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皮氏一事之外,前方的阎荡寇也来了军报,称北境城邑已经收复,但时下春耕已过,存粮耗竭。民众饥寒交迫,军中后续粮草亦难维持,催促郡府派遣官吏试守城邑,督办运送粮草,赈济北境的灾民,供应前方将士的军需,此事堂上诸君也不妨议一议。”

    自从阎行这支西凉军驰援河东绛邑之后,虽然与白波军在北境的战事不断,但白波军屡败于西凉军之手,自然也就无法分兵抄掠南境的城邑,故而去岁南境各城邑的秋收都颇为丰硕,郡府和各县的仓禀之中,存粮还算充足。

    但堂上的诸多掾吏因为范先一事,一时间都搞不明白了王邑对待西凉军的态度,王邑的话音落地,却是没有人再主动开口。

    若是按照郡府的职责而言,那派遣官吏、赈济灾民、督运军需,自然是应该的,可这些西凉军的行为,经范先、卫固等人的明言暗语后,众人都心有顾忌,就不敢再直言了。

    卫固对那位在庄园见过一面,野心勃勃、拒绝于卫姓合作的荡寇校尉阎行,可谓是印象深刻,对西凉军在河东的行为更是心存忌惮。

    此刻他看到堂上无人出声,担心局势脱离自己的预算,向西凉军那边倾斜,只好率先开口,但说的,却不是王邑所要议论的事情。

    “府君,先前白波肆虐,北境的衣冠南来,羁旅于安邑的也有不少,如今北境收复,他们想要返回桑梓之地,可发现家中不少田宅已为西凉军所占,碍于西凉军的兵锋,无处申诉,为此多次恳求郡府为他们讨还公道。”

    王邑听到卫固的话,也不禁皱了皱眉头。之前白波肆虐河东的北境,北境各县的大姓也遭了兵灾,除了像李堪这类的武宗强族或者是程银、马玩这类首鼠两端地方豪强外,其他大姓纷纷南逃。

    如今北境的城邑基本收复,他们这些羁旅在南境的大姓自然想要返回自己的家园,可是这些平日里侵占他人田宅的大姓,现在却发现属于自己名下的不少田宅,又被西凉军强占了,他们不敢去和杀人不眨眼的西凉军理论,就只能够通过郡府来给西凉军施加压力。

    只是这北境连年战乱,不仅人口逃亡、田宅毁坏,连县寺中的文书账簿也被焚毁遗失殆尽,这种查证困难的归属认证,说到底,就是要看郡府手中的这杆秤往哪一方倾斜罢了。

    王邑上任伊始,还是以巩固自己的权威为重,不管是西凉军还是北境的南逃大姓,都不适合立即得罪,所以这种棘手的问题他是先采取压着不放的态度,现在又被卫固当众提了出来,王邑知道卫固一向是为北境的大姓出声的,心中多了几分不悦,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语气还是冷淡了几分。

    “五官掾此言何意?”

    卫固听出了王邑话语中的不悦,他尴尬地一笑,然后恭谨地说道:

    “西凉军借着供应军需、安置流民的名义,大肆侵占民田,如今却又要求郡府为其提供辎重粮草和赈灾粮帛,可谓是索求无度。固认为,军需和赈济应该及时输送,但却不能按照西凉军的要求那样径直供给,现下货币不通,粮价飞涨,战事犹频,郡府也该积粮以应付时变,故而当先令西凉军返还北境衣冠的田宅,再输送粮草辎重前往北境。”

    “既然如此,那就先从仓曹那边调拨十万石粟米过去,同时右曹共议推选吏员,试守北境城邑,至于勒令西凉军返还民田的檄文,就由卫君负责吧!”

    王邑听了卫固的话,也不好当众不管此事,思忖了一会,就按照双方各打了折扣的原则执行,卫固眼看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当即也就恭敬领命,不再去引起王邑更大的反感。

    王邑应对完卫固的请求后,又点了点手下的文书。

    “此外,还有守绛邑长贾逵也上书郡府,请求拨给粮草,招募县卒,以增强绛邑的城防。”

    一听到王邑说道另外的事情,郡府的掾吏也开始讨论起来。

    有的郡吏说道。

    “这个贾梁道,往日在郡府里就好言兵事,结果被郡府委以重任之后,却表现平平,任由辖区驻扎的西凉军欺压士民、强占民田,却无所作为,如今却又来上书请求拨给粮草,招募县卒,增加城防,府君当不能应允,否则其他各县争相效仿,这郡府又哪有那么多的粮草可以调拨。”

    也有的郡吏说道。

    “以往贾梁道还未赴任之前,绛邑县寺的一众政务,都被西凉军强势接管,贾梁道凭借个人智勇,重新入据了县寺,让郡府的公文能够通达,绛邑境内如今还有西凉军驻扎,贾梁道为了重树县寺、郡府的威仪,恳求拨给粮草,招募训练县卒,这乃是紧要之事,又岂能无端不允。”

    眼看堂上的诸多郡吏众说纷纭,却始终没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一直憋着没开口的范先又再次开口了。

