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都!”
阎行心中有些讶然,西边有了自己的崛起,曹操竟然还敢这么自信,依旧和历史上一样,将都城定在了许县,许县不仅靠近刘表势力的南阳郡,也靠近河南地,若是从大谷、轘辕关出兵,以军中轻骑的速度,理论上两天时间,就能够抵达许都。
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个新都距离雄踞河北的袁绍,真的够远。
曹操笑了笑,定都在许县真实原因,他心知肚明,却不会跟阎行说明。
兖州被袁绍的冀州和青州两面包围着,曹操只能够将新都定在豫州境内。
豫州有颍川、汝南、陈国、鲁国、梁国、沛国两郡四国之地,但是豫州身处中原腹心,四面受敌,能够供曹操选择的新都地址其实并不多。
汝南面临着刘表、袁术的势力渗透,沛国还驻扎着徐州的人马,连带着鲁国、梁国也都受到了沛国徐州人马的威胁,能够选择的就只剩下了颍川和陈国。
颍川郡濒临刘表的南阳郡,也靠近阎行的河南地,表面上曹操和刘表一直没什么冲突,现下也在跟三河的阎行议和,但是这些都是表明的和平,早晚曹操都要跟强邻刘表、阎行交恶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理论上,与任何势力都不接壤的陈国会比颍川郡更加合适作为新都的选址所在,但是陈国毕竟是陈王的封地,定都于此,有违礼制,而且陈王刘宠,陈相骆俊在豫州也是颇有实力、声望的人物,让少年天子、朝廷百官和刚强的陈王刘宠处在一起,只怕日后会酿成更大的内患。
曹操出于种种的考虑,最终只能够将新都选择在颍川境内的许县。
当然,许县也有它独特的好处,它处在天下之中,是历史悠久古城,地理位置上仅次于雒阳,四方通衢,土地肥沃,河流丰沛,在颍川境内距离刘表、阎行的势力也最远,正好据此来达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远大目标。
看到阎行有些讶然,曹操笑了笑,出声问道:
“怎么,彦明以为,新都距离河南地太近了,不合常理,是么?”
阎行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他点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个意思。
曹操见状,也仰首望向天空,意态踔厉地说道:
“天子乃是万民之主,当与天下人共之,奉迎天子,就是为了更好地恢弘圣德,教化四方百姓,难道还要效法董卓、李傕之流,想着把天子迁徙到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闭其门来沐猴而冠,妄自称尊,一心作门户私计么?”
“况且孤正要与彦明同心矢志,共扶汉室,新都距离河南地近,又有何妨呢?”
曹操的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阎行一时也辨别不出个中的真伪成分,只是看着仰首朝天、踌躇满志的曹孟德,阎行心中莫名其妙诞生了一个的不合事宜的怪诞问题。
这个时候的曹操,他到底是忠,还是奸,如果忠奸兼有,又有几分是忠,几分是奸呢?
skbshge
第497章 阎彦明借势退敌(上)()
阎行虽然心中有些好奇,曹操此时到底是忠是贱,忠奸兼有,又有几分忠,几分奸?
但他知道,这种问题,并不适合用来试探曹操,曹操也不会跟自己说明他那深邃莫测的内心。
不过,阎行眼下倒是确有几桩关系到关西的事情,要提前和这位曹大将军通一下气。
第一桩事情,是将司隶校尉部改为司州。
既然天子已经要被曹操迁徙到许都,那阎行干脆也将三河之地和天子斩断联系,废部立州,改尹为郡,将天子辖下的司隶校尉部彻底转变成由地方牧守统治的州郡。
第二桩事情,是将阎行的司隶校尉头衔改成司州牧,辖河东、河南、河内、弘农、冯翊、扶风、京兆七郡,辞去名不副实的录尚书事,改为兼督司、凉、雍三州事。
第三桩事情,是裴茂乞骸骨,辞去太师之位,京兆尹司马防乞骸骨,辞去京兆尹之职,贾诩辞去侍中之位,赵鸿辞去尚书之位,卫凯辞去议郎之位,裴辑辞去黄门侍郎之位。
基本上,这些事情都是天子再次迁都后,阎行麾下人事、辖区的变动,曹操淡淡听完阎行的三桩事情后,早已了然的他,脸色有些玩味,捋着自己的胡须,笑而不语。
阎行以为早已知道的曹操要在这三件事情上犹豫,也脸色肃然地看着曹操。
迫于形势,河东要将“名与器”的最大部分让给了兖州,但在转手之前,自然也要将自己能够瓜分到的一部分“名与器”提前敲定了。
天子眼下还在河东的手中,这三件事情也没有触动到曹操的丝毫利益,阎行相信,投鼠忌器的曹操在思索过后,不会也不敢在现下掣肘自己。
