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道长!在下告退!”

    “是,师父!徒儿告退!”

    ---------

    孙思邈在客栈内开堂坐诊,免费为百姓诊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如今的孙思邈名声已经很响,许多其他人治不好的疑难病症都被他治愈,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名医,没有人的医术超过他。坊间都有传言,若是孙道长治不好的病,那就根本不需要找其他的人诊治,也不需要再用什么药,肯定是没有希望,在家里等死就是了。

    孙思邈居于终南山宗圣宫,并不经常来长安城,也就极少在长安城内开堂坐诊,宗圣宫离长安城近百里之遥,一般的人不可能跑大老远找他病,生病的人也吃不消长途的颠簸,因此长安城的住民很少有机会能找孙思邈病。在终南山宗圣宫孙思邈虽然也接待来找他诊的病者,但他一年之内很多时候又外出采药,因此一些人即使跑到终南山去找他病,都不一定能找得到他。

    如今的普通百姓家中并不能说富足,虽然吃穿不用太犯愁,但家中有很多闲钱的并不太多,大部只会有了重病时候才会找医生,一些较轻的病症不一定会找医生诊的,除非是那些官家或者家境富裕的人家,才会在一些小恙小病时候,找人病。普通百姓家里的病者,生了小病,熬着过几天可能就好了,特别是伤风感冒之类的普通病症,大部分人过几天就会自然好。只有那些一段时间熬下来不能好的,或者病情加重了的人,才会找医生病。而生了重病的百姓,即使知道孙思邈能治愈他们的病,但大多生病的人根本没有时间或者体力跑上这么远的距离去找孙思邈病。

    孙思邈的名气大,这个人脾气也怪,前朝的几个皇帝及大唐的几代皇帝邀请他去当官都被他拒绝了,这样的怪人让人更是敬畏,一些小病普通百姓甚至达官贵人家都不敢去叨烦这位受人尊敬的神医,连那些终南山宗圣宫附近的百姓,也只有在其他医生无法治愈自己的病症时候,才会去找孙思邈诊的,因此居于终南山宗圣宫的孙思邈每年诊的病人并不是很多。这次孙思邈在长安城内为普通百姓诊病几天,还有一些药物会赠于那些家中穷苦百姓的消息,让人听了确实兴奋,在孙思邈坐堂的第一天,开门鼓后,客栈外就挤满了前来病的人。

    因来病或者热闹的人实在太多,负责长安城内治安的金吾卫军士都过来维持秩序了。

    开堂坐诊的这几天,不只孙思邈为长安城内的百姓诊病,孙思邈的两位男弟子,王冲和刘海也同样为百姓诊病,最小的宁青为三人打打下手,主要是替孙思邈写药方。

    陈易应孙思邈的要求,换了一身寻常人家男子的衣服,坐在孙思邈边上,当作一名学徒模样的人,孙思邈为人诊病。孙思邈也和陈易说了,在他诊病过程中,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都请陈易指出来。

    孙思邈提这样的要求,让陈易再次汗颜后非常的震惊,他有一种感觉,这位神仙一样的老道肯定是出了他哪里的不同寻常,不然不可能和他说这样的话的!

    陈易甚至有这种感觉,孙思邈可能猜测到他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这从孙老道对他的态度及一些言语上可以出来。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有许多人、许多事不能用常理来解释,历史记载孙思邈相人之术可是非常准确的,什么人以后有什么命运能说个**不离十,类似的半神半人级的人物还很多,如袁天罡、李淳风师徒,还有一代名将裴行俭等,这些都是妖孽级的人物,或许他们有超凡的能力,能到或者探查到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不然他们的所作所为及能力很难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

    陈易不知道孙思邈到底出了他什么,他也不清楚在陪孙思邈诊病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第十九章 旁观者() 
(晚上还有一更,求收藏、推荐、打赏!求一切支持!)

    陈易除对孙思邈充满好奇外,还感动于这个老道的谦逊。

    孙思邈要他指点,并说的很诚恳,陈易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他也只能把此话当作客套,没往心里去。人总是要面子的,当医生的一样,更不要说有名气的医生,这些人心里可很有傲气的。

    还有,古代以中医为主的诊疗手段和后世西医为主的诊查有太多的不同,即使他对于孙思邈在诊病过程中一些手段有法或者建议,也很难用充足的理由解释和说明,甚至会出现沟通错误,引来难以说清的麻烦。陈易觉得任何时候他都不能对孙思邈这个神医指正什么,即使从某一种角度来说,他所知的医理比孙思邈多很多,一些天机是不可泄露的。因此他在孙思邈吩咐他时候虽然是连声应诺,但打定主意不会在孙思邈诊病过程中,当着患者的面发表自己的意见,除非迫不得已。

    今日就当客吧,好好“见习”一下古代神医是如何诊病的!

