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陈宇在封存了庞巨昭的财产以及浔州府库之后并没有拿获叶广略,所以特迅速发下海捕文书开始缉拿叶广略。

    只不过此时叶广略却已经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地盘带着沿途的败兵前往交州投奔曲承美,打算依靠这股最后的汉人藩镇势力庇护自己。

    陈宇在此时给广州的指挥部发去战报,汇报浔州之战的经过,并将大部分俘虏交给后勤押往广州,同时催促接受官员前来浔州等地。柴嘉此时也已经率兵扫荡了白州等地,天策军兵锋迅速越过叶广略的地盘抵达钦州和薛万里驻扎在此地的一个营汇合然后西向停经扈州,朝着曲承美而去。而陈宇这边也带着主力部队从横州出发开始往北攻击宾州和澄州,将战线和西路军在牂牁的南部边界汇合。

    这样一来天策军在西南的势力终于彻底连接在一起,南部柴嘉和曲承美遥遥相望,北部陈宇和西路军汇合之后已经在筹备对于南诏的战事。

    而消息送到广州指挥部的时候杨天成和王厚纯齐齐一笑,西南地区终于只剩下曲承美一个汉人势力了,在海军已经驻扎廉州港之后曲承美也已经被天策军列入了消灭的目标行列之中。不过此时已经是天启二年十二月底,他和王厚纯在交代完诸事之后将前线的指挥权下放给陈宇之后两人率领指挥部人员登船离开广州北上杭州然后回归长安大本营。

    两人的离去意味着天策军江南指挥部的任务全部结束,剩余的交给陈宇就可以了。不过此时的长安大本营,薛洋几人却带着牂牁大祭司兰槿来到大唐帝国的中枢长庆殿,李玄清接受了兰槿的牂牁降书和降表,不过紧接着巧兮就带着兰槿回到后宫赐宴招待。李玄清和岑天时对视一眼看着薛洋哈哈大笑。

    “皇上,我看开年之后就可以给薛洋他们赐婚了,到时候薛洋返回牂牁就可以直接成亲。”一旁的徐英笑道。

    岑天时摇摇头道:“还是在长安成亲比较好。一会让小四派人去牂牁传旨,着李阳和大长老等一行来长安朝见皇上,顺便参与大祭司和薛洋的婚礼。”

    李玄清点点头笑道:“我看不仅仅是他,还有天翔他们几个,干脆办一个集体婚礼吧,古人云成家立业,如今你们都是统兵万众的大将,只怕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我看先生不如替他们一起操办一下。”

    “皇上放心,这件事交给我和小四,保证让他们满意。”岑天时刚走胡小四就走了进来看了一眼薛洋笑道:“恭喜了我的薛大帅,听说你要成家了,还是人家大祭司,厉害了。”

    几人取笑了薛洋一番之后又听了薛洋和徐英汇报西路军这一年来的战情汇报之后胡小四才道:“皇上,天成和厚纯日前已经从广州启程返回长安。陈宇那边也已经攻下了浔州等地,目前西南那边只剩下曲承美和南诏了。曲承美还好说,毕竟还是大唐的藩镇势力。只是这南诏国有点不好办。外事部那边已经接到了南诏国的国书,南诏国使臣已经启程朝长安而来,听说是想和我们谈判,但是具体的情况还不得而知。”

    “谈判?有什么好谈的?宪宗时代他们三次进攻四川杀死杀伤我喊人无数,这么大的恩怨就这么了了?而且知道我天策军兵锋逼近还不投降还想着谈判?”徐英对于南诏国的行为不屑一顾。

    “说的也是,要谈判就应该投降。我回头找岑先生让外事部通知他们备好降表,否则的话直接打过去就是。”胡小四刚刚说完一句之后忽然想起了什么道:“皇上,我看南诏国搞不好会重新和吐蕃人联络,借兵抵抗我大军攻击。”

    胡小四的话让在场的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之前南诏攻击四川就是收了吐蕃人的蛊惑,只怕这一次真的会让他们得逞,借兵来对抗天策军。

    不过李玄清倒是不在意,吐蕃和大唐一样四散分裂这么多年,其本土的羊羌等地王系腐朽日益严重,估计也没有多少力量能够借给南诏了。

    “薛洋,你们西路军年后汇合柴嘉攻击南诏国,如果对方借兵,就索性从南线进入藏区,将吐蕃彻底击败。藏北高原也是时候归入大唐的版图了。”李玄清点点头道:“小四到时候通知你岳父,将他们的兵马全部纳入到天策军的体系当中,作为第二路兵马进入藏区。”

    “皇上,我记得天翔的谋划当中明年没有攻击藏区的计划啊?”胡小四点点头继而又苦笑道:“进军藏区只怕未必就比西进河西容易,咱们的准备是不是少了点?”

