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伲奂福淌匕惨兀源揖攵狭竿巳ィ俪檬瞥龀亲坊鳌!
“好毒的计谋!”
帐中的人听完之后,纷纷出言,这条计谋,着实是戳中了远来的西凉军的要害之处,军中只有十日之粮,若是河东南境真的全面坚壁清野,将安邑城外的谷物、屋舍、林木焚烧殆尽,那只怕他们还真的要陷入断粮退兵的危机之中。
阎行也是微微蹙眉,王邑一方大势已去,就算王邑采取这条计策,他也不认为王邑能够战胜自己,但是自己损兵折将,被迫强攻拿下安邑之后,却也只是得到了一个残破的安邑城,乃至于河东南境。
这才是,这一次阎行出兵,入主河东最得不偿失的。
“想必,这条计谋,卫固、范先等人必定会万般阻挠吧。”
帐中的赵鸿却是没有随众人臧否这条计谋,而是笑言郡府之中卫、范等河东人的反应,否则眼下他们就算同样兵临城下,处境可就要糟糕多了。
戏志才看了赵鸿一眼,微微笑道:
“正是,不过卫固等人虽然反对坚壁清野,执意要分兵防守南境城邑,不过却也合谋,筹划了几条应对的计策。”
“其中值得一提的,一条是煽动北境叛乱,以乱我军之后。其二,就是向河南的朱俊求援,以合击我军。”
听到这两条计策,阎行却是笑了笑。
“北境有曹伯翼镇守,些许骚乱岂能够乱我军分毫,河南的朱俊朱公伟,虽说也是当朝名将,可河南与河东,横绝大河,若要渡河相救,要么就要渡河借道河内,要么就要西进入弘农地界渡河,此两路既非通途,就算朱公伟即刻出兵,只怕兵马还未至,安邑就先沦陷了!”
“可笑王邑、卫固等人,犹如瓮中之鳖,穷极之下,乱谋丛生,鼠辈窘迫,不日即为我阶下之囚矣!”
skbshge
第365章 衔锋冒刃攻坚事(上)()
阎行与诸将商议军情的时候,成竹在胸,认为在各路捷报频传的情况下,安邑城中的范先、卫固等人是瓮中之鳖,自己一方的大军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但在军议过后,阎行并没有被眼下的胜利和鼓舞人心的话语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自己必须要秋季结束之前,尽快攻克安邑,平定王邑、卫固、范先等人掀起的南境叛乱,
如果拖到冬季,寒冷刺骨的雪花对己方人马的杀伤力,丝毫不逊于城墙上的箭簇、长矛,而且李傕、郭汜、张济、朱俊等人,在这一段时间里,也可能会反应过来,插手河东的战事,使得原本即将平息的河东,战火再燃。
速战速决,依旧是当下阎行一方应该争取的。
解决了解县、猗氏等地前来援救的河东郡兵后,阎行已经决定,转变围困的战略,派出精锐的弓骑手,分批绕城将自己受任河东太守、讨伐叛乱、阐明顺逆的檄文射入城中,最后一次瓦解城中守军的士气。
在完成了最后的舆论攻势后,王邑、卫固等人依旧不愿开城投降,城中也没有生变,阎行不再犹豫,果断传令军中的各部人马,分兵四面攻打安邑,势必要在一日之内,拿下安邑!
一时间,城外的雄浑苍凉的号角声,接连不断地响起。一队队歩骑从各自的营帐处奔腾而出,随后在军吏的指挥下,汇聚到了城下。
城墙四面都有西凉军各部的旗帜、金鼓,而中军传令的飞骑则沿着城池,来回奔驰,传递号令,指挥布阵的军吏吆喝不断,列阵的甲士结成了一个个如鱼鳞般的方阵,前后衔接,左右掩护。
步卒在列阵之后又从后方阵中推出了诸如云梯、撞锤、土包等这两日临时赶制的攻城器械,分批堆积,列于阵前。
而呼啸成群的骑兵,则集结在了城门方向的两侧和远方的郊野处,随时掩护军中步卒攻城和警戒城外其他方向的动静。
在四面列阵围定、攻城器械具备之后,阎行所在的中军也随即派出了传令的飞骑,在令骑往返的马蹄声中,各部人马的战鼓也相继“隆隆”响起,“攻城”的号令下达全军,一批手持大楯的甲士率先出阵,坚定不移地往面前城墙的方向推进,后面则跟着一队队肩扛土包、轻装上阵的民伕。
城墙上的安邑守军,在一开始城外军营发成偌大声势的时候,就知道了城外的西凉军要强攻安邑了,如今城上城下都有奔走的郡兵、民役,军吏高声呐喊,指挥城墙的防务,手持弓箭的士卒则在什长、伍长的带领下,站在了林立的墙垛之间,张弓引箭,瞄准了城外已经推进到近处的西凉兵,而民役则忙不迭地燃火加柴,煮沸热汤,来来回回搬运城上快速消耗的箭矢、滚木、落石等物。
河东前有白波之乱,后有阎行的西凉兵威胁,郡兵中的老兵多数见过战阵,而卫固、范先等人,为了抵挡西凉军的入侵,也先后加强了郡兵的五兵、阵型训练,河东郡兵中强健敢战者也有不少,并非任人拿捏的软货色,在平原列阵交战时,或者不是身经百战的西凉兵的敌手,但凭借坚城,据险而守,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试发矢!”
