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伤。
比起其他普通骑兵而言,身为主将的胡车儿是十分幸运的,他胯下的战马是一匹飞快的良驹,身上的铁铠更是张济赏赐的的精甲,虽然几支弩箭从不同方向射中了他的手臂和后背,但势头已经衰减,刺穿铁甲后没能够造成致命伤害。
凭借着这个优势,重伤的胡车儿带着几个亲兵,奇迹般地第一批冲出了山道口。
但奇迹也仅仅到此而已了,甫一出山道口,他胯下的战马就骤然马失前蹄,哀鸣一声倒在了地上,山道口外,已经密密麻麻挖好了陷马坑,胡车儿几乎是和几名亲卫同时落地的,有的亲兵运气不好,直接摔倒了胳膊,只有血流不止的胡车儿和两名亲兵还勉强爬了起来,徒步挣扎着继续向前逃命。
胡车儿重伤之下,已经知道今日是难以活下去了,但当看到眼前突然涌出无数敌军士卒的时候,逃生无望的他还是凶性大发,不肯投降,大吼一声,拔出身上的环刀,仿佛自己还是张济麾下的骁将在冲阵一般,瞪着受伤充血的眼睛向敌军冲去。
“砰”胡车儿的环刀砍倒了一面盾牌上,但在下一个瞬间,他重伤的身躯就被四支长矛从不同方向刺穿了身躯,这一次张济赏赐的铁铠没能够挡住长矛的突刺,胡车儿感觉自己的内脏都被长矛的锋芒搅烂了,他吐着鲜血,仰首发出了惨烈的嘶吼。
其他两名亲兵已经被斩杀,然后有一名队率冲上来手起刀落,将这名张济麾下的骁将一刀就砍下了脑袋······
当魏铉带着蹶张士,从山岭退到山道口的时候,短暂的厮杀已经结束了,一名队率激动地提着一枚人头,跑到他的面前,大声地告诉他,这就是张济麾下骁将胡车儿的头颅,已经从重伤未死的敌军骑兵口中,反复验证过了,就是胡车儿本人无疑。
看着贪功冒进、中了埋伏的骁将胡车儿,就这样被小卒轻易砍了脑袋,魏铉发出了一阵得意的大笑,他看着这个队率,格外问了一声。
“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脸上、衣甲上还染着鲜血的队率一听魏铉询问,十分激动,立马说道:
“都尉,下吏鹿磐,是丙屯的队率。”
“好,我记下了,你立了大功了。”
魏铉哈哈大笑,拍了拍这个英勇的队率的肩膀。这一次的伏击出乎意料的顺利,而且还有意外之喜,竟然将张济麾下的骁将胡车儿都给杀了,估计让弘农的张济得知,怕是要捶胸顿足,暴跳如雷了吧。
河南地和弘农濒临,对于弘农境内的大军调动,也是心如明镜,裴潜心知战事一起,河南地定然就会沦陷,雒阳城残破不堪,不足为守,打算带着少量军民,退往偃师、巩县,而魏铉则认为弃守雒阳乃是不得已之举,却不可不战,一旦让函谷关的胡车儿率骑兵追上,只怕就是灭顶之灾。
于是裴潜与魏铉各自分头行事,裴潜带着军民,装作弃城而逃,放出要逃亡河内的消息,而魏铉则带着一千步卒,反方向潜行过了谷城,准备在进入河南地的最后一段山道上伏击弘农追击的骑兵。
没想到,不仅歼灭了多数的弘农骑兵,还伏击到了胡车儿,看到这枚死不瞑目的头颅,虽然还是要率军撤退的魏铉,心中对接下来的战事也涨了不少的斗志。
但河南地只是小规模战事,大战场在河东,还有河内。
“希望身处河内的河东大军,能够早日拿下野王,迅速回援安邑吧!”