    “皇上不必担心,进军藏区就交给我们西路军吧,薛洋保证一定拿下藏区,将整个藏北高原纳入到我大唐的版图当中。”薛洋行礼道:“我西路军一年以来基本上都是在山区作战,熟悉山地作战地形,而且山地营也久在藏区驻扎适应高原作战,交给我们最合适不过了。”

    李玄清看了一眼两人点头道:“你们去交代一下吧,玄影卫全力探查南诏的意图,如果吐蕃大军东进,你们西路军则立即出发,彻底消灭西南巨患,为我大唐赢得一个安稳的大西南。”

    “徐英你应该知道当年厚纯和万毅在西北竖立的两座京观吧?”几人退出长庆殿之后胡小四拉住薛洋和徐英二人道:“吐蕃和我大唐有着百年血仇,安西屠城之恨至今仍是我大唐百年的遗憾,如果你们打进藏区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徐英脸色一怔,冷冰冰的吐出几个字,让周围的空气更加阴冷。他和薛洋都是经历过当年原州一战的将领,自然知道这股来自百年前的国仇需要怎么做才能够化解。此时胡小四的提醒就是要告诉他们两人,这股仇恨需要他们这一代将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灭,大唐帝国和天策军的军魂需要敌人的鲜血和白骨来洗雪

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 
    “皇上,这是江南各区的省级划分图还有内阁拟定的布政使名单。”年关将近,内阁、天策府以及律法院的事情基本上都快要结束了,今天是天启二年腊月二十八,也是天启年的最后两天,一大早岑天时就将内阁关于明年的江南省级划分的回报递给了李玄清。

    “你们内阁抽调的布政使名单做的还不错嘛,考虑到了南北平衡。”李玄清看了看笑道。岑天时拟定的布政使名单基本上都是从老区抽调的近年来政绩卓越的刺史,但是也考虑了中原新区的几名刺史以及两名从江南投诚的人员,基本上算是照顾到了各区域平衡。其实行政学院开设至今也培养了不少青年文官。对于执政而言,年轻人可能会经验不足,但是在开创性和创新性上面比起老人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加上李玄清建立的政治制度不同于以前历朝历代,所以岑天时他们选择的也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居多。

    李玄清放下这些忽然想起一件事,笑道:“对了,之前咱们俘获的其他各藩镇的重要人员你们内阁怎么安排的?”几乎是从李克用开始,天策军陆续俘虏了不少以前各藩镇的重要的文臣武将,除了像葛存周等反正人员现在已经编入现役以外,大部分都没有留用。

    岑天时见到李玄清忽然问起这件事愣了一下随即道:“部分十恶不赦的交给律法院判决发配到灵州和丰州等地进行劳改了,剩下的基本上都赋闲在家或者交给各地监视居住。只有少部分原本就和我大唐关系较好的留在长安,或者冲任各部顾问,或者辅助地方官安定地方去了。”

    “我打算从中挑选部分人士汇合咱们培养的部分文士建立一所博物院,编修唐史,顺便整修历代史籍,研究历朝历代的文物古迹,让后世子孙不至于忘记历史。对于以前记载不详的历史也要从各地出土文物当中寻找蛛丝马迹,梳理我华夏千年的历史脉络。”李玄清想了想将后世的历史博物院之类的理念说了出来道:“历史不能间断,以史为鉴是我等执政者永恒的铁律,这件事内阁着教育部暂时先抓一下吧,等到以后专职成立一个部门。”由于李玄清建立新朝以后大量前朝的太史院钦天监之类的官职部门全部裁撤,加上律法院建立以后之前的刑部和大理寺等等重叠的部门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大量以前的闲置人员反倒成了社会负担,这些人信奉的还是以前学而优则仕的准则,时刻都想着做官,以至于每年行政学院招生的时候都有大量的前朝官员前来考试,写出来的考卷也都是以前的见解。

    “这样,内阁讨论一下,成立一个科学院,下设天文历法、历史文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以帝国的力量推动这些学科的研究不断前进。”李玄清想了想觉得有必要成立后世的中科院这样类似的机构。

    “这件事交给内阁来办,我会拟定出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的。”岑天时对于这个科学院没什么概念,但是基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点点头之后,反倒是对于李玄清说的重修唐史很感兴趣,搓了搓手笑道:“皇上真的打算编修唐史啊?咱们也叫大唐啊,没有人自己给自己编修历史的,这个怎么算?”

    “咱们是全新的大唐帝国,和以前的王朝不一样。以前的唐史就修到昭宗朝为止。”李玄清笑道:“以后的全部改成帝国史。史书编写模式也要重修修改,最好改成编年体。”李玄清对于古代史籍采用的记传体有点奇怪,这倒不是记传体不好,只是他不习惯这种模式,而且记传体的弊端也很明显。

    岑天时点点头将这些都记下来之后出去去招人筹划这件事,修史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国力的象征,历朝历代只有盛世才会修史,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

    “大哥哥要修唐史了?该叫什么呢?新唐史?”岑天时走后巧兮从后面走过来笑嘻嘻的看着李玄清道:“现在新唐史好像还没出来吧?我想想看旧唐史出来没有啊。”

    李玄清对于这件事倒是没有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