    “府君,照我看来,让守绛邑长去招募县卒,对于局势而言,也无多大作用,那些招募的新卒缺乏训练,对于西凉军又岂能起到威慑,不如让郡兵入驻绛邑,这样既可以防范西凉军再次假借追击白波的名义南下入侵,又能够震慑北境的西凉军,让其有所顾忌,这样一来,郡府派去北境的郡吏有所依仗,郡府的命令也能够上下通达,可谓对于郡府是大有裨益啊。”

    这次范先的话倒是让王邑有些吃惊,他转动了一下手中的玉掻杖,眼睛注视了范先一会,想要看看范先是否别有用心,等确定范先再无后话后,王邑才慢慢移开眼光。

    范先刚刚的话,确实是说中了王邑的心里,王邑虽无心藐视朝廷的法令,与西凉军明面上撕破脸皮,但心中对于行事一向逾越职权、咄咄逼人的西凉军确实是忌惮颇深的。

    如今绛邑的位置在整个河东北境中甚是重要,稍次于皮氏,可西凉军已经抢先一步,抢占了皮氏城,那郡府为了应变,按照范先的意见,在绛邑之中锲入一枚钉子,确实能够收到不少好处,至少从短期而言,整个北境的局面就能够盘活了。

    “范君所言,也有些道理。”

    王邑思索过后,最终说了这么一句。

    范先闻弦而知雅意,知道府君已经心动,当即趁热打铁,又使眼色撺掇几名亲近的郡吏,一同进言附和自己的意见,王邑很快也就顺水推舟,决定了在绛邑进驻郡兵的事情。

    卫固则静静跪坐着,因为刚刚为北境大姓进言的事情,所以他这次没有主动符合郡府中盟友范先的提议,但当看到太守王邑最后点头应允的时候,他还是很快和范先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笑,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skbshge

第334章 范先() 
卫固笑了,虽然这桩事情,范先并没有事前和他通过气,但他在心里,也能够多少猜测得出,范先如此行事的目的所在。

    一来,绛邑一地,原本就是被范氏视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是因为后来阎行的西凉军强势介入,接连斩杀范镛、范归、张朗等人后,范氏在绛邑和郡兵之中的影响力,被彻底地被清除出去。

    如今范归为征辟为兵曹掾,重掌郡兵,自然想要重塑范氏在郡兵之中的影响力,首选之地,就是当初让范氏颜面丢尽的绛邑。

    二来,郡兵入驻绛邑,除了范先为王邑所说的对郡府的好处外,对于范氏对付西凉军而言,也是有极大的地理优势。

    绛邑和临汾仅有一河之隔,郡兵可以威胁到西凉军的驻地临汾,而且供应西凉军的军需辎重也是要经过绛邑的,范先统领的郡兵入据此地,随时随地就能够巧立名目,截断西凉军的军需供应,犹如扼住了西凉军的咽喉。

    卫固心想,有此两项,足以推动范先积极想要进兵绛邑了。

    事实上,范先表现得确实足够积极。

    为了造成既成事实,不给西凉军应对的时间,范先亲自带领两千郡兵,选择在郡府的檄文下发到绛邑之前进军绛邑。

    甚至为了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范先都动用了河东郡兵中仅有的两百骑兵作为前锋,准备如同西凉军夺取皮氏城一样,也来个奇袭绛邑,在西凉军的眼皮子底下,拿下绛邑城。

    范先被郡府征辟为兵曹掾之后,在郡兵之中又安插了不少范氏的族人,他在出兵之时,就私下底向随同自己出兵的族人笑道,他这次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用西凉军最熟悉的战法,打西凉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惜,结果超乎了范先的预料。

    ···

    闻喜境内

    徐晃和杨丰驻马立在一处山岗上,俯瞰着山岗下一场预先埋伏的伏击战。

    作为河东郡兵前锋的两百骑兵,在闻喜境内行进之时,遭遇了来自路旁林间埋伏着的西凉军的袭击。

    第一轮突如其来的箭雨,一下子就把首当其冲的百人将射下了马,随后的箭雨也愈发密集急促,河东郡兵的前锋骑兵行列前后遭袭,马上的骑士们被打懵了,一面慌忙地躲避、遮挡林间发出的箭雨,一面下意识地往安全的地带聚拢。

    结果就是,没有中箭的诸多骑兵聚拢在一起,进退不得,失去指挥的前锋骑兵混乱不堪,犹如活靶子一样,在马上更加容易中箭。

    无奈之下,马上的骑兵只能够纷纷下马,提刀携弓,列阵准备往林间冲去。

    而林间的西凉军,根本没有给这些下马的骑兵攻过来的机会,一阵号角声响起,箭矢渐渐停息,诸多西凉兵挺着长矛、举着刀盾,也列阵从路旁两边的林间左右夹击,向河东郡兵的前锋骑兵压过来。

    左支右绌的前锋骑兵,列阵抵挡了西凉军不到几刻,就抵抗不住,被西凉兵的甲士从中间撕裂了阵线,分割成好几块,四面包围、走投无路之下,那些下马的骑兵只能够跪地投降,充当了西凉军的俘虏。

    获胜的西凉兵手脚麻利地打扫战场、押送俘虏,号角很快又吹响,这是撤退的信号了。

    看完这场短促的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