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阎行问到这个关键的问题,严师也是脸色凝重,他沉吟了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先以大军屯田,如何?”

    果然,阎行刚刚在心中也隐约预料到,严师给自己的民力解决方法,就是先实行军屯。

    军队,也是一支数量庞大的潜在劳动力,实行军屯、利用军队配合民役,来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两汉也是有诸多成功的先例的。

    两汉在边境,都曾经实行过军屯,倡议者如晁错、桑弘羊,实行者如赵充国、索励,虽说不能够完全满足边境驻军的粮草需求,但确实能够缓解边境驻军的粮食压力,而曹魏政权,前期曹操逐鹿中原,后期吞灭吴蜀,国力支撑,枣袛、任峻、邓艾等人的军屯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汉武帝时期,大河在瓠口决口,为了堵口,修筑堤防,武帝也曾经召集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并最终堵口成功,让大河走向恢复到原来的河道上去。

    只是,这“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的军屯事情,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也是有诸多困难的,如何让一向习惯了刀头舔血的西凉军,愿意拿起农具来耕种田地,这也需要经过一番缜密思详和考虑,才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严师从阎行的脸色上,也看出了阎行对于军屯这件事情,是有所意动,但也有所顾虑的,他也没有着急,而是静静等着阎行的回应。

    军屯在阎行看来虽好,但是眼下和白波军的战事正酣,开春之后,定然还有大战等着他,他还担心自己手中的兵力不足,这个时候,再抽出兵力来实行军屯的事情,终究是太过于急躁行事,而且军屯这件事情,也是影响重大的一件事情,不仅需要考虑到被侵犯利益的河东大姓的反应,而且河东郡府、中郎将牛辅的态度,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于是,屯田、军屯的事情,谈到这里,暂时就到一段落了,阎行暂时没有表明是否支持的态度,而在戏志才、周良的搭话下,严师也适可为止,很快又谈到了百废待兴的绛邑、临汾两地的恢复方略。

    总体而言,还是离不开“务本饬末、货殖通商”这两件事情,严师的策略在牛尾聚时,阎行也曾经和他探讨过了,这也是《潜夫论》中的富民之道,即把农、工、商都视为治生之正道,强调以农桑、致用、通货为本,以游业、巧饰、鬻奇为末,重本抑末,富国安民······

    这场薄宴一直聊到了午后,双方都谈的尽兴,严师用他的胸中的才学折服了戏志才、周良等人,而阎行也对严师以礼相待,宴后他邀请严师先到别帐中歇息,表示自己受益匪浅,接下来将会再继续向严师请教。

    严师走后,阎行又和戏志才、周良商议了一些事情,顺手处理了一些军务后,想起了小鹿也随同严师前来,阔别一年多的时间,也不知道她过得如何,因而阎行连忙又往小鹿居住的别帐而来。

    ···

    再看到小鹿时,阎行觉得一年前的山中少女也变得成熟多了。说起来也奇怪,他认识的这些女子中,他对裴家那名女子是欣赏居多,对长安的张蕊是怜惜居多,对阎琬是宠爱居多,可在面对小鹿时,他却反而生不出任何强烈的情感,而是感到了内心一阵轻松。

    “真是难得,你我再见之夜,这月色正好,照耀当空。”

    阎行记得他和小鹿初次见面的那一夜,还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自己指挥山民,伏击击退一股联军溃卒。

    而再次见面,阎行看着浅笑依稀的小鹿,也不知道从何谈起,正好抬头看到这皓月当空,无处不照,于是就扯起了月色这个话头。

    小鹿听到他的话,掩嘴一笑,带着一丝俏皮的语气说道:

    “这月儿何时不可见,不过是你这个大忙人,平日只顾着自己的事情,所以今夜忙里偷闲,看到月色,才会惊讶,像我这种山野乡人,夜夜可见明月,才不会因此见怪呢!”

    “哈哈,你说的也是,何夜无月,只不过是少闲人如我两人者罢了。”

    听到“两人”二字,小鹿不由巧笑倩兮,含情脉脉,双眸化成了一湾月牙。

    skbshge

第29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风起云涌的初平元年在入冬大雪的覆盖下,渐渐远去,迁都长安的汉帝国迎来了它年号“初平”的第二个年头。

    战事虽然随着冬雪稍稍停歇,但是不管是董卓一方,还是关东盟军一方都依然在紧锣密鼓地为己方阵营造势,为下一年的战事积蓄实力。

    屯兵河内的袁绍因为在军事上屡屡受挫,已经暂时无法和雒阳的董卓对抗,而讨董盟军的声势也一度衰颓到了极致。

    无奈之下,袁绍也转而想要从政治上下手,拥立新君,利用新君主的权威,来重塑讨董盟军的威势,巩固自己这个联军盟主的地位。

    因此,袁绍很快将眼光投向了幽州牧刘虞,刘虞乃是汉室宗亲,素有厚望,又善于治理地方、抚平戎狄,再加上幽州的渔阳、上谷等地,又多精兵强将,还有三郡的乌桓突骑相助,如果能够拉拢到刘虞这个声望派、实力派,那袁绍的目的也就能够顺利达成了。

