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伴随着这种不断扩散的言论,李玄清和巧兮也在天启十一年三月初九到了行政学院总院的大礼堂,无数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将整个大礼堂围得水泄不通都在争相目睹这位刚过三十二岁的传奇帝皇。

    “同学们,让大家大老远的冒着这大雪跑到这大礼堂还真是罪过啊,今天也没来得及给大家带点礼物。”李玄清看着自己眼前这些学子,走上讲台只有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哄然大笑,没有以前皇帝说话那种严肃,这种轻松的话语让所有人心头都是跟着轻松起来,“今天我来到此地就想跟大家说一件事,诸位可都是帝国的明天啊,所识所学将来都是要用在帝国各行各业的最前沿,所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帝国的未来不在我身上,而在你们身上,年轻人的朝气就是帝国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前进的象征,所以我要为普天之下所有的青年学子提一句座右铭,那就是年轻人要解放思想,对待新事物要做研究多学习,只有有这个心态,才能够担当天下重任。”李玄清的话没有丝毫的华丽词章,但是这种朴实的话语却让所有的学子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自然也能够明白李玄清对他们的期待。

    “皇上请放心,普天之下所有的大学生都一心一意拥护皇上的决策,支持大唐复兴社支持岑先生。”之前那位吕文周在李玄清说完之后起身吼道“我等来自于百姓,自当完成学业,反哺百姓。皇上和岑先生此举都是利国利民的国策,旨在打破文化和政治被世家大族笼罩的黑手,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大唐子民都能够参与到大唐政治当中,只有这样大唐才会永远都有活力,永远有前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那些腐朽败落的旧识才能够被击败推翻,我大唐才会永远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吕文周的话一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跟着高喊起来,稍待片刻之后这些人齐齐朝着李玄清躬身叩拜,山呼万岁不止。这样的场景甚至让在场维持秩序的御林军和学院的教员等人都是热血沸腾。

    李玄清也是有些意外这位吕文周的表现,不过有人开了好头她自然是不需要再继续费力解释下去,这场原本的谈话说了不到一半就达到了高潮,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玄清和大家所有人详细解释起这即将开始的政党制度的原理,以及其中的优点和好处。这是李玄清第一次以皇帝之尊宣讲政党制度,自然这些内容包括大礼堂的所有场景都被随行的记者详细记录下来并在随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内迅速传遍天下,这样一来整个帝国所有的大学学子都在讨论发生在长安行政学院总院发生的这一幕。李玄清和巧兮当天除了和那些学生共进午餐而且还在这轻松的交谈当中让自己的形象在所有的学子当中鲜活起来。而巧兮这位皇后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举一动都让所有人追捧,当年那个在长安街头让百姓拥戴的皇后娘娘和大家伙一起吃饭,这件事让行政学院总院在以后成了大家伙的朝圣地。

    “大哥哥,看样子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三天我们在大学园见到的所有学生都对于新政无比的拥戴,对于大哥哥也是敬若神明,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而学生是一个时代的先驱,他们理解了明白了才会带动周围的人去理解,政党制度才有推广的土壤。”巧兮和李玄清从大学园出来前往丰州的时候笑道。

    “那还是因为我们的皇后娘娘有魅力啊。”李玄清看着巧兮巧笑倩兮的面庞也是忍不住笑道“我从来没发现原来我的巧兮居然如此有人望,早知如此我直接让巧兮出马就行了。”两人调笑一阵之后巧兮道“按照教育部那边发过来的数据统计,帝国的大学在校生足有十余万人,只要有了这十余万人,那么明年肯定就是二十万人,三十万人,时间一旦长久一点必然会让所有人都能反应过来,这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是啊,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是新政的种子,也是大唐帝国永存的秘密所在。”李玄清笑道“咱们去丰州,去老家看看,看看当年随我们一起从最艰难的时刻走出来的丰州父老乡亲是不是还能够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两人从长安直接坐火车抵达丰州,其实李玄清一行这一次根本没有掩饰,基本上都是公开出行,所以在两人抵达火车站的时候丰州百姓将整个火车站都围住了。当年的丰州巡查使到如今大唐帝国的皇帝,丰州百姓都因为是大唐的引领者而自豪。十余年间不仅仅十数万丰州子弟伴随着天策军东征西战,而在如今的各个领域,丰州人都努力做到第一,就因为大唐的皇帝就是从丰州起家,丰州是大唐的龙兴之地,这等荣誉让所有的丰州人在其他地方的人面前都会自我要求的更严格。而李玄清夫妇刚刚下了火车,所有的百姓都开始山呼万岁,在随后更是一路伴随夫妻二人行至布政使府,其场面之热闹几乎让整个丰州市区为之瘫痪。

