系就更为紧密。

    大婚之后,根据新修改的《皇统继承法》,周宇的皇储之位基本上是确定了。按照皇统继承法,包括周铨在内所有的皇帝,都必须在七十五岁之前禅位——周铨则再次宣布,自己会在六十九岁禅位。

    因此,如果不出意外,此次欧罗巴之行后,周宇将会减少出国次数,而是留在国内,转入政务官员,培养他处理内政的能力。

    皇长子亲次出征,远征的主帅是岳飞——他原本退役,但此事冒的风险太大,周铨又将他召入军中,重新服役。

    副帅则是周宇,经过十余年军旅锻炼,周宇已经磨砺出来,对军略颇为拿手,再加上有岳飞在,周铨可以放心地让他去刷功劳威望。

    全军三万六千人,但为这三万六千人的补给,华夏动员了大小一千五百艘船、六十艘战舰、一百二十余万民夫,再加上昆仑洲沿途友好开化部族所动员的人力,足足有二百余万人在为这三万六千人直接服务。

    法显城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离开这里之后,舰队主力将开始长达二十余日的航行,直到大理岛,然后再休整数日,赶往会师湾——也就是当初张顺和段易兴相遇的那个港湾,为了纪念那次历史性地相逢,周铨钦命其地为会师湾,并在其地建立了一座名为远望港的殖民城。

    这座殖民城其实就是一座补给站,给往来的商船补给煤水和食物,不过让周铨吃惊的是,段易兴的小商会在这座补给站附近,发现了钻石。换作二十年前华夏帝国初立之时,这些晶莹剔透的宝石根本没有什么市场,可是现在,华夏经济高速增长了二十年,百姓口袋里的钱比起当初增加了十倍,对奢侈品的追求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殿下,殿下,殿下!”

    站在船头回忆往事的周宇,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在呼叫他,他看了过去,码头上欢迎的人群之外,有一个人正在拼命挥手。

    此人有些眼熟,周宇想了一会儿记起来了,他就是胡宏,自己在济州岛五国城读书时,他曾经接近过自己,还教过自己不少儒家学说。

    那个时候,周宇觉得他博学儒雅,但现在再想起来,不过是腐儒之见罢了。后来他表露出无意太子之位后,胡宏便失望离开,这么多年都未曾见过,此人也老了。

    周宇很清楚父亲与这些旧儒生们的关系,小时候是不懂事,故此与之亲近,后来晓得这些人没少骂父皇、扯父皇后腿,甚至和文维申等勾结,试图谋害他的父亲,自然就与之疏远了。

    到现在,他更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因此非常为自己父亲的宽容而骄傲,象这些旧儒生,也就是他父亲,千古一帝,才容得下这些人,换作这些人心目中的所谓圣贤明君,早把他们当成乱臣贼子砍了。

    胡宏见周宇向自己望来,顿时大喜,忙拱手道:“殿下可还记得故人否?”

    他混杂在看热闹的人群之中,并不是正经来迎接周宇的,周宇想到自己父亲行事风格,微微扬了一下眉,在舰上向胡宏点头。

    胡宏连连拱手,然后得意地向身边几人道:“你们看,我说过,殿下自幼便追我读书,最重仁义,他肯定不会忘了我!”

    他和身边几人的衣服,放在此时都算朴素的。不是他们不想华服,而是因为他们多是靠着家里几百亩田谋生,在商业极为发达、海外大农场源源不断向国内运来大量粮食的情形下,在佃农们为了更多的收入纷纷离乡去做工的情形下,他们的生活,比起华夏立国前,确实下降了。

    这让这些旧文人更加痛恨新朝:官不能当了,生活水平下降了,原来还可以卖弄诗文在青楼里免费嫖宿的,如今也得乖乖交钱了。这新朝就是对他们书生进行了迫害,就是恶政,周铨就是独夫民贼!

    至于绝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上升了、人们的寿命更长了、人口翻倍增长了、到处都有铁路轮船公路可通了、四面八方的物产作物能为华夏所用了,这些事情,与士大夫们何干……

    周宇下船之后,胡宏就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想要挤到周宇面前,不过卫兵将他拦住,他急得大呼:“殿下,殿下!”

    周宇看了看他,又对他笑笑,胡宏顿时觉得心中一暖,仿佛美好的前景就在面前了。

    要知道,如今周铨已经年过半百,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六十九岁便要禅位,也就是说,再过十余年,周宇就将成为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