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农产品深加工李玄清倒是还很有办法,随便出了几个后世常见的办法就足够王衍消化好一段时间了。不过想到中原省才两百多万人口,李玄清又摇了摇头,没有对此报多大希望。不过很显然王衍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农产品加工出来的产成品很大一部分都被军队采购走了,只有部分外销到其他省份,所以一听到李玄清的办法王衍暗自记在心里,回去自己琢磨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和王衍分别之后巧兮没有去洛阳,而是乘船继续南行,在运河被重新疏浚之后如今的大运河比起前代自然是宽阔了不止一倍,通航能力绝对比后世还要强得多,而且越往南越繁忙。抵达淮南省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零星的新式货轮冒着滚滚黑烟了。

    看样子天津造船厂又该扩张了,不然依靠着杭州和广州的造船厂只怕应付不了这船只的更新换代啊。新式货轮在内河中的优势其实比起海上还要大,因为内河水流平缓,在无风的时候帆船只能靠船桨来提供动力,这一点比起新式货轮差得太远,尤其是货船,一般情况下载重都非常大,单单靠船桨一天走不了多少水路。

    “我一进让张大哥来南方考察了,只是南方没有深州和天津那样好的工业条件,造船所需的材料如果都需要从深州运到这里,那还不如在天津造呢。”巧兮笑道:“大哥哥规划中的南方工业中心在哪?”

    巧兮的这句话倒是将李玄清给问倒了,南方工业中心是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但是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好的地方,此时的江南只有杭州和金陵这样几个大的城市,其他地方如扬州等地等等基本上都被打成废墟了,再者说南方尤其是这一代只怕也未必有合适开采的煤铁资源啊。

    “巧兮你觉得如果在巢湖地区也就是庐州地区建立一个造船厂如何?专造内河船只。”李玄清沉思片刻道:“如果设立在庐州,那么煤铁资源基本上我能够想办法解决,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在这附近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南方工业中心。”

    “大哥哥说的是两淮煤矿和马鞍山的铁矿?”巧兮一下子明白了李玄清的想法,不过却皱着眉头道:“这样是不是离鄂州那边太近了点?咱们现在可不是后世,消费不了太多的钢铁,除非?”顿了一下惊诧道:“大哥哥的意思是准备筹建上海了?”巧兮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李玄清打断了,但是依然挡不住她脸上兴奋的神情。

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 
    虽然李玄清打断了巧兮的话,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让巧兮兴奋不已。这个时代筹建一个城市无异于一项天大的工程,而且还是后世的那种综合性城市。但是可以说筹建上海的好处多多,长江航运线从此就不需要经过杭州来出海了,而且还能够将上至川蜀下到东海整个长江的黄金水道全部利用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上海的出海口在未来的航海贸易当中能够起到的作用绝对不会低于杭州。这也是后世上海只是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却在百年之内夺得中华第一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不过冷静下来的巧兮却对李玄清的这个想法有点不太赞同,因为当前大唐帝国面临的任务实在是太重了,西北马上就要进入大战连天的阶段,内地经济发展才刚刚开始,少的才一年多,发展时间最长的丰州也才五年时间。还要面临全帝国范围内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贸贸然再次动用巨额财富去修建以目前条件来看完全可以用杭州来取代的城市实在是不划算。

    “我在长安做了一份规划,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将上海市的框架拉起来。”李玄清对于巧兮的反应看在眼里,悠然笑道:“回去的时候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咱们准备靠岸吧,去看看淮南布政使杨行密。”

    淮南的治所在庐州,也就是两人刚才议论的准备建立工业中心的地方。这个地方因为靠近巢湖也就是如今的雷池,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其实放眼望去基本上整个淮南省都是鱼米之乡,而且还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所在地。淮南省的发展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杨行密这两年在淮南是兢兢业业,不仅仅早早的联络五大豪商来淮南开设产业,还鼓励本地的大小商家利用靠近运河的优势就近发展相关产业。事实上如果不是淮南的基础太差,杨行密主政的淮南一定会有更多的政绩的。

    两人在扬州以北下了船,然后折行往西朝庐州而来。巧兮坐在玉狮子身上,转头对着身后簇拥着自己的李玄清笑道:“大哥哥咱们这两个多月以来从北到南一路查看,也算是经历颇多啊。大哥哥是打算尽快整合国内,然后对外吗?可是北方陈凡大哥那边不是已经准备打仗了吗?你怎么不回长安坐镇呢?”

