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辛评赶赴青州,勒令袁绍长子袁谭轻车快马,亲自将孔融的妻儿一同送回邺城,塞住孔融那张利嘴。

    至于公孙瓒处,袁绍就依旧让麹义等部人马围堵对峙,只要不给麹义麾下增添钱粮兵马,麹义就很难进攻,而一蹶不振的公孙瓒也是做了死守易京的心思,精兵良将龟缩在涿县、河间国之间的狭窄区域内,避战不出。

    暂时停息兵戈,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绝无蔑视天子、擅自攻伐的行为。

    对内,则将这些年来袁绍私自任命的郡县官吏、军中将领的功绩东拼西凑,势必要给河北上下做成一份升官加爵是理所应当的履历。

    同时,袁绍府中的豢养的文士,也纷纷殚精竭虑、引据经典,来共同起草他们主公上书朝廷的自陈表,力图写出一封义正辞严、不卑不亢的自陈表,来护卫袁绍在朝野间的巨大声名和忠良形象。

    在忙完了这些内外要事,让自己在舆论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后,袁绍这才亲自抄写自陈表,即日派遣荀谌、许攸等人出使许都朝廷,向朝廷和天子上书自辨。

    而刚刚定新都的朝廷在得到了袁绍的自陈表后,士心振奋,认为这又是重塑汉室权威的一大步,身为大将军的曹操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名义上,汉室的权威越高,他这位辅政的大臣地位也会随之高涨。

    不过在看完袁绍亲笔的自陈表之后,曹操也不禁有些蹙眉沉吟,自陈表的内容,袁绍举了三个事实作为论据,来力证自己是忠于汉室的,近来又对外停止兵戈,对内拼凑功绩,反驳了朝野对他擅自攻伐、专自树党的攻讦,自陈表的末尾,绵里藏针、暗藏刀兵,则是在针对他曹孟德的辅政了。

    曹操虽然想要逼迫袁绍承认自己辅佐的朝廷,但是也不想如阎行借势时那样,对袁绍咄咄逼人,与袁绍撕破脸面对自己毫无好处,拉拢袁绍依旧是自己时下必须做的事情,怀着这样的心思,曹操很快就又接见了袁绍的使者许攸。

    许攸是故人,私底下见曹操,自然是带着袁绍的重要使命来的。

    许攸一开口就是斥责曹操背弃同盟,与关西叛军勾结不轨,质问曹操是不是以为有了天子,就可以对关东盟主袁绍不敬了,莫非忘记了,兖州三翻四次出现危机,是谁挺身而出,站在曹操的身后帮助曹操度过危机的。

    曹操心中腹诽,袁绍是帮过自己东山再起、借兵借粮给自己抵御强敌,可是自己也帮过袁绍在侧面战场抵抗公孙瓒麾下的田楷、刘备,击败袁术和袁术阵营的陶谦、黑山军等多股势力。

    两家既然是同盟,携手合作,势力大的就应该出大力,势力小的就只能出小力,公不公平,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又怎么能够作为袁绍是有大恩于自己的理由呢?

    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曹操私底下也不想和许攸辩解这个,而是笑脸承受呵斥,阐明袁曹两家还是同盟关系,迎不迎天子都是不会变的。

    许攸此来也不是和曹操撕破脸皮的,而是来暗传袁绍命令的,见好就收,告诉曹操,袁绍有令,两家既然是同盟,那曹操为了表达诚意,希望能够找机会帮自己杀了杨彪、孔融、梁绍等朝臣。

    杨彪是袁术的亲家,孔融刚刚骂过袁绍,梁绍听说之前也与袁绍有过节,

    此事听完之后,曹操眉头大皱,袁绍看似要报私仇,但实质暗藏祸心。朝廷刚刚新徙许都,正是需要内外稳定的时候,自己若即刻就杀了杨彪、孔融、梁绍,那不是就变成了董卓、李傕一流的人吗,雒阳内乱作为前车之鉴还不久,自己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不过为了安抚袁绍,曹操还是承诺此事一定会给袁绍一个交代的。

    此事过后,曹操与升为尚书令的荀彧、符节令的董昭等人商议后,决定做折中处理,以天灾的缘故上奏天子,罢免三公,牵连杨彪,将孔融从河北火速召了回来,不让他在河北用君臣之礼掣肘袁绍,梁绍则明升暗降,擢为管理后宫的大长秋,大长秋本来是由宦官担任的,后宫现在也没几个宦官了,就让梁绍去充个闲职。

    自认做的还比较中允的曹操,在办完这些事情之后,为了进一步弥补和袁绍之间因为天子产生的裂缝,又赶忙上表朝廷再次遣使河北,只不过这次不是去训斥袁绍,而是要去给袁绍加官进爵的。

    但是袁绍在邺城却不接受曹操的送来的太尉、邺侯等官爵,在止戈放人、上表自陈渡过了舆论危机之后,他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狠狠打压曹操奉迎天子的声势。

    所以,他不接受曹操释放的和解的善意,而是上书陈述自己功劳卑微,不足以担当太尉和邺侯之位,字里行间,则不忘将矛头若隐若现地指向了声望正盛的曹操。

    孤堂堂袁氏之长,四世三公,家声显赫,坐拥河北,尚且不敢接受太尉、邺侯之位,你小小的曹阿瞒,迎了天子,就配得上大将军、武平侯等位极人臣的名爵了吗?

