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大家说的都不错,而且见解也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是行得通的。下面就让首相和慕容部长颁布内阁给你们制定的经济发展大纲吧,你们对照之后可以选择性发展其中的几项。如果精力充沛的话可以全部实施。”李玄清总结了一下笑道。

    其实内阁对于中原经济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但是中原新区此次的布政使大部分是新人,对于李玄清和岑天时推行的模式理解起来难免有偏差,不听他们自己说一说实在是不放心。

    而岑天时此次也是想打磨一下这些马上要去中原上任的省级负责人,让他们能够尽可能的自己理解长安的经济政策。

    慕容瀚海听到李玄清的话之后站起身来开始布置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大纲,李玄清看着台上慕容瀚海自信的身姿和话语露出了会心的一笑。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 
大唐帝国在长安的大典在随后的时间内飞速传到各地,天策军辖区内自然是百姓欢呼雀跃,庆祝新帝国的诞生。但是其他地方却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长江南岸的各地藩镇此刻是人心离散,割据势力都在筹划自己的出路在哪。有人尝试和北方的新帝国进行接触的,更多的还是想着如何摆脱威胁。

    不过帝国高层显然没有将这些变化放在眼中,反而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当中,在长安召开布政使会议之后,工商部和财政部以及大唐钱庄几个部门在随后不久开始陆续抽调大批人手进驻这几个省份开始协助进行改革。而万事之首的农业部甚至是部长王靖宇亲赴洛阳,坐镇指挥进行土地改革,中原各省驻军也开始陆续接到天策府指令协助各省区进行土地改革。新改名的大唐土地法开始火速下发各省各州,宣读帝国土地政策。

    陆续到任的布政使在组建了自己的班底之后也开始以农业农田为突破口,下达命令准备改革。中原大地虽然历经战火,但是由于多为平原地带,土地辽阔,地主人数众多,即使玄影卫在宣武军时代就布置无数,但是对于数量广大的土地阶层来说依旧是不占多数,新的土地政策下达之后一片哗然,许多人连夜集中个州府衙门企图说服当地官员抵制变革。这场为期半个多月的斗争也显示着中原地区土地政策实施的难度和改革的复杂性。

    如果是之前岑天时可能还会考虑是不是逐步推进,但是此时大唐帝国已经手握整个北方半壁江山,势力如日中天。对于这种和国策直接抗衡的现象却让新任首相暴怒之下直接下达内阁一号令,命令中原各区务必在月底之内开始启动土地法。随后律法院也开始抽调其他各区人手进入各省组成临时律法院。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到位之后,天策军接到天策府和各省布政使衙门的联合指令,要求驻军全部开拔各地以武力镇压土地改革中的反抗势力,为首之人送交律法院审判,敢于违抗者杀无赦。

    带着杀气的命令传到各驻军手中之后,这些往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军队开始展示出自己血腥的一面,按照各区衙门的名单直接开始上门抓人,部分开始配合当地民政官员现场进行丈量土地,然后分配给当地百姓,领到土地的百姓也随即落籍为民,重新发放户籍。这一变化几乎在中原各地同时展开,数以千计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大小地主被抓,随后被送到各省治所接收律法院的审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凡是被抓的地主全部抄家,家产罚没,其本人还要面临数月到数年不等的劳役处罚。可以说是几乎一夜之间中原地区哀声遍野,失去了土地的地主和家人不甘心失败,开始冲击各地衙门,阻挠正常的办公秩序,再次被抓。

    而那些大地主虽然数量最少但是手中的土地却最集中,仅仅汴州一地的旧日大地主张氏一族和卫家在中原的主脉手中就有数十万顷上等良田,面对中原布政使衙门的通告是置若罔闻企图倚靠手中的私兵对抗官府,却没想到碰上了杨易亲自坐镇的国民警卫队的围剿。面对着这难得的实战机会,杨易几乎是没有任何思考直接调集了集中在汴州等地集训的国民警卫队三个营参与战斗,并随即调来附近的天策军正规军,两方合力之下一天的时间内打破张家乌堡,将为首作乱的张家家主在内的二十七人全部斩杀,张氏一族凡是和叛乱沾边的直接处决,剩余分支人员也全部移交给律法院,俘虏私兵立即责令加入战俘队拉到黄河边去修河堤。

    张氏一族被干净利落的斩落马下,给了这些大小地主极大地震慑,在改革进入十月月底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最难啃的中原、徐州两省陆续传来好消息,得到土地之后的底层百姓自发走上街头,声援天策军和帝国官方的举动,加入到这场改革当中,无数企图隐藏蒙混过关的地主被重新抓了出来,顺带还牵连出十几名刺史级官员,下层的官员更多。而随后的律法院第一时间审判这些涉事官员,严惩之下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再也不敢在血淋淋的屠刀下投机倒把,改革由此转入最后阶段。