    “黠戛斯人只是苔藓之疾,有陈凡在前方坐镇不可能出问题,长安那边现在可不是只有天翔一个人,天成、厚纯他们都在,而且南线大军主力也已经在幽州等地休整了,有没有我其实都问题不大。目前我所关心的还是经济发展。咱们要在大军进入安西之前尽可能的发展经济,整合内部的战力,这样一来将来前方打仗也不会耽误后方的经济发展。”

    巧兮想想也是,点头道:“历来战争都是一把双刃剑,准备充足的一方往往能够从战争中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这就是兵法所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吗?”

    “我已经让耶律家在河西布局了这么长时间了,一旦开战那么西北那边不仅仅是大军征伐的战场也是咱们吞并西北经济圈的战场。到时候伴随着大军的步伐,咱们内地的工商品也会蜂拥进入西北,从而冲垮那些地方豪强的经济基础,让西北从此以后都离不开内地,从根本上切断格局西北的根子。”李玄清点点头道:“只有这样在咱们进入安西的时候才能够在后勤路线比对方长的时候快速稳住局面,扛住天方教的反击。”

    “大哥哥是在担心大食人?也是,就算是在后世,这不也是让所有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嘛。不过此时还好,至少咱们手里面的主动权比对方多,而且安西那边被影响的民族也不算太多。”巧兮知道李玄清如此大张旗鼓对付安西的最终目的何在,点点头若有所思道。

    两人一路走一路讨论安西那边的事宜,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收复安西只是第一步,那个地方可是后世的聚宝盆,几乎拥有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种类的原材料,所以别说只是天方教,就算是基督教也来了,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地域,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染指。这样一来两人的行进速度就慢了下来,等到了庐州附近的时候杨行密也已经得到消息匆匆从雷池附近赶了回来迎接李玄清。

    “杨大哥这才大半年没见怎么苍老了许多?”李玄清见到杨行密满身的风尘,脸上也多了不少沧桑忍不住关切道。

    “皇上,皇后娘娘咱们先去府内歇息。说来惭愧,行密虽然竭尽全力,但是淮南省的经济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所以也惟有以勤补拙,希望能够有所成,不辜负皇上所托。”杨行密将李玄清夫妇接到布政使府内带着妻子郑重拜见之后苦笑道。

    “杨大哥你着相了,淮南省本身的经济基础就比其他地方要差,你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能够做得如此地步已经很不错了。”巧兮摇摇头道:“其实杨大哥这两年来做的很好了,淮南的基础已经打的很牢靠了,所欠缺的就是一个机遇。”

    “北方如今有了渤海湾和丰州和两大工业中心,西北也有关中基地,唯独南方没有重工业基地。所以我打算明年在南方也建立一个重工业中心,借以支持南方工业的发展。”李玄清点点头道:“所以杨大哥不要担心,机会很快就来了。”

    “皇上的意思是打算将这个工业中心建在我淮南境内?”杨行密自然能够听的出来李玄清的意思,顿时惊喜莫名道:“如此一来的话岂不是我淮南百姓之福?只是说实话,淮南境内好像没有像样的矿产资源,石炭、铁矿都没多少,贸然建立工业基地只怕会不符合发展规律啊。”

    巧兮见到杨行密这幅样子忍不住笑道:“杨大哥说错了,淮南境内有足够的石炭和铁矿,而且还不少,所以杨大哥不用担心,最多明年国土资源部就会发布公告的,到时候就知道了。”巧兮自然知道两淮煤矿在什么位置,虽然开采难度比较大,但是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是可以开采的,而且还可以通过运河从北方输送煤矿到此。只不过马鞍山的铁矿还是要和杨行密说明白的,之前马鞍山马家之所以能够制造大量的高品质的兵器,自然就是靠着这个巨大的铁矿资源做后盾的。

    李玄清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淮南境内的煤铁资源之后告诉杨行密现在就可以预作准备了,准备好人力资源,工业集团随后也会派遣专门的人员来淮南和他洽谈具体的规划。

    不过还没等杨行密反应过来,巧兮接着道:“杨大哥,你最好年前派人去深州和渤海湾地区考察一番,看看他们是如何管理和规划工业基地的,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争取这个工业基地能够做的比以前更好。”

    杨行密之前也和幽州布政使张建忠聊过,也知道一点工业基地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需要筹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且这个时代的工业基地还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些都是需要地方政府提前规划好才能够启动的。

    说完这件事之后李玄清对于淮南这个大平原开发还是有几点其他的想法,当下将自己和巧兮在路上想到的关于建立大型棉花种植基地和建立大型面纺织企业的事情告诉了杨行密,让他着手让有能力的地方家族可以参与这件事,实在不行可以和五大豪商商议,让他们派人来考察。这样一来的话,等于是又建立了一个大型的轻工业基地。

    在淮南徘徊了几天之后,李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