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许多战功卓著,但因为这时期非常著名的名将太多,星光被人遮掩,不被后世的人所知的武将,如牛进达、郑仁泰、张士贵等。可以说,大唐初年,绝对是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时代。虽然说很多名将已经去逝或者已经老暮。但只要能好好利用那些依然健在的将领,由这些富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率骁勇彪悍的大唐军士出征,那就不惧任何外敌的入侵。

    唐朝初年,大唐的疆域急骤扩张,几乎没有什么外敌能对大唐构成威胁。这时候的大唐军队差不多的天下无敌的代名词,君不见。当年苏定方率一万步骑混合的人马。被阿史那贺鲁十万如狼似虎的骑兵包围,最终的战果却是阿史那贺鲁只率几十骑落荒而逃,最后被擒。类似的战役数不胜数,如此辉煌的战绩,有数不胜数谋略出众的将领指挥作战,任何敌人要与大唐为敌都是要小心谨慎的。而辉煌的战绩也让大唐军队的士气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们自信能将一切强敌砍在马下!

    辉煌的时代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后来什么大非川兵败后,吐蕃成为大唐的强敌,唐军才开始出现败绩。战略方针也从扩张改为收缩。但现在大非川兵败的惨剧还没发生,吐蕃人也未全面与大唐开战,吐蕃人依然畏惧我大唐,只不过我大唐朝廷还未将吐蕃人列为头号强敌而已,甚至还想通过和亲什么的让其臣服!陈易希望,能通过今ri自己的言语,及至以后对武则天的蛊惑劝告,能让武则天改变想法,重视吐蕃人的威胁,及至将吐蕃人的威胁全部消除。

    陈易提到这些年我大唐军队辉煌的战绩,让武则天也有点得意起来,似乎一份傲气也被陈易的话点燃,“不错,子应,你说的挺不错,吐蕃人国力远不如我大唐,他们的军队战力也不能与我大唐军队相比,只是情况既然这样,我们何需惧他们呢?”

    陈易愣了一下,他想不到他这番话竟然让武则天得出这个结论。话不能这么说啊,大姐,姑nǎinǎi,要是一个国家自觉实力不济,就没有什么不轨的目的,那天下间都很少会有战争了,许多时候,自大和得意会将所有实力方面的优势都消除掉的,给实力原本不相称对手以可趁之机的,最终尝到自己酝下的苦果!潜在的对手,就必须要在其强大前将其收拾服帖,甚至连根拔除,而不是对其无视,陈易只得继续动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说服武则天。

    “娘娘,吐蕃与我大唐的实力虽然相差很大,但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大唐不切实际的幻想,前些年将我大唐扶持的吐谷浑攻灭,这些年在安西与青海时常与我大唐起磨擦,虽然他们的入侵皆被我边军击败了,但这些事实都表明,吐蕃人从来没把我大唐当他们的宗主国看待,他们是想虎口拔牙,从我从唐手中抢夺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对于这样狂妄的野蛮小国,我大唐一定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在其羽翼未丰之时,将其痛殴,剪除其实力,让他们彻底臣服于我大唐!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其无视!”

    陈易不顾武则天的惊异,吞了口唾沫后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娘娘,吐蕃人盘居之地都处于高寒地带,大部地方不适合耕种放牧,吐蕃赞普及他们的谋臣肯定明白这一点,他们想往各个方向寻求突破,以谋更好的生存之地,我大唐的青海与安西,就是他们觊觎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地方地域辽阔,比吐蕃高原更适合居住和生产,又是极好的牧马地,且来往客商很多,能得到许多军用、民用之物,许多是吐蕃国内不能生产的东西皆能从这里获取!依微臣想,吐蕃人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与我大唐争青海地的,若让其如愿,吐蕃的实力会大幅地增强,因此我大唐朝廷,必须对青海和安西地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青海和安西的军力布署,不让吐蕃人的yin谋得逞!要是青海有失,我大唐与安西的交通要道就被吐蕃的控制,陇右与安西将成为孤岛,要是我大唐不对吐蕃人重视,这很可能成为现实!”

    陈易可是知道历史上的吐蕃人对大唐的真实威胁,对于大唐来说,吐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恶梦。原来的历史中,强大起来的吐蕃人,慢慢开始向大唐叫板,咸享年的大非川之战,吐蕃人更是将数万jing锐的唐军击败,名将薛仁贵的一世英名被毁。及至后来某一年的青海之战,近二十万大唐军队败于钦陵所领的吐蕃军队之首,好似大唐的某一位工部尚书也被其俘虏。后来,吐蕃人曾经将大唐的都城长安攻陷,烧杀抢掠了一番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雄伟的都城,并立了一傀儡皇帝。

    这几段历史虽然陈易不是知道的非常清楚,但略知大概。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吐蕃人的战斗力是多么的惊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可以说是大唐军队的克星,是大唐最巨大的威胁。除吐蕃外,没有任何一个外来势力曾攻至长安城下,即使贞观初时候颉利所领的东突厥也没能做到。

    武则天被陈易那充满感情的讲述说的有点动容了,她不自觉地移移身子,向陈易方向倾了倾,皱着眉问道:“子应,你所说的这些会不会是危言听耸?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苏烈与你说的?你真的认为吐蕃人对我大唐威胁如此之大?甚至能影响我陇右与安西的存亡?”