    由于帝国土地法规定的人均耕地不得超过十五亩,所以中原部分地区人口密集的村落和城镇也开始了迁徙,将部分人口迁到幽州等地重新分配。而且这场运动也首次将城镇和农村人口分开处理,农村人口分配土地,城镇人口则开始转化为专业的工人和商人等。工商部在前期玄影卫提供的名单中选取了几百家开明地主,说服他们和从其他地区而来的豪商一起开始了工商业发展运动,开始布置中原地区发展规划大纲中的具体步骤。

    内阁这一次农工齐举的办法也显示着内阁在国家治理方面手段的逐渐成熟,开始合理分配农业人口和工商业人口的配比,为下一步工商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

    不过这场以农业和土地改革为起点的中原改革运动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帝国最高首脑的估计,整整两个月才基本结束,时间到了十一月底中原各省的邸报传到长安才显示各地土地改革完成任务,工商业也开始打开局面,倚靠外地豪商的投资带动,本地少数开明地主和大资产者逐渐对于大唐帝国政权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才开启了新的发展之路。不过由于时间的延长,也拖累了天策军的脚步,原本定于年底开始规划来年计划的中原战区索性将计划放到了年后,保障地方政府完成改革任务,坐镇镇压反抗势力。

    中原改革的汇总政报随后有内阁传送给李玄清,身处河中武器试验场的李玄清看到政报之后点了点头,放下了心头的心思,开始认真查看军方新式武器的装备试验情况。

    亲卫营和直属营两支部队共计十几万人在河中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为的就是为全军换装进行准备,顺便试验实施战法。

    “皇上,这个武器还没定名呢?要不加个名字?”装备处的秦耀自从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就直接带着技术人员赶到这里,边改进边指导部队换装。此时他手里拿着的赫然就是李玄清盗版过来的火枪。

    只不过这一款火枪并不像后世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那种火绳枪之类的前镗枪,而是类似于当初英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火枪——伯克式火枪。采用前装弹,燧石击发设计,枪身连带枪托长约三尺一寸,重量约为十斤左右,可以装备专门的刺刀。每支枪配备铅质米尼弹五十发。

    “就叫天启一式步枪吧。”李玄清其实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盗版来的这种前装步枪,掂在手里试了试,觉得重量还是有点重了,而且口径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这几乎合到后世十厘米的口径了,加上重量,弹丸冲击带来的后座力肯定不会小。而且最要命的其实是以目前装备处的锻造技艺还无法刻画膛线,也就是说这支天启一式步枪其实还是滑膛枪。

    “飞雪,你们试验了这种步枪射程有多远?后座力有多大?”李玄清微一沉吟问道。

    “射程不行,只有四十丈左右的杀伤距离,超过四十丈基本上就没有足够的杀伤力了。不过这种弹丸倒是威力很大。后座力也很大,很多士兵打完十发子弹肩膀就不行了,还有部分士兵受伤。”李飞雪手中也拿着一支步枪,苦笑着晃了晃道:“还有就是很多人不习惯这种作战方式,觉得还不如冲上前去真刀真枪的冲杀过瘾,最主要的是不能在马上作战。”

    李飞雪的一番话让身边的秦耀等人尴尬不已,其实李玄清跟他说过关于膛线刻画的问题,但是装备处联合了巧兮的工业集团花了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临了也只能用这些滑膛枪来实验士兵。

    “你们装备处在膛线的问题上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李玄清点点头,如果光是滑膛枪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大规模换装了。就算是前镗枪也一定要是线膛枪才有装备的价值,否则的话直接给各部队主将的亲卫队装备上也就行了,大规模换装的效果太差,四十丈的射程搞不好还真不是弓箭的对手。

    “皇上再给微臣三个月时间,保证解决好膛线问题。”秦耀咬了咬牙道。

    “好了,飞雪,向不管这些了,火枪战术是未来我军作战的根本,你们要利用这几千支火枪好好练习战术,还有,炮兵营不是已经过来了嘛?要练习好步炮协同战术,战场之上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李玄清朝着李飞雪和一旁的木头人陆翊道。

    其实新式武器如果能够达到换装要求的话那么天策军就没有必要继续扩充军队了,六十余万人的总兵力加上超越时代的武器别说包打天下就算是包打全球都够了。时至今日自己苦心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在军事领域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打发走李飞雪和陆翊之后,李玄清带着秦耀边走边道:“你们现在究竟卡在什么地方了?蒸汽机不是已经给你们配备了最大功率的吗?还带动不了?”

    “不是,皇上,蒸汽机已经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