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一说出口,岑天时和徐天翔马上正襟危坐,静静等待李玄清的下文,甚至岑天时还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准备记录。

    “第一改丰州巡察使府为天策都督府,作为天策军旗下最高机构,统一管理辖区内所有事务。下设两个常设机构,民政部和军部。民政部处理辖区内所有民政事宜,军部下分总参谋部、后勤部、特战部和讲武堂。”

    “其次,天赐都督府实施军政分离,民政部以岑先生为民政长,军部由我亲自负责。天翔你领衔总参谋部,负责制定全军战时的战略计划并负责实施。后勤部由左天成官升一级,特战部分玄影卫和飞鹰旅,执行特殊作战任务,讲武堂负责培训军事人才。战争时期,总参谋部节制军部其他部门。”

    李玄清说完这些之后继续道:“你们两位必须尽快拿出天策府军政改革计划和部门设置,完成重组。民政部要适应新的发展情况设置合适的部门岗位,不要拘泥于刻板教条,总参谋部也是一样,要强化将士临战技能提高的同时抓紧时间搞好思想教育,激发战士的心气和士气。”

    “注重强调一点,天策府实施军政分离制度,类似于节度使这种军政合一的怪胎必须消失,我们不能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主公英明。”岑天时一脸感慨,“军政不分,必然导致地方官长手中权力无限扩大,最终导致尾大不掉,到头来就是现在的割据纷争啊。”

    徐天翔也是感触颇深,点点头道:“主公放心,天策军将士都是一心为国,效忠主公的,必将严格遵守主公决定,绝不插手地方政务。”

    李玄清见到自己手下左膀右臂都领悟了自己的意思也是深感欣慰,笑道:“这就是了,军队是保家卫国打仗的,不能成为导致国家内乱的工具。总参谋部要立即制定各部队整编计划,做好一切准备。”

    “主公,天策都督府是我们自立的,那和长安的朝廷该怎么处理关系?”两人记录下要点之后,徐天翔微微沉吟,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毕竟按照目前其他节度使的做法,除了秦宗权自立为帝属于叛乱之外,其他节度使表面上还是尊重朝廷的,至少这块遮羞布还是需要的。

    李玄清尚未回答,岑天时笑道:“天翔你多虑了。主公选的天策都督府很合适。都督府其实是正职,边军隶属于都督府这个在本朝是常态,只不过玄宗皇帝时才逐渐改为节度使府。严格起来都督府的权限比节度使府还要小很多呢。皇帝陛下不会有意见的。再说了,主公本来就是皇室后裔,称天策将军有何不可?”

    本来李玄清和徐天翔听着岑天时说起都督府的渊源觉得还不错,至少理由很充分嘛。可是最后这一句话却把两人吓了一大跳。李玄清更是手抖了一下,道:“先生,皇室后裔?你没搞错吧?怎么可能?”

    “对啊,先生,现在没有外人。我和主公是同乡啊,这怎么可能?说出去也没人信啊。”徐天翔也是一脑门子雾水,不知道岑天时到底什么意思。

    “我已经查过了,主公确为大唐宗室李玄礼的后裔。放心吧,我连主公这一支的族谱都编好了。”岑天时见到两人这副模样哈哈笑道。

    “先生,你该不会已经对外宣传了吧?”听到族谱都编好了,李玄清顿感不妙,连忙问道:“我倒是没什么,反正本来就是孤儿,说难听点挂到哪都不会吃亏。只是先生,你可是忠良之后,这样做不好吧?”不管怎么说,这么干还是让李玄清心虚。

    “就是因为我是岑中书的后人,所以我说的才会是真的嘛。主公放心,天时办事不会有差错的。再说了这件事事关我们天策府在政治上的地位,天时不会马虎的。”

    李玄清也是深感头疼,但是以岑天时的性子,这种事情八成已经对外宣传了,所以也就没有纠结他的话,索性不再问了。

    “主公,我们对外战略该从哪开始?”见到李玄清不再纠结身份的问题,岑天时也很配合的换了一个话题。

    “我觉得应该往西。”徐天翔见到李玄清看着自己,脸色有点纠结但是还是把自己的答案说了出来,跟着苦笑道:“但是个人觉得往西好像前途不大。”

    “不,天翔你想错了。往西是天策军唯一的出路。”李玄清摇了摇头,道:“往东不说要拿下李克用的附庸振武军,就说幽云二十四州北方毗邻契丹游牧民族,南下又要面临朱全忠的堵截,是战略死地。往南需要正面对抗夏州,河中之地又已经被李克用拿下,等我们打完党项人也没什么力气应对李克用了。只有往西,先期扫荡党项人于定远、永丰地区。这部分党项人和夏州的拓跋思恭不是一路,一部分是拓跋思恭的反对者,一部分就是党项人的牧民武装,对付他们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太多注意。然后南下拿下灵州城。”

