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他还看上了这支号称人民自卫军第五路的皖北武装,能否比较完整的接收,便要看余亚农的处境,以及如何在危难关头拉上一把了。
“据情报,日军可能于四月下旬大举进攻毫县。”杨天风笑了笑,解释道:“无论是从同为抗日队伍的这个关系,还是从宿州专区的安全考虑,出兵支援似乎都无可厚非。只是分属不同战区,听命于不同长官,如果余亚农向三纵求援,我们自然不能坐视。可如果——”
“打鬼子,助友军,还分什么战区和系统。”方绍舟倒是很看得开,说道:“难道非要看豫鄂皖边区有没有行动,才决定是否救援?那岂不是坐失战机,坐视友军被鬼子打败?如果事后有人非议,我这个省府参议(时方还任省府参议兼省赈济会委员)自然会为你辩白。”
“那就多谢方老了。”杨天风拱了拱手,笑道:“别的队伍不好赊欠,凤定别动队却是例外。但数量上,恐怕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达到大家的满意。”
“这就足感盛情了。”方绍舟点了点头,说道:“杨长官军务繁忙,就不耽误你的公事了。”
“那杨某就告辞了。”杨天风拱了拱手,转身而去。
方绍舟看着杨天风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他是看上余亚农的第五路民众自卫军了,如果真的能出兵相助,打退日本人对毫县的进攻,凭余亚农知恩必报的脾气,以及三纵的实力,合并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
“敢从廖磊手中夺兵,野心不小啊!”周公子若有所思地说道:“而且先送后卖,这些武器又确实犀利,其他的抗日武装日后怕是离不了三纵了。”
“那你以为二十一集团军的廖磊、第三集团军的孙桐萱就能离得了杨天风?”方绍舟嘿嘿一笑,说道:“杨天风为了感谢廖磊的急难之助,送了一些新武器,但数量不多,廖磊手下的桂军嫡系还远不够分。若不是杨天风主动相送,这些游击队可是见都见不着的。只要他是真心抗日,野心大又有什么关系?若余亚农真的投靠三纵,那倒是他的福分。否则,廖磊可能还宽容些,李品仙却不会对他手软。”
风一阵阵地把树叶吹得簌簌作响,天空下着毛毛细雨,黑幢幢的夜空罩在头顶,朦胧中依稀有着不知是月亮还是星星的微光。
参谋长梁末青亲自率领蒋骥才的一支队及部分炮兵,从芒砀山西麓经韩道口北侧向西疾进,直扑太平集。夜晚时分与在夏邑乡村游击作战的特战大队一小队会合,开始作围点打援的准备。
只不过计划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太平集的情况有了改变,使围点打援变得有些不太现实。
一九三八年五月,夏邑县沦陷。太平集的地主李元甫,平日欺压百姓,他以抗日为由招兵买马,组织起几百人的武装,后被驻夏邑县城的日军顾问小竹阳太郎委任为太平区伪区长,队长则由其族弟李光福担任。
而就在一支队赶往太平集的时候,李元甫带着二百多伪军前往县城,一下子就分走了太平集敌军的一半兵力。不到三百的伪军,两个日本顾问,虽然太平集是李元甫苦心经营,但也不是什么钢筋水泥修筑的。所谓的“号称坚固”也只是对一般的抗日武装而言。
“悠着点打?”蒋骥才首先就有些挠头,“没打过,掌握不好。”
“老大的胃口可不只是这个太平集,而是要重创夏邑县城的敌人。”宋青圃想了想,望向梁末青,笑道:“参谋长,除了围点打援,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咱别弄这个难度高的行不?”
梁末青一直在思索,他也觉得这样打仗有些儿戏,但要贯彻杨天风的作战意图,也确实有难度。如果换一种方式呢,是不是可以借鉴四铺镇的战例?
“这样,我们做好攻打太平集的准备,干脆利落地一举攻下。”梁末青思虑已定,开口说道:“然后加修工事,等待敌人来攻。或是在路上伏击,或是在太平集先消耗一下敌人,再围而歼之。”
“这么打好,一点不麻烦。”蒋骥才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宋青圃伸出大拇指,说道:“参谋长高明,咱们也来他一次四铺镇那样的歼敌大战。”
“那就马上准备,我给杨长官发电报,请示一下。”梁末青比较沉稳,做的是两手准备。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安庆之役?军工规划()
十万发子弹,五万颗手榴弹,金条、银元、法币若干
虽然这不是白给的,而是用来换武器及其弹药的,并帮助训练技术兵的报酬,但杨天风依然非常高兴。只不过,对于廖磊迫切地需要,他还猜不透是什么原因。
所以,他一面在酒席上热情招待廖磊派来的人员,一面还在脑中搜索着相关的历史记录。
“同为抗日友军,廖司令实在是太客气了。”杨天风觉得廖磊派来的联络官很象一个后世的著名演员,兴趣大增,极愿与其畅谈,“前番相助,杨某还未真诚致谢,这次又送来如此多的物资,实在令杨某愧不敢受啊!”