    “娘娘,微臣确实与邢国公谈论过青海之事,也曾说过相似的话,但那都是微臣说与邢国公听的,邢国公并没与微臣说太大关于青海之事,也没告诉过吐蕃人会如何威胁我大唐!”陈易回答了武则天的疑惑后,再次以很有感情的语调讲述:“娘娘,微臣刚才所说并非危言听耸,微臣觉得,要是不重视吐蕃人的威胁,吐蕃人不但会威胁到陇右与安西,甚至长安都会被其威胁到,从吐蕃现在所占地方,到长安,其实也没多少路,谁也不能保证我大唐军队大意之下,会不会给吐蕃人可趁之机,让他们打到长安来!就如武德九年颉利所领的突厥大军,攻至渭水近一样!微臣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是非常必须的!我大唐万不能容忍身侧出现一个不可控制的强敌!”

    陈易这话终于让武则天有了更大的触动了,或许边关的威胁武则天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感触,但是大唐的都城长安都让吐蕃人威胁到了,那太可怕了!其实她也知道,从吐蕃人现在实际控制的地方到长安,路程并不是很遥远,或许这是选择以长安为都城的一个很难弥补的缺点,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很容易就攻至长安附近,武德九年那次让李世民一辈子觉得屈辱的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要知道那时候的东突厥也是被前隋打残过的,其实力甚至不如现在的吐蕃人,谁敢保证吐蕃人会不会也效仿突厥人一次,趁我大唐出现变故时候,挥兵攻至长安附近!

    武则天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一看陈易,声音轻轻地说道:“子应,你说的非常有理,现在吐蕃人的威胁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做一些应对举措,今ri你详细与本宫说说,要如何应对吐蕃人的威胁!”

    看到武则天并没责怪自己的狂妄,好像还被自己说动了,陈易悬着的放了下来,大喜之下马上答应:“是,娘娘,那微臣再细细说说微臣所想的关于吐蕃人,关于青海之事的一些论述!”(。)

    。。。

第一百零四章 你有几个脑袋可砍() 
武则天也坐正了身子,用心地听陈易的讲述!

    “娘娘,现在吐蕃人占据了半个多青海,原吐谷浑之地大部被其占领,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依附我大唐而存,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数次上表请求朝廷发兵助其复国,只是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如今吐蕃人仍然占领着青海,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我大唐出兵攻打盘居青海的吐蕃人,都是师出有名,因此只要朝廷想出兵青海,攻打吐蕃人,任何时候都是机会!”

    陈易有点莫名其妙的一通话让武则天愣了一下,想了一会才明白过来,但依然不完全清楚陈易为何这样讲,皱着眉头问询:“子应,你难道是建议本宫,现在就下诏讨伐吐蕃吗?”。

    “不是!”陈易赶紧摇头否认,“娘娘,微臣只是说,吐蕃人现在占据青海,他们是入侵我大唐属国及我大唐领土的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们赶出去,将他们的力量消灭,而不能任其胡作非为,那样会折损了我大唐的脸面。要对吐蕃人用兵,任何时候都是师出有名的!”

    武则天的眉头继续皱着,“子应,你也知道,打仗是最耗费钱财的,如今我大唐军队正在与高丽人作战,这场战事持续多长时间并不知晓,要耗费的钱费也没办法预料,即使高丽能很快就平灭,但我大唐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继续另外一场大规模的战事,那样国库收入也是无法支持的!”

    “娘娘,微臣并不是建议现在马上就要对吐蕃人开战,微臣只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吐蕃人掉以轻心,只要机会合适。就应该大举兵事,将吐蕃人的军事力量彻底消除!要与吐蕃人开战,无需担心师出无名,如今吐蕃人的大部有生力量都集中在青海,要是将青海的吐蕃军队全部消灭,吐蕃国内,一定会四分五裂,一个分裂的吐蕃,比统一的吐蕃给我大唐的威胁会少上很多!”见武则天神情依然复杂,陈易心里叹了口气后。转变了说话方式,很委婉地说道:“娘娘,吐蕃人攻灭了吐谷浑,就是想从我大唐手中将青海夺过去。他们如此做的目的,正是看中青海一带非常好的牧马条件。而青海之地更是扼守我大唐内地通往安西的要道,只要青海之地不被吐蕃人占领。那吐蕃人不可能有实力真正威胁到我大唐的!因此微臣觉得。在我大唐还没对吐蕃人全面开战前,一定要加强青海方面的防卫,决不能让吐蕃人有可趁之机,占领更多原本属于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