    “对,灵武军韩遵听说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了,这几年为了安稳的让儿子上位,大肆安插亲信于军中,灵武军内部的矛盾也快到了极点了。拿下灵州我们就有了从背后攻打凤翔、邠州、洋州的桥头堡,到时候可以趁李克用掉头和朱全忠争夺中原霸主的时候一举拿下关中地区,到时候中原的形势必然发生变化。”岑天时点头赞同,顺着李玄清的话侃侃而谈,竟似和李玄清谋划的丝丝相合。

    李玄清和徐天翔本身就出自灵武军,通过铁良平时的话也知道灵武军中上层这几年的变化。而且李玄清还想着怎么接收完灵武军呢。略一思索,忽然对徐天翔道:“你回头让小四通知灵州方面的力量,密切关注张天虎、马老三和万毅他们三个人的行踪,必要的时候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好了,我们分头准备吧。十月底必须完成各方面调整和准备。军队整编完成之后开始做预备调动。”李玄清拍了拍手,站起身来笑道:“下面看看我这个冒牌皇室能不能拯救大唐江山了。先生,你的族谱上给我写的辈分是什么?要是比咱们的皇帝低我可跟你没完啊,我还等着他到时候向我行礼呢。”

    三人哈哈大笑,“主公放心,您的地位可不是他能比的。”岑天时的声音随着他的步伐远远的传来。

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 
丰州城的百姓最近在准备过冬物资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仅仅城外的军营不时出现军队调动,一波波军队回来也出去,就连丰州下属的六个县,丰安、九原、天德城、临河、永丰和西受降城的县令都开始朝丰州刺史府集合。

    渐渐的,有人就发现刺史府发布的公告开始有了变化,之前一直使用的丰州巡察使的字眼消失了,“天策都督府”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且丰州城悬挂的灵武军的旗号悄然变成了一面明黄色团龙图案的旗帜,旁边的副旗也变成了“天策”两个字。

    丰州变天了。就在百姓惴惴不安以为丰州出现什么变故,李玄清是不是被架空或者丰州发生政变的的时候,以五大家族为首的丰州商界在刺史府连夜召开会议之后对外宣传,赞同丰州巡察使府升级为天策都督府,并公开宣称服从都督府天策大将李玄清的一切决定。本地豪门慕容家族甚至让自己的三公子退出商界,进入都督府任职来表示慕容家和新生的天策都督府保持同步。

    不过在百姓发现虽然丰州变幻大王旗,但是自己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变化,衙门该颁布的政策照旧颁布之后,就渐渐息了心思。也不再担心李玄清是不是被人架空了。而李玄清带着巧兮不时出现在丰州各处的消息也证实了百姓的猜想。

    事实上,这一切外界看不清楚全貌的背后,丰州的最高权力正在重新分配,天策都督府民政部正式开始办公,下设民政厅、农业厅、工商厅、财政厅、律法院、交通厅、巡捕厅、教育厅等机构,开始按照各自的职能行使各自的权利。由于很多机构都是第一次出现,所以李玄清和岑天时不得召集丰州一州六县的负责人集体学习。丰州工商业迅猛发展的现实面前,这次学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原本以为出现的阻力也没有出现。

    “主公,这种分散的机构设置真的可以吗?”岑天时在打发走六位县令之后苦笑着问李玄清,老实说这种办法虽然造就了办事效率的提升,但是不可避免带来了机构的增多和人员的臃肿,其实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没有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基础,分散权力不利于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还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掣肘。而且最主要的是从古至今基本上没有这么划分权利的,岑天时感到有点不妥。

    李玄清摆摆手,笑道:“这种权力划分能够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基本上涵盖了民政的所有方面。老百姓在办事的时候就会按照公告去找相应的部门。其次也会带来的好处就是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的提升。现在的很多部门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不再是以前那种只要读好书就能做官了。”说完看着岑天时道:“先生作为民政长处理民政事务需要有前瞻性,培养各类人才,带动整个社会阶层的转变,任重道远。相比军政改革,民政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岑天时对于李玄清这种敢于创新的做法也很赞同。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加上大唐的风气远比之后各王朝开放,所以虽然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本着丰州就这么大地方,玩崩了大不了重来的态度也没多说什么,抓紧时间去部署了。

    看着他离开,李玄清也是松了口气,老实说这种后世的政府机构划分能不能实施李玄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十足的信心。但是和岑天时的想法不一样,李玄清的想法是只要推行成功,那么中国的社会一定会走上另外一条岔道,只要社会稳定发展百年,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在解放了科技人才的束缚之后,迸发出来的力量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