“杨将军不必过谦。”联络官牛安庆客气地说道:“先有宿城大捷,毙敌首脑;后有开封光复,杨将军也是功不可没。外人对这些可能不太清楚,廖司令却是知之甚详,极为赞赏的。目前皖北、皖东,乃至皖中,行将连成一片,日后携手抗战,精诚团结,定能共创佳绩。”
“携手抗战,共创佳绩,亦是杨某所愿。”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廖司令所要的武器及其弹药,我会尽快备齐;技术兵呢,明天便可入班学习。”
“能否在半个月内全部完备?”牛安庆有些急迫地望着杨天风,“兄弟名安庆,可要是差使办砸了,可就安庆不了啦!”
半个月?杨天风思索着,牛安庆的名字突然给了他一个提醒。他想起来了,怪不得廖磊如此大方,如此着急,原来是要干一场大仗啊!
抗战的第二个年头,安庆已成为江南侵华日军大本营的后方基地。借助长江水路和江南平原优势,屯兵储物,非常重要。
而在历史上,安庆沦陷一周年前夕,廖磊派桂系旅及第九游击纵队在反正伪军郝文波所部接应下,向安庆城内驻守日军发起了最大规模的夜袭。战斗前后持续了数个小时,共毙伤日军四百余,焚毁弹药库一座,飞机两架。
五月上旬袭攻安庆,离现在已经不足一月,廖磊如此着急原来是为此啊!杨天风想通了,也就释然了。估计是宿城、开封连续两次攻坚大胜,也使廖磊的胃口和希望大了起来,想在袭攻安庆之役中取得最大的战果。
“具体的武器及弹药在数量上或有欠缺,但我会用另外的武器进行补偿。”杨天风决定成人之美,助廖磊一臂之力,再来个开封战役那样的大捷,“威力呢,牛兄不必怀疑,明日见过便会知道——”停顿了一下,杨天风咽了口唾沫,还是没有把“袭击安庆机场时,能不能弄两架飞机回来玩玩儿”说出口。
牛安庆将信将疑,但见杨天风说得笃定,也不好继续追问,只能等到明天观摩后再说了。
一个参谋急急走来,在杨天风耳旁低语了几句。
“诸位慢用,杨某有军务要处理,先失陪了。”杨天风起身告假,跟着参谋走了出去。
请示电报发出去了,梁末青等人都在焦急的等候。
蒋骥才已经安排好攻击事宜,就等着命令一下,摧枯拉朽了。呲牙咧嘴,抓耳挠腮,数他最是心急。
反观宋青圃,已经变得沉稳多了。不仅仅是脸上的胡子茬显得老成持重,大大小小的战斗也使他的心理变得成熟。
“长官回电了。”报务员手里拿着电报,表情有些怪异。
“念。”梁末青简短地回答。
报务员似乎咧了下嘴,朗声念道:“敌情有变,将领可随机处置。你们,随便!”
三个人还没完全明白,都等着电报下文,蒋骥才最着急,抬头催促道:“继续念呀!”
“完了,念完了。”报务员很无辜的样子。
宋青圃噗卟笑了,拍打着屁股站了起来,说道:“随便打喽,这下可简单了。”
梁末青翻了翻眼睛,掏出怀表看了看,说道:“现在对表,半个小时后发起总攻。”
对完表,各人便要分赴自己的位置,蒋骥才还不忘叮嘱宋青圃,“西边松一点,不放出几个报信儿的,县城的敌人怎么能来?”
“你有毛病啊!”宋青圃白了他一眼,“电话线都没砍断,还用人来报信儿?”
蒋骥才冲宋青圃翻着白眼,好半晌猛地一挥手,“切”的一声,转身走了。
杨天风发完电报并没有休息,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文件资料。
三十万发子弹,十万颗手榴弹,奖金若干。第三集团军的孙桐萱比廖磊更大方,因为他得到的也更多。
以战绩令人另眼相看,孙桐萱的目的是达到了。光复开封、全歼守敌,这在抗战以来首创光复名城、毙敌师团长之先例,从蒋委员长到卫总司令,皆大加褒赏。更不要说经此一战,第三集团军在中国媒体上算是扬名立万了。
卫立煌到郑州视察完毕,见到了堆积如山的缴获,特别是师团长前田冶的指挥刀、肩章等物,极为高兴。大笔一挥,一百万发子弹,二十五万颗手榴弹,奖金十万,粮饷优先发放,第三集团军算是摆脱了饷弹两缺的局面。再加上开封迁移的百姓,一下子充实了郑州人口,使此战损失的兵员有望在短期内补充完毕,第三集团军的实力很快就会恢复。
日本人报复心极重,卫立煌为防郑州遭敌猛攻,河防有失,又调来骑十四旅,暂骑一师,以及一个陆兵师,归孙桐萱节制,加强河防。
孙桐萱管的兵多了,腰杆直了,倒也不独,拔出子弹、手榴弹及部分奖金,既是感谢杨天风出兵相助,又能交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