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因为之前已经私下计较过前锋战事可能出现不利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像其他还不明情况的将吏一样,一入帐就互相窃窃私语,互相交谈,而是安静地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等待着。

    上首的披挂铁甲,没有戴上兜鍪的李傕中等身材,脸色罩着阴霾,鼻子高挺,鼻翼两道法令纹微微抖动,他看到军中来自董越、段煨、徐荣、北军的将吏已经尽数到达,于是就转眼去看郭汜、张济两人,脸色肃然的张济微微颔首,而黑面浓须、脸上有一道刀疤的郭汜努了努嘴,抖了抖身上的铁甲衣,也没有说话。

    李傕又将其他人的脸色尽收眼底,说起来,由他主持召开军议,帐中还有这么多将吏,算起来也真是寥寥无几,虽然说若不是牛辅独自进军,前往前线,他此刻也一样是位居下首。

    李傕收拢脑中的思绪,安定心神,筹备好了措辞,方才伸手按住面前的案几,吐气开声说道:

    “诸君,刚刚接到前方的军报,我军接连大捷,所以我这才召集众人前来帐中军议!”

    说道这里,李傕停了一下,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他们没有什么异样后,方才继续说道:

    “牛将军先前进军,已经接连斩杀了白波贼寇的诸多渠帅,贼寇连吃败仗,其势已衰,只是因为牛将军手中的兵力不足,郡县兵又多不堪战,难以尽全功为一役,所以方才没能攻下白波谷。”

    听到没有拿下白波谷这个贼寇老巢,帐中众多将吏顿时表情各异,有的扼腕长叹,有的眼珠子乱转,默然不语,有的却勾起嘴角,仿佛是意料到了一样。

    李傕看着众人,又继续说道:

    “如今牛将军已经在临汾和贼寇对峙,贼寇连吃败仗,覆灭已在眼前,怎奈人数众多,须臾之间不能尽数歼灭,更有匈奴人为患,为了全歼彼等,所以急召我等统兵前往汇合!”

    “诸位,我和郭、张两位校尉合议,翌日全速赶往临汾,诸君可有意见?”

    河东战事的主将原本确定的是牛辅,李傕也不过是临时带兵的校尉,所以他先和张济、郭汜两人先合议过了,再来和其他人商议,但话语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其他将吏没有亲眼得到军报,不过从李傕刚刚模棱两可的话语中,不少人也能听出这些白波、匈奴人似乎也不太好对付,所以很快就有人同意一同进军,有的提出远来疲惫、需要修整一番,再根据斥候探清的情报一同进军。

    徐琨耐住性子等到不少将吏已经说过了,他看着脸色有些不耐烦的郭汜一样,心中暗乐,正想着要将自己在路上已经思量过的妙计当着众多将吏的提出来。

    却没想到刚要起身,阎行连忙在他的裙甲拉了一下,他愣了一愣,看了阎行的眼神,看得出阎行示意他稍安勿躁,可惜他正想要扬名,哪里耐得住,当即就起身出列,走到帐中说道:

    “校尉、诸君,琨现有一计献上,可破白波、匈奴十万之众!”

    skbshge

第181章 激将() 
ps:晚点还有一更,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校尉、诸君,琨现有一计献上,可破白波、匈奴十万之众!”

    徐琨自信满满地看着帐中众人,大声说道。

    一时间,帐中之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他感觉到了这种众人瞩目的快感之后,得意地轻笑说道:

    “白波、匈奴人数虽然号称有十余万之众,然而其裹挟老弱妇孺,其军中的青壮者定然不过五六万,而这五六万之中,能够披甲持兵,耐战坚韧的又不过是一两万之众,彼辈势大,能够纵横数州之地,所依赖的,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徐琨十分自信地跟着帐中的众人说道,而但凡当年征剿过黄巾、流寇之人的将吏,听到徐琨的话,都赞同地点了点头。的确,像白波军这些贼寇,他们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接战之时都是裹挟这老弱一同上阵,仗着人海战术和起初一股一往无前的势头,再加上进剿的官兵人数不多,才能够屡战屡胜。

    徐琨笑着又继续说道:

    “所以,彼辈之长在于裹挟士众,一拥向前,数万之众于平原之间一同展开,贼寇从四方纷至,我军虽精,然以少敌多,应付四面来敌,自然是力有不支,胜少败多!”

    李傕听到徐琨说道这“胜少败多”的时候,他的表情变得有些诡异,他也笑了笑,看着徐琨问道:

    “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破敌?”

    徐琨面对李傕的发问,他也不慌张,正视着李傕大声说道:

    “我军之长,在于骑兵,擅长奔击抄袭,困于守阵死战,如今白波贼寇掩至,我等驱兵北上,以少击众,我西凉兵马虽精,然必定死伤惨重,纵能胜敌,也难全歼贼寇,因此,琨方才有一计献上!”

