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哥的意思准备咱们自己修铁路?”巧兮有点惊疑不定道:“工业集团除了这两个煤化工基地的建设费用以外倒是有几百万唐币,但是不管铁路往东还是往西几百万只怕无济于九牛一毛啊。”

    “到时候以咱们今年的收入作为交通部从钱庄贷款的抵押,这样估计能借个三四千万吧,我马上传讯给丰州布政使府让他们会同交通部立即准备勘探从丰州到其他地方的铁路路线,争取短时间内修建一条能源铁路,输送丰州产品进入全国市场。”李玄清道:“如果运气好的话,过几个月等远航船队回来之后内阁财政部就有钱将这个借款补上,这样就不会耽误这三四个月的时间了。”

    李玄清的办法让巧兮点了点头,这种在后世很常用的办法对于他们夫妻俩来说倒是不觉得奇怪,但是对于今年超支严重的交通部和财政部只怕风险不是一般的小,尤其是交通部那边还有长金线需要修建,只怕交通部长吴作栋头发都要白了。

    说完这些之后李玄清继续参观煤化工企业,工业集团此次在丰州投产的除了焦炭,还有其他的煤炭化工产品,其中另一项重要的产品就是硫化物,不过能够投产的也只是用来制造火柴和烟火的产品以及用来制造燃料的产品。说起来工业集团实验室的化学水平在李玄清夫妇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之下已经领先整个帝国了,包括化工学院里面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从实验室里面总结出来的。在李玄清和巧兮的干预之下,早期的化学已经逐渐摸索到真正的门槛,进入了正轨的发展阶段。不过按照张强和牧尘的规划,后期会继续兴建大型的化肥工厂和焦油工厂。这些基本上不需要大型交通运输,所以如果不是李玄清要求首期必须兴建焦炭生产基地,这些项目肯定会优先摆在工业集团的日程上来。

    这些工厂和设备基本上都是工业集团自行设计生产的,很多机器设备都是首次出现在市面上,光是这些东西就让牧尘的实验室全体研究员这些年苦心钻研的成果都用上了,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问题,被传回实验室之后反复修改才生产出来的。

    不过李玄清对于牧尘和张强居然能够想到用硫化物的产成品来生产火柴倒是让他很新奇,火柴在后世可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完善的,而且还经历了很多次原材料的更换才摸索出来的经验。不过这一点李玄清也没有细问,工业发展尤其是化工工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很奇妙和偶然的过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实施的工业革命本来就是一个偶然性,所以其经历的过程不可能和后世历史上记载的一样。

    看完了这些之后李玄清很满意,和巧兮现场将张强和牧尘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之后第二天让亲卫迅速给长安传讯,同时通知丰州布政使去乌梁素海的纳仕镇,那里是巧兮规划的旅游基地所在地。

    如今的丰州布政使已经换成了长安行政学院第一批毕业生高崇民,这个当年第一名的毕业生对于工业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在纳仕镇见到李玄清之后听说准备修建铁路将丰州和其他地方连接在一起,激动得无以复加,丰州因为是帝国的起家之地,所以政策、资源和财力等等都不是问题,唯独交通让他日野犯愁,所以一听说李玄清要修铁路当即表示,自己绝对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甚至表示愿意捐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准备去丰州工商界去化缘,帮助交通部解决资金问题。

    高崇民的举动让李玄清感到一阵欣慰,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式的政务官员终于能够跟上自己的步伐了,等到他们成长起来必然会将这种传统传承下去,从而彻底改变以前的那种为官的作风和作为,提前奠定工业发展的基础。

    天启二年六月初,在帝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夏季的时候,岑天时带着交通部吴作栋和财政部祁宏赶到纳仕镇,不过他们听到李玄清的计划之后都是直摇头,都觉得这个计划风险太大,交通部和内阁的财政压力太大,而且将预期还款来源放到了远航船队带回来的金银上面,一旦船队没有带回来或者没有带回来那么多金钱,必然会导致整个帝国金融出现系统性风险。

    “先生你的想法太过于保守,就算远航船队到时候没有带回来足够的收益,光是抵押工业集团一年的收入也能够完成还款,不会出现风险的。”李玄清摇摇头道:“而且我相信徐兴夏回来的时候必然会让你大开眼界,到时候你应该担心的是让慕容约束其他商人,不要一窝蜂的都去日本或者海外,忘记了国内的发展。”

    “先生放心吧,巧兮不会让钱庄收不回贷款的。而且工业集团会选择按期还本付息以确保财政部和钱庄的金融风险降到最低。”巧兮的话算是将三人的反对意见彻底压制住了,工业集团每年的收入都是数千万,在巧兮层出不穷的挣钱方式带动下,只要是她准备做的事情没有不挣钱的,就连之前一直亏损的传媒集团今年都能够保证收支平衡了。