    来求诊的患者不少,大多是面带病容,精神低迷者,他们的穿着,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并没什么有身份的人。古代衣服是不能乱穿的,不只唐朝时候,其他朝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穿着,因此从穿着上就可以出一个人的大致身份,只要他不刻意隐藏!

    孙思邈投入状态,全身心为患者诊起来,一边的陈易目不转睛地盯着!

    陈易其实很汗颜,他这个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对中医上用以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切”虽然有所了解,但真正在临床中应用的并不多,后世时候医院里有那么多现代的诊疗手段,许多“原始”的诊查手段已经用不上了,就如切,完全可以用听诊器及其他仪器取代。但现在没有那些诊查手段,要想替人诊病,“切”的技术一定要很精湛才行,不然就没办法为人病。

    着孙思邈及他的弟子用他们的手指很灵巧地为病人搭脉诊查,以脉象判断心、肺等脏器有何病变的手段,他只有羡慕的份,连试的勇气都没有。

    不过羡慕归羡慕,陈易并没太多的冲动想去学诊脉的技术,后世时有太多、更好的手段代替这“切”了。用手指搭脉,虽然能感觉出来脉象的一些变化,但这主要依靠经验的诊病方式,怎么也比不上用听诊器听心脏博动、听病人呼吸情况来的直接准确。后世医生最常用也最实用的一种诊病工具---听诊器,是诊病的利器,可以说是作为呼吸、心血管科医生的他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多年诊病下来,陈易能从病人的呼吸音中辨别出一些极细微的病理变化,这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引以为傲的事,这一刻他倒非常想制作出听诊器来,并教孙思邈如何用听诊器诊病。

    想法起来,陈易心里马上有股冲动,去制作听诊器,只是想了一会还是泄气了。现今的条件下,要想手工制作复杂的听诊器,难于登天,材料难获取啊!不过有念头起来,怎么都不能将之完全摒弃,他马上想到听诊器的发明者,法国医生雷内克,这位近代西方著名的医生用非常容易得到的材料制作出了听诊器,并用于临床诊查中。想到此人及此人研制的原始听诊器,陈易心里有了主意,他完全可以效仿雷内克,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可用于临床诊查的听诊器来。

    有了想法,心里就有一份冲动,很想和孙思邈说说这事,只是孙老道很认真地为患者诊,根本没他表情的变化,陈易只得强制压住心内的激动,不动声色地着孙思邈为人诊病!

    孙思邈为百姓诊病很仔细,“望、闻、问、切”全方位地做到,这样严谨的从医态度让陈易很是敬佩,相比较,后世的他为一个病人诊的时间远比孙思邈要小。这是让人不安的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每天要后接诊的病人数量多,根本不可能每个人都的那么仔细,不然挂了号来病的大部病人都不上病了,即使是病人数量相对较少的专家门诊也是如此,这也是让陈易很是无奈的事。

    慕名前来求诊的患者不少,孙思邈前面排队等候的最多,王冲和刘海面前也不少,孙思邈的弟子也是块硬招牌,没有人会怀疑孙思邈的弟子病水平低下,不足以信任。

    孙思邈病时候,在查病人体症的同时,详细地问询了病人发病的过程,出现的症状,甚至让病人张开嘴,闻病人呼出的气息,再问询病人服药的情况,再开出药方,吩咐服用方法,及服药前后要注意的东西,以后恢复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陈易也是用心着,对孙思邈在诊疗过程中严谨态度越加的敬佩。

    如今还是春末夏初,天气变化多常,来病的人大多都是呼吸道的患者。孙思邈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也是陈易认可的,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陈易也到了孙思邈所开的药方,这些药方有一些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在后世时候主攻的是呼吸、心血管方面,在呼吸科呆的时间最长,接诊的患者最多,许多患者比如孕妇是不能用或者说要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的,但生了病又不能不用药,这类患者首选就是中成药或者中药,陈易也曾为许多患者开过数不清的药方,当然这些药方大多都是现成的。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对哪些中药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还有点数,而且他还知道历史上一些著名医者发明的著名药方,这些药方可以用于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还有一些药方是他和他的导师一道研制出来,用于一些特殊疾病比如哮喘方面的诊治,这些药方孙思邈可能都不知道,因为出现的时代都在唐朝以后。不过他到底不是专业的中医师,对于中医诊疗方面的适应,远不能和孙思邈这位著名神医相比,为了避免在古代“出丑”,今日一定要向孙思邈好好学习!

    就在陈易歪歪想乱之时,一名约三十几岁的少妇坐到了孙思邈面前,穿着这是一名大户人家或者家境不错人家的媳妇。坐在一边的陈易听到了这女人在主诉病情时候喉间发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