魏铉眼光深邃,望向远方,再不像刚刚和鹿磐对话时那么得意和自信。
···
汎亭
张辽驻马在原野之上,他看到了不远处列阵以待的河北兵卒,胯下的战马似乎也嗅到了战争的气息,焦躁地打了一个响鼻,不断刨动马蹄,将马蹄下的干燥土地刨出了一道印痕来。
甘陵率领河东大军拔营东向,进驻到了获嘉境内的隤城,下令驻扎修整,与麹义的援军隔着清水对峙,如果再加上汲县的吕布,刚好形成了三角互对之势。
甘陵与麹义,麹义与吕布,吕布与甘陵,都是敌非友,其中吕布的压力最大,他麾下收聚了一千残兵,却要在两个方向面对兵马上万的敌人,军心一直动摇不定。
若非麹义和甘陵双方都投鼠忌器,只怕吕布这点兵力,早就被他们派兵拿下了。
吕布的残兵夹在两股大军之间,艰难求生,但是吕布却不想即刻渡河,尽管张邈也已经两三次派遣使者,来邀请吕布入兖共商大事。
但吕布还心存念想,想要在两虎相争的契机下,寻隙能不能牟取暴利。
而麹义和甘陵却迟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双方都在忍耐,寻找最佳的作战时机,只是不断地派遣斥候、轻骑试探对面敌军的底细,为此清水沿岸多有小规模的交战发生。
而张辽今日,带着甘陵拨给他的三百羌胡义从,已经越过了清水这条界线,深入到了共县境内,直到在汎亭遇上了一支兵甲精良的河北兵卒。
在汎亭的原野上,率一营八百兵卒布阵对峙的,是由麹义之子麴英。
他麾下虽然不是麹义军中最精锐的先登营,但却也是操练过先登营战法的河北精卒,兵卒的军械兵甲齐全,依托汎亭的地势,前排树立大楯,长矛手和强弩手尽皆蹲伏在盾牌之下,任凭敌骑战马奔腾,尽数坚守不动,等待敌骑冲杀踏阵。
这种战法并不事前列好长矛阵,也不先用弓箭阻击敌骑,而是树立大楯任凭游走四散的敌骑挑衅,坚守不动,待到敌骑按耐不住,纵骑冲杀到近前之时,再一声令下,强弩齐发。
随后士卒大楯、强弩皆弃用,长矛在前,刀斧在后,以步卒反冲之势,进攻遭受强弩最大火力打击的敌骑,力求在近战短兵相接中,以步破骑,一击制敌。
这种战法需得变阵娴熟、胆气过人的精兵才能完成,对付飘忽不定、游走奔击的西羌骑兵,往往无反而不利。在界桥一战,击败了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之后,更是跟随麹义的大名,远播四方,成了麹义麾下兵卒对付游骑的惯用战法。
麹英立马在阵后,看到迂回寻找空隙,却迟迟不敢发动进攻的羌胡骑兵,轻蔑一笑,得意说道:
“贼辈无胆,也知我麹英威名,只敢潜行窥视,不敢掠阵近前分毫!”
ps:西平的麹氏根源可以追溯到西汉,为鞠氏所改,是西汉哀帝的尚书令鞠谭受到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的谋反事件牵连被削职为民,因为惧怕遭到进一步迫害,率儿子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鞠为麴”的改姓。麹家除了麹义之外,到了曹魏时期,麴演等人还多次在凉州反抗曹魏,直至被镇压迁徙到金城。
西平的麹氏也是凉地的一大割据豪强势力。(麹义、麹演、麴光、麹英同出西平麹氏一枝,但之间关系已不可考,所以小说以近亲关系杜撰。)
skbshge
第412章 张文远生擒小儿(下)()
麹英口出狂言,自然是有着一份骄傲在的。
他的父亲麹义,在韩馥执掌冀州的时候,就已经敢于对抗一州方伯了,韩馥也曾发兵来攻,结果反而被麹义击败,逼得韩馥在内忧外患之下拱手让位。
而新执掌冀州的袁绍,也需要大力笼络他们麹家,随后迎战公孙瓒,更是凭借麹义的先登精锐,一举击败了公孙瓒的大军,帮助袁绍稳住了冀州的局面。
之后,河北兵马击公孙、斩于毒、败黑山的一连串胜仗,都少不了他父亲麹义的身影,更少不了麹家兵马的功劳。
有着父辈和家族的骄傲,年纪轻轻,就执掌一营兵马的麹英是意气飞扬,睥睨疆场。
特别是听说率领敌军游骑的骑将,似乎是去岁从河北叛逃的吕布麾下的将领张辽,如今又战败投降了河东兵马,更是让眼高于顶的麹英不屑一顾。
败军之将,岂敢言勇,也敢跑到了我麹家兵马驻扎的地方撒野,不知死活。
麹英看着那些游走不定的羌胡骑兵,想了想,计上心头,就下令让麾下的士卒喊话,以言语谩骂张辽,挑衅搦战。
“张辽,你乃是一败卒残兵,先败于我河北,又奔投河东,可谓是善败之将,今日遇上我河北精兵强将,还不速速下马投降。若自恃还有颜面胆气,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张辽,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张辽,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
麹英麾下的河北兵卒齐齐发声大吼,声音震动四野,很快就传到了张辽的耳中。
张辽听到了河北兵卒的喊话,脸部肌肉痉挛了一下,因为脸赤,倒是看不出有多少怒容。
跟在身旁的乌楼棘倒是也听懂了对面河北兵卒的喊话,他嘴角微微一勾,转首看向张辽问道:
“都尉,敌军在向你搦战呢!”
张辽也看了这个有些幸灾乐祸的上郡胡人一眼,他在吕布麾下的时候,担任骑都尉一职,甘陵礼待他,在他力屈投降之后,依旧给了他都尉一职,只是手下却再无骑兵可领。
甘陵拨给他的三百羌胡义从,表面上是以他为首,但实际上他却得通过身边这个乌楼棘的胡人,才能够指挥得动这些骑兵,一旦张辽有想要叛逃汲县,逃归吕布麾下的迹象,乌楼棘就会立马下令,射杀张辽,将他的脑袋带回去给甘陵。
派张辽渡过清水,试探麹义军队的动静,既是对张辽本事的考量,也是甘陵出于对张辽忠诚的考验。
“若我下令进攻两面夹击,冲杀突阵,你以为如何?”
张辽看着乌楼棘,沉静地问道。乌楼棘也不客气,径直摇摇头。
“不行,这些敌军士卒列阵坚守,我的骑兵试探过,大楯之后还有强弩,不能径直进攻,需要先调动、消耗他们力气,再行破阵。”
“但是这里是敌军的驻地,等你消耗完他们的力气,只怕马力也消耗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