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你去通知大帅一声,如果那边战役结束了不要着急来打沙洲,让他打完了之后想办法派一部分部队隐秘迂回到沙洲到大屯城中间的沙漠边缘地带埋伏,不要走了大鱼。”胡小四随口又吩咐了一件事,他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所以想着有备无患。只不过到了后来才知道他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做了准备,但是事实发展到那个地步他的准备也未必能够用的上。

    对于胡小四要去张朝奉的皇宫,赵四没什么意见,玄影卫在沙洲的布置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那种无孔不入的手段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够防备的。玄影卫的内线都已经打入张朝奉的住所了,所以区区带几个人进去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要想见到张朝奉那是没什么好办法了。

    事实上胡小四在布置要先办法去见张朝奉的时候张朝奉那边也在紧急进行自己的部署。因为曹仁贵已经统兵前往瓜洲了,李一常开始主理西汉金山国的大小事务,包括筹备前方军需和后方安抚百姓等等,李一常倒是做的有板有眼,自己从吐蕃边境那边借过来的雇佣兵也在前来沙洲的路上,这群亡命之徒虽然见钱眼开但是在自己的运作之下战力还是很有保障的。只是李一常却对张朝奉此举的真正含义持怀疑态度,他想不通为何自己的这名弟子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硬撼中原王朝。按照自己的理解只要归义军全军归顺大唐,依照张朝奉的地位大唐皇帝肯定不会亏待他的,至少也是一员封疆大吏。如今登基自立等到天策军打过来那就不是一句成者为王败者寇能够说得清了。只怕张氏一族百年的基业和家族名声都会随之化为灰烬。

    只不过自己的这些话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但是自己的弟子却仿佛铁了心要对抗朝廷,而且除了让回鹘人东进,还带来了这群高原上的流寇,难道是。。。。。。

    “师父不必再猜。我张家在沙洲历经百年而不倒,我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倒下去的。还请师父帮我收好这南部羌塘之路。”张朝奉不知何时出现在李一常身边,十几年的师徒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师父在想什么,所以开口道:“朕已经准备好了,择日统帅大军前往瓜洲作为我军主力和天策军决战,只要打退万毅的主力部队那么我西汉金山国就有足够的时间竖立在西北,任何人都打不倒。如今冬季已经来临,师父年事已高还请多多休息。”

    “冬季?”李一常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张朝奉的底牌所在,按照西北的天气,只怕八月份一过冬季就会骤然来临,大雪满弓刀,雪寒伤马腿。只要瓜洲前线两军对峙之势不被打破,那么天策军就没有办法前进。天策军一旦后退则必然会被自己这边的联军步步紧逼,到时候不但眼前的危局可以解决,甚至肃州等地都可以趁机一举收复。如此一来的话归义军,不对如今的西汉金山国则可以一举占领河西之地,成为和大唐相抗衡的势力。

    只是底牌是这个,为什么还要引吐蕃人前来?更何况还有回鹘人可是张氏一族百年的世仇,自己脚下的这块地盘当初可是从吐蕃人和回鹘人手里面抢来的。

    “大唐势大,光凭我们几家单独面对都不可能取得胜利,归义军冲锋在前他们几家难道不该出点力?”张朝奉看着自己师父恍惚的神情冷笑道:“高昌回鹘的首领是有见识的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唇亡齿寒,没有我归义军冲锋在前他们躲在后面难道什么事都没有?羌塘那边的吐蕃人也不是好心,那根本不是什么雇佣兵,而是羊同王系的正规军队。”

    “曹家确实有实力,这么短时间就能够纵横捭阖,说动回鹘吐蕃人接连来援。但是有时候臣子的能力太强也不是好事。”张朝奉的一句话让李一常吃了一惊,但是看到对方脸色那种变幻不定的神色,忽然觉得自己的这名弟子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长大了。这两年来平索勋一手安排这么多事情那里还是当年的那位聪慧的弟子?