    “皇上请放心,我丰州上至我这个布政使,下至普通黎民百姓为皇上之命是从,但有所命在所不辞。”丰州布政使在高崇民离任之后有其副手王朝阳接任,此时这位年近三十岁的布政使脸色涨红,带着所有的百姓躬身下拜道“微臣已经加入大唐复兴社,和岑先生一起为国效命,为皇上效命。”

    “大家请起,玄清感谢父老乡亲的厚爱和支持,请大家相信我,相信岑先生,也相信帝国新政,未来大唐一定会一浪高过一浪,一往无前。”李玄清右手高举,仿佛又回到当年在丰州的岁月,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丰州老人也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年仅弱冠的年轻人主政丰州时的场景,这种气氛带动之下,李玄清甚至根本不想要说什么,这些跟随他从血与火当中一起走过来的老人成了铁杆支持者。也就在后来当岑天时循着李玄清夫妇的步伐来到丰州的时候几乎上至高层下到百姓众口一词全力支持新政,并且还从实际行动当中去践行这种支持。丰州由此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玄清的步伐遍及了整个北方各省,从丰州学到经验之后,李玄清不仅仅出现在学校,更是下到北方那些各大工厂之中,一方面检查百姓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在民间将新政和政党制度彻底的炒起来,这样一来整个北方无数的百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来自李玄清这位帝国皇帝的诚意,那种心甘情愿和普通百姓一起讨论帝国国策的态度,这样的办法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原来全民参与政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来自后世竞选的各种办法都陆续被李玄清带了过来,无数的百姓在李玄清朴实的话语当中理解了这种新奇的观念,新政由此也得到迅速推广,甚至比起内阁换届还要深入人心,引人关注。

    “果然,原来我们的希望也来自这里。”李玄清喃喃自语,看着远处巧兮带着一帮人解释新政的含义,身边聚拢的工人不断点头不断提问的场景若有所思,这种朴实的场景让李玄清这个后世来客真正的感受到来自百姓的力量所在。

    “去把我们沿途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岑先生手中。”李玄清见到巧兮往自己这边走的时候吩咐身边的亲卫,这种办法自己和巧兮自然是因为先天的优势,但是岑天时可未必能够熟悉,不过这一套迟早帝国的这些高层精英都要学会。

    “哎呀,好久都没有这么紧张工作过了,这突然紧张起来还真是吃不消啊。”巧兮迈着小碎步走到李玄清身边嫣然一笑道,“看样子咱们今晚又走不了,不过这样也好,这些父老乡亲其实很明事理的,只要我们有耐心他们完全都能够理解新政的核心,理解了也就会支持我们。”巧兮的这番话说的李玄清也是点头不已,历经十余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普及,帝国的百姓其实素质不差,只是以前没有人想到他们原来也可以直接参政,现如今有了这种新政,那么百姓又怎么可能不支持?

    “大哥哥,我感觉我们把这件事做成,就算是你我不在了,大唐帝国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巧兮见到李玄清脸色不断变幻,带着感慨道。

    “你我历经千年跋涉,不就是想要建立一个永久永恒的帝国吗?让华夏民族永远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我们亲手建立起来了一整套的制度,引导华夏百姓走出千年桎梏,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的制度还有已经走到正规的学科,那些万千学子都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李玄清一笑,指着远处道“十五年前我们在遥远的西北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开始长大了,相信很快就算是你我撒手不管,它也已经能够自行成长了,不是吗?”

    “是啊,这样我们也能够早点退休,过点我们自己的日子呢。这天下这么大我们都还没去过,以后我希望和大哥哥一起都去看看。”巧兮也是一笑。

    两人站在人群之外窃窃私语却浑然没有注意到,有一股暗流正在靠近,只不过眼前那热闹的场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

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 
“大哥哥,你看咱们应该也算是完成了摸底任务了吧,剩下的就交给岑先生吧。长安那边副首相按照时间推算,应该也已经交接完毕,咱们回到长安的时候,只怕副首相组建的新政党也会随即挂牌了,你说岑先生那边叫大唐复兴社,副首相那边应该取个什么名字合适?”巧兮和李玄清一边往回走一边笑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岑先生是贞观名臣之后,又对于大唐那段动乱有着深刻的记忆,所以才会取名叫做大唐复兴社,这样一来的话也会他的宗旨都会宣示出来的。”李玄清拉着巧兮正打算往回走却见到前方胡小四几乎是慌不择路朝着这边奔来。

    “四哥,你是怎么啦?不会是格桑又和你吵架了?”巧兮有点疑惑但是胡小四过来之后顾不得喘气急急在李玄清耳边低语了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