曹操默然,他其实想的不是这三桩事情,不管是督三州,还是改司隶校尉部,本质上都不会损害他自己的核心利益,阎行也只能够拿着瓜分到的这一部分“名与器”,继续去与关中、凉州的群雄鏖兵争斗。
地盘都是要一块一块奋力打下来,指望朝廷的“名与器”去收复关中、凉州,先得问问马腾、韩遂、韦端、邯郸商等人手中的刀兵同不同意。
曹操心里想的,是在怀疑面前这位年轻人,到底是真的利令智昏,还是在装疯卖傻。
督领三州、改司隶校尉部对河东而言虽然重要,但眼下对河东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退了兖州兵之后,再去退河北的大军。
虽然袁绍出兵是曹操遣使联络的,但袁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人,他要的虽不是天子,却也是比天子差不了多少的河内郡。
自己得了天子,要赶回去巩固兖州、豫州,自然不会再与阎行纠缠,但是袁绍不一样,他围困公孙瓒,驱逐黑山军,地跨四州,虎视天下,又怎么会放过地处要冲的河内郡,正要趁着河东鏖兵关中的时机,将河内郡彻底据为己有。
就算曹操退兵了,袁绍很大可能,也不会退兵。
可面前的老成稳健的年轻人,竟然不担心这件最紧要的事情,也不试探自己对袁绍的态度,反而孜孜不倦地在追求关于三辅的利益。
难道他不知道,一旦失了河内郡,则三河之地也要危矣,怕是他关西三州没有夺取,就先栽在袁绍的手中了。
不过,曹操想了想,面前的阎行不太像是利令智昏之人,于是他斟酌了一下,还是开口笑道:
“彦明无需担忧,正所谓名正言顺,你讨伐叛逆,收复关中,也是为了扶助天子,中兴汉室。既然你我两家誓扶汉室,那你说的这些事情,孤绝不会去掣肘干涉。”
“只不过,嘿嘿,彦明是不是也应该担忧一下河内的兵事?”
作为始作俑者的曹操,在谈起袁绍出兵这桩事情来,毫无愧色,反而是对阎行变得颇为同情,只是他心中也难抑得意。
他可不想眼前的年轻人这么快就折在袁绍的手中,最好的结果,是能够维持目前河内两家对峙的僵局,耗尽河东的元气,将河北大军死死拖在河内郡。
见到曹操说起拨动整个关东局势、促成今日情形的河内争夺战,阎行也莫名地笑了,他抬头看见已经到了近前的御帐的金色穹顶,转脸对曹操笑道:
“曹公,河内之事,等见了天子,你就明白了。”
久思不解,却得到了阎行莫名其妙的回答,曹操心中咯噔一下,也敏锐地感到了一丝不妙,但他还是不改神色,哈哈一笑,就将内心的波动直接掩饰过去了。
御帐就在眼前,兖州兵马要和河东人马都要留在外围守护,进帐的阎行、曹操各自只带几名文武心腹。
在天子的御帐外,是由被重新启用的董承主持迎接曹、阎,董承已经被天子封为车骑将军,阎行对此不置可否,但也承诺,会将刘表派来雒阳城的两千兵马拨给董承统领,不过这些要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
董承见到阎行,笑容有些僵硬,但还是强笑着迎了上来。
五大三粗的董承虽然变成了外戚,但是却依旧保留着军汉的本色,幸好一同迎接的还有侍中刘艾、丁冲等人,从旁指点,总算没有失礼之处。
众人在帐外都解下了兵器,脱下了靴履,就像是在上朝觐见天子一样,整个过程都要一丝不苟,阎行也没有再说什么“甲胄在身,请以军礼见”的话来,而刚刚还谈笑不羁的曹操也严肃起来,态度更是谦卑,他仔细整理着自己的须发衣甲,生怕在君前有丝毫的失仪出错。
整装敛容的众人然后按照官职高低,开始鱼贯入帐。
进到帐中,汉室的老臣、天子的近臣罗列一堂,秩序井然地排列在大帐两侧,目光都看向了曹操、阎行两人的身上。
曹操看向这些朝臣,其中有熟悉的面孔,但更多的,还是陌生的面孔。
汉室的老臣有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御史中丞董芬、侍中刘艾等人,带有外戚身份的有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议郎伏德,豫州出身、与曹操保有联络的有已擢为侍中的丁宫,已擢为尚书仆射的钟繇等人。
但更多的是,是少年天子借着朝臣中阎行一党全面退出中枢的机会,短时间内迅速提拔起来的亲信近臣。
这其中就包括了顶替赵鸿的尚书梁绍、冯硕,顶替贾诩的侍中台崇,顶替卫凯的议郎吴硕、赵彦,顶替河东兵将的越骑校尉王服、昭信将军吴子兰等一干朝臣将校。
曹操对此暗暗心惊,而此时阎行倒像是个旁观者一样,对这些朝堂上的人事变化,漠不关心。
少年天子威严老成地坐在御座上,目光炯炯地看着曹操、阎行及两人随从的举止动作。
他已经实现了第一步计划,引入了关东的曹操势力后,不仅使朝堂摆脱了阎行的高压控制,还通过实力的互相制衡,初步重塑了汉天子的权威。
阎行、曹操两人虽然身上都披挂甲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