    不得不说,袁绍的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着实厉害,得知袁绍上书内容之后,曹操神色大变,袁绍拒绝官爵,这不是在针对朝廷,而是在针对初登高位、人望不足的自己啊。

    于是,连夜和谋臣商议后,曹操虽不甘心,但也只能够上表自辞大将军,退居为司空,然后请朝廷第三次遣使赶赴邺城,加封袁绍为大将军,授予他天子的节钺弓矢,赐给他虎贲百名,让他兼督冀、幽、青、并四州。

    这一次,袁绍终于才恭恭敬敬地接受了朝廷的诏书。

    大将军是朝堂上的第一大臣,地位还要高于宰相身份的三公。

    至此,获得所有人臣能够得到的名爵、权力的袁绍终于也狠狠打压了曹操的声势。

    它向天下人昭告着,曹操虽然奉迎了天子,但他袁绍,才是实至名归的辅政第一大臣。

    注:1、裴松之引《魏略》记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

    2、《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朝廷)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鄴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3、作品相关涉及到后续情节,暂时不发,先发布24号的章节。另外我会在书评区推荐《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的袁绍自陈表,个人认为,这封自陈表条理、笔力都属上成之流,可以列入汉末三国的雄文行列。

    skbshge

第501章 西望宫阙战未宁() 
袁曹两家的权谋角逐,都是后话。

    阎行驻军雒阳城,确认了袁绍退兵的情况后,就下令徐晃、马蔺等将紧守边界城邑,自己则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在这两个月间再次逆转的关中局势。

    那些趁着关中大乱,聚兵割据的一方豪强,在虎视眈眈的外来势力介入之后,彼此之间势单力薄,难以抵挡大军,纷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一途。

    六月份,黄白城的李傕、池阳的王承被马腾军消灭。

    同一个月,郑县举旗的张横被段煨军扑灭。

    而七月份,从河东渡河的甘陵大军,重回西河旧地,平定了之前随部落大人夫蒙基叛乱的冯翊羌。

    随后,甘陵派遣乌楼棘、全去恶等羌胡义从,前往上郡,招抚上郡的众多羌胡部落,以钱帛盐铁等物资相诱,征召他们的羌胡骑兵前来左冯翊,协助自己的大军作战,壮大河东兵马的声势。

    而在河东大军高歌奏捷之际,也有一股大势力的兵马意外出现了折戟情况。

    刘表派出的娄圭兵马,在武关意外折戟,被一个名不经传、号称好食人肉的王忠带领小股人马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荆州主将娄圭在乱军中不知所踪,其人的麾下兵马也尽归王忠所有。

    眼下,收聚兵马的王忠占据武关,斩断了刘表伸入关中的触手,与从蓝田转移,避开马腾军,转而进军商洛之间的梁兴对峙着,双方互有胜负。

    撇去这些小股势力,接下来就是外来大股势力之间的争斗了。

    之前抢先出兵攻灭李傕,成为关中第一大势力的马腾军,在河东第二次增兵之后,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在霸陵一线修筑营垒,阻拦段煨进军长安的马腾,随着甘陵的大军进入左冯翊之后,侧翼开始受到了威胁,而背后的长安城更是有可能被甘陵派遣轻骑奔袭。

    而正面的营垒攻防战上,马腾军也渐渐力有不支。

    一来时军中粮草告急,二来则是段煨开始对马腾军的营垒发动攻势。

    在这两三个月里,段煨在率军与马腾对峙时间,下令军中建造大量的投石车,用来对付马腾军修筑的营垒。

    眼下援军已到,军中士气大涨,加上斥候探知马腾军粮草不济、计划撤退的军情,一直坚持对峙疲敌战略的段煨终于选择主动出击,令麾下各部兵马向前推进,移营进逼,直驱霸陵的马腾军。

    马腾军中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对峙,人吃马嚼之下,粮草已经消耗殆尽,派出去打粮的游骑也是收获寥寥,不得已马腾开始下令减少军中每日军粮的供应。

    此举虽然能够减缓军中缺粮的窘境,但也造成了士卒怨声四起、军心逐渐不稳的情况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马腾其实已经萌生了退意,又哪里再敢和段煨大军正面决战,只能够下令麾下兵马紧守营垒,企图依靠之前修筑的营垒栅栏来抵挡段煨大军的进攻,挫伤他们进攻的锐气。

    但是,对此早有预料的段煨当即下令,让军中的士卒将这几个月来赶制的众多投石车齐齐推至阵前,轮番不停息地轰击马腾军的营地。

    在原有抛石机的基础上,河东工匠改良过的投石车,不管是射程或是威力,都有明显的进步,若对付夯土厚实的城墙或许效果还不明显,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