    “看来真的是老了,师父就再帮你一把。希望你能挺过去这一关,怕就怕你早就想好了退路吧?”李一常有点自嘲的看着远去的背影,苦笑莫名,却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往日里只要自己出门就一直跟随的侍从不经意间换成了另外一人。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 
    “部长,甘肃两州已经由我们布政使衙门派出官员和副首相带过去的人接收过来,所有政务也开始按照河西省这边的政策执行。”凉州城的城楼上,张全复看着龙家的大队人马启程朝东而去,面上露出了沉吟的神色,身后传来了民政厅官员的汇报声。龙家世居西北果然还是有点人才的,至少这两天和自己聊过的龙玄对于商业就很有想法。只不过这些人啊,家族观念太重,限制了眼光和胸怀,如果都是这样的话只怕到了长安皇上也未必会见用啊。虽说家国天下,但是太过于重视自己的家族的人,只怕也未必会为了国家出力吧,而且一旦家国利益冲突搞不好真的会为了家族利益牺牲帝国的利益,这一点在工商业发展上面不是表现的更加明显吗?君不见伴随着皇上起家的五大豪商之所以就连帝国高层见面都能够笑着打招呼,除了本身的能力以外,不就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刻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吗?当初徐家能够为了帝国的利益甘愿将自己在东洋所得的所有利润全部献出,除了魄力难道不是徐兴夏知道帝国当时对于金银硬通货的缺乏吗?还有前几天和自己刚刚见过面的耶律家,帝国要进军西北,他们就能够提前一年布局,不论亏损,除了本家的生意,连带着掩护无数的玄影卫精英人员出没西北,这其中难道没有风险?乖乖的待在中原做生意耶律家只怕发展起来未必比现在差,但是还不是一直一声不吭的蹲在西北,为大军出征做足了所有准备。这样的商家才是帝国当前所需要的,甚至在今年修订工商法典的时候律法院还和五大豪商的当家人集体商谈法典的修改措施,五大豪商出于帝国的利益,甚至主动提出应该限制像他们这样的大商家对于帝国关键产业的涉足,这一点除了审时度势,更加有勇气的是他们能够站在帝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大唐帝国自皇上上台之初就取消了工商贱业的称号,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工商业已经是帝国经济发展当中举足轻重的大产业了。商人的地位伴随着财富的增长急剧攀升,逐步磨平了以前留下的阴影,而工业则在皇后的传播之下更是几乎和农业生产平起平坐。这个时候参与到这场盛宴当中除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性和眼光啊。张全复本家在工商业上面没有多少天赋,加上自己这些年一心铺在水利和环保上面,但是并不妨碍他站在高层看待问题。

    “通知下去,我们马上启程去甘州,各厅抽调得力人员跟随前往,另外通知钱庄,让他们也随我们一道先期开通甘州钱庄分点,统一货币。”张全复点了点头让手下人收拾行装然后从凉州出发,穿越河西走廊抵达甘州,就地指导甘州地区的改革,将拓跋思谏尚未完成的工作接了过来。西北各地农业比重比起中原要小得多,更多的还是依靠着丝绸之路的便利发展商业,从中原各地贩运丝绸、瓷器、茶叶等物途径当地或就地交易或中途歇脚,这中间就有着巨大的商机。而张全复要做的就是让甘肃两地按照内地模式进行改革,去除少部分农业上的阻碍,然后发展工商业。工业需要等到工商部那边制定计划书然后统一进行规划,但是商业本身就是西北各地最大的产业,虽然前方归义军和天策军正在交战,但是只是两地和长安内地的交易以及大宗的军需物资的采购就已经足够让两地快速繁荣起来了。

    而张全复的到来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建设河西千里绿色走廊的事情,虽然现在西北已经进入冬季,但是按照直道沿线的规划开挖土地的事情还是需要做的,部分地区的河流河道也需要修缮,所以他一到甘州,甘州地区的建设热潮反倒是更加状况,各项政府工程不断出台,趁着冬季来临之前抓紧施工。

    后方因为张全复已经开始了恢复建设,但是此时前方深入归义军腹地的玄影卫却在胡小四去了一趟张朝奉的皇宫之后制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计划,具体内容甚至各统领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从那天以后胡小四和赵四两人整天不是潜伏在皇宫就是筹划布置人手等待时机。而时间也在这种奇奇怪怪的状态中一天天度过,归义军自曹仁贵率军十万从沙洲前往瓜洲前线之后,张朝奉在南方吐蕃人雇佣兵抵达之后集合自己的亲卫人马,二者合军一处再次集结了十万大军朝着瓜洲而去。

    两路大军前后从沙洲离开前往瓜洲,也将沙洲的防御兵力抽调一空。可以说整个西汉金山国的国都沙洲此时只剩下了三千多人的巡城老兵和皇宫归张朝奉长子掌控的千余御林军。不过所有人都对此没多大想法,毕竟天策军是从东面而来,沙洲西部靠近安西回鹘,他们已经主动从边境撤兵,南部吐蕃人也派兵支援自己,东面除了自家的二十万大军以外还有高昌回鹘从伊州往这边赶的十万精锐铁骑。被天方教安抚住的民众甚至都认为这场战役不可能输的。更何况还有天气,西北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可不是在中原待惯的那些天策军能够受得了的,只要一场大雪,一切就都结束了。

    “老大,李一常目前身边可是聚集着不少亲卫,加上还有张朝奉儿子掌管的东宫六率,咱们这么点人怎么突的进去?还要斩杀李一常,我觉得就是龙组都不一定能够完得成。”赵四对于胡小四的计划还是没有信心,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我的人已经找到了飞鹰旅了,咱们要不要等一下让他们过来吧,这样至少还能够突袭皇宫,将张朝奉的一家老小全部拿下。”赵四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胡小四一巴掌扇在脑袋上,后者怒极而笑道:“我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