    可惜,袁绍的这个打算,还是落空了。

    不仅是刘虞本人坚决拒绝了北面称帝的奉请,而且曹操、袁术等人也陆续反对袁绍的提议,联军之中,尤其是袁术的态度最为关键,袁术如今和豫州刺史孙坚联合,两人的军队是迄今为止,还没有遭受董军重创的唯一一支讨董军队,也是目前讨董联军中,兵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袁绍那点打算,身在南阳的袁术自然也看得清楚。

    两人本有构隙,只是因为所谓的“国仇家恨”才勉强走到了一块,但随着袁绍盟主声望衰减,袁术势力壮大这一趋势的进行,两人愈发貌合神离,隐隐已经成了关东盟主的竞争者。

    反观董卓一方,却因为连战连捷的军事行动,将原本岌岌可危的朝廷威势,又硬生生地扭转过来,眼下关东讨董盟军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也多是独力难支、苟延残喘的姿态,董相国作为匡扶汉室首要功臣,功比霍、伊,相国之位自然也要再进一步,于是在提前授意的群臣劝进下,还身在雒阳指挥兵事的董卓,被敕封为太师,位于诸侯王之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之极。

    在这种态势之下,双方孰强孰弱的情况也已经十分明显,开春之后,冰雪消融,董军很快也就对实力尚存的袁术、孙坚联军发动进攻,而豫州刺史孙坚的军队首当其冲,南阳、豫州、河南尹三地交界之地的汝水上游一线也成了交兵的第一战场。

    两方的兵马在汝水南北两岸都发动过试探性的进攻,其间董军一度占据了明显优势。

    移军梁县,以此作为前进基地的孙坚兵马遭受了董军中郎将徐荣等人的突然袭击,城外的兵营被西凉铁骑踏破,孙坚率军苦战不支,于是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亲率心腹亲卫突围,但孙坚头裹赤罽帻,西凉轻骑竞相追逐,多亏了心腹亲卫祖茂的金蝉脱壳之计,才让孙坚安然离去。

    但此战,孙坚还是折损了不少人马,就连颍川太守李旻也被徐荣的西凉兵擒获,并被徐荣下令烹杀,而麾下被俘虏的士卒,也被董军采用“点天灯”的残酷刑罚,一一处死。

    董军的令人发指的残暴,一时间让关东州郡闻风丧胆。

    但是孙坚在收聚溃散的兵马后,还是执意要与董卓的军队在汝水一线对抗,他深知西凉骑兵的厉害,一旦退守豫州,以豫州一马平川的地理,那无疑是需要处处布防,所谓的防御也就形同虚设,只会让西凉军发挥骑兵的优势,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在奔击中逐步消灭己方以步卒为主力的兵马。

    进攻,往往是最好的防守。

    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孙坚,乃是讨董盟军之中,真正的沙场宿将,他的军事才能比起其他讨董联军的刺史、太守而言,不知要高上多少倍,因此,重整兵马的孙坚,在不久后,就渡过了汝水上游,进驻阳人。

    而这一次,屡战屡胜的西凉军,也决定要彻底解决孙坚这一支兵马了。

    身在雒阳的董卓在得知孙坚进军阳人之后,也随即下令,以胡轸为大都督,统领吕布、徐荣等各中郎将的兵马,歩骑数万,浩浩荡荡,进逼阳人而来。

    不料这一次,西凉军的兵马虽然有优势,但各部兵马却是衅裂众多,凉州兵与并州兵,军中宿将与军中新秀,这一批将帅组合,彼此之间各不相服。

    胡轸性情急躁,出征时又狂妄扬言,“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青绶者,军中二千石也,也就是吕布、徐荣这一个级别的,这算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将帅离心,兵马众多的西凉军,还未接敌,就已经状态百出,自乱阵营了。

    胡轸统兵进逼阳人,按照原本路程,是要休息一夜之后,再进攻阳人,可是吕布等人却不怀好意,派人在军中扬言斥候回报,入驻阳人的孙坚军队立足不稳,急击可破。

    好大喜功的胡轸得知这一情报之后,大喜过望,先前徐荣就曾经领兵疾驰突击攻破过梁县,如今眼看又有这等立功的好事摆在眼前,胡轸也不顾兵马行军,士众劳顿,立马下令大军捐甲疾行,歩骑齐发,进攻阳人。

    等大军赶到阳人后,胡轸才发现进驻阳人的孙坚军队根本不像情报所说的那样防守不严,而天色已黑,突击无望的胡轸军队无奈之下,只能够选择在城外扎营,准备休息一夜之后,明日再发动进攻。

    就在奔波劳累的西凉军埋头修筑营寨的时候,吕布等人又扬言“贼人袭营”,装作遭受阳人孙坚兵马袭击的样子,于是胡轸的大军瞬间大乱,在夜色之间将不顾兵,兵不顾将,纷纷掉头仓皇而逃。

    歩骑大军狼狈仓皇奔出十几里后,才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