    “首相,两位部长,丰州工商界盘完铁路修到丰州已经是望眼欲穿了,我相信只要铁路修到丰州,丰州的发展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的,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铁路修到丰州,三年之内丰州的工商业如果不能够达到帝国第一的水平,我高崇民辞官去修路,为帝国修一辈子路。”高崇民站起身来道:“而且我会带动整个丰州工商界捐款捐物,丰州布政使府下属的所有官员都会亲自上阵的,不要报酬,也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皇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今年的交通建设太大了,长金线本来就是超支建设的,如果再次兴建铁路咱们会不会拖累帝国发展的速度。”岑天时急忙将高崇民按下来坐在位置上苦笑道:“现在咱们还在进行统一战争,每年的军费支出都会大幅上扬,我怕来年没有那么多的财政支出修路。”

    “放心吧,交通运输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增速器,就如崇民所言,只要铁路修通,凭借丰州的地理条件和优势的政策条件,丰州必将超越其他地方称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没有之一。”李玄清的话为这条铁路定下了最后的基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拥有煤炭和铁矿两种资源的丰州有着多么大的优势。

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 
    纳仕镇的这次会议对于整个大唐帝国北方的发展意义深远,时候交通部抽调人手在真个阴山以南地区进行全面勘探,在历时一个多月之后才将一条从灵州到东面蓟州的长达几千里的铁路线勘探完毕,随即编写成计划书上呈交通部。

    不过在此时吴作栋跟着李玄清夫妇以及岑天时等返回长安的时候还在愁眉苦脸,交通部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运河疏浚和长金线建设上面,除了前期的勘探人员可以抽调以外,其他的建筑人手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办法。

    “先生,你回去和天翔商议一下,将南诏那边的俘虏都拉回来送到丰州沿线,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人手问题,运河疏浚之后除了已经到期的服苦役人员各自落籍之后其他人也都送到丰州等地,第一期建设人手差不多也就够了。”李玄清对于吴作栋的哭脸忍不住笑道:“你们不要愁眉苦脸了,我和巧兮可是将手里面最后的财产都押给钱庄了都没觉得什么,怎么你们几个比我们还要受不了?”

    李玄清的话倒是让大家一笑,岑天时也跟着道:“回去之后祁宏你马上赶到南诏那边将南诏的国库给我一分不少的全部搬回来,一个铜子都不想落下,而且告诉薛洋和陈宇,能俘虏的人员尽量都俘虏,别打的尽兴了全给我杀了。现在帝国需要人手,需要无穷无尽的人手,如果他们搞不定十万人以上的俘虏,明年的军费我一定给他砍掉三成。”

    岑天时恶狠狠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他这么一说倒是让李玄清想起了什么吩咐道:“回头记得让国土资源部抽调一个大队人手去南诏和牂牁以及广西地区看看,如果我估计不错那边的银矿不少,不会比四川差的。”李玄清的话还没说完,岑天时那边就直接让自己身边的亲卫快马回长安通知国土资源部让他们赶紧行动。事实上这一次国土资源部收获不小,原本南诏国就有很多银矿在开采,这一下全部被他们和后勤部接收,等到年底的时候居然新增白银上百万两,也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了。

    李玄清一行回到长安之后岑天时这边抓紧时间安排资金人手去勘探铁路去了,巧兮则带着牧尘去汇合吴作栋去钱庄办理手续,李玄清这时候才完整的收到徐天翔那边关于南诏那边的详细战报。

    “薛洋那边在弄栋城真的打败了吐蕃人?看样子咱们在南诏搞不好还要和他们打一仗了。”李玄清拿着战报沉吟半晌道:“那个隆逊逮到了?让玄影卫的人去找找他,让他拿银子给自己赎罪,他是一国之主怎么说也能值个壹佰万两以上吧?让玄影卫放手去做,最近内阁缺钱,巧兮都把工业集团今年的收入全部抵押给钱庄去换取铁路贷款了。”

    李玄清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无意当中的一句玩笑话居然真的让徐天翔给传到了前线,这一下整个南诏国内的富人和贵族集团遭了殃,那些天策军将士听说皇后娘娘为了帝国发展将工业集团都给当了,顿时就双眼赤红,自己来到这南诏国打仗不就是为了帝国统一和繁荣吗?这怎么连皇后娘娘都没钱了?没说的直接去找那些富人吧,让他们把钱都给我拿出来,怎么说也不能让皇后娘娘卖嫁妆啊?所以原本拿下洱海地区应该整修准备应对吐蕃人的天策军忽然之间又散开了,几乎是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贵族和富豪一网打尽,只要是之前对抗天策军或者做了不法事情的,全部没收财产,一部分粮食和田产等等就地分给了穷苦百姓,剩余的大部分金银财宝全部给拉了回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