指挥南面城防的郡兵军吏站在城墙上,估摸着前排的西凉兵已经进入城上弓箭的射程后,当即让为首的弓箭手试射箭矢,一只箭矢很快就从高空中快速飞下,射到了西凉兵手持大楯的甲士后方。
虽然没有射中,但一直紧盯着的军吏还是鼓舞士气地大吼了一声,然后再击鼓传令,下令城上防守的弓箭手射击。
“中的,发矢!”
城楼上的鼓声一响,弓弦响动之声接连响起,蓄势已久的箭矢顿时像黑色的雨点一样,从高空密集地宣泄下来,击中大楯的闷响之声不断,而射中后方毫无防护的民伕时,则直接是贯穿肢体,掀起了漫天一片血雨。
这一轮箭矢,蓄势已久,威力巨大,前排的盾牌甲士首当其冲,但他们有大楯、重甲防护,伤亡寥寥,而后面那些扛着土包的民伕,因为有这批盾牌、甲士的掩护,虽然伤亡了一些人,但大部分人还是惊险地躲过一劫,又与城外的护城河拉近了一段距离。
“再发矢!”
城上的鼓声急促响起,城墙上的弓箭手再次张弓搭箭,这一次西凉兵和那些民伕已经完全步入他们的射程,而且会越来越近,弓箭不再需要蓄积最大的势能和紧紧瞄准目标,城上弓箭手要做的,紧紧是快速地将手中的箭矢发射出去,然后再次搭箭拉弦,射出下一支箭矢。
随着城头上一轮又一轮的急射,攒射而下、愈发密集的箭雨瞬间改变了城下的一切景况。
盾牌甲士的盾牌上密密麻麻都是箭矢,重甲上也被射中了不少箭矢,地面上更是像插秧苗一般,瞬间插遍深浅不一的箭矢,而肩扛着土包的民伕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也不断有人被城上的箭矢射中,沿途接连有中箭的民伕砰然倒地,身上鲜血将他扛着的土包染成鲜红······
“传令,换第二批盾甲士上去!”
城头上的箭矢凌厉密集,填平一段护城河不过才开了个头,轻装上阵的民伕就死伤了不少,而手持大楯的甲士伤亡也逐渐增加,总揽战局的阎行及时下达军令,让新的一批盾甲士上前替换,继续掩护络绎不绝的民伕用土包填平护城河。
在这一甲士轮换的空隙上,又有一些民伕中箭倒地。看着前方散落的土包,还有倒在地上哀嚎的民伕,被强征而来的民伕早已是心怀颤栗、两腿战战了,奈何后方有手持剑戟的甲士监视着,没有一个人敢掉头后退,但也有怀着小聪明想法的民伕,在前进的过程中,故意减缓步伐,拖延时间。
可惜,这种小伎俩,又如何能够瞒过在后方监视的执法军士,他们都是从沙场上的死人堆中爬出来的,身上自有一股百战老卒的气势,这战场上敌我军士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地落到他们的眼中。
三名拖延时间、踟蹰不前的民伕很快就被冲上去的执法军士抓住,拉到阵前跪下,等候中军发落。
“将军,何不派军中的弓箭手上前,与城上守卒对射。”
赵鸿跟在阎行的身边,他倒是无意为那三名民伕求情,只是看着伤亡不断增加的民役,又看了看阵中严整待命的弓箭手,他转了转眼珠,轻声向阎行建言道。
“不急。”
阎行看了赵鸿一眼,笑着说道。
若是按照以往的攻城的方略,攻城一方势必会派出弓箭手与城头上的守军对射,一方面是压制敌方的弓箭手,掩护己方的攻城部队,另一方面则是力求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
但阎行却没有遵循常理,派出军中的弓箭手,这当然不是阎行不谙战阵,方略失误,他之所以采取此等不通常理的方法,实则是依据当下安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安邑城防坚固,城中粮草充足,守城的士卒士气虽然不高,但却也没有到达崩溃的境地。因此阎行想要一日之内攻下安邑,就必须避免在攻城中与安邑守军陷入拉锯战的情况。
否则城中的守军一旦熬过了攻城前期的日子后,军心趋向于稳定,又无粮草、兵源之忧的安邑,就会展现出它不同寻常城邑的韧性来,秉持坚守和消耗的战术,这对西凉军来说极为不利。
为此,阎行宁愿在攻城战的前期,牺牲一部分强征来的、没有战斗力的民伕,来保障接下来的攻城中,弓箭手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射箭矢,维持己方攻势的凌厉,一鼓作气地拿下安邑城。
试想一下,当在攻防的前期,已经耗费了大量箭矢和体力的安邑守军,骤然在攻城中碰上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西凉军弓箭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为了迷惑城头上的守军,阎行甚至于不惜派出军中的精锐甲士,在前吸引城头上的箭矢,以防被安邑守军看出自己心中的打算。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若是因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