    李傕坐在上首,眉头抬了抬,他已经看到了其他人的反应,张济虽然没有说甚么,但脸色已经开始泛起阴霾,而郭汜更是面露不屑,显然对徐琨的说法不以为然。他也不置可否,抬手示意徐琨继续说道。

    “牛将军运筹帷幄,如今与贼寇对峙于临汾城下,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彼辈贼寇若要围困临汾城,必定兵马尽出,后方也就自然空虚,这正是我等攻敌软肋的好机会!”

    说到这里,徐琨脸上也是眉飞色舞,他跟随舅父从军数载,自认熟读兵法,用兵之才已有所成。这一次,没了舅父在前头压着,他正好可以一展身手,也让军中其他人看到他不是靠着这假子的身份才能够立足军中的。

    好男儿岂可轻改姓氏,徐琨本姓为剧姓,不过是军中之人以讹传讹,才有了后来的从姓徐的事情,徐荣将他视如己出,也确实有意将他过继。但徐琨自从被李家儿郎所讥之后,心中的自尊感也是爆发,对徐荣以舅父相称之外,以后逢战也必争先,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军中,压服之前的那些悖论。

    他此刻将眼光扫到帐中下首的李暹、李利、胡封等人身上,看到他们窃窃私语,心中冷笑,又看着李傕和郭、张两位校尉说道。

    “兵者,诡道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如今白波兵马大众与牛将军对峙于临汾城,如果此时我军能够有一支轻骑,绕道突袭其老巢白波谷,焚其辎重、断其粮草,俟时贼寇后路被断,进退失据,士心涣散,我等正好前后夹击,尽灭彼辈于临汾城下。”

    徐琨一席话讲完,此时帐中已经静得只有甲叶抖动的摩擦声了,众多将吏面面相觑,在思索这徐琨献上的破敌之计的可行性。

    李傕面无表情地看着帐中众人,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和张济、郭汜两人先商议过了,救兵如救火,牛辅的告急文书接连出现,更何况临汾城中困守的将领是乃是主公董卓的女婿,他们这三校尉如果不立即进军去救,万一临汾城陷落,不难想象,董卓一定大发雷霆,他们也会被扣上坐视不救的罪名,论罪问斩。

    所以虽然围魏救赵的办法一旦成功,收获巨大。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商议之后,却不敢用,用了这招险棋,胜了功劳不一定全是自己的,有中郎将牛辅在上头运筹帷幄,有功只怕也要被分去大半。输了,论罪问责,还要遭受牛辅的忌恨,李傕等人也知道,牛辅不是甚么宽宏大量的主。

    因而,他们只能在此召开军议,想要借此勒令众将吏,誓死北上,大张声势,企图用这种虽无大功、也无大错的稳妥办法,来解临汾之围。

    眼下,徐荣这个立功心切的外甥突然跳出来,想要献计用轻骑袭击敌人后方,建立奇功,却是正好切合李傕的心意。

    用轻骑绕后袭击,一旦成功,效果巨大,但是风险比起“围魏救赵”的风险也要大大增加。匈奴人本来就是包抄袭后的高手,万一让白波、匈奴发现踪迹,那么这支冒险突进的轻骑就逃不了覆灭的下场。

    这支骑兵多了难以掩盖行踪,少了拿不下敌人后方的营垒,绝对是风险重重的一桩任务,让徐琨这个立功心切的愣头青出兵,自然是好的,不过若是这样任命了他,一旦战败,这个罪责还是会追究到了他这个下达军令的校尉身上,他的舅父也会对自己这个将他的外甥推入绝地的仇人恨之入骨。

    这一些,李傕虽然也不惧徐荣,但他却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位徐司马为自己火中取栗,还不会落人口实,遭人诟病。他看似随意看向下首的兄弟李应、李桓等人,这两个兄弟跟随李傕多年,看自己兄长的眼色,就知道李傕是想要他们出言阻扰的意思。

    李应立马起身出列,走到帐中,朝李傕和诸多将吏行了一记军礼之后,大声地反驳说道:

    “校尉,诸君,我大军乃是纠集各方精锐的虎罴之师,以此精锐之师北上进军,贼寇人数虽多,何人能挡,届时我等带兵与牛将军城内城外,里应外合,不费多余之力就能够全灭贼寇于临汾城下,又何必多此一举,分兵冒险,多则踪迹暴露,少则丧师辱国。此计乃是轻军弃众之言,校尉断断不可采纳!”

    李应几句话就将徐琨的妙计尽数推翻,还狠狠朝徐琨的计策上踩上好几脚,给他套上轻军弃众之言,徐琨顿时心中大急,脸色勃然变色。他再看向李暹、李利、胡封等人时,他们已经不再窃窃私语,而是用一种戏谑的眼神在看着他,仿佛在嘲笑他这个假子的胡言乱语。

    他正想要出言反驳李应的话,这时候,李傕的另一个兄弟李恒又起身出列说道:

    “校尉,我军多是精锐之师,只需稳扎稳打、聚众推进,就能破敌于临汾城下,徐司马此言太过轻妄,我军骑兵不熟悉河东地利,白波谷又